首页 理论教育 春雨的印象

春雨的印象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雨贵如油”的谚语,往往是对于北方地区或云贵高原地区来说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春天一般都不会缺少雨水。小时候的印象中,春雨就是那随处可见的小河、水沟、池塘的水面上一圈圈的小圆圈。在路上也会看到一两个行人,也有穿着雨衣背着自行车的。江南与春雨,是不可分离的,就如宣纸与水墨之不可分离,所以江南就柔美了,就诗情画意了。在他眼中的春雨,是可以等同于睡觉的。这样之于春雨的态度,都是很率真的。

雨下得时间一长,人就容易心烦。三四天还好,下一个星期呢,人们一见面就要唠叨了。若是一个月来缠缠绵绵地一直下雨,下得人身上湿答答的,心里粘滋滋的,看着雨丝,只有无奈对天叹气。有人在QQ签名上就这样写道:问世间晴为何物,直叫人湿身相许!

可是江南的早春,几乎年年都是如此。惊蛰前后,整天嘀里嗒啦地下雨,似乎下累了才偶尔停一下,停的时候也是阴着个脸,难见一个囫囵的太阳。“春雨贵如油”的谚语,往往是对于北方地区或云贵高原地区来说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春天一般都不会缺少雨水。都市人大多不喜欢连绵的雨,一见面就责怪老天爷。但对小孩子来说可没什么。小时候的印象中,春雨就是那随处可见的小河、水沟、池塘的水面上一圈圈的小圆圈。那些小圆圈重叠、消散、重叠变化无穷,觉得很有趣。所以那时对雨谈不上讨厌。当然也说不上喜欢,因为下雨的时候可不能尽兴地跑到外面去玩了,不是担心衣服要下湿、鞋子要弄脏,而是一跑到雨中,母亲就会大喊大叫命我们进屋,喊喊不听,就要提根棒子来抽了——那时候衣服和鞋子可没那么多可换啊!

后来发现下雨也有好处。这雨一连绵,大人们都不出去了,不用去地里干活,围着八仙桌喝茶聊天。那时也不兴搓麻将,一起喝着粗茶,男人还抽烟,女人打毛线,天南地北、家长里短、东拉西扯。我三叔不喜欢侃大山,他喜欢睡觉,别人取笑他,他就头一横顶一句:这天,不睡觉还能做甚?看来下雨天睡觉天经地义,谁也不用担心被人说成是懒汉。在路上也会看到一两个行人,也有穿着雨衣背着自行车的。那时候村里还没有水泥路,泥土很黏,一下雨就变成糨糊,自行车前后两个轮子,塞满了粘泥,踩也踩不动,推也推不动,人只好背它,我们小孩子就趁机起哄:“噢,车骑人啰!噢,车骑人啰!”

再后来慢慢地发现,诗词散文中,“雨”是一个少不了的词语,并且好像以春雨为多。最早会背的一首有“雨”的诗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渐渐地觉得春雨就诗意了起来。春雨给人的感觉是“湿”,与“诗”同音,我奇怪,难道古人造字时早就想到这一层了?诗中的春雨,烟雨蒙蒙,苍茫迷离,充满着朦胧之美,诗词文句之多,也不用一一列举了。对这春雨大发感情的,似乎也就一班诗人文士,并且要写在诗词文章里才好,要是走在路上两人见面,先大发愁情悲绪,再对吟烟雨章句,不被路人侧目相看才怪。

所以觉得春雨之美大多是在诗词之中。文人们的多愁善感,赋予了春雨的悲愁、浪漫、孤独、寂寥、安详、宁静……江南与春雨,是不可分离的,就如宣纸与水墨之不可分离,所以江南就柔美了,就诗情画意了。我想这就是文化罢?不识字的人也许可以在文化之中,但不识字的人可能不算文化人吧,就如我三叔,他不识字,看着春雨,“不睡觉还能做甚!”理直气壮,简直让人不能反驳。在他眼中的春雨,是可以等同于睡觉的。

春雨到底能不能等同于睡觉呢?其实可以,诗词中也有。韦庄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其实是睡觉,但不能说“睡觉”,不能说躺在床上,还要说“听雨”,不能说“看雨”,否则就俗了。没办法,同一件事,那样说是雅,这样说是俗,就有这么大区别。春雨的诗意仅仅是雨是不够的,还要雨中的杏花、杨柳、远山、近水、古寺、小桥……还要在雨中奏笛、吹箫、访友、喝酒、看花、泛舟……说得似乎很容易的样子,对诗人文士可有些不敬了。

诗意归诗意,人们对一下就是十多天的春雨,还是不喜欢的多。其实我也不例外,下雨天要我出去游玩,还真不太提得起劲。但有一次的雨中之游,才确实知道,春雨与之江南,如果不走进去,肯定是没有关于这种美的意境,引用再多诗词,也是没有切身感受的。那是有一次接待几位从国外回来的朋友,陪他们游西溪湿地。到了西溪便下起了细雨。天晴时来过西溪,对西溪的印象就是岸上的花草树木、水里的水草加上绿绿的河水。现在这些景物沉浸于雨丝中,绿的更绿,红的更红,显得更为丰富生动。船在河中划着,近处满眼的植物随风摇摆,远处雨烟弥漫在树丛中,偶尔有飞翔的水鸟穿梭其间。西溪很安静,安静得只听到雨点声和水浪拍打行船的声响。船上的人谁也没说话,只在看景,看着看着,就好像把自己也看进去了,一个多小时的船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以后,对于雨中之游,也就渐渐地有些喜欢了。有一次陪上小学的儿子在雨中游西湖,划小船,上孤山,看梅花。回来后他写了篇作文《雨中游西湖》,当然这也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过了几天,我看到他本子上这篇作文得了满分,老师还写了一大段评语,什么观察细致、描写优美之类。我想写这种东西还是得实地游览过才行啊,连儿子的作文都能写得这么好,真是“偶尔寻诗料,何妨驾小舠”啊!至此,我对于诗人文士们喜欢春雨,以及在春雨之中种种所谓风雅的行为,也颇有些理解了。

也曾有人问我:你到底喜不喜欢下雨天?我回答:不是喜欢,也不是不喜欢晴天、雨天都好,各有各的味道。本以为自己的回答很高明,现在看来岂止不高明,简直是太虚伪了。作家梁遇春说喜欢春雨,“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也有人明白地说讨厌春雨,“难得停下的雨水终于没了最初的浪漫和惬意,让人的心境成天在阴郁里徘徊着”。这样之于春雨的态度,都是很率真的。而我呢,喜欢它的诗意?不喜欢它的潮湿?自己也不太清楚。

雨才不管人们的诗意还是心情,没下完就还得下。这不,又下雨了。若有若无,路上行人有的打伞,有的不打。自己手里拿着一把伞,简直也不知道要不要撑开来。

2012-0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