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诗中的宁夏(上集)

唐诗中的宁夏(上集)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诗中的宁夏(上集)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是唐朝的两位诗人1300年前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的感言,今天读起来依然感到激情澎湃。节度使是唐玄宗在边境上所设的军政最高长官。今天我们在能见到的唐代以前的诗歌里,宁夏这一区域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唐代宁夏古诗的繁荣还有它自身的原因,就是宁夏特殊的战略地位。由秦汉至唐代,全国的政治中心在陕西的西安,宁夏就是它的北部屏障。
唐诗中的宁夏(上集)_印象宁夏

唐诗中的宁夏(上集)

img35

img36

img37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朔风吹雪透刀瘢,
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
一时齐保贺兰山。

这是唐朝的两位诗人1300年前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的感言,今天读起来依然感到激情澎湃。宁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不仅因为这里曾经是边关重地,是碧血连天的沙场,更因为唐朝的大度包容,使得不少狂傲不羁的诗人放肆宣泄着他们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唐诗,在大唐诗人的情怀里感受这里的风土。

唐代还没有“宁夏”这一称谓。今天的宁夏辖区和唐代朔方节度使的辖区大致相似。节度使是唐玄宗在边境上所设的军政最高长官。我们这里所说的描写宁夏的古诗,基本上就是指在朔方节度使辖区内产生的诗篇。当时这一区域人烟稀少,且大都以农牧为主,内地的诗人很少来到这个地方,加之历史久远,即使有诗,绝大多数也没有保存下来。今天我们在能见到的唐代以前的诗歌里,宁夏这一区域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有关宁夏的古诗陡然出现高峰是唐代的事,这和诗歌的整体发展是一致的。

img38

img39

img40

img41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唐以前的齐梁时期,由于以宫廷诗人为中心的集团控制着文坛,所作诗歌大抵不离宫阙。诗歌创作的题材变得十分狭窄,这就必然造成诗歌创作的低迷。进入大唐时代,随着政治经济的巨大发展,与之相应的文化也必然出现高潮。这时候的诗人已经不甘于齐梁宫体诗题材的狭窄,他们要走向市井。随着诗人情怀的变化,他们更要走向大漠疆场。而律诗绝句这个中国古代诗歌里最主要的创作形式,到这时也最终成熟和定型。这一切共同促成了唐诗巨大的繁荣,产生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被称作诗圣、诗仙的大诗人。”

唐代描写宁夏的诗歌,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繁荣起来的。唐代宁夏古诗的繁荣还有它自身的原因,就是宁夏特殊的战略地位。由秦汉至唐代,全国的政治中心在陕西的西安,宁夏就是它的北部屏障。位于今天固原的萧关,就是长安的北大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唐代,由于国势日渐强盛,汉族势力进一步向北延伸,灵武更成了军政要地。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尤其在安史之乱前后,宁夏更为国人瞩目。唐玄宗晚年,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很快沦陷,唐玄宗逃到了四川的成都,把皇位让给了太子李亨。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晓谕李亨,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李亨部下又进一步认为:‘在西北地区,朔方道近、士马全盛。’就是说,宁夏这个地方距离长安比较近而且兵马强盛,于是李亨就跑到了宁夏,灵武就成了大唐的临时首都。《新唐书·郭子仪传》中又记载道:‘帝唯倚朔方军为根本。’皇帝把朔方的军队当成了他的命脉,而朔方军的统帅就是当时的朔方节度使,鼎鼎大名的郭子仪。从这些方面看,当时宁夏在全国的地位的确是非同一般。”

img42

img43

唐代描写宁夏的古诗不仅繁荣,而且别具特色。宁夏一方面是沙碛、苍山、千里莽原,一方面是黄河、绿树、果园、万顷良田。由于地处边塞,自古以来这里的战事较多,但战争之外,又有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一面,特别是在唐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唐王朝的优抚政策,另一方面也因为常驻宁夏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比较弱小,强悍的少数民族如吐蕃、突厥等的大本营还不在这里。因此,当时宁夏境内的民族关系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融洽的。正是这一切,就使唐代描写宁夏的古诗带上了鲜明的军旅特色、较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风光特色。

img44

img45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初唐时期,由于还在逐步挣脱宫体诗的束缚中,所以整个诗坛成就都不太高,宁夏诗坛这个时候也是比较冷清。值得一提的是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的两句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唐朝建国初期,突厥势力强大,唐太宗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曾被迫向突厥称臣,这件事唐朝引以为耻。公元646年春,唐太宗李世民打败了在宁夏地区作乱的突厥薛延陀部,杀敌数千,俘虏数万。战争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大肆杀戮,而是把他们作了妥善的安排。这就使当时依附薛延陀的许多弱小部族十分感动,纷纷依附唐王朝。这年八月,李世民到了今天宁夏固原市南的瓦亭视察养马场。九月来到了灵州,接受当时各部族的臣服,被各部族尊为天可汗。”

至盛唐,随着全国范围诗歌创作高潮的出现,诗歌质量也大幅提高。国力的强盛使得此时的边塞生活十分活跃。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其中宁夏边塞诗可以说是唐代边塞诗派中重要的、有自己特色的一个支系。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盛唐诗人中和宁夏有关的首先是王昌龄和王维。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大将,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塞下曲》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这里讲的萧关就在今天固原市附近。诗人写道:行经这里一片荒凉,桑树林里只听见蝉的叫声,空无一人,原野上到处是黄芦草,不见庄稼,这都是由于战争的蹂躏。这事发生在萧关,萧关是当时长安的北大门,这就越发显出问题的严重。所以诗的后边四句就勉励年轻人:咱北方汉子一向有奋战沙场的传统,不要在斗鸡走马当中虚掷年华,而应该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保卫家园这个神圣的事业。这诗写得格调高昂、音韵铿锵。王维虽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代表,但他的边塞诗写得也很有名。”

img46

img47

img48

公元737年春,王维受朝廷派遣,来到西北慰问打了胜仗的将士,到了宁夏,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著名的诗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何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就王维本身来说,这时候正处在不得意的时期。随着他的靠山宰相张九龄的失势,王维在朝中也受到了冷落。这次派他到前线来慰问打了胜仗的将士,并且留在当地充作幕僚,其实就是把他赶出了朝廷,所以这时候王维心情也比较落寞。但是诗人就是诗人,当他来到了边塞,来到了前线,他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关于这首诗,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香菱学诗一回,曾借香菱之口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到了这景的。要想再换两个字,竟找不出来。’这两句就写道:只有在浩瀚的大漠,才越发能感到悬起的沙尘笔直;只有在辽阔的黄河岸边,才越发能感觉到落日的浑圆。写出了宁夏山川雄浑的美、庄严的美、宁静的美,是描写宁夏山川的千古绝唱。”

img49

img50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河北渔阳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

唐骥(宁夏大学教授):“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曾经要来宁夏,投奔唐肃宗李亨,但是半途被叛军抓住押往长安,所以他没有来成。但他写了一首《送灵州李判官》的诗。安史之乱对于国家的破坏,对于人民的杀戮,确实是罄竹难书。这里只举一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在安史之乱前夕,全国的人口是5291万人,动乱5年后,就锐减到1699万人,人口减少了近70%。杜甫这首诗写道:叛军杀得四海之内一片血腥,天地都被鲜血染红,日月都因滚滚的战尘变得昏黄。面对这场浩劫,杜甫把希望寄托在朔方军统帅郭子仪身上,坚信大军一动必然惊动四方。事实也正是如此,正是郭子仪和朔方军以及李光弼等人,终于荡平了安史之乱,挽救了唐王朝。杜甫的诗号称是‘一代诗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宁夏在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

编导:程天林    

撰稿:程天林 唐 骥

摄像:胥陆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