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擀毡(上集)

擀毡(上集)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擀毡(上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历史上的宁夏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在纺织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擀毡工艺在宁夏南部及其周边畜牧业发达的广大地区普遍存在着。老人叫何兆元,75岁,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东华人。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何兆元是罗山地区第3代擀毡艺人。目前,擀毡已经被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擀毡(上集)_印象宁夏

擀毡(上集)

img629

img630

img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无论走到哪里,在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让人想到我们这个民族,想到它对民族文化认定起到的关键作用,想到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因此,传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更是我们应该留住的文化记忆。

中国早在周代就有制毡技术和使用毛毡的记载。羊毛毡的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生活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过去大多住窑洞、睡土炕,铺在炕上的毡有非常好的隔潮防寒作用。因此,毡就成了这一区域人们生活日用的必需品。

历史上的宁夏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据《史记》《后汉书》等文献记载,宁夏自古 “水草丰美,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素有“畜牧甲天下”的美誉。在纺织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擀毡工艺在宁夏南部及其周边畜牧业发达的广大地区普遍存在着。有人说:“只要有羊毛的地方,就有擀毡的毡匠。”然而今天,当我们想要寻访宁夏的毡匠时,却已是难觅其踪。

老人叫何兆元,75岁,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东华人。从二十几岁起,何兆元就开始学习擀毡的手艺。在宁夏同心县罗山一带,方圆几百公里的地界上,提起何毡匠,上点儿年纪的人都知道。

村民:“这个毡有20年了,是过去何兆元给洗的毡,这个毡的质量比较好,何兆元的技术比较好。”

img632

img633

img634

村民:“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有个何毡匠给我们擀毡的。”

擀毡技艺全靠师徒之间口传身授,并无严格的门第之规。散落在各地的毡匠,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谱系记录。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何兆元是罗山地区第3代擀毡艺人。由于师傅刘武早已过世,何兆元便成为这里擀毡时间最长的毡匠。

何兆元(毡匠):“我一辈子洗毡,自打学了这个手艺,我是沾了这个手艺的光了。说实话,钱也挣了,大人娃娃的穿穿戴戴、各方面上都有保障,生活有保障了。”

一个好毡匠离不开一张好弓。何兆元说,这张弓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当年何兆元用了500多斤麦子才换来了它。作为一个历史物证,这张老弓陪伴着何毡匠走遍了罗山脚下的每个村落。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来找何兆元擀毡的人越来越少了。前些年,弓被摔坏以后就闲置了下来。尽管如此,在何兆元的眼里,这张百年老弓依然是自己最珍贵的传家宝。

何兆元(毡匠):“这个弓使了4辈子人了,也不知道洗了有多少毡了,光到我这儿就有9000条毡了。拿得时间长了,这就是用手捏下的印子。那个时候做的就是新弓,这个新弓还是黄家去平凉买来的,舅舅外甥合起来做的才是真弓。这个弓身是舅舅的,弓梢是外甥的,舅舅外甥做的两部分合到一起,这就是个真弓。要是一个人做下的就是假弓,弹不出毛来。”

img6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擀毡工艺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手工工艺,工序虽然简单,但要求严格。它既是毡匠们长期智慧的结晶,又是一种地方性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擀毡已经被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img636

何兆元(毡匠):“那时老人说,饿不死手艺人,要是年景不好,没有口粮,没有吃的,我们把弓掂上,出去到哪儿干活,还是能吃饱肚子。”

大致说来,擀毡共有7道程序,首先是选毛,太阳好的时候就可以晒毛了。

何兆元(毡匠):“要秋毛,夏毛不成,夏毛洗不成毡。毛来的时候,把毛撕着拣干净,这个过程非要把粪渣、柴屑拣得净净的。”

毡匠把羊毛分为秋毛和夏毛,秋毛纤维长才能作毡。晒的时候要挑毛,就是把脏的、粘在一起的羊毛挑出来,这是做毡的第一步。

img637

晒毛的时候要控毛,为得能把羊毛打散、晒得更透。晒毛可以把羊毛中的水分去掉,一般要晒一整天。

弹毛需要一个齐腰的台子,还要一个大梁露在外面的房子才能吊得住弓。

img638

根据毡匠们的经验,一般的木头弓不适合用来擀毡,最好能用桑木弓和桦木弓,这样的弓弹起毛来又快又好。

img639

宋怀让(毡匠):“弹毛这个弓,就连射箭的道理是一回事,这个朝出一推,扳的时候必须要吃劲朝这个一扳,因为来回不碰这个毛,就在这个线上,缠着呢就不开毛,来回碰的这个连这个扳的,要配合得一样,要碰得劲大,毛也不开,扳得劲大,毛也不开,必须来回劲要一致,毛就能开,不容易在这个弦上缠成棒棒。”

img640

搭弓射箭驰骋疆场的武活,在毡匠手里成为了另一种技艺。弹毛的工具好,功夫也要好,羊毛才能弹散,才能飘起来,让杂质、渣土落到下面去。做一条双人长毡最少需要20多斤干净的羊毛,得弹上一两天。

宋怀让(毡匠):“这就缠到上面了,必须要来回碰得一样。这两个胳膊劲还要用得一样,这个胳膊要朝那头推,就连射箭一模一样的。”

细软的羊毛纤尘飘浮在影像前,轻拂着擀毡人脸上岁月的痕迹。古老的擀毡声,拨动着心中的弦。老何擀毡时,老伴在一旁静静看着,或许这弓声就是吸引她的安静的音乐,属于她的记忆,她的生活。在这样的聆听与守候里,她的心会很踏实、很满足。

何兆元(毡匠):“注意一定要弹好,脏东西别在里头,渣屑不能在里头,在里头就不好了。”

img641

铺毛是做毡中最难的一道工序,没有很好的技术,铺上毛就薄厚不均匀。不同的用途对毡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用在床上的,有用在炕上的,也有用在蒙古包上的。做毡的方法都一样,只是铺毡的时候决定毡的大小、厚薄。

img642

何兆元(毡匠):“这是磕毛的,磕毛把毛往下磕的,打毛呢,主要是手上磕不成,手打得疼的,磕不下去,毛下不去,像这个磕上就下了,要铺得匀匀的,铺平,铺不平出来薄的薄,厚的厚,铺得匀匀的,铺好。这个名字就叫压扇,就是牛魔王的扇子,实际就是这个。”

把擀毡的工具比做牛魔王的扇子,其实是有些意蕴的。在毡匠看来,有了魔力附着的扇子可以给擀出的毡附上灵气。在多年的擀毡生涯中,何兆元创新了铺毛环节的工艺流程,从而使他做出的毡瓷实耐用,柔韧光滑,并且由此奠定了他作为罗山地区第3代擀毡传人的地位。

走进乡村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令人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表现方式虽然是有形的,但是通过有形的载体所传承给后人的智慧与精神、知识与创造却是无形的。这些遗产虽然年代久远,却与人们休戚相关、一脉相承。

编导:陈丽蓉

撰稿:杨绍艺

摄像:王 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