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与人口学特征和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甘肃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与人口学特征和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给出东乡族人口学特征与人口空间分布的关联程度,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指向性建言,并向人们提供一种认知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甘肃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与人口学特征和民族经济发展研究_甘肃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成果汇编

民族性(民族宗教、文化、习俗)并非一种与地域环境(自然—经济—社会)毫无关联的“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特质,相反,她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一种地域特质———一种被深深打上历史环境“烙印”,并为当下和未来环境“再塑造”着的地域特质。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

作为民族特质重要展现的人口学现象,也毫无疑义地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地域特征。本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给出东乡族人口学特征与人口空间分布的关联程度,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指向性建言,并向人们提供一种认知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一、人口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动

(一)中国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度量

(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

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和基尼分布是判断人口地域分布状况简单而有效的指标。人口的首位分布率即首位基尼系数;离散度则是(表示丰富度、均匀度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用1-∑ni2/ N2表示。式中,N为某民族人口总量,ni为该民族在某地域单元的人口数。[1]143-144

以31个省、区、市为地域单元,据上定义给出全国55个已识别民族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和不完全基尼分布。(表1-1)

(2)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在民族和地域(聚居地、行政区)上的分布,总体呈“大分散”、“小集中”态势———即人口数量在各个民族、地域广泛分布,在少数(量)民族、部分地域相对(大量)集中,和由之规定的低离散、规模悬殊的显著特征。(表1-1)

【民族分布】从民族分布看,壮族最多(1692.64万),塔塔尔族最少(0.36万),相差1692.26万而规模悬殊;18个百万以上民族占到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大部分———93.68%、10488.64万:前3个民族的人口超过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1/3分位———3790.04万占33.85%,前5个民族的人口超过总量的1/2分位———5739.58万占51.26%,前7个民族的人口超过总量的2/3分位———7446.41万占66.51%,前9个民族的人口超过总量的3/4分位———8672.81万占77.46%。

【政区分布】中国少数民族在行政区上的分布,同样呈“大分散”、“小集中”和规模悬殊的显著特征。广西1770.17万,山西9.36万只有广西的1/19。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比例,前3个行政区达到总量的2/5分位———4544.27万占40.59%,前4个行政区超过总量的1/2分位———5784.71万占51.66%,前7个行政区超过总量的2/3分位———7609.73万占67.96%,前9个行政区达到总量的3/4分位———8399.79万占75.02%。

表1-1 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和不完全基尼分布

资料来源:[2]表T1-06。

【地域分布】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8138.82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69%,占所在地人口的22.06%。其中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海南、西藏)5588.85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9.42%,占所在地人口的22.57%(下同);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2549.97万,占22.77%和21.01%;东部地区3057.82万,占27.31%和3.18%。

【聚居地分布】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地)分布也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以西南为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最多———31个占已识别民族的56.36%;以西北为聚居地的民族次之———16个,占已识别民族的29.63%:以东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为聚居地的民族8个,占已识别民族的14.55%。

【离散度分布】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离散度的基本特征是,显著偏低和差异悬殊。2010年离散度为.9120———高山族最高.9255,维吾尔族最低仅.0135。离散度≥0.5,即空间集中程度偏低、散布程度较高的已识别民族有16个,离散度在0.5~0.3区间的民族有7个;离散度<0.3的民族32个,其中0.3~0.1区间和小于0.1的民族各16个。

【首位分布律】人口数量的基尼分布,更显著地展现出少数民族人口的高度集中。55个已识别民族人口数量的首位基尼分布,比例超过50%的民族即有48个———也即绝大多数(87%)的少数民族,在一个地域单元便集中了自己人口的一半以上。在首位分布单元集中本民族人口数量60%、70%、80%、90%、95%以上的民族,依次有41个、38个、35个、24个和16个。

2.中国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东乡族的人口空间分布,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全国各地皆有分布而大部分集中在她的发祥地/聚居地而呈“大分散”、“小集中”,低离散和规模悬殊态。(表1-1)

中国东乡族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皆有分布。2010年人口621500人,高度集中在甘肃和新疆两地———607868人占的97.81%;甘肃最多546255人,黑龙江最少仅19人。首位分布律87.9%,高于全国少数民族的均值(77.88%)和中值(86.30%),排55个已识别民族的第17位;离散度. 2175,显著低于全国少数民族的均值(0.3200)和中值(0.2469),(从高到低)排55个已识别民族的第31位。

(二)甘肃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1.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1)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构成和聚居地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在临夏、甘南、天水、平凉和兰州。

2010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2410446人,占总人口(25575263人)的9.42%。主要少数民族有回族(1258641人)、东乡族(546255人)、藏族(488359人)、土族(30781人)、保安族(18170人)、满族(14206人)、撒拉族(13517人)、裕固族(13001人)、蒙古族(10935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2.22%、22.66%、20.26%、1.28%、0.75%、0.59%、0.56%、0.54%和0.45%。(表1-2)

表1-2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构成和主要聚居地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

(2)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

以14个市、州为地域单元,据表1-3数据给出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离散度和不完全基尼分布。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离散度0.7129,首位分布律48.70%。(表1-4)

(3)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缩影”而呈现着同样的“大分散”、“小集中”态势,和由之规定的低离散、规模悬殊的特征。

【民族分布】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份额,前1位民族即超过了1/2分位———回族1258641人占52.22%;前2位民族显著超过2/3分位而接近4/5分位———回族、东乡族1804896 占74.88%;前3位民族则超过了95%———回族、东乡族、藏族2293255人占95.14%。(表1-2)

【政区分布】临夏回族自治州1173805人最多,嘉峪关市4794人最少———只有临夏的0.41%。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份额,前1位的行政区即接近1/2分位———临夏1173805人占48.70%;前2位的行政区即达到2/3分位———临夏、甘南1596235人占66.22%;前3位的行政区达到3/4分位———临夏、甘南、天水1812038人占75.17%;前4位的行政区超过4/5分位———临夏、甘南、天水、平凉1974839人占81.92%。(表1-3)

【地域分布】甘肃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临夏、兰州、定西、白银),1387676人占57.57%;南部(甘南、陇南)和东部(庆阳、平凉、天水)次之,分别占19.73%(475558人)和15.92%(383673人);河西(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最少,163539占6.78%。(表1-3)

表1-3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市、州分布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

【离散度分布】甘肃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差异悬殊———回族最高0.7054,保安族最低仅0.0365。其中0.5以上的有回族(0.7054)、蒙古族(0.6818)、满族(0.6561)和土族(0. 6561);0.5—0.3的有藏族(0.3896)、裕固族(0.3550),0.3以下的为东乡族(0.1399)、撒拉族(0. 1318)和保安族(0.0365)。(表1-4)

【首位分布律】甘肃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的首位分布律大都很高,除土族(44.98%)、蒙古族(47.54%)、回族(48.85%)外,皆在50%以上———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则高达92.63%、93.10% 和98.15%。(表1-4)

2.甘肃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010年,甘肃东乡族人口546255人,占全国东乡族621500人的87.89%。同中国东乡族,甘肃少数民族一样,甘肃东乡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亦呈“大分散”、“小集中”和低离散、规模悬殊态,且较(大部分)其他民族更为突出。(表1-1、1-4)

以市、州为单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人口505976人,集中了全省东乡族人口的92. 63%,第二、三位的酒泉、兰州19646人、15567人,占3.60%和2.85%,平凉最少只有19人。离散度0.1399,仅高于保安族(0.0365)、撒拉族(0.1318)而显著低于回族(0.7054)、蒙古族(0.6818)、满族(0.6567)和土族(0.6561),排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的第7位;首位分布律92. 63%,仅低于保安族(98.15%)、撒拉族(93.10%)而极大高于其他民族,(从低到高)排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的第3位。

表1-4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度和不完全基尼分布

资料来源:据表1-3资料计算。

从县、区分布看,东乡族的分布同样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态势———在发祥地东乡族自治县,也即首位分布县集中了全省东乡族人口的45.84%,前1位县(东乡、广和)接近2/3分位(350526人占64.17%),前3位县(东乡、广和、和政)达3/4分位(410045人占75.06%),前4位县(东乡、广和、和政、临夏)即达4/5分位(439570人占80.47%);离散度0.7689,首位分布律45.84%———但强度无疑是显著减弱了。即使东乡族“大分散、小集中”的态势在县、区一级有所减弱,对东乡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仍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东乡族在甘肃,甘肃东乡族在临夏,临夏东乡族在东乡。(表1-5)

表1-5 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人口在主要县、区的分布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

(三)甘肃东乡族人口变动

1.甘肃东乡族人口数量变动

(1)甘肃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

1990—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552968人,增幅29.77%、年递增率13.11‰,皆显著高于全省(14.32%,6.71‰)和汉族(12.92%,6.10‰)。

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增量最大的是东乡族234353人,最小的是裕固族1200人;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撒拉族———增幅100.55%,年递增率35.41‰,最慢的是裕固族———增幅10.17%,年递增率4.85‰;满族人口则处于下降之中———减少了2495人,幅度14.94%,年递减率8.06‰。(表1-6)

表1-6 1990—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4]261。

(2)甘肃东乡族人口数量变动

1990—2010年,甘肃东乡族由311902人上升到546255人,增234353人———占甘肃少数民族人总增加量的42.38而居首位,增幅75.14%,年递增率28.42‰,皆只低于撒拉族而居万人以上民族的第2位。(表1-6)

2.甘肃东乡族人口自然变动

(1)甘肃东乡族人口出生率变动

2010年,东乡族人口出生率18.05‰,高出甘肃少数民族(14.33‰)3.72个千分点,在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仅低于保安族(21.65‰)而居第2位。

与1990年的27.47‰相比,下降了34.29%、9.42个千分点而十分明显。但同除保安族(下降了20.64%、5.63个千分点)之外的甘肃万人以上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则显得十分缓慢———满族79.02%、18.57个千分点,裕固族70.97%、18.82个千分点,蒙古族65.91%、14.15个千分点,土族62.42%、19.50个千分点,回族52.98%、14.24个千分点,撒拉族48.39%、15.36个千分点,藏族43.84%、11.91个千分点。(表1-7、1-8)

表1-7 2010年甘肃省主要民族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六卷表6-5,第二部分·第二卷)表2-5。

表1-8 1990年甘肃省主要民族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资料来源:[4]261、292。

(2)甘肃东乡族人口死亡率变动

2010年,东乡族人口出生率5.41‰,比甘肃少数民族(5.58‰)低1.07个千分点,在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低于撒拉族(3.13‰)、满族(3.17‰)、土族(3.75‰)、保安族(4.39‰)、裕固族(4. 62‰)排第6位。

与1990年的8.54‰相比,下降了36.95%、3.17个千分点而十分明显。但总体上仍显得缓慢———从下降幅度看,小于撒拉族(62.91%)、蒙古族(59.64%)、土族(47.92%)、满族(42.36%)、藏族(42.36%)而排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的第6位置;从减小的绝对值看,少于蒙古族(8.66个千分点)、撒拉族(5.31个千分点)、藏族(4.83个千分点)和土族(3.45个千分点)而排第5位。(表1-7、1-8)

(3)甘肃东乡族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

2010年,东乡族人口自然增长率12.65‰,高出甘肃少数民族(8.75‰)3.90个千分点,在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仅低于保安族(17.26‰)而居第2位。

与1990年的18.89‰相比,下降了33.03%、6.24个千分点而十分明显。但同除保安族(下降了15.31%、3.12个千分点)之外的甘肃万人以上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比,仍显得十分缓慢———满族90.22%、16.24个千分点,裕固族84.00%、16.17个千分点,蒙古族78.99%、5.49个千分点,土族66.78%、16.06个千分点,回族61.75%、11.22个千分点,藏族45.03%、7.08个千分点,撒拉族43.09%、10.04个千分点。(表1-7、1-8)

3.甘肃东乡族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1990-2010年,甘肃东乡族人口在地域上有所扩散,但“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未得到改变。(表1-9)

表1-9 1990、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人口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六卷表6-5;[6]8-11、44-51。
*表中“-”表示数据小于最小度量单位,下同。

1990年,甘肃东乡族人口高度集中于临夏回族自治州,308321人占全省的98.85%,除兰州市有上千人外,其他地区只有几百人或几个人。

201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虽然还居住着全省东乡族人口的92.63%,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流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疏勒河农业开发和移民工程的推动,东乡族人口在其他地区的分布有了明显的改观———临夏比重明显下降,酒泉、兰州显著增加。

1990—201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人口增加了64.11%、197655人,达505976人,占全省总增加量的84.34%;兰州增6.30倍、13692人达15567人,比重由0.60%上升到2.85%,酒泉增444.40倍、19602人达19646人,比重由0.01%上升到3.60%。

东乡族人口在酒泉、兰州显著增长的同时,其余各市、州则增加甚少,东部和南部的“空白”现象也几无变化———河西的嘉峪关、金昌、武威、张掖,中部的白银、定西皆不到千人;南部的陇南、甘南329人,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三市仅109人。

1990—2010年,在聚居地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东乡县由172986人发展到250384增44.74%,占全省东乡族人口的比重,由55.46%降至45.84%,减少了9.62个百分点;广和县由43626人发展到100142人增1.30倍,占全省东乡族人口的比重,由13.99%升至18.33%,增加了4.34个百分点。(表4-5)

二、东乡族人口学特征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

1.甘肃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而呈未上过学人口多、各类受教育人口少,受初等教育人口比重高,受中、高等教育人口显著偏少的特征。(表2-1)

2010年,每10万≥6岁人口中,未上过学/各类受教育人口17838人/82162人,分别比全省平均(10241人/89759人)、汉族(9475人/90525)多/少7597人和8363人;各类受教育人口中,初等、中等、高等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为65.19%、28.27%和6.54%———受初等教育人口显著高于全省平均(38.73%)和汉族(36.31%),受中、高等受教育人口显著低于全省平均(52.31%,8.96%)和汉族(54.51%,9.18%);平均受教育年限6.36年,比全省平均(8.01年)、汉族(8.18年)少1.65年和1.82年。

满族、蒙古族和裕固族的受教育水平,却明显高出全省平均和汉族。每10万≥6岁人口中,未上过学/各类受教育人口,满族为1505人/98495人,蒙古族为3404人/96596人,裕固族为6320人/93680人;初等、中等、高等受教育人口的比例,满族为11.89%、48.71%和39.41%,蒙古族为23.90%、37.92%和38.19%,裕固族为42.26%、43.34%和14.40%;平均受教育年限,满族12.11年、蒙古族11.15年,裕固族8.58年,分别比全省平均多4.10年、3.14年和0.57年,比汉族多3.93年、2.97年和0.40年。

2.东乡族人口受教育程度

甘肃东乡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显著偏低。2010年,每10万≥6岁人口中未上过学人口为18649人,与藏族(18781人)、回族(18132人)同处低水平之列;受初等教育人口高达81.36%,受中等、高等教育人口则低至16.20%、2.44%而结构甚不合理;平均受教育年限5.56年,为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之最低。

但与1990年相比,东乡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明显提高了———从全国情况看,未上过学人口减少了78.22%、63358人,受教育人口相应增加了2.34倍、63358人;受初等教育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33年升至5.70年———增2.29倍、4.37年。(表2-1)

表2-1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6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资料来源:[2]表T2-02;[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
*平均受教育年限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16年,研究生20年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按16年计的考虑是,大专3年,大本有4年,也有5年或5年以上的(文化革命前)。

(二)人口性别、年龄构成1.东乡族人口性别构成

(1)甘肃主要少数民族的人口性别构成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102.89,低于全省平均(104.42)和汉族(104.58)。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满族最高110.09,蒙古族最低95.83。与1990年相比,除满族增加了5.49外,其余各民族皆显著下降———撒拉族最多14.89,回族最少1.17。(表2-2)

表2-2 1990、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构成(女性=100.00)

资料来源:[3]第一部分·第一卷表1-6;[4]269。

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127.45,与全省平均(127.38)和汉族(127.37)相近。在具可比性的三个少数民族(其余少数民族因出生数少,在某年的数量具一定偶然性)中,回族135.66最高,东乡族125.29次之,藏族最低为115.07。(表2-3)

(2)东乡族人口性别构成

甘肃东乡族人口性别构成正常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表2-2、2-3)

2010年,东乡族人口性别比102.21,比1990年下降了3.39。出生人口性别比125.29———其中1孩114.59,2孩142.18,3孩120.51,4孩150.00,≥5孩116.67。

表2-3 2010年甘肃省部分民族出生人口按胎次分别的性别比(女性=100)

资料来源:[3]第二部分·第二卷表2-5。

2.东乡族人口年龄构成

(1)甘肃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构成

甘肃少数民族总体已步入老年———少儿系数23.47%,老年系数7.34%,中位年龄28.16岁,老少比42.04%,但较全省平均和汉族仍然年轻。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满族、裕固族、蒙古族老化程度相对较高;撒拉族、土族、保安族、东乡族、藏族则相对年轻。少儿系数蒙古族最低13.44%,保安族最高39.21%;老年系数满族最高9.65%,土族最低4.40%;中位年龄裕固族最高37.67岁,撒拉族最低21.24岁。(表2-4,图2-1、2-2、2-3)

表2-4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年龄构成

资料来源:[2]表T2-01;[3]第一部分第二卷·表2-1;[5]380-459。

图2-1 2010年甘肃省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图2-2 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图2-3 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族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2)东乡族人口的年龄构成

在甘肃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东乡族人口年龄构成仍比较年轻。少儿系数28.13%,低于撒拉族(33.04%)和保安族(39.21%)排第3位;老年系数6.19%,低于满族(9.65%)、回族(8.14%)、藏族(6.94%)和裕固族(6.80%)排第5位;中位年龄24.51岁,高于撒拉族(21.24岁)和保安族(23.43岁)排第7位。

与1990年相比,东乡族的年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全国情况看,2010年少儿系数27.50%,比1990年(36.08%)下降了8.58个百分点;老年系数6.06%,比1990年(3.53%)上升了2.53个百分点;中位年龄24.78岁,比1990年(20.59岁)增加了4.19岁。

3.东乡族抚养比

(1)甘肃少数民族的抚养比

甘肃少数民族抚养比(15~64岁人口=100)高于全省平均和汉族且民族差异显著。(表2-5)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为44.53、33.93和10.60。与全省平均(35.85、24.67和11.18)和汉族(35.01、23.77和11.24)相比,老年抚养比相近而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显著为高。

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之间,则呈老年抚养比差异小而总抚养比、少年抚养比悬殊的特征———老年抚养比满族12.47最高,土族6.13最低,相差6.34;总抚养比,撒拉族62.38,蒙古族23.61,极差达38.77;少年抚养比,撒拉族53.65,蒙古族16.62,相差37.03。

(2)东乡族的抚养比

甘肃东乡族的抚养比较高且变化显著。(表2-5)

2010年,东乡族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为52.27、42.84和9.43。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老年抚养比与其他民族相近而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较高———仅低于撒拉族(62.38,53.65)和保安族(53.58,44.30)而居第3。

从全国情况看,东乡族抚养比呈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而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大幅度下降态势———1990—2010年,老年抚养比由5.85升至9.13增3.28;总抚养比由65.59降至50.52,少儿抚养比由59.74降至41.39,分别减小了15.07和18.35。

表2-5 2010年甘省肃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抚养比(15~64岁人口=100)

资料来源:据表2-3数据计算。

(三)在业人口的产、职业构成

1.东乡族劳动力资源、在业和不在业人口

(1)甘肃少数民族、东乡族的劳动力资源

甘肃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且民族差异明显。(表2-6)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按15~64岁人口计)166779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9.19%,比重低于全省平均(73.61%)和汉族(74.07%)。万人以上各民族间,按比例计的劳动力资源差异显著———蒙古族80.91%最高,撒拉族61.58%最低,相差19.33个百分点。

东乡族劳动力资源占人口的比重偏低为65.67%,在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仅高于撒拉族(61.58%)、保安族(63.86%)而排第7位。

(2)甘肃少数民族、东乡族的在业和不在业人口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在业率高且民族差异极其显著。(表2-6)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12769840人,在业率(占劳动力资源比重)84.66%,高出全省平均(75.33%)、汉族(74.43%)9.33和10.23个百分点。万人以上各少数民族之间在业率甚为悬殊———东乡族102.89%,藏族85.20%,而满族、蒙古族只有51.02%和54.37%,极差达51.8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东乡族在业率99.91%,比1990年的92.28%增加了7.63个百分点。东乡族(及一些民族)在业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且与人口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比例低也有密切联系。

甘肃少数民族人口不在业率较低且民族差异极其显著。(表2-6)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不在业人口622890人,不在业率30.61%,稍低于全省平均的33.47%和汉族的33.78%。全省万人以上各少数民族之间不在业率亦甚为悬殊———满族最高51.13%,东乡族最低22.28%,相差28.85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东乡族不在业率22.30%,比1990年的12.83%上升了9.57个百分点。

表2-6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资源、在业和不在业人口*

资料来源:[2]表T2-01、L2-02、L2-03;[3]第一部分·第二卷表2-1,第二部分·第二卷表2-1、2-3;[5]380-459、740、742、780-787。
*不在业率(%)=不在业人口/(在业人口+不在业人口)

2.东乡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

(1)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

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比例高和民族差异甚为显著。(表2-7)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78.10%、5.26%和16.64%,呈第一产业比例高,二、三产业比例低的显著特征,但与全省平均(71.72、9.28、19.01)和汉族(71.01%、9.72%、19.27%)的差距并不大。而在万人以上各少数民族之间,在业人口产业构成的差异却甚大而形成明显的两极———一极是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的满族(7.13%、13.55%、79.32%)和蒙古族(45.95%、7.28%、46.78%),一极是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的东乡族(89.21%、2.87%、7.92%)。

(2)东乡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

东乡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的特征是极高的第一产业比重,和甚低的第二、三产业比例。(表2-7)

2010年,东乡族在业人口基本集中在第一产业而第二、三产业甚少。在万人以上各少数民族中,第一产业占89.21%居首位,高出满族82.0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则低于所有民族而排第9位置,分别比满族低10.68和71.40个百分点。

表2-7 1990、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产业构成*

资料来源:[2]表L2-01;[3]第二部分·第二卷表2-1;[6]264-271。
*第一产业为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一、二产业之外各业为第三产业。

从全国情况看,东乡族在业人口的产业构成还是显著地改变了———1990—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由96.53%减至88.05%,降低了8.48个百分点;相应地,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40(由0.77%增至3.17%)和6.08(由2.70%增至8.78%)个百分点。

3.东乡族在业人口职业构成

(1)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职业Ⅴ———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显著偏高(77.94%)和民族差异悬殊是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构成的根本特点。(表2-8)

2010年,甘肃少数民族在业人口按职业Ⅰ、职业Ⅱ、职业Ⅲ、职业Ⅳ、职业Ⅴ、职业Ⅵ、职业Ⅶ的构成为(%):0.85、4.12、2.20、9.22、77.94、5.63和0.03。除职业Ⅴ外,其他职业比重皆不同程度度低于全省平均(1.00、5.56、2.85、9.80、71.64、9.11、0.06)和汉族(1.01、5.72、2.92、9.86、70.95、9.49、0.05),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在万人以上各民族之间,人口职业构成的差异在几乎每一职业都表现得十分显著,且皆以满族与东乡族为两极:职业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极差4.56个百分点(满族4.99%,东乡族0.43%);职业Ⅱ(专业技术人员)的极差26.43个百分点(满族27.99%,东乡族1.56%);职业Ⅲ(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极差11.68个百分点(满族12.66%,东乡族0.98%);职业Ⅳ(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极差13.54个百分点(满族18.36%,东乡族4.82%);职业Ⅴ(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极差81.49个百分点(满族7.67%,东乡族89.16%);职业Ⅵ(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极差25.29个百分点(满族28.34%,东乡族3.05%)。

(2)东乡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极高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比例,是东乡族在业人口职业构成的根本特征。(表2-8)

2010年,东乡族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为(%)0.43、1.56、0.98、4.82、89.16、3.05,除职业Ⅴ的极高比例外,其他各职业比例在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中皆最低。

从全国情况看,与1990年相比的态势是,职业Ⅰ、职业Ⅴ比重下降———分别减少了0.66和8.80个百分点,其余各职业比重不同程度上升且幅度较大(百分点)———职业Ⅱ1.10百分点、职业Ⅲ0.66、职业Ⅳ4.97、职业Ⅵ2.72。

三、人口空间分布与民族人口学特征

(一)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与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关联分析

1.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

(1)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口空间离散程度

表2-8 2010年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构成*

资料来源:[2]表L2-02;[3]第二部分第二卷表2-2;[5]768-771。

*职业Ⅰ指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职业Ⅱ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Ⅲ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职业Ⅳ为商业、服务业人员;职业Ⅴ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职业Ⅵ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职业Ⅶ为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029,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正相关———离散度高的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6332,在0. 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表3-1)

(2)人口受教育构成与离散度

离散度与初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7163,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即在离散度低的民族中,受初等教育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与中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7008,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正相关———在离散度高的民族中,受中等教育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与高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651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正相关--在离散度较高的民族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也相对较高。(表3-1)

(3)人口受教育构成与首位分布律

首位分布律与初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6464,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正相关———人口集中程度高的民族,其受初等教育人口的比重也较高;与中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6356,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负相关———人口集中程度高的民族,其受中等教育人口的比重便较低;与高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5852,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表3-1)

表3-1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空间离散度和首位分布率

(4)人口受教育构成与平均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初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9800,在0.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8983,│R│≥r,二者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其受初等教育人口的比重显著为低;与中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8358,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R≥r,二者显著正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其受中等教育人口的比重显著为高;与高等教育构成的相关系数R=.9802,在0.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8983,R≥r,二者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其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显著为高。(表3-1)

2.人口自然变动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1)人口数量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数量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2167,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195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5247,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表3-2)

(2)人口自然变动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出生率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7793,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出生率较低;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6879,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正相关———首位分布律较高的民族出生率较高;与平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8463.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 R≥r,二者显著负相关———平受教育年限多的民族出生率较低。(表3-2)

表3-2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变动与空间离散度、首位分布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自增率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8093,在0.01置信度下r=.7977,│R│≥r,二者显著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自增率较低;自增率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7182,在0.05置信度下r=.6664,R≥r,二者较显著正相关———首位分布律较高的民族自增率较高;自增率与平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7761.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平受教育年限较高的民族自增率较低。(表3-2)

人口递增率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7155,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自增率较低;递增率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573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递增率与平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6435,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负相关———平受教育年限较高的民族人口自增率较低。(表3-2)

3.人口性别、年龄构成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1)人口性别比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性别比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1538,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0336,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210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表3-3)

(2)人口负担少儿系数、老年系数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负担少儿系数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7952,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负担少儿系数较低;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7135,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相关———首位分布律较高的民族负担少儿系数也较高;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8057,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R│≥r,二者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民族负担少儿系数较低。(表3-3)

负担老年系数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0400,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143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0004,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

4.在业人口产、职业构成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1)人口在业率、不在业率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如表3-4所示,在业率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949,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 │R│≥r,二者较显著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在业率较低;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6419,在0.05置信度下,临界值r=.6664,R≥r,二者较显著相关———首位分布律较高的民族在业率也较高;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8778,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R│≥r,二者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民族在业率较低。

不在业率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520,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在业率较高;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5987,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负相关———首位分布律较高的民族不在业率较低;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8509,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R≥r,二者显著正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民族不在业率较高。

表3-3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空间离散度、首位分布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2)人口产业构成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如表3-5所示,第一产业构成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314,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负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第一产业构成较低;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5195,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9319,在0.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8983,│R│≥r,二者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第一产业构成甚低。

表3-4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在业率、不在业率与空间离散度、首位分布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第二产业构成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268,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正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第二产业构成较高;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5031,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8217,在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7977,│R│≥r,二者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第二产业构成较高。

第三产业构成与离散度的相关系数R=.6282,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相关———离散度较高的民族第三产业构成较高;与首位分布律的相关系数R=-.5187,在0.1置信度下,临界值r=.5822,R<r,二者不相关;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R=.9422,在0.001置信度下,临界值r=.8983,R≥r,二者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的民族第三产业构成甚高。

表3-5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产业构成与空间离散度、首位分布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3)人口职业构成与空间离散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离散度与职业Ⅰ正相关(R=.6072,α=0.1,r=.5822);与职业Ⅱ正相关(R=.6264,α=0.1,r=. 5822);与职业Ⅲ正相关(R=.6105,α=0.1,r=.5822);与职业Ⅳ较显著正相关(R=.6867,α=0.05,r=.6664);与职业Ⅴ正相关(R=-.6370,α=0.1,r=.5822);与职业Ⅵ不相关(R=.4636,α=0.1,r=. 5822)。(表3-6)

首位分布律与职业Ⅰ不相关(R=-.5128,α=0.1,r=.5822);与职业Ⅱ不相关(R=-.5591,α=0.1,r=.5822);与职业Ⅲ不相关(R=-.5335,α=0.1,r=.5822);与职业Ⅳ负相关(R=-.5839,α=0.1,r=.5822);与职业Ⅴ不相关(R=.5280,α=0.1,r=.5822);与职业Ⅵ不相关(R=-.3155,α=0.1,r=. 5822)。(表3-6)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职业Ⅰ(R=.9706,α=0.001,r=.8983),职业Ⅱ(R=.9731,α=0.001,r=. 8983),职业Ⅲ(R=.9846,α=0.001,r=.8983)极显著正相关;与职业Ⅳ(R=.7573,α=0.05,r=.8983)较显著正相关,与职业Ⅴ(R=-.9380,α=0.001,r=.8983)极显著负相关,与职业Ⅵ(R=.7287,α=0.05,r=.8983)较显著正相关。(表3-6)

表3-6 2010年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职业构成与空间离散度、首位分布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二)人口空间分布与民族人口学特征的地理学分析

1.人口空间分布与民族人口学特征的普适性关联

人口空间分布与民族人口学特征关联的普适性,既发生在甘肃少数民族之中,也为中国少数民族所证明。

除性别比等少数指标外,甘肃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都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离散度,和受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关、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并以后者居多———在讨论的34种关联中,各种程度的相关28项占82.35%,较显著以上相关20项占56.82%,极显著相关7项占20.59%。(表3-7)

除性别比等少数指标外,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都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离散状况———离散度,和受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关、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并以后者居多———在讨论的36种关联中,各种程度的相关31项占86.11%,显著以上相关28项占77.78%,极显著相关21项占58.33%。(表3-8)

表3-7 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与离散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关联度

2.地理学分析:“趋同效应”、“趋异效应”和“离散效应”

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离散度较高程度的关联,在于“趋异效应”、“趋同效应”、和“离散效应”的作用。

(1)“趋异效应”和“地域趋异性”

“趋异效应”指,由于“环境可塑性”的存在,因空间流动而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民族形成初期,她们必定生活在同一地理环境中)的各个部分的人口学特征,便会因受不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长期“侵蚀”而“趋异”)———变得各不相同,产生地域差异,形成同一民族人口现象在不同环境中的“地域趋异性”。

“地域趋异性”的特征是,随地域单元的降阶(地域单元变小、增多)而增大。即由于“趋异效应”的存在,地域单元的降阶(全国→省→地→县)使空间变小,不同地域之间塑造民族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差异扩大———由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域部分的人口现象的不同扩大而“趋异”。

(2)“趋同效应”和“民族趋同性”

“趋同效应”指,由于“环境可塑性”的存在,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少数民族(比例不等的部分)———不论他们的文化、宗教、习俗如何———,其人口学特征便会因受共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长期“侵蚀”而“趋同”———民族差异被“抹平”而变得相近,形成不同民族人口现象在同一环境的“民族趋同性”。

“民族趋同性”的特征是,随地域单元的降阶而增大。即由于“趋同效应”的存在,地域单元的降阶使空间单元,进而塑造民族特征的同一“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的差异变小———由是,同一地域上不同民族的人口现象的差异因之显著缩小而在很大程度上“趋同”。

表3-8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与离散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关联度

(3)“离散效应”和“基尼分布效应”

民族人口学特征的“离散效应”、“基尼分布效应”是对地理学“边缘效应”、“边界效应”的借用,指在不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单元的过渡地带,特别是在边缘和边界,各环境单元的自然、社会、经济因子,由于空间的接近,交互作用的强化而变得十分活跃;而在每一环境单元的内部,各因子,特别是社会、经济因子,与其他单元因子的交互作用则由于空间阻隔而变得微弱而近乎处于“休眠”状态。由是,形成民族人口学特征现代性与人口空间分布“离散度”正相关的“离散效应”,或与“首位分布率”(人口数量最大地域的基尼系数)反相关的“基尼分布效应”。即:

人口的“离散度”越高,即空间分布越分散,便会形成更多的与其他民族交互作用的“过渡地带”、“边缘”和“边界”,处于“活跃状态”成员的比例便越高,人口学特征/人口现象在总体上便越趋于现代型;而民族人口学特征越趋于现代型,成员的活跃程度越高,便会推动人口在地域上的扩散,空间分布“离散度”的提高和系统的进一步开放。

反之,“离散度”越小,或空间分布集中程度和首位分布率越高,民族的大部分成员分布在少数(如1-2个)地域,与其他民族交互作用的“过渡地带”、“边缘”和“边界”便越少,处于“活跃状态”成员的比例便越低,人口学特征/人口现象在总体上便越趋于传统型;而民族人口学特征越趋于传统型,成员的活跃程度越低,便会进一步形成对地域扩散,“离散度”提高和集中程度下降的障碍,系统也由之趋于封闭。

四、人口空间分布、民族人口学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状况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1.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状况

(1)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状况

东乡族聚居区———临夏回族自治州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与甘肃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仍显滞后。2010年,全州人均GDP 5441元,只有全省(16113元)的1/ 3,不到嘉峪关(83214元)的1/15而居全省14个市、州的末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375元,只有全省(3425元)的2/3,嘉峪关(7865元)的30%,仅高于陇南(2300元)而排第13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260元,不到全省平均(13189元)的2/3,金昌(17679元)的1/2而居全省末位;人均粮食占有量319公斤,低于全省(375公斤),仅多于嘉峪关(31公斤)、兰州(112公斤)和甘南(124公斤)而排全省第11位。(表4-1)

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的发祥地、聚居地,“国列省扶”重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样显得滞后。2010年,全县人均GDP 2785元,只有全州平均的1/2而居8市、县之末;人均粮食占有量245公斤,也只有全州平均的3/4而居末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814元,只有全州平均的3/4,兰州市城关镇(12381元)的1/7而居全省87县、区的末位。(表4-2)

(2)东乡族人口的生存压力

生存条件差、生存压力大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必然结果。

从住房情况看,201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均住房面积18.26m2,显著低于全省平均(23.40m2)、嘉峪关(31.02 m2)和酒泉(30.45 m2);东乡族自治县14.73 m2,广和县13.83m2,只有敦煌(34.62 m2)、金塔(38.74 m2)的2/5,在全省87个县、区中仅多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10.51 m2)。

而103%,超过甘肃、全国所有民族,且增加着的(1990—2010年,全国由92.28%上升到99.91)的极高的在业率,则是高生存压力的另一种展现———为改善生存条件,所有人都尽可能地从事劳动。(表2-6)

表4-1 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的经济社会状况

资料来源: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表4-2 2010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经济社会状况

资料来源: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

制约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环境条件差、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存条件差、生存压力大———垦殖指数高,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人口学特征传统性(与后面提到的现代性都无褒贬之意)强而以高出生率和低受教育程度为著;人口离散度小而集中分布;人口增长快、密度高而压力大。

(1)环境条件差、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除农村用电量(千瓦时/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公顷/人)外,其他各项指标都表明,东乡族地方发展面临着环境条件差、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的“困境”。(表4-3、4-4)

表4-3 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的农业生产条件

资料来源: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汇编(一).兰州,1986.

一是人均耕地少。临夏州人均耕地(公顷/人)0.0738,只相当全省平均的0.55,仅多于兰州(0.0579)而排各市、州第13位;在临夏州东乡族人口多的各县,人均耕地拥有量也同样很少———东乡0.0862,广和0.0565,和政0.0848。

二是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东乡族聚居地多山,临夏州≥250的土地占28.22%排全省第7位,≥150的耕地占36.51%排全省第5位———在此背景下,17.60%、排全省第4位的垦殖指数便负荷着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和由之而来的、严重的土壤侵蚀。在东乡族的发祥地东乡县,过度垦殖则更为严重———≥250土地、≥150耕地的比重和垦殖指数(%),依次为53.03、43.52和16.24.

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公顷),临夏州5.22,低于全省平均(6.21),高于平凉(2.53)、天水(3.04)、定西(4.10)、陇南(4.69)、甘南(4.93)排全省第9位;在临夏州,多数县每公顷耕地分摊到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又在全州平均之下———积石山2.79,和政3.82,康乐4.11,临夏4.39、东乡4.89。化肥使用量(折纯,公斤/公顷),临夏州157,显著少于全省平均(240),仅多于甘南(45)、定西(135)排全省第12位;在和政、东乡、康乐,则少至61、114和118。

表4-4 2010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农业生产条件

资料来源: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汇编(一).兰州,1986.

(2)人口增长快、密度高而压力大

1990—2010年,甘肃东乡族人口增幅75.14%、年递增率28.42‰,增量234353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增的42.38%;临夏州东乡族人口增幅64.11%、年递增率25.08‰,增量197655人,占州少数民族总增量(291247人)[9]66-68的67.87%;东乡县东乡族人口增幅44.74%、年递增率18.76‰,增量77398人。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分母效应”的强化,人口密度的提高和生存压力的增加———1990—2010年,人口密度(人/Km2),临夏州由198升至238,增40人;东乡县由148升至198,亦增40人,最多的广和增126人而达每平方公里423人。除临夏、永靖外,其他各县、市人口密度也皆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表4-5)

(3)高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垦殖指数下低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生成

在东乡族聚居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密度(万元/Km2)130.22,高于全省平均(90.61),在全省各市、州中,高于甘南(17.69)、酒泉(20.88)、张掖(53.93)、陇南(60.80)、武威(70.35)和定西(79.42)而排第8位;垦殖指数(%)17.60,只低于平凉(33.24%)、天水(26.65%)、定西(26.18%)而排全省第4位。而生成的重要生存指标指标,则排在14个市、州的末尾———人均GDP(5441元)第14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260元)第1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375元)第13位,人均粮食占有量(319公斤)第11位置。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显著压力———临夏州人口密度(人/Km2)238,为全省平均(56)的4.25倍,仅低于兰州(276)而排第13位。(表4-1、4-3)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聚居的各市、县,情况同样如此。(表4-2、4-4)

(4)传统人口学特征:高出生率和低受教育程度

东乡族人口学特征较为传统而以高出生率和低受教育程度最为显著。(表1-7、1-8、2-1、2-2、2-3、2-4、2-5、2-6、2-7、2-8)

表4-5 1990、2010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人口数量和聚居地人口密度

资料来源: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汇编(一).兰州,1986.50-51;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统计局人口与就业处.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兰州:2010. 66-68。

(5)低空间离散度:民族间交往的障碍和民族人口学特征传统性的形成

东乡族人口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和“小集中”态势。以全国31个省、区、市为单元的离散度(0.2175)、首位分布律(87.9%)排55个已识别民族的第29位和第25位;以甘肃14个市、州为单元的离散度(0.1399)、首位分布律(92.63%)排9个万人以上少数民族的第7位和第3位。(表1-1、1-4)

这一低离散、高集中环境的长期维持,既构成民族间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障碍,又形成了东乡族人口学特征的传统性———高出生率、低受教育程度、对传统的过分“留恋”和开拓精神的“不足”,进而二者和各因子相互作用的“循环”[1]———聚居地的交通不便,则使相当部分民众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之中而进一步强化着这一循环。

(二)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

1.人口空间分布、民族人口学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关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要推动地方发展,就得增强人口学特征的现代性,改善地方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改变人口空间小集中的态势;要推动人口学特征现代性的发展,就得有地方的发展、地方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图4-1)

图4-1 人口、空间分布、环境和区域发展关系示意图

2.东乡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本世纪以来,东乡的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进一步的大发展,则须有国家、省和所在地区的大力扶植和以下因子的培育。

(1)继续狠抓四大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名牌”,推动农民增收和地方发展

坚持“稳定存栏、扩大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大力推动羊的规模养殖,将“东乡手抓”推向全国,使之走出国门;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洋芋产业;坚持“适地种树、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扩大基地面积,大力发展花椒林果产业;坚持技能培训,大力组织和推进劳务输出

(2)大力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国土整治,治理环境,进行生态重建,改善地方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

(3)大力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和民族文化事业,改善地方发展的社会条件

(4)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民族交往和国际合作,优化地方发展的外部环境

(5)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生态/环境和群众生存压力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发的、有组织的移民一直在进行,但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上升的密度,仍然构成对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和群众生存的巨大压力。是故,应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长———不然,发展的成果便会为“分母效应”所淹没,“生态移民”也是难以见到成效的。

本课题承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组负责:原华荣

课题组成员:金文俊 常根应 叶飞红 刘红亮 赵伟伟 徐晓秋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六次(2010)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数据光盘).

[3]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2010)甘肃省人口普查资料(数据光盘).

[4]《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甘肃卷)编委会.跨世纪的中国人口(甘肃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6]甘肃省第四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7]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8]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汇编(一).兰州,1986.

[9]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统计局人口与就业处.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兰州:2010.

【注释】

[1]到熟悉的地方和环境(文化、社会)阻力小的地方去即是人口学特征传统性(特别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一种表现。东乡族的省际移民主要是新疆,因为那里有较多东乡族(“三年困难”时期在饥饿的胁迫下由甘肃迁去);省内迁移,一是政府行为(疏勒河农业开发和移民安置工程)的酒泉,一是环境阻力相对小、包容性相对大的省会城市兰州。

[2]本世纪以来,羊、马铃薯(洋芋)、花椒林果和劳务输出已发展成农民收入的支柱。2010年,四大特色产业形成1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总量1814元的90.9%。其中养羊625元(比上年增13.84%)占34.45%,劳务输出527元(比上年增14.00%)占29.05%,马铃薯449元(比上年增长11.83%)占24.75%,花椒林果48元(比上年增0.42%)占2.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