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1.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预警机制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先导性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提前对事态进行预警。最后,以城市公共安全白皮书的形式,每年对城市公共安全现状进行评估。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四)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监测机制

1.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预警机制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先导性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提前对事态进行预警。按照斯梅尔塞的理论,“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是产生集合行为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预警机制,以掌握完备的公共安全监测指标,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客观指标,也包括生活满意度、施政满意度、心理压力等主观指标。预警机制的功用是在对社情民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公共安全的形势作出综合分析与判断,在认为公共安全状态达到一定“警戒值”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公共安全危机的警报,以引起有关部门的警觉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2.形成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反馈机制

首先,当发现某种公共安全威胁的社会信号时,要及时反馈,这是反馈机制的功用。一方面包括将预警机制所监测到的公共安全状况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上报;另一方面也包括在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之后,及时、快捷地向有关部门上报。前者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后者是一种应急反馈。其次,在特定的公共安全事件之后,应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修订原有的处理机制,并及时向市民反馈相关处理结果,以恢复市民的安全信心。最后,以城市公共安全白皮书的形式,每年对城市公共安全现状进行评估。

【注释】

[1]申俊龙、曾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药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7期。

[2]宫毅:《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特点剖析与对策构想》,《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王伟等:《完善城市社会治安治理的几点思考》,《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丁同民:《关于“严打”的刑法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5]郭光韫:《流动人口经济发达城市社会治安的影响及对策思考》,《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吕绍忠、李川:《山东省金融犯罪问题调研》,《山东警察学院》2005年第1期。

[7]王军、张晓津、李莹:《金融犯罪态势与金融犯罪研究》,http://www.jcrb.com/procuratorate/finance/theory/201110/t20111025_741159.html。

[8]吴保刚等:《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初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赵怀全:《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绿色科技》2010年第5期。

[10]石玉昌:《新时期城市突发性群体事件探究》,《网络财富》2009年4月。

[11]王郅强:《转型期我国城市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