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山族乐舞

高山族乐舞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像“原舞者”“原缘艺术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之外,高山族各族群纷纷成立各种形式的地方艺术团体,他们往往借助现代舞台表现形式展现本族群传统乐舞文化。
民族艺术创新_中国高山族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高山族民族艺术的主要成就是祭仪乐舞,没有发展出专门的戏剧剧目。时代的变迁使很多传统祭典的仪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祭仪乐舞的传统宗教意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为使过去代表部落尊严、祖先遗产的传统祭仪乐舞在现代得到存续和发扬,20世纪90年代,高山族各族群的年轻人成立了“原舞者”舞团,通过专业人士的协助并实际参与观察整理式微中的高山族传统歌舞,再延请部落长者“口传相授”歌舞,在舞台上庄严地呈现高山族祭典“力与美”的精神,以充满活力的出色表演,促进族群的了解,丰富剧场文化

原舞者

自“原舞者”成立以来,多次在台湾北、中、南部巡回演出数百场,经典剧目有《杜鹃山的回忆》《大海啸》《风起云涌》《寻回失落的印记——太鲁阁乐舞》等,2004年创作《海的记忆》。舞团曾获选为最受民间肯定的“吴三连文艺奖”艺术类得主,并连续多年获选为“文建会杰出演艺团队”。近年来,“原舞者”更将舞台延伸至欧美、亚洲等国,不仅积极参与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而且透过参与、观摩艺术节活动,学习其他国家保存传统文化的经验,并吸收将传统素材与现代精神结合而呈现于世界舞台的方法。

为了永续经营朝向多元发展的可能,也为了争取更宽广的生存空间,2001年6月13日,“原舞者”召开董事会,正式成立“财团法人原舞者文化艺术基金会”。基金会宗旨为办理高山族传统祭仪乐舞、文化艺术研究及有关活动的推广,期望借由基金会的运作推动高山族文化艺术发展、促进各族群文化艺术交流、进行田野学习、制作高山族乐舞展演、培育高山族乐舞人才,从事教学、研讨、出版及影音制作,推广高山族传统工艺及服饰等,以期使高山族乐舞文化艺术发展再攀高峰。

1990年12月,“台湾原住民原缘文化艺术团”成立,成员来自高山族各族群的乐舞精英,艺术团以传承高山族传统精神文化为目的,通过采集、整理、归纳传统乐舞,形成音乐及DVD、书籍等产品,借以保存高山族独特文化,透过各种形式的展演来推展各族群的乐舞艺术。“原缘艺术团”的艺术总监是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的伊丝妲娜·舞玛儿,首创以鲁凯人神话传说为蓝本的舞剧《鬼湖里的巴冷公主》(2001年),演出不下60余场次,甚至被改编成网络游戏,颇获好评。

“原缘艺术团”曾多次应邀到欧美、中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如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悉尼歌舞剧院演唱及“世界之声”外围活动,2002年参加意大利西西里岛“国际民俗艺术节”竞赛活动获“最佳舞蹈奖”,2003年参加墨西哥“GuadalaJaliscoMexico国际艺术节”演出,2004年参加“匈牙利第三届世界民俗艺术节”,2005年受邀赴香港参加“香港旅游缤纷季”演出,2006年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再度于“西贡区节暨嘉年华会”巡回演出。“原缘艺术团”的代表作有:《鬼湖里的巴冷公主》(2001年,鲁凯神话舞剧),《太阳神女儿——玛乐芙勒》(2002年,排湾人神话舞剧),《泰雅女子——莎韵的故事》(2003年),《驱邪之歌》(2005年,布农人祭仪歌舞剧),《娜歌摩——祖灵颂》(2006年,邹人歌舞系列)等。其中,布农人祭仪歌舞剧《驱邪之歌》获选为“原委会2005年度原住民艺术展演扶植团队”。

除了像“原舞者”“原缘艺术团”等专业艺术团体之外,高山族各族群纷纷成立各种形式的地方艺术团体,他们往往借助现代舞台表现形式展现本族群传统乐舞文化。如2006年,花莲县丰滨乡阿美人的港口部落成立者播(Ce'po)剧团,Ce'po系阿美语,意思是“出海口”。Ce'po剧团坚持用阿美语演出,以传承港口部落阿美传统文化为宗旨,将歌舞与现代戏剧结合,希望建立一种不失原味而又能亲近民众的沟通模式。

南投县“原住民文化艺术团”是一个由南投县信义乡明德部落布农文化协会与南投县“原住民族行政局”“原舞工坊”共同组建的一个布农民间艺术团体,其演唱的布农“八部和音”原汁原味,以表演布农传统祭歌为主要剧目,将布农古代部落的传讯、狩猎归来、猎前祭枪、夸功、饮酒、祈祷小米丰收等祭仪中的古歌以现代舞台艺术手法呈现给观众,演出很受欢迎。艺术团曾先后参加第七届世界合唱大赛、东京国际合唱大赛示范表演、波兰勇气节等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