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兴桥北处历史遗迹

东兴桥北处历史遗迹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历史遗迹由于地处边陲,区位较为特殊,且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京族聚居区的历史遗迹主要为老界碑、古炮台和各种教堂、寺庙。这些历史遗迹代表了京族聚居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历史脉络,这些边界文化无疑是京族所在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族所在的东兴市内共有这样的界碑8块。据史料记载,勘界之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
历史遗迹_中国京族

第七节 历史遗迹

由于地处边陲,区位较为特殊,且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京族聚居区的历史遗迹主要为老界碑、古炮台和各种教堂、寺庙。这些历史遗迹代表了京族聚居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历史脉络,这些边界文化无疑是京族所在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老界碑

中法战争结束后,划定中越国界成为当务之急。光绪十二年(1886年)七月中法两国达成协议;1887年,清廷以钦州知州李受彤等4人为立界委员,法国以四划官拉巴第等4人为立界委员,会办钦越立界事宜。中越两国边界钦州段自竹山起界,循北仑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1890年1号至10号界碑立毕,1893年11号至33号界碑立毕,至此,中越边界广东段(东兴、防城时属广东钦州)立界工作全部完成。立碑的方式是:陆地接壤与以河为界的地段立碑方式不同,陆地接壤处中越两国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以河为界处的界碑不立在国界线上,而是由中越两国分别立碑于河的己方岸上,此时的界碑只起到国界线走向的引示作用。这样的界碑在中越边境共有33块,但据目前文物普查结果看,有着落的只有20多块,其余尚不知下落。京族所在的东兴市内共有这样的界碑8块。比较著名的有:

img79

“大清国钦州界” 1号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位于北仑河口的竹山,系清光绪十六年二月(1890年4月)所立。据史料记载,勘界之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清廷官员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界碑高逾1.7米,宽0.7米,厚0.4米。正面刻有三行竖式繁体字:“光绪十六年二月立大清国钦州界知州事李受彤书。”碑文为时任清政府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州知州李受彤所书。字体颇得唐楷颜体真传,笔力丰厚遒劲。界碑历经100多年,斑驳的苔色中透出沧桑。该碑在我国版图上具有特殊意义,它位于我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处,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标志,同时也是全长725公里的广西沿边公路的起点,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见证。竹山1号界碑是单面刻字,预示着外面的水域还有一部分是中国的国土。从2007年10月开始,由政府拨款,为界碑建了碑亭,为的是更好地保护这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3号界碑。2009年9月8日,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当地群众的努力,沉睡地下的“大清国钦州界”3号界碑在东兴市北仑河沿线挖掘出土。界碑碑身长1.66米,宽59厘米,厚25厘米,基座长1米,宽90厘米,厚度为38厘米。碑身所刻“光绪拾陆年贰月立大清国钦州界知州事李受彤书”等字样清晰可见。 该界碑由碑身和基座两部分组成,因受到破坏,被发现时碑身和基座分离,碑身侧倒在基座旁边。从1号界碑到5号界碑,当属这一块的发现历程最为漫长艰辛。

img80

“大清国钦州界” 5号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位于东兴口岸东兴桥北处。此碑的树立年代、形状、碑文和1号界碑相同。古老的碑身呈斑驳的紫铜色,诉说着百年沧桑。

在山顶界或其他陆界,游人至界碑,跨一步即可“出国”,或扎一个马步便可“一人踏两国”疆土。这种体验或感受,只有在边境线上才会有。

勘界立石,从1885年至1893年,历时8年多。当时交通不便,勘界、抬碑、立碑的艰苦,自不待言。李受彤写下“樵径枯骸存虎迹,菁丛毒疠幻红腰”的诗句,表现的正是当年勘界立碑工作环境之恶劣。由于一些下级兵士的疏忽乃至怠工,出现了个别界碑立在半山腰、界碑顺序颠倒的闹剧。勘界期间,法国殖民者还谎称白龙尾、江平一带没有中国官员和哨所,公然制造事端,三次派兵大规模入侵。30年前的中越边境冲突,界碑也受破坏严重。老界碑见证了悠悠百年的硝烟,见证了枪炮岁月边民艰危的际遇。

如今,边境硝烟已散去,中越新界碑早已于2001年前立定。老界碑以东兴竹山1号界碑为“始发”碑,一直延伸到云南和越南的边境,新界碑的设立顺序则反之,就是说竹山新界碑为最后一座。两国边界线以新界碑为基准,老界碑因此失去定边划界的现实意义而退出历史舞台。中越陆地边界联合勘界委员会经过多次谈判商定,因种种原因,新界碑的碑数、所立位置与老界碑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边界一两百米范围内时常可见中越新老“两碑并立”的景观,有的范围内甚至出现“三碑共立”的景象(在老界碑中,发现了一大一小共立、碑文内容承接一气的“子母碑”)。新旧界碑并存、相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边境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历史的见证,老界碑因此更具珍贵的边界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对京族人民来说,老界碑的意义在于使京族三岛地区从过去的中越宗藩关系的边缘模糊地带,纳入到中国近现代国家社会范畴,成为国家间的前沿地带,京族变成了一个跨境民族,也是从界碑确立开始,中国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符号的直接介入,被民间力量征用以此来获得国家的认同,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京族。

二、古炮台

古炮台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白龙尾尖端濒临海滨的4个小山包上,分别筑有龙珍、白龙、银坑、龙骧四座炮台,总称白龙炮台。

img81

白龙古炮台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开,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清政府为了巩固海防,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率部对东兴市的竹山、江平、白龙尾半岛进行勘察,有了拟建炮台的计划。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白龙尾半岛的四个小山包上四座炮台均建成,总称为“白龙炮台”,其作用是与企沙石龟头炮台共同控制防城江口至北仑河口的边海防。这些古炮台设在山丘顶上,露天炮座,为深约1米、半径5米的半月形水泥结构,炮座底下为深6米的地下兵库和弹药库。当时,每座炮台装备从英国进口的100毫米口径的火炮1~2门,每门火炮长约4米,重约六七吨。每个炮台正面门楼全用方条石砌成,正门上刻有“光绪二十年仲夏月吉旦,白龙台,署海口营恭府管带琼军右营陈良杰督建”的字样。门楼前设有多层阶梯。每个炮台蝙蝠式的门楼中央,都镶嵌着用楷书镌刻炮台名称的青石板,其气势蔚为壮观。从大门往里走,左右两边是厢房。厢房内装有窗棂,设有穿岭而出的透气孔。再往里走,从左右分道拾级而上,便到了露天炮座。白龙炮台与越南隔海相望,国防位置相当重要,它与企沙石龟头炮台互相呼应,虎视眈眈,故有“龟蛇守水口”之称。白龙炮台既是海防线上的军事设施,也是庄严而坚固的建筑群体,至今保存完好,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天主教堂

京族聚居区的天主教堂是随着欧洲天主教的传入而兴建的。现在东兴市辖区内的天主教堂有3个:罗浮天主堂、竹山天主堂和江平天主堂。其中竹山天主堂“文革”期间被夷为平地,现今看到的是1986年重建的。只有罗浮天主堂和江平天主堂保留了一部分。

img82

罗浮天主堂

罗浮天主堂属于防城港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兴市区罗浮河畔的楠木山村,距市中心2公里,掩映在一片葱郁的竹林中。始建于1832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教堂为哥特式,是东兴市最为典型的法式建筑。始建时的罗浮天主教堂占地10 447平方米,设有教堂、钟楼、育婴室(收养弃婴)、男校、女楼、仁爱堂(修女住处)、圣堂、织纺堂等各组成部分。由于历经岁月的冲刷、历次政治风暴的激荡以及人口增殖的影响,如今的罗浮天主堂只剩490平方米的大礼堂和25平方米的钟楼了。钟楼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物,长约5米,宽4米,高12米,呈五层结构,内外饰有彩色图案,钟楼里顶端悬着一口大铜钟。钟楼的一侧紧挨着一组台阶,能攀上钟楼的第二层,为平时做圣事敲钟所用。大礼堂原名“圣堂”,主体高8米,长25米,宽20米,外表呈四方形结构。圣堂由前、左、右三方共14根圆柱包围,正门有5个拱门,共有4个消音孔,四周有精巧秀美的花窗。拱门正上方有一个直径约1.6米的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八卦图,顶端是天主教的十字架。教堂整体建筑结构布置合理紧凑,线条简单大方,功能齐全,宽敞坚固,气势磅礴,呈现典雅庄重之风格。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9处),罗浮天主教堂名列其中。

img83

江平天主堂  摄影:孙 昉

江平天主堂,旧称恒望天主教堂,坐落于东兴市江平镇恒望村,距市区5公里。 恒望村是汉、壮、京三族杂居的地方,其中京族占80%。1854年上半年,一位姓郑的法国传教士到江平石角居住,后搬到江平街居住传教,后又移到江平恒望村,建立了一间小教堂。1925年下半年,法国传教士劳克勤接管教会,把旧的教堂扩建至540平方米,可容纳700人活动,并建有教士居室、修女院、学校等,共有园地9000平方米。经历次政治运动破坏,除礼拜堂保留原貌外,其余房屋已崩塌。1984年,重修教堂钟楼,增建神甫居室1间。1999年,恒望天主堂改称为江平天主堂,属东兴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各种寺庙

京族三岛都建有哈亭,是京族人供奉“村社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村社议事的处所。此外,它还是“哈节”祭神、乡饮、唱哈(唱歌)娱神的地方。其中巫头和img84尾的哈亭都是重建的。只有山心的哈亭保留了一部分,古风依然,现今看到的是修葺过的。山心哈亭供奉的主神是兴道大王,副神是镇海大王以及本境土地。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山心村哈亭建立时间不详,但据民间传说,19世纪初,一对姓刘的父子捐资修建山心哈亭,跋山涉水到越南涂山,移接兴道大王的香骨来山心哈亭。京族人为了纪念他俩的功德,尊奉他俩为“后神”。

img85

img86尾岛哈亭

img87

山心岛哈亭

img88

山心村的三婆庙

京族地区还保留有一些古迹,如山心的三婆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距竹山旧街不远的三婆庙,历经数次修建。它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二年(1876年)当地群众集资重修,庙堂墙上依稀可见道光年间所建留下的痕迹。右边的墙根下,有块石碑,有“光绪二十二年”等字样,这大概是三婆庙又一次重修的记载。巫头岛的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寺内保存的一口铁钟,上刻《灵山寺钟记》,上有“景兴四十二年岁次辛丑四月癸巳初九日壬子建立”字样(景兴为越南黎朝显宗黎维祧的年号,景兴四十二年,辛丑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是很好的文物。红坎村则有伏波将军庙。

【注释】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2]《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页。

[3]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政府,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