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文化

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文化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白山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清末的历代遗迹、遗物较多。这反映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国家的兴亡盛衰。但由于各民族的频繁流动,战火迭起,仅留下部分遗迹和文物。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审议通过,正式将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仅有残存的城垣及建筑遗址。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山山城周长约4500米。它是通化地区的天然屏障。
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文化_中国长白山文化

在长白山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清末的历代遗迹、遗物较多。这反映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国家的兴亡盛衰。但由于各民族的频繁流动,战火迭起,仅留下部分遗迹和文物。长白山地区的古代和近现代遗址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这些传承历史文化,沿袭民间习俗的历史遗址,蕴藏着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宝,深远悠久的传统文化,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一、高句丽遗址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主要活动地域在辽吉两省东中部及朝鲜半岛北部。高句丽政权存续的705年间,以集安桓仁为都400多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高句丽遗存:王城、王陵、碑刻、壁画等。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审议通过,正式将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王城与山城

1.王城

高句丽的王城在长白山区,主要指辽宁桓仁五女山城和吉林集安国内城、丸都山城。

五女山城建于公元前37年,为高句丽始祖朱蒙所建。此城三门,城墙底宽上窄,外高6—8米,内高1—2米,顶宽3米,青黑色的扁石砌成。城内建有宫殿、粮库、卫兵住所及水源。据专家考证,为典型的东方第一卫城。国内城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通沟盆地的西部,背靠禹山,前傍鸭绿江,东有龙山,西有七星山,是中国东北地区中世纪城址中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的都城遗址之一。国内城建于公元3年,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二个都城。目前仅有残存的城垣及建筑遗址。丸都山城位于集安市北2.5千米老岭山脉的丸都山上,建于公元3年。

丸都山城凭借自然山峰的脊梁建筑城垣,易守难攻。东墙长1716米,西墙长2440米,南墙长1786米,北墙长1009米,总长6951米,墙垣采用花岗岩石垒砌。体现出高句丽山城特点。全城共有门址五处,各墙均有女墙,城内尚有保存完好的古蓄水池一处,墓葬37座,三处建筑址,一为宫殿址,一为瞭望台遗址,一为戍卒住地址。丸都山城原是作为国内城的守备城而同时修建,遇有战事则退入此城固守。高句丽时期,曾有两代君王以丸都山城为都城,长寿王迁都平壤后,它仍然是京畿道上的重要卫城。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山城

除了王城之外,长白山区有很多高句丽山城,承担着居住和守卫功能。

(1)霸王朝山城

距集安市97千米的财源乡霸王朝村东北的霸王朝山城,修筑在海拔862.8米的峰峦之巅,环抱着一片倾斜的坡地。霸王朝山城充分利用山脉的悬崖峭壁垒石筑墙。有城门两处。山城内有一口泉眼。历年来在城内出土发现了大量的陶瓷、金属制品。霸王朝山城修建在不宜居住和生产的山巅,显然具有军事性质。应是当年高句丽设在南道上的重要防守城堡之一,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关马山城

关马山城俗名关马墙、关目墙。修筑在集安西北53—54千米的深山峡谷中。集安—通化公路从城中穿过,公路东侧山岸下,滚滚清河由南向北流去,汇入大苇沙河。古城凭借着西北、东南、东北三面高山,石垒三道城墙,连接山崖而成。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城中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可驻守大批军队。这一带直到今天仍不时出土铁镞、残剑等古物。根据实地考察和古文献记载,关马山城实为高句丽北道一军事要塞。历经战争的洗礼,现已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望波岭关隘

又名王八脖子岭关隘,位于集安市西北大约50千米三家子电站附近。关隘为一道横断峡谷的石筑墙垣,绵亘在望波岭脊梁的东坡上。其关门的上部原来似建有木质的门楼或通道。城内发现有石筑房址,或是指挥台遗迹,在历次调查中采集到铁锁、马镫、陶片等文物,当地人在关隘墙垣附近时常发现成堆的铁镞。望波岭关隘是集安国内城通往霸王朝山城抵达浑江的要衢。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城子山山城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以东有一座雄浑的城子山,它东、南、北三面临水,四周都是断崖绝壁或陡峻的高坡,形势非常险要。一条依山脊走向用石块垒砌的椭圆形城垣就修建在这里。城子山山城周长约4500米。它以其壮阔的形胜和大量出土的珍贵文物而闻名遐迩。城子山山城历史悠久。它始建于高句丽王国,其后渤海、辽、金等王朝相继沿用。金朝末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拥兵自立,建立东夏国,他的行都南京就定在城子山山城。追随他的达官显贵云集这里达十九年之久,俨然一国之都城。城内深邃的山谷,苍翠的森林,茵茵的草地,峡谷中湍急清莹的溪流,这一切构成了城子山山城古老而秀丽的人文景观

(5)罗通山城

吉林省通化市所辖柳河县有座海拔1090米,耸立于柳(河)海(龙)辉(南)三县交界处的罗通山。此山原名骆驼山,后讹传为罗通山。它是通化地区的天然屏障。辉发河的两大源流——统河和三统河,在两侧山间蜿蜒北流,形成大片冲积平原。在其附近台地和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原始时代文化遗存,山城构筑在罗通山中部960米的主峰上。城垣凭借着蜿蜒起伏的山脊,依危崖峭壁筑成。它由紧密相连的东西两城组成。整体如人的两个肺叶,左右分开,中间共用一段墙体。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周长约7.5千米。以前曾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铁镞、玉器、镏金器和海贝币、铜贝币等。其筑城方式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相同,当属高句丽中晚期城址。罗通山城控扼着通化山区的门户,是高句丽王国向北扩张的重要军事城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81年被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王陵及贵族墓葬

在集安洞沟平原山清水秀的广阔地域内,早在公元之初就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所在地。在600多年的历史时空里,洞沟平原一带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洞沟古墓群绵延几十里,可划分为六个墓区:下解放区、禹山墓区、山城下墓区、万宝汀墓区、七星山墓区、麻线墓区。其中著名的好太王陵、将军坟及高句丽壁画墓均分布在此。洞沟古墓群范围之广、墓葬种类之多、数目之大、内涵之丰富,堪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古墓群之冠。1961年,国务院将洞沟古墓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太王陵

为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之墓,位于集安市东4千米禹山南麓岗地上。南距鸭绿江约2千米、东北距好太王碑200米,昔日墓上残砖断瓦中发现有“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铭砖,因而称之“太王陵”。

太王陵为规模宏伟的方坛阶梯石室墓,正方形,边长66米、残高14.8米,方向180度。该墓由数级阶坛层层相砌而成,墓室筑于墓顶、虽经时间的摧损,尚可辨明至少有七级阶坛。每级阶坛由数层修琢工细的长方石条叠压垒砌,墓道开在墓室南壁正中。墓室四壁用修整过的光滑石块平砌,上覆一巨石为顶。

2.将军坟

洞沟古墓群著名墓葬之一,在集安市东北4.5千米的龙山脚下,西南距好太王碑1千米,有座俗称“将军坟”的陵墓。此墓北依龙山,南面是一片开阔的向阳坡地。将军坟属方坛阶梯石墓的典型,系用精琢的花岗岩砌成,墓高12.40米,墓底边长31.58米,底面积约960多平方米。顶面积约270多平方米。共用1100余块精细加工的巨型石条垒就,内以河卵石填充。墓室最上部,用一面积达60余平方米,重50余吨的巨大石板覆盖。1964年曾在墓顶南侧发现板瓦、莲花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可知墓上早年原有享堂一类建筑。将军坟原有五座陪坟,今仅存一座,其他早年均被盗。将军坟构造严谨,技艺精良,雄伟壮观,被人们赞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3.千秋墓

位于集安市西3.5千米、麻线河东岸约200米的坡地上。1936年日本学者曾对该墓区进行了勘查,因墓上发现有“千秋万岁”字样的汉字铭文砖而命名为千秋墓。千秋墓为方坛阶梯石室墓,方向170度,近正方形,边长85米×80米,现残高15余米。墓室较平坦,约20米见方,乱石内埋有数块加工的大石条,可能是被破坏的墓室。从现存迹象推断,千秋墓修筑方法与高句丽将军坟相同,但工程浩大,其形制数倍于将军坟,堪称高句丽墓葬之冠。从墓上发现较多“千秋万岁永固”“保固乾坤相毕”等文字砖可知,墓顶曾建有享殿。千秋墓占地近十亩,使用石材达数万立方米,充分体现了古代高句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是人类文明史中难得的精品力作。

4.好太王碑

在集安市东4千米太王乡碑街,有一座享誉世界,号称东北亚第一古碑的好太王碑,它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于义熙十年(414)为其父好太王敬立的纪功碑。它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耸立在禹山脚下。清初长白山地区被封禁,高句丽故都及这通悠久的古碑被湮没无闻,直到清光绪初年,著名金石学者关月山才在荒烟蔓草中发现这座古碑。随后清末民初的一些学者如叶昌炽、张延厚等都对其进行了研究,曾有人说:“好太王碑,文体古奥逼近皇初,几不堪读,非秦汉以下文字,实为穷荒希世之宝。”据专家研究,建碑时,正处于华夏汉字大变革时代,即隶书逐渐楷化。其字结构形态宽博、刚劲、严整古朴,颇具“镂金错采”人工之美。其碑身年代久远,造型奇特,更因为它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从发现起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好太王碑研究的国际热潮。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高句丽壁画墓群

在中国东北边陲集安市滚滚的鸭绿江畔有一座世界古墓壁画艺术的宝库,那就是集安洞沟古墓群中已发现的几十座古墓壁画。据《三国志·东夷传》记载,高句丽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对修建陵墓十分重视,并有厚葬习俗。在显贵的坟墓中,除丰富的陪葬品外,常常绘有五彩缤纷的壁画,所用材料多半是矿物颜料。壁画上还镶嵌珍贵的夜明珠、宝石等。这在中国壁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五盔坟四号、五号墓、长川一号、二号墓、角抵墓、舞踊墓等。而冉牟墓更以它800多个汉简书法风格的墨书长文而成为研究高句丽历史及中国书法艺术的稀世资料。集安古墓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拙朴又雅气,充满灵性,它们大体可分为三种。早期和中期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贵族宴饮,舞蹈、杂技集市、狩猎、战争、包括了古代高句丽王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晚期壁画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和宗教内容,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之神成了一些古墓的中心主题,而女娲、神农、飞天、仙人、佛祖等也多次出现在壁画上。这些线条流畅、色彩对比强烈,夸张神秘的造型生动地说明了高句丽民族当时信仰的多元性。目前还有上千座古墓没有清理发掘。相信还会有惊世绝伦的古墓壁画展现于世人面前。

(四)其他高句丽遗存

1.人面石刻

在集安市城北山腰(禹山公园东山坡上)有一座高句丽方坛积石墓,在墓的两侧各树一石、左边一石镌刻人面,是我国迄今为止仅见的高句丽人像石刻。这处石刻的石材为灰绿色沉积岩,画面长104厘米,宽54厘米,单刀阴刻,正视,半裸身。头戴菱形帻冠,桃形脸,枣核形双目上斜,双勾弧线眉、单线鼻梁,鼻翼肥厚、嘴呈枣核状,耳作弓形。颈部以下只用简单弧线象征。整个形象具有古拙神秘的艺术风趣。从墓内出土的“丁巳”款文字瓦当和东晋青壶考证,该墓葬为高句丽故国原王二十七年(357)所建。这处石刻所表现内容应与祭祀或崇拜相关。

2.高句丽国东大穴

集安市地处长白山区,在第三世中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形成了许多高山、深谷、玄武岩台地和喀斯特岩洞。古籍文献记:“高句丽国东有大穴,号隧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说明高句丽族在集安建都后便选择岩洞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1983年5月集安市文物普查队在太王乡上解放村的汞洞子沟发现了高句丽时期的“国东大穴”。

汞洞子沟东南面对鸭绿江,向里分成东西两个沟岔,两侧群山起伏,奇峰突兀,风光秀丽。在两个沟岔的交汇处,巍然耸立着两座山峰,大穴就坐落在半山腰。这一带深邃幽静。沿西北盘山小路上行,转而东南,有一个高大宽敞的岩洞,洞口向东南,高10米,宽25米,深20米,洞口前有平台,面积600平方米,可供百余人活动。平台下即是断崖深谷,站在平台上可眺望鸭绿江上的船帆。从大岩洞西侧盘山上行约100米,有一溶岩洞,洞口南偏西36度,东北又与一洞相通。此洞深16米、宽20米、高6米,洞底平坦,洞顶呈弓形,似一天桥,洞内可容纳百十人,当地人称其为“通天洞”。洞前有开阔平地约300平方米,四面群山,幽谷奇峰,仿佛天造地设的神仙府地。每年十月高句丽王率群臣到这里迎隧神,“置木隧于神座”,进行拜祭。“国东大穴”通天洞遗址的发现是高句丽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对研究其民族宗教、风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渤海时代遗址

曾雄踞东北,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在长白山地区留下了许多遗迹和文物。渤海国曾经四易都城,初期定都敖东城;一迁中京显德府,即今和龙西古城;二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渤海镇;三迁东京龙源府,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最后又迁回上京龙泉府。上京两次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布局和建筑也最为完备,在都城与建筑方面集中代表了“海东盛国”的文化面貌,其都城布局和建筑就是接受了隋唐长安城的影响。也正因此,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遗留了一些渤海国时期建筑及遗址,为游人了解渤海国文化提供了实物基础。

(一)渤海国都敖东城

渤海国第一代国王大祚荣建国的都城(“旧国”)遗址——敖东城(又叫鄂多哩城),坐落在敦化镇东郊。它东邻牡丹江,北接通往渤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的衢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的周围有好几个卫城拱围着它。敖东城呈回字形,分内外两城,外城东西长400米,南北宽190米;内城在外城内偏西处,呈方形,方约80米。内城外有护城河址,内有宫殿址。《吉林通志》载:外城“周长四里”,据伪满时期日本人山守本的调查报告《珲春·敦化》记载:“本城有内外两面城,外城除东面,其他三面比较完整。城墙上不规则地设置了一些马面,内城为正方形。地势略高,四周设有城壕。”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在敖东城东半部,修建了两个木材厂,使其屡遭破坏。1961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六顶山渤海古墓群

六顶山古墓群,坐落于吉林省敦化市城南5千米六顶山上,这个墓群,解放前即为当地群众发现,日伪时期曾被盗掘。此后吉林省博物馆及中朝联合考古队等对其多次考察发掘。六顶山古墓群包括两个墓区,共有大小石室墓、石棺墓80余座。第一墓区有墓葬30余座,第三墓区有墓葬50余座,均为玄武岩、熔岩逐层叠砌或以不规则的块石堆砌而成。这些墓葬中,以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贞惠公主,是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的次女,死于渤海宝历四年(777),渤海宝历七(780)葬于六顶山上。这座墓位于第一墓区的中央,地面上有圆丘状封土堆。现存残高1.5米。墓室修于地下,深约2米。1948年清理贞惠公主墓,出土有陶器、玉器、饰件和墓碑。碑作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文21行,碑文共725个字,碑刻于780年。石碑周围阴刻藻饰和卷云纹图案。同时出土的石狮2尊,造型雄浑,形象刚健。第一区出土遗物还有玉璧、金饰品、带扣及乳丁纹瓦当等。

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早期王族、贵族的陵寝,证实了牡丹江上游敦化一带当是渤海旧国都城所在地,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和龙市龙水乡龙海村西龙头山上还有一处渤海王族古墓群。其中除渤海第二代王大钦茂的第四女贞孝公主的墓葬外,还有十多座贵族的墓葬,贞孝公主墓早年被盗,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但从中出土的墓碑和壁画可以说是将吉林省渤海文化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时解决了一些过去多年来关于渤海京府州治所在地的问题。

(三)龙头山古墓群

龙头山古墓群位于吉林省和龙市的头道镇(原龙水公社)龙海村西龙头山上。墓群所在地的范围,东西长500多米,南北长400米,地面有12个封土堆。较大的一座墓前立有两块大石柱,南面的平地上有建筑基址。

1980年,在龙头山发掘了渤海贞孝公主墓。贞孝公主墓建于8世纪的末叶,原来的地面上有砖塔,现已塌毁不存,只留下墓室。墓取塔的形制,由地下的墓室、甬道、墓道和地上的塔四个部分组成。墓为南北向,长约15米,宽约7米,墓室底距地表约4米,墓壁用青砖砌筑,顶部盖有大石板,室底有砖砌的棺床。墓室和甬道顶部筑方形塔,塔身已倒毁,只存方形塔基。甬道中部立有两块琢工精细的长方石板,封堵进墓室的甬道,甬道口用封门砖墙封堵。墓室和甬道的壁面皆抹白灰,绘有壁画。这是首次发现的渤海壁画。在墓室内发现两个下颌骨,是年龄相仿的男女二人的下颌骨,由此可认定,贞孝公主墓实为贞孝公主夫妻合葬墓。在甬道后部立有墓碑一座。

墓碑上刻记着贞孝公主的行状。贞孝公主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的第四女,死于“大兴五十六年(793)夏六月九日”,享年36岁。碑文楷书体,骈体文,共18行728字。这是至今发现的渤海第二块石刻文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墓内壁画,共绘12人。在甬道后部东、西两壁各绘一武士,头戴兜鍪,身披战袍,肩扛铁挝,手扶长剑,足穿黑鞋,做警戒站立状。墓室内绘侍者10人,东、西壁各4人,北壁2人。这些人物面颊丰腴,粉面朱唇,细眼细眉,矮鼻小口,头戴幞头或帕首,长袍束带,足穿黑靴或麻鞋。有的肩扛铁挝,腰佩弓,手持剑;有的抱乐器;有的捧包裹或铜镜;有的举华盖或持拐杖等物。壁画取铁线描,线条流畅,色彩明丽,结构准确,形象生动,既有8世纪中原盛唐风格,又有渤海国的独特风格。贞孝公主墓碑和壁画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对研究渤海国的历史、典章制度、思想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珲春渤海遗址

珲春市已发现渤海时期的平原城4座,山城2座,寺庙址4处,塔址一处,墓葬4处。在城址中,八连城(又称半拉城)最大,它是渤海五京之一的东京龙原府遗址,是785—794年的渤海国国都。此城坐落在珲春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四面群山环抱。城的布局和出土文物,大体上与上京龙泉府址相同。城有内城和外城,内城设在外城中央偏北部,内有宫殿址多处,现仍见到高高的台基和排列有序的巨大础石。外城东西700米,南北730米,城墙用土夯筑,宽约6米。内城东西220米,南北310米。城内出土具有渤海装饰风格和特点的莲瓣纹瓦当、指压纹板瓦、绿釉瓦、文字瓦等渤海文物。《新唐书·渤海传》载:“濊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说明渤海沿用了高句丽的城址。

(五)和龙渤海古城遗址

在和龙市境内,有渤海城址两处,墓葬三处和寺址两处。西城公社所在地东约5千米处有西古城,考古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它就是渤海中京显德府遗址。西古城的布局同东京城、八连城相同。1982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古城西南约10千米处,有八家子北大渤海古墓群。这是一个很大的墓群,曾有数百座墓,后来大部分被破坏。1973年清理了50多座。墓均为石室封土墓,有单人葬、夫妻合葬和群葬。墓中出土银钗、宝相花纹铜镜、铜带饰、镏金铜鱼饰、双耳釉陶罐、有盖陶鼎、带字陶瓶、陶砚等文物。

西古城南约4千米处,又有河南屯古城,俗称“虚莱城”。在城内发现了一座渤海贵族异穴夫妻合葬墓。墓中出土大量贵重而精美的黄金制品。其中有镶嵌水晶和绿松石的鞣躞带饰、刀鞘饰件、金钗、金钏、金耳环、金花饰等。墓上有封土,其上面有排列有序的础石,说明墓上建过屋宇。有的墙块的白灰壁面上保留着用彩色描绘的祥云、卷草、忍冬、莲花等图像,向人们展示了渤海绘画的艺术风格。

和龙西古城城址位于和龙市西城镇所在地东约5千米处。西古城城址由内外两重城墙组成,外城周长2700米,内城周长1000米。发掘在内城宫殿区清理出3组建筑基址及其附属建筑,其相对独立又彼此相接成为同一建筑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内城中出土了大量具有渤海都城中流行特点的建筑构件,其中板瓦、筒瓦上戳印刻画的文字及符号,檐头筒瓦六瓣莲纹主题的瓦当,构成了西古城城址建筑用瓦的鲜明特色。西古城城址规范的建筑布局、威严的建筑气势、高标准的建筑材料(大量的釉陶制品)显示出的礼制等级制度,可以认定西古城城址是渤海中京显德府故址。

(六)渤海王国长岭府的治所——苏密城

位于桦甸市东北4千米的辉发河南岸,是辉发河流域最大的渤海古城。城垣建筑规整,高约2.6米,有内城、外城及护城河,全城平面呈“回”字形。外城周长2600米,内城周长1400米。有角楼、马面。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今人考证,该城即为渤海王国所设十五府之一的长岭府所在地,为渤海国重镇。渤海国的王都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渤海国为了加强与周边的联系,以上京为中心辟有5条驿道,其中以营州道最为重要,其路线是从上京出发,途经敦化敖东城—长岭府—海龙—抚顺—辽阳—义县—朝阳。朝阳,即唐朝平卢节度使的所在地,当时称营州,是唐王朝经略东北地区的重镇。至此,已行程1000千米。然后再由营州西行来到唐朝的首都长安。史称这条驿道为长岭营州道。渤海国经常通过此路与宗主国唐朝进行贸易往来并互通使者。此外,渤海国还派出许多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

(七)长白灵光塔

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以北有一座秀奇的山冈,在山南300—500米鸭绿江自东向西流去,它好像一条生命线,把长白县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惠山市联结起来。

就在这座山上有一幢古塔,也因此被称为塔山。据文献记载,塔山、灵光塔之名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长白府,总办张凤台等到塔甸(今长白镇)相度地势,发现山上有古塔一座,“长郡斗绝大东,沧海变迁,一柱高撑,如鲁灵光殿,岿然独存,因以灵光名其塔。”灵光塔屹立在塔山之上,坐北朝南,高五层13米,为砖砌密檐仿楼阁式塔,与陕西省西安市唐代的小雁塔风格相似。方形的塔身上,层层叠涩出檐,转角处挂有风铎,风吹铃响,清脆悠扬。仿佛使人置身于那东陲古国神秘的氛围中。在塔顶装有塔刹,整个塔的造型古朴优美、端庄典雅。

关于塔身建造年代问题。据清朝刘建封撰《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土人云,十数年前,潘姓见塔前有一石碑(该塔为灵光塔)甚小,上勒篆文不能辨,后被韩人毁。查此塔建立已久。或云尉迟敬德所筑,或云薛仁贵所筑,或云刘仁轨所筑,碑记无存,未易考核,惟所称皆系唐人,其为唐塔无疑。据辽宁史学家考证,砖塔2—5层直棂窗口,其形状与西安唐代大雁塔相似。从用料、结构和塔形来看又与西安唐塔相似,属于同一时代建筑。灵光塔之所在地又是当时渤海国疆域,因此,我们认为这座塔是东北地区仅存不多的唐代古塔。1981年至1982年6月间,考古工作者邵春华同志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驭寰先后亲临长白,对灵光塔进行了科学考察,鉴定灵光塔为唐渤海国时期建造的佛塔。

三、辽金时代遗址

阿什河在金代称按出虎水,女真语金子的意思,由此而产生金朝的称号。金朝前期都城上京会宁府建于此,称之为“金源内地”,这是我国古代金朝发祥地之一。这里现存大量金代的人文古迹,近年来阿城区政府举办的“金源文化节”使女真族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

(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在阿城区城南2千米,濒临阿什河左岸的白城,金朝的前期都城。1125—1153年间,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以此为都达38年之久。它是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金天眷元年(1138)加号上京。遗址主要由横竖相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城垣夯土版筑,有护城河环卫。皇城建于天会二年(1124),规模仿照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坐落在南城偏西处。现存遗址,保存较好的是南北二城的城墙和皇城中的五重宫殿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城址西北的庙台,发现《上京宝胜寺前管内都僧录宝严大师铭志》。

(二)金太祖阿骨打御陵址

在阿城区上京会宁府遗址西侧约300米处。封土高约10米,俗称斩将台,周长百余米,金初建有宁神殿。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为金朝开国皇帝,1115年即位,定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太祖在位九年,天辅七年(1123)九月在伐辽途中病逝,始葬于此。据《金史》载:“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宁神殿又称“太祖庙”,或称阿骨打庙。皇统四年(1144)后又改葬胡凯山(和陵)。贞元三年(1155)又改葬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县),号仍睿陵。

(三)亚沟摩崖石刻像

位于阿城区亚沟东2.5千米的石人山西麓崖壁下部,现存男女二像,如夫妻并坐。左幅为男武士形象,高1.85米、宽1.05米,面向西南而坐,头戴战盔,身着圆领紧身短衣,肩挂披风,脚穿筒靴,右手握剑,身躯魁梧。面部丰腴端庄,两腿一盘一伸,气度不凡,是个典型的女真人形象。右幅为头戴帽子,双手合袖,盘膝端坐的女真贵妇形象。由于久经风雨剥蚀,有些残缺模糊。从艺术风格、所居环境以及夫妻并坐等特色看,当为金代早期的石刻艺术作品。198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金得胜陀颂碑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扶余市徐家店乡石碑崴子屯东1.5千米处,西靠大堤,东为草地、沼泽,坐落在高约2米的得胜陀上。据史料记载,1114年秋,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聚集2500人在此挥师起义反辽,苦战十年,终成大业。1185年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其祖父的功绩,下诏在此地树碑建字,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石碑为青石雕成,全高为32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由碑首、碑身和龟趺(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长方形,顶部和侧面共雕有四条盘龙,正面刻有大字篆书“大金得胜陀颂”六字,为金代书法家党怀英手笔,碑身刻有碑文800余字,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女真文。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目前东北女真文碑刻文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是研究金代历史,特别是研究女真的宝贵资料。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最令人瞩目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舒兰市小城乡东村的金朝开国元勋完颜希尹的家族墓地。

完颜希尹(?—1140),又名兀室、悟室。早年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抗辽,曾受命创制女真文。太宗时任元帅右监军攻灭北宋。太宗死,拥立熙宗,官拜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封为陈王。后因得罪完颜宗弼(金兀术)、金熙宗,被处死。直到700多年后的清朝末年,吉林将军长顺为纂修《吉林通志》而进行文物古迹普查时才发现此碑,已倒卧于此,断为两段。长顺命锻匠修复重立。

墓地划分为5个墓区,总面积为136公顷。墓前只有7组石雕,每组都由成对的石望柱、石虎、石羊和石人组成,个别的还有石供桌。一般都有墓碑。第二墓区是完颜希尹之墓,墓前曾立有“大金故尚书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有龟趺、螭首。碑身两面有碑文2800余字,由金代著名大文学家、翰林直学士王彦潜撰文,著名书法家任询书写。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碑及护碑亭被炸毁。残存的碑身及碑额、龟趺,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五墓区为完颜希尹之父、完颜欢都的墓葬,另外一、三、四墓区,皆为其后代子孙的墓葬。

(六)庆云女真摩崖

该遗存为我省仅存的女真文字摩崖,位于梅河口市小杨树乡庆云村北半截山南坡一巨石上。刻石分置两处,一处系女真字,另一处汉字及女真字。汉文为“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

最早记载此摩崖文字的是清光绪年间杨同桂所著《沈故》:“海龙厅西百里山城子镇正南小城子山上有摩崖书一段,方高周三尺八寸有余,宽三尺,字共七行,前五行,行十三四字不一。后二行距前五行尺许,每行约四五字。其笔势颇古劲,然结字甚奇,好古者莫能识也。”此后中外学者都对庆云女真摩崖做过深入的研究,因女真碑存世稀少,所以庆云摩崖就成为海内研究女真文字及金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金代沿用辽代的城址,辽金城址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辽金古城。主要的有珲春市的斐优城、营城子古城、乾沟子古城,和龙市的东古城,延吉市的城子山山城,安图县的万宝古城,汪清县的罗子沟古城和敦化市的马圈子古城等。

斐优城位于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至今城墙保存比较完好,形制近似方形,周长2006米,城墙用土夯筑,残高四五米,有瓮城、马面。城内曾出土刻有金代“崇庆二年三月”年号的铜印一枚;还出土刻有“天泰”“大同”年号的钢印等共6枚。

东古城位于和龙市东城乡兰江北岸平原,城土筑,除有瓮城、马面外,还有角楼和护城河址。在城内外曾采集到鬼面瓦当、石羊、石棺等金代文物,还出土古印三颗。一是刻有“大定三年”年号的“知审计院事印”,二是刻有“贞祐二年”年号的“上京路万户钮字号印”,三是“副都统所印”。

城子山山城位于离延吉市5千米,布尔哈通河和海兰江汇合处的西北山上。山城依山势修筑,是不规则的椭圆形。城墙用石块砌筑,东面和北面各设一门。城内有宫殿址,上有排列有序的础石。在城内曾发现高句丽方格纹红板瓦、渤海指压纹板瓦和金代的铁镞、马蹬、铁斧、车辖、宋瓷,还发现金代和北宋的铜钱以及各种装饰品。由此判断,山城始建于高句丽,后经渤海,直到金代不断加修沿用。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人曾在这里采集到青铜印函之盖,盖上刻有“天泰八年二月四品印二寸三分二厘五毫”,18个字。新中国成立后又搜集到两颗方形铜官印,“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兵马安抚使印”。城子山山城曾是东夏国南京城址。1233年,蒙古兵攻破南京,东夏国灭亡。东夏国先后延续19年,延边地区隶属东夏约有16年。

四、明清时代遗址

(一)明清碑刻及女真乌拉部遗迹

1.明代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明洪武初年,在今辽阳市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今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明永乐七年(1409),为有效管理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这三江流域及库页岛,又在黑龙江下游的特林(俄称蒂尔)设置了奴尔干都司。为了传达政令,运送官兵军用物资及赏赉物品,以显示中华帝国之尊威,遂选定濒临松花江的吉林阿什哈达地方设厂造船。

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丰满区吉丰公路南段的松花江东岸,是今吉林省内仅存的一处明代石刻,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在此留下了两处摩崖文字,记叙了三次来此造船的时间。如今,已在此地成立了“吉林明清船厂陈列馆”。第一处摩崖文字:甲辰丁卯癸丑□□

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

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

第二处摩崖文字: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

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

洪熙元年领军至此

宣德七年领军至此

本处设立在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

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卅日

阿什哈达摩崖,是明朝政府经略东北奴尔干地区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2.荡平岭石碑

“荡平岭”碑在白山市大石棚子乡老岭村境内的老岭顶上,现有两通石碑,碑额、碑峰、碑座迄今仍存,额上雕有“双龙”图案,并有“皇清”字样,系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朝政府为纪念修通老岭至临江公路而立。

碑距白山市40千米,距大石棚乡10千米,距老岭村4千米。其中之一碑文系徐世昌撰并书。石碑通高2.45米,碑额0.68米×0.08米,呈长方形,碑身高1.24米,宽0.64米。厚0.2米,碑文由左至右竖行书写,楷书体,字清秀文雅,流畅潇洒。碑文21行,一般为35行字后满行,个别出行的为37字,全文共591字,字清晰可辨。之二碑文由张凤台、李廷玉同撰《荡平岭碑记》,碑正文593字,碑阴文为115字,共608字。

光绪三十四年,清朝政府为了巩固边陲,抵御外侵,增设长白府治。清朝钦差大臣、陆军部尚书衔、都察院都御史、管理三陵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徐世昌委任长白府设治总办张凤台、临江知县李廷玉统帅修筑临(江)、长(白)、海(龙)兵备道的临江路段。当时,八道江只是个区区小镇,通临江还是羊肠小道,修路十分困难。为修此路张凤台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由奉天(今沈阳)出发,每日行二十里,经过抚顺、营盘、上夹河、新宾堡、欢喜岭、英额布、快当帽子(今日的快大茂镇),通化县、八道江、红石等地,最后于五月十五日到达林子头。同行的有司马李石臣(后为通化县知县)。经过考察,林子头通临江有三道:一南、一中、一北,概木易修。唯上年左翼长宝贵拟修未竣的冯家窝铺(即现在的林子头)至岭顶,土多石寡,虽荆棘丛生,比较起来是费减工省。当即决定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动工。[1]工徒三百,踊跃奋力,夏秋之交,披荆斩棘,登山浮涧,栉风沐雨,蚊虻叮咬,宿露餐霜。数月间,砍树千万株,开道十八盘,架桥梁大小百余座,终于在九月中旬竣工,荡平老爷岭。修筑此路,工程之大,施工之艰,实在不易,只有修通荡平岭,长白龙华岗路才能和临江贯通,才能经通化、海龙直达奉天省城。修通此道的重大意义正如《长白汇征录》荡平岭碑记中载的那样:可“遥制岩疆,事关边要,应预筹全局”。可“捍临(江)蔽通,屏藩辽沈”。

为了表彰与嘉奖张、李二人的功绩,徐世昌亲撰并书《荡平岭碑记》。正如张凤台所说:“岭以荡平名,我渠帅徐公嘉其路工告成而名之者也。查此岭谚称老爷岭。”这是其一。另一块碑文是由张凤台和李廷玉同撰。碑的正面是写工徒三百,筑路过程如何艰难,碑的反面镌刻的是筑路工程队的稽查员及第一、第二、第三工程队的队长及测绘员的名单。

此碑是记录前人拓荒戍边的功德碑,是开发保卫长白山丰功伟绩的真实记录,是临江、长白开发的第一步见证。据清《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当时的临江市场交易,半之韩民。《白山纪咏》有云:“江边只有千余户,五百华人七百韩。”因临邑无车,又云:“城中自古无车迹,东道难于蜀道难。”……自白山返临,荡平岭路已修有盘道,始闻车声。又云:“儿童不识为何物,看罢归来问父兄。”如果没有当初的开发,就没有今天长白、临江的繁荣,也不可能有完整的国土。

3.龙虎石刻与界石碑

该石碑位于珲春市龙源公园一座颇具清代风格的亭榭内。石碑是一块高1.40米,宽1.38米,厚约1米的花岗岩质巨石,巨石正面凿磨平整。用双钩法镌刻着“龙虎”两个金文,左下端刻楷书“吴大澂书”四字。这浑厚有力、气势磅礴的龙虎石刻是清朝督办边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在光绪年间(1886)会同沙皇俄官勘察边界时留下的手迹。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曾官至湖南巡抚。中国清末著名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光绪十一年(1885)被清政府委派为勘界大员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沙俄勘界。当时的中俄边界是根据1860年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划定的、沙俄得寸进尺,用尽了移界、逼迫等卑劣的手段大片侵吞我领土,屡起事端,吴大澂等清朝代表实地勘测,以大量铁的事实据理力争,挽回了部分主权,收回被俄人强占的珲春黑顶子,并于黑顶子国界处立高大铜柱,上刻吴氏手书篆文“疆域有志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作为立界的标志。[2]另外吴大澂等清朝勘界官员还重立“土”字牌于图们江30里处。并添立37个石质界牌。今天当游人来到这祖国的边陲,睹物思人,更加缅怀先烈并祈盼祖国强大、领土完整。

4.明代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都城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四街村,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城的规模较大,由内、中、外三重城组成,各道城垣外均有护城河,四角皆有角楼建筑台基。周长766米,当为宫城所在地,中有一座夯土版筑的高台,俗称“白花公主点将台”。中城周长3521米。外城周长7040米。城墙用土皆为挖掘护城河而来,故有“开河背土筑古城”之说。城内曾出土过不少文物,如唐宋铜镜、北宋铜钱、铜佛像、明万历年间的铜火铳等。

元末明初,原居于今黑龙江省中南部的呼喇温女真(海西女真的主体),曾有国号“扈伦”,因不堪忍受北部野人女真和西部蒙古的侵扰,再加之明廷在开元一带设立马市,可用土特产品换取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于是纷纷南迁,形成了叶赫、哈达、乌拉(喇)、辉发四部,史称“扈伦四部”,均姓那(纳)拉(喇)氏。乌拉部的始祖为纳齐布禄。传至第八世布颜,收复了周边各部,在今乌拉街修建城池,即今乌拉街古城,定国号为“乌拉”,自称贝勒(首领的尊称)。传至第十世满太(布占泰之兄)时,国势较强,辖地较广,征服了松花江南北、牡丹江以西各部,东至长白山女真。

明万历年间,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在今辽宁新宾一带崛起,逐步征服周边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灭掉了乌拉国,将万余户当地居民编入八旗组织中。

乌拉国在灭亡前,曾与努尔哈赤建立通婚关系,即“姻亲之国”。灭亡后,乌拉那拉氏家族仍很兴旺,成为清朝“八大家”之一。其余七家为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伊尔根觉罗氏、董鄂氏。皇帝选后妃,皇子选福晋以及公主下嫁,皆以这八大家族为首选。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乾隆帝的第二位皇后都出自乌拉那拉氏,此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其地位也相当于皇后(当时无皇后之名),尤其她所生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更是清朝初年的风云人物。

清朝定鼎中原后不久,清皇室便在原乌拉国的国都——乌拉古城设置了专门采捕贡品的派出机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清皇室贡品的采捕、储藏、运送及呈进等事项,一直到光绪末年才被裁撤,几乎与清王朝的历史相始终。

(二)清代重要宫殿陵寝衙署遗址

1.小白山望祭殿

小白山坐落于吉林至丰满西线公路西1.2千米处,海拔314.6米,旧称白虎山,以其状如头北尾南的一只卧虎,且位于吉林城西,按后汉班固《白虎通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说,以白虎示西,故名。为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

小白山满语称“温德亨”或“温德赫恩”,意为“祭祀板”,源于此处曾是清王朝遥祭满族发祥地长白山的地方。据说,清朝皇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开创基业,所以清王朝视长白山为圣山,历代皇帝都要祭拜长白山。然而去长白山路途遥远,交通困难,遂于雍正十一年(1733)在小白山上修建望祭殿正殿五楹,山麓建供主祭官驻跸的祭器楼二楹,山下建饲养供祭祀牲品的鹿囿一处,望祭殿设“长白山之神位”,每年春秋两季由地方官员代皇帝在此祭祀长白山。望祭殿建成后,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十九年(1754)亲临小白山祭祀。当时的小白山古树繁茂,芳草铺地,山花烂漫,百鸟声喧,风景十分幽美。“白山鹿囿”也成为吉林旧时八景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小白山惨遭国民党军队破坏,仅存的祭器楼也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只留下遗址。

2.沈阳故宫

辽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这里留下了许多清代的历史遗迹,这也是最能引起旅游者兴趣并且值得亲往一观的热点。如在新宾烟筒山有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兴建的旧老城,迄今还有汗王殿基址供游人参观。1616年努尔哈赤迁都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他登台受贺的地点现在叫“尊号台”。辽宁大地清都较多,努尔哈赤先后把界藩山城、萨尔浒山城、辽阳东京做过临时都城。直到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从此沈阳作为清朝的都城到顺治元年(1644)迁到北京为止。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的宫殿,清世祖福临亦在这里即位称帝。它始建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至清崇德二年(1634)基本建成,清入关后成了陪都宫殿,康熙、乾隆年间又有所增建和改建。其占地面积为6万余平方米,共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现宫内建筑物基本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在建筑艺术上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风格,融汉、满、蒙、藏各族艺术于一体,保留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它的整体布局以崇政殿为中心,以大清门至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最宽最长,崇政殿即金銮殿为其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前配以飞龙、翔凤二阁,后配以师善、协中二斋和日华、霞绮二楼。其后凤凰楼、清宁宫地处3.8米高台之上,它与崇政殿形成了迥异于北京故宫的宫高殿低结构。清宁宫还配以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合称台上五宫。其前大清门南有文德、武功二坊,坊南有左右对称的奏乐亭,东西朝房和影壁等。从大清门入宫,通过崇政殿两侧左右翊门可达凤凰楼,通过凤凰楼楼门可达清宁宫,过清宁宫穿暗道或走明梯可达后苑。它们与配阁、配斋、配楼、配宫组成前后三进院落,这就是清初的大内宫阙,是整个沈阳故宫的中心。而形如口袋的清宁宫东南开门和环室三面的“万字炕”及整组院落坐落在高台之上,烟筒立在地面上,院内并立有索伦杆等,这都是满族居住建筑的特点。大清门、崇政殿用方柱,柱头上的穿插枋做成龙形,融合实用性、装饰性于一体的龙形抱头梁,额枋檐口装饰小斗拱,保持着蒙古族、藏传佛教建筑的特点。大部分建筑采用火地、火炕取暖,具有北方寒冷地区民族建筑的特点等。其中的主要建筑大清门,崇政殿、清宁宫等都是皇太极天聪末至崇德初建成的。中路左右两侧为乾隆十一年(1746)至乾隆十三年(1748)增建的两组建筑,称东宫、西宫。东宫内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建筑,颐和殿、介祉宫为乾隆母亲孝敬皇太后居住和接见官员的地方,敬典阁是贮放“玉宝”“玉册”和“玉牒”的地方。西宫内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等建筑,迪光殿是乾隆等清帝东巡盛京时临时处理朝政及会见官员的地方。保极宫是乾隆帝的寝宫,继思斋是妃嫔们的住所。崇谟阁以庋藏《满文老档》而闻名中外。

沈阳故宫是我国保存至今清代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其中东路建筑保持着入关前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大政殿居中,巍峨壮丽,两翼十亭,雁翅排开,纵目望去,使人心旷神怡。大政殿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形制仿辽阳东京八角殿。十亭除左右两翼外,自北面南,东面是镶黄旗亭、正白旗亭、正蓝旗亭。西面是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这是清王朝入关前,八旗建制的象征,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建筑上的反映,是早期八旗兵制在宫殿建筑中唯一的历史古迹。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亭则是八旗大臣等办公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公于宫廷的现象,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大殿后还有銮驾库,十亭前还有两座奏乐亭。

西路文溯阁兴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次年建成,专藏《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为清帝东巡期间观览典籍之用。《四库全书》为乾隆时纂修,历时十载,共缮写7部,文溯阁所藏为其中之一。文溯阁之南建有嘉荫堂,为五间卷棚顶硬山式建筑,青布瓦顶,前后出廊,梁坊间饰以和玺、旋子彩画。明间为穿堂,中设屏风、宝座,乃皇帝观戏和赏赐官员及接受大臣谢恩之处。东西次间及稍间南窗下各设炕,为帝后小憩之所。嘉荫堂前正南建有歇山卷棚顶方形戏台,台后为扮戏房五间,为演员化装、休息之处,室内北墙有通往戏台的上下场门。南墙明间辟门,为演员出入口。戏台两侧有游廊,为王公大臣陪帝观戏和宴饮之处。

民国十五年(1926)沈阳故宫辟为博物馆,现在人们来这里不仅可以通过原状陈列了解宫廷历史,还可以在“院藏文物珍品展”和“清代外国礼品展”中欣赏到有清一代之书画、瓷器、玉器、雕刻、漆器、服饰、珐琅、钟表、玻璃等艺术品。1961年沈阳故宫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沈阳故宫正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藏品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成为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3.关外三陵

(1)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沈阳东陵。努尔哈赤卒于天命十一年(1626),因“未获吉壤”“梓宫暂安于沈阳城内”。天聪三年(1629)选定佳域,兴建陵寝。天聪八年,“建寝殿,植松木,立石狮、石象、石虎、石马、石驮等”,其中的石马据说是仿当年努尔哈赤的坐骑蒙古马雕成。崇德元年(1636)定名福陵。其主要建筑为天聪年间所建,后康熙、乾隆和嘉庆年间又有所增建和局部改建,始成今日之规模。它坐落在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陵园南向,四周绕以缭墙,正门三楹,门前设石狮、华表和石牌楼,再前为下马碑,原为木制,乾隆时改为石制。入正门,甬路两旁成对排列华表及狮、虎、马、驼等石像,沿“一百单八磴”拾级而上,过石桥,正中为碑楼,中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及碑楼都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所立。碑楼之北为方城,是东陵的主要部分。城墙高7米,隆恩殿为祭祀之所,东西有配殿,四角有角楼,为歇山十字脊。正中为大明楼,楼内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宝城之下,埋葬着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方城用砖砌筑,南面正中为隆恩门,门楼三重。门前东西对列茶房、膳房及果房、涤器房等。隆恩殿后为二柱门、五供桌,是嘉庆年间增设的。明楼后为宝城,平面形如缺月,故又名月城,明楼于1962年毁于雷火。福陵是清朝第一代皇帝的陵寝,建筑布局有自己的特点,与明陵不同,与清入关后的东陵、西陵也都不同。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努尔哈赤出身于女真贵族,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因他“忠于大明”“保塞有功”,升至都督,晋号龙虎将军。17世纪初,明朝政治腐败,无力维持东北一隅的统治,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经过几十年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于赫图阿拉即汗位。其后迁都东京,再迁都盛京。10年后,围攻明宁远城,受炮伤退回盛京。后去汤泉疗病,回沈阳时死于途中。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祖,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他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为满族的初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福陵至今保存得相当完整,它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在雄壮之中别有幽静的情趣。清初高士奇诗有:“回瞻苍蔼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既神化皇权,也描写出一些福陵风光。占地19.48万平方米,构成独具风格的帝王山陵。因陵寝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了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至碑楼,要走过利用地形所建的108级台阶,这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它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人流连忘返。

(2)昭陵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在清初三陵中最大最完整。雄伟的殿堂掩映在参天的松柏之中,风景十分优美。昭陵的修建,始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丙寅,“恭奉大行皇帝宝宫,安葬昭陵”。顺治六年,孝端皇后崩,次年二月与清太宗合葬。不久,又在陵内增添了“立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顺治八年(1651)“封昭陵山曰隆业山”,山为人工堆起。康熙时又增建碑楼和明楼,牌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嘉庆时增设二柱门、石五供。这样,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就有擎天柱、石狮、石桥、石牌楼、更衣亭、宰牲亭等建筑,构成完整体系,独具特色,同永、福二陵一起,成为研究清初历史与建筑艺术的重要文化遗产。正红门以内,规置与东陵相似,但无“一百单八磴”。石像生的配置与东陵不尽相同,雕刻更加精细。昭陵和福陵一样,在清代也是控制严密的禁地,苗君稷有诗咏之云:“龙蟠翠嶂笤峣,路荚苍松白玉桥。十二羽林严侍卫,风嘶铁马白云霄。”昭陵,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筑完整,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为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称皇帝。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仿明制设“六部”,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为满族初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极似一座小城,整个陵墓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型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天望往,它们两两相对,整齐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是仿清太宗“当日所乘掠阵破敌”两坐骑雕造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雕梁画栋、红墙金匾,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降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昔日侍卫森严的昭陵,今已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的东南部有东湖、青年湖,西南部有芳秀园,北部树木幽静,鸟语花香。全园林木葱郁,古松参天,是辽宁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之一。

(3)永陵

永陵位于新宾永陵公社永陵镇西北1千米处,前临苏子河,后依启运山,占地1万平方米左右。永陵原名兴京陵,初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后改称永陵。这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的远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和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等人。陵四周围以缭墙,南面正中有正红门,门内横列四座碑亭,各置肇祖景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碑,碑与碑亭都是顺治年间所立。碑亭前后两侧位为茶房、饽饽房、大班房、果楼、膳房等建筑。方城在碑亭之北,南门为启运门,门内启运殿,左右配殿,启运殿西南有焚帛亭一座。启运殿后就是宝城,平面略成钟形。坟墓排列是兴祖福满居中,肇祖孟特穆在其东,景祖、显祖在其前,礼敦、塔察篇古更在其前的下层。宝城上原有老榆一株,曾被称为神树,乾隆作有《神树赋》,立碑其下。树现已枯死,碑已移至西配殿内。永陵是清初三陵中最早的一座,规模虽不及沈阳的福陵和昭陵,却也是清初重要史迹。1987年,永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4.延吉道尹公署楼

道尹公署楼,位于河南街光华路曙光胡同的州人民政府北侧。始建于清光绪末年。宣统元年(1909)所设边务督办公署南大楼,同年6月,清廷裁珲春副都统、设吉林东南兵备道台公署,并移驻延吉;1910年2月撤销边务公署;1913年2月改道台公署为东南路观察署;1914年6月再改观察署为延吉道尹公署,直至1929年撤销道尹公署。期间,南大楼历为道台公署、观察公署和道尹公署官衙,因作为道尹公署长达16年,故俗称为道尹楼。1983年,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长白府衙署

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一日(1908年10月5日)于塔甸(今长白镇)东北隅设长白府。衙署建筑群为长方形四合院式青砖灰瓦结构。主要建筑有木照壁1座,大门3间,二门并耳房7间,东、西厢房6间,会议厅正房7间,东、西厢房6间,后院正房7间,东、西厢房6间,两旁便门2座,军需库5间,马棚5间,捕盗营房15间,巡警兵房5间,四面围墙1道(长120丈,高1丈,厚2尺8寸),围墙便门4座,院内月台2座,十字甬道3道,厕所4间。1976年后,原衙署拆除,新建了县人大、县政府办公楼和档案馆。

(三)伪满皇宫旧址

伪满皇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后,扶植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建的伪满洲国的帝宫。位于长春市的东北,整个建筑面积约12万余平方米。而建筑的格局,在当时也可谓富丽堂皇,院内为假山池塘与主体建筑琉璃瓦交相辉映,成为伪满“新京”的标志性建筑。

1934年3月1日,溥仪即位,他的住所称为“帝宫”。整个帝宫分为内廷、外廷。内廷是溥仪与后妃日常生活的地方。外廷是溥仪进行政治活动、处理国事的地方。内廷包括东、西两院,西院有缉熙楼。缉熙楼是一座普通二层楼,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4月溥仪迁居到此,并改名为“缉熙楼”。东院有1936年开始修建的同德殿。外廷在中和门之外,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等。

缉熙楼的二楼西面是溥仪卧室、书斋、佛堂、浴室等。卧室四壁为中绦绢墙帷,银灰色地毯,咖啡色钢丝床,色调高雅,和谐自然;书房内有高背黄条绒“御座”,梨木雕龙八屉书案。“御座”右侧有一方形茶几,是溥仪平时学习日语的地方。佛堂西北角设有供椅,是溥仪每天起床后做早课、拜佛的地方。楼的东侧是皇后婉容所居,二楼东南隅为卧室,一楼西侧原是客厅,1937年谭玉玲进宫,就成为新贵人的卧室和书斋。

勤民楼,在缉熙楼北面,是一座二层方形圈楼,中间有方形天井、南北门相通,南为承光门。楼名出自清室祖训“勤政爱民”之意。勤民殿是溥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1932年5月3日,溥仪在勤民殿会见以李顿爵士为首的“国联调查团”。1932年9月15日溥仪在此签订了出卖东三省主权的《日满议定书》。1934年3月1日凌晨,溥仪身披龙袍,先到南郊杏花村“祭天”,后回勤民殿换上“元帅”服,行“登基典礼”,第三次登上“皇帝”的宝座。

同德殿,在内廷东院,是黄琉璃瓦顶的二层宫殿,原为溥仪办公起居之用。后来成为溥仪另一妃“福贵人”住室。1942年谭玉玲去世后,“福贵人”进宫,即住在二楼。同德殿一进门左侧为候见室。右行通过悬挂宫灯的大厅,拾级而上,即为叩拜室。内设“御座”,座前铺有大白熊皮,每逢年节,溥仪在此接受家人的叩拜,然后设宴招待家人。叩拜室向东过一门,为溥仪定期接见“帝室御用挂”——关东军高参吉冈安直的便见室,再往西依次为陈列日本盔甲模型的休息室、钢琴室、门外有台球室、日本风俗陈设间及与正殿相对的电影厅。同德殿二楼由东向西为溥仪妃子“福贵人”的客厅、盥洗室、卧室等。

1945年8月11日晚,溥仪在日本关东军高参吉冈安直的监护下,乘火车途经吉林,仓皇逃到通化大栗子,后在沈阳被苏联红军俘虏,伪满洲国彻底垮台。这座昔日的伪皇宫遂成为历史的遗迹。

解放后经过多次修葺,恢复旧貌。198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伪满洲国皇宫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伪满皇宫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

(四)伪满国务院及八大部遗迹

1.伪满国务院旧址

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2号,建于1935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门朝西,呈“川”字形,塔式屋顶,正面五层(地下室一层);楼顶覆以烟色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瓷砖贴面。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

伪满国务院是统治中枢机关。分为八部:治安(军事)、司法、民生、交通、兴农、经济、文教、外交。国务院直属的有审计局、地政总局、建筑局、兴安局、官需局、大同学院、建国大学和大陆科学院。各部局由总务厅统辖。各部局横的控制和对内对外纵的控制都集中于伪满国务院总理大臣。似乎国务总理大臣是国务院最高官员。实际上实权在总务厅长官,他才是真正的主宰者,而这个位置一直由日本人担任。

该遗址在国民党占领期间,遭到破坏。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修缮使用至今。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附属基础医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伪满八大部旧址

伪满国务院在1943年确定设立八大部,有“治安(军事)部”“司法部”“民生部”“交通部”“兴农部”“经济部”“外交部”“文教部”。

(1)伪满治安部(军事)旧址

位于长春市解放大路与新民大街交汇处西南角,建于1935年。原来是四层楼房,1970年后又上接一层。现在为五层楼房。占地面积为53850平方米。建筑呈三角形,钢筋框架结构。主楼外有附属建筑,如车库、锅炉房等。

治安部的前身是设在沈阳的“军政部筹备处”,成立于1932年3月,4月迁至长春。专门镇压反满抗日运动。1937年7月1日,“军政部”与“民政部”的“警务司”统一,设“治安部”,推行治安第一主义,也就是积极镇压抗日力量。到1943年4月,又把“治安部”改为“军事部”,管辖“国防、兵事、军政、铁道及水运的警护”。所以这里便成为指挥东北各地的军、警、宪、特镇压抗日民众的中心。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现为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伪满司法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上,建于1935年。楼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16328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门面临新民大街。伪司法部1932年12月成立,设有“总务司”“法务司”“行刑司”。“司法部”总长监督法院及检察厅。“司法部”掌管司法、法院、检察院、监狱、民事、刑事、民籍、地籍及其他司法等事项。“司法部”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旨意,制定镇压抗日爱国力量的法律,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服务。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现为吉林大学医学部。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伪满民生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上,二层楼,平面呈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1937年7月1日设立,主要掌管学校教育,实施奴化和愚民政策;通过礼教,制造奴化舆论,又设有“劳务司”“勤劳奉仕局”等,强制征集劳动力,专门从事抓劳工等罪恶活动。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使用。

(4)伪满兴农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自由大路上。二层楼房,平面呈弓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871平方米。前身为“产业部”,“产业部”前身是“实业部”,经多次调整变动,1940年6月将“产业部”改为“兴农部”。它是所有永久性产业的行政机构的中枢机关,以开发“国内”资源,所有关于生产为核心的指令均由“兴农部”发出,它掌管工、农、林、牧、水产、矿产、开拓殖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等事项。在它的主持下,中国大批物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东北师范大学接管,1958年8月将其交给师大附属中学使用。

(5)伪满经济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上,长春市地质宫南新民大街西侧,越街与吉林省图书馆相对。建成于1935年,占地432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其前身是“财政部”,1937年7月1日改为“经济部”,包括“财政部”“工务矿山两司”,另纠合水利、电气、“建设局”“特许发明局”“输出柞蚕丝检察所”等单位。其宗旨为适应大规模经济掠夺计划服务。日本人以顾问、权威身份,掌握“经济部”实权,控制当时东北的经济命脉,疯狂地掠夺东北资源。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现在为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6)伪满外交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建设街中段普庆胡同1号,建于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之初,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带地下室,具有西方建筑特点。“外交部”下设四个司,即“宣化司”“政务司”“通商司”和“总务司”。1932年3月10日溥仪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可耻的卖国密约;9月15日,由郑孝胥在长春签订《日满议定书》。一个“密约”、一个“议定书”彻底出卖了东北主权,而“外交部”则按照这两个文件对外宣传,掩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先后由吉林省委党校、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军医大学等单位使用。

(7)伪满文教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自由大路上,自由广场西侧200米处,建筑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为凹形二层楼,钢筋水泥结构。

设于1932年12月,下设“礼教司”“学务司”“总务司”。郑孝胥曾任文教大臣。在“文教部”内,除了日本特务控制外,还在“国务院总务厅”设立“情报处”,专门从事文化专制统治,从而实现在精神上摧残国民的民族意识,实行奴化教育。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东北师范大学接管,1958年又由师大附小使用至今。1986年夏局部被烧,后修复。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伪满交通部旧址

伪交通部旧址位于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上。建于1932年,建筑面积5297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层,两翼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粉红色瓷砖挂面,烟色琉璃瓦敷顶,为典型的“兴亚式”风格。

伪交通部内设机构不断调整,到1944年3月设有“运输司”“建设司”“理水司”“土木总司”“理水调查所”“邮政总局”等单位。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楼被国民党军队占用。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现为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

(五)其他伪满旧址

1.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

位于长春市自由大路22号,南邻南湖公园,前面是新民广场。1936年建成,占地面积10385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塔式楼顶,上覆紫红色琉璃瓦,咖啡色砖贴面,外表采用圆角曲线型,设计独特,别具一格。

此楼集中了伪满洲国“最高检察厅”“最高法衙”“伪新京特别市高等检察厅”“高等法衙”,故称“综合法衙”。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几十种刑具。伪满洲国于1944年6月12日,倒台前一年,公布了《时局特别刑法》,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罪名,为日伪的军、警、宪、特提供了任意捕人、杀人的特权。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四六一医院接管使用至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

位于长春市工农广场以南,人民大街121号。1938年建成。占地面积456000平方米。分参道、外庭、内庭三大部分和一些附属建筑。修建“忠灵庙”目的是把为伪满洲国“尽忠殉职”的文武官吏(包括日本人)的灵牌安放在内,使“灵魂”受到祭祀,也是一种奴化教育的手段。每年固定祭祀活动20次,还有临时性的祭祀活动。

前门和中门间的道路为参道,全长600余米。前门位于工农广场西南侧,门向东北,高13平方米。在参道东侧建有“庙务所”和“参考纪念馆”,参道南部水池上建有“照忠桥”,桥长30米、宽17米。过桥150米,进入中门。

“忠灵庙”的主要建筑有祭殿、灵殿、配殿、角楼、回廊等。祭殿跨度38米,建筑面积905平方米,室内大理石立柱,院内西侧有东西配殿,环结祭殿、配殿、内门建有回廊,墙绘有壁画,四角建有角楼。屋顶为琉璃瓦,整个建筑高大肃穆。祭殿后面为灵殿,两殿之间为禁域。灵殿方形,面积49平方米,是摆设死者灵牌的地方。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解放军空军学校接管使用。原建筑保留有祭殿、配殿、内门、回廊等,其余均已被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日本“神武殿”旧址

位于朝阳区立信街6号,1936年建成,日本庙宇式建筑,坐西朝东,钢筋水泥结构,白墙黑瓦。占地面积3286.92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楼内宽敞别致、周围环境素雅幽静。

“神武殿”是为在东北的日本人祭祀神武天皇而建。殿内有神殿、拜殿和祀务所等。除进行祭祀活动外,还是日本人培养武士道精神、练习武功的场所。每逢神武天皇祭日,信徒们就抬着神武天皇的牌位游行,以示战争之神外出巡幸。“神武殿”地下室内存放着死去的日本武士及战死的日军官兵的骨灰。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东北师范大学接管,1950年转由吉林大学使用,现为吉林大学礼堂。

4.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

位于现人民广场,为二层楼房,带有地下室,钢筋水泥结构,1934年建成。在正门右侧露出地面的基石上,刻有“总理大臣”郑孝胥题写的“奠基”二字。楼的东南面,筑有圆形锥顶、钢筋结构的“留置场”,里面是铁门铁窗,用以关押反满抗日志士。楼的西部有汽车库。

伪满洲国秉承日本帝国主义旨意,于1932年6月15日下令设置由“民政部”直属的“首都警察厅”,下设九科二十五股,下辖八个警察署,一个消防署,一个新京地方警察学校,还有一支200余人的伪警察队。该厅配备“副总监”1人,由日本人担任,是真正的主宰者。九科中七个主要科都是日本人担当理事官,其中“特务科”设有特高部门,专门迫害镇压抗日团体和进步人士。该部门的名牌特务都是日本人。在伪满洲国统治的十四年,伪首都警察厅以各种罪名,迫害无辜人民。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长春公安局接管使用。整个建筑保存完好,未有改动。

5.伪满康德会馆旧址

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57号,占地面积6925.6平方米,石基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于1935年。建馆宗旨是为来华掠夺中国资源的日本各大财团提供交通、膳宿、邮电及娱乐等方面服务,可说是联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网络的一个重要据点。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成为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58年又接起两层。此建筑保存完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新发广场西侧,人民大街47号。建筑面积15275平方米,占地面积3421212平方米。日本式建筑,钢筋框架结构,顶部铜瓦铺盖。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西部另有“关东军司令官”官邸。北面有车库。

关东军司令部建于1933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镇压和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本营。它的另一任务,就是积极准备进攻苏联。关东军兵力不断增加,高达百余万。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九航校使用;1955年至今,一直由中共吉林省委使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日本关东军100细菌部队旧址

位于长春市区的西隅,1939年建成。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是一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群。二层楼一座占地720平方米,一楼为细菌标本室,二楼是司令部;另有“王”字形建筑一座,是动物解剖室和火化场;平房三幢,为小动物饲养室;一组棚舍,饲养马、牛、羊等牲畜。还有一些碉堡和水塔等设施。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一直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分厂厂址。该建筑残存的司令楼、解剖室等房舍,经维修、改建为分厂厂房。

8.伪满大陆科学院旧址

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南段西侧。1936年至1941年先后修建18栋房舍,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为砖瓦结构的三层楼房。是伪满洲国时规模宏大的科研机关,内部分工严密,机构庞大。有农业化学、林产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23个研究室。研究室主任都是日本人。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为东北科学研究所,1950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旧址原有主楼、试验室、图书馆等建筑仍然保存完好。

9.伪满洲国惨案地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后,吉林人民在敌人腹心地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纪念地、惨案地以及抗联密营地。这里仅就影响较大的惨案地加以概述。

(1)丰满万人坑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东三省的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妄想永远霸占东三省大好河山和掠夺丰厚的物质资源,遂动手进行各方面的基础建设。1937年开始修建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水利工程——丰满大坝。从施工到1942年建成发电历时5年。由于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恶劣和惨无人道的管理,致使大批从各地抓来的劳工死亡,仅在位于吉林市丰满区孟家村东山三条约100米长、6米宽、4米深的天然沟壑中,竟掩埋着数万具死难者的尸骨,因此人称“万人坑”。1963年吉林市政府在“万人坑”修建了简易的尸骨陈列厅。1971年建成劳工纪念馆。1984年被列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老黑沟惨案

在吉林市所辖舒兰市东南部榆树沟(旧称老黑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宋德林、周太平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曾将老黑沟这一带作为抗日活动的根据地,经常有力地打击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日本侵略军无可奈何,却把邪恶的屠刀挥向当地手无寸铁的人民。1935年旧历四月二十七日,日本关东军十六师团三十八联队长官司令部田路大佐,命令所属三大队长车少佐带领1300余日军,突然包围了老黑沟,在桦曲顶子、桂家、青顶子月牙泡、榆树沟东山、柳树河屯西、胡家店房设下六处杀人场。连续七天的大屠杀,共有1017名无辜的百姓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老黑沟惨案。但是,侵略者的大肆屠戮,只能激起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白山黑水的先民,自古就有宁折不弯的意志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抗击日寇的烽火在吉林大地熊熊燃烧:抗日救国军舒兰战迹地、黑石镇战斗地、奇袭红石战迹地、珠琪川战迹地、磐石红石砬子抗日密营、蛟河三合顶子抗联密营、桦甸摩天岭抗联密营、二道河子上掌密营等无数的抗日斗争遗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吉林人民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明证。

(六)张学良旧居

原张学良旧居纪念馆为现张氏帅府博物馆。“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小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占地291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70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组成,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群之一。帅府中院为青砖结构的三进四合院,是1914年张作霖刚当上北洋陆军27师师长时开始兴建的仿王府式建筑。该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共有11栋57间,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四合院正门南端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鸿禧”大字的汉白玉板镶嵌在影壁正中,正门两侧各立着一对抱鼓石狮和上马石。当年,四合院朱漆大门彩绘着秦琼、尉迟敬德两位门神画像,内侧门楣上方悬挂着“护国治家”的大字牌匾。一进院东厢房为内账房,西厢房为承启处;东耳房是厨房,西耳房为库房;东西门房分别为电话室、传达室和卫兵室。通往二进门的大门是一座雕刻镂花的门楼,称垂花仪门。张作霖接待重要客人,就在此门举行欢迎仪式,故称仪门。一进正房中间为堂屋,三进院是内宅。二三进院间有侧门回廊相连,并有角门通往东院帅府花园和大小青楼。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又有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墙上砖雕细腻生动,檐枋木雕巧夺天工,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东院由大、小青楼和帅府花园等组成。帅府花园建有假山、花坛、路、亭台水榭、荷池和隧道。帅府东北角建有关帝庙。西院的七座红楼建筑群,是1930年由张学良规划并筑好地基,九一八事变后建成的。此外,在帅府院外的东部和南部,还有赵四小姐楼、劝业银行和帅府办事处及帅府舞厅等建筑。院内外组合成优美的建筑和环境艺术体系,交相辉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氏帅府中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这一建筑群,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