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禹是苗族的祖先吗

大禹是苗族的祖先吗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一、神农氏我国农业生产的鼻祖,公认是上古的神农氏。其领导姜姓羌族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可知其是属于我国西部最早、最原始的姜姓羌族人部落。现今的羌族地区多有大禹的传说和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羌族

第一节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一、神农氏

我国农业生产的鼻祖,公认是上古的神农氏。而据战国《世本》所论,神农氏即炎帝,姜姓,是羌人部落的首领。

神农氏是一个杰出的发明家和生产实践者,神农氏的诸多发明,尤其是农业生产上的发明是革命性的,生产工具的创造和粮食品种的选育,大大提高了其部落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以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画策》)

无论神农氏和炎帝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是我国上古史上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其领导姜姓羌族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

二、共工氏

共工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

关于共工氏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事实上,远古有个古老的共工氏是真实的,其所属的年代,据《左传》杜注称:“共工氏以诸侯霸九州者,在神农前,太昊后。”又《国语》韦注云:“共工氏在羲农之间。”可知共工氏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在神农氏以前了。然而洪水泛滥却不是共工氏触断天柱而致,相反,共工氏生活的时代,正是洪水泛滥的岁月。共工不是洪水的始作俑者,而是一个运气不佳却自强不息,积极治理水患的部落英雄。《管子·揆度篇》说:“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淮南子·本经训》云:“共工振滔洪水。”《国语·周语》道:“昔共工氏……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祸乱并兴。”《史记·补三皇本记》谓:“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这些记载,都说明了这一段历史真实。

至于共工氏的族源,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可知其是属于我国西部最早、最原始的姜姓羌族人部落。共工氏部落最大的成就,或者说对华夏文明的最大贡献,正在于他们在与滔天洪水的不屈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开我国农业水利事业的先河。共工氏的后代,凭借他们继承的治水技能,在黄帝时任“土官”,少昊时为“水官”。即使大禹治水之时,也得到共工氏重孙四岳的有力帮助。而这种水利经验,正是原始农业的开端。以此推算,共工氏所领导的姜姓羌族人部落,很可能就是羌族人中,也许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之一。故《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所以共工氏受到后世祭祀,应该是有其根源的。

三、大禹

大禹是中国上古史上有名的治水英雄,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事迹路人皆知,而大禹的族属问题,是一个历来受学术界争议的话题。其根本点在于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大禹是羌族人,而一般的研究者都只能追述到商代,因为那时才有坚实的地下物证和可靠的文字记载。然而我们从知道的文献记载和学者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禹即使不是羌族人,也是在羌人中成长起来的。

最早关于大禹是羌族人的记载始见于《孟子》,其谓:“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晋人转注)西汉陆贾说:“大禹出于西羌。”而被奉为中华第一信史的司马迁所著《史记》在其《六国年表》云:“禹兴于西羌。”还有《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道:“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僖。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西汉陆贾《新语》中也说:“大禹出于西羌。”谯周所著《蜀本记》亦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郦道元在《水经·沫水注》中云:“(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佑也。”此外,《华阳国志》等史籍中也有记载。近代学者、国民党汶川县长祝世德的专著《大禹志》,力证大禹出生地是在四川省汶川县绵篪镇刳儿坪,并且列述了数十种古籍文献及方志对“禹生西羌”的支持。当代历史学者徐中舒先生也断定:“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青年学者林向也在《“禹生西羌”新证》一文中,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比“夏墟”的二里头文化与羌族文化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论断:“不管夏禹是人还是神,把他作为夏王朝的开国元勋的代表看总是可以的。既然夏文化与姜戎文化有着渊源关系,那么太史公采用‘禹兴于西羌’的古老传说,就不是凿空而是持之有故了。”

现今的羌族地区多有大禹的传说和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比如汶川县绵篪镇、理县通化镇、什邡县九联坪等地都有“石纽山”“禹穴”古迹的存在。“禹穴”是传说中大禹出生的地方。北川县中部的禹里乡也有禹穴和摩崖甘泉遗迹。相传大禹的母亲圣母最初就住在石纽山并饮用甘泉的水,才孕育了大禹。在禹穴对面,至迟从唐代开始当地人就建有禹庙来纪念大禹。现在还有大禹纪念馆等一系列仿古建筑。这是因为那时的广柔县地域很广,几乎包括了现在的上述各地,加之这一带是羌族人聚居区,羌族人崇拜大禹,所以他的传说与遗迹各县就自然多有分布了。

四、无弋爰剑

无戈爰剑不是历史名人,只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奴隶,却是羌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爰剑本是秦历公俘虏的羌族人小头目,秦人因不知其身份,就把他作为奴隶。后来爰剑寻机逃走,秦兵追捕他,他藏在一个山洞中逃脱。爰剑摆脱秦兵的追捕后,在逃亡路上遇到了劓女,两人结为夫妻后相伴逃亡到河湟一带。河湟一带的羌族人此时尚处于游牧状态,而爰剑给河湟一带的羌族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和饲养家畜的技能,使他们逐步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生活也逐渐变得富足而稳定。因此,爰剑受到了羌族人的尊敬和拥护,被他们拥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因爰剑把农耕文化引入甘青河湟地区,促进其社会经济迅速进步,推进其人口发展,使之在两汉时期成为最大的羌族人聚居区,并且其子孙繁衍,种系旁多,不断向各个方向迁徙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来,爰剑夫妻确实功不可没。爰剑也因此被奉为羌族人的始祖。

五、姚兴(348~416年)

姚兴又名姚程佳,现通称姚兴,字子略,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君主,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姚兴是后秦政权的第二个皇帝,是为文桓帝,被尊为后秦高祖。

394年,姚兴即位,年号皇初,至399年,改元弘始。姚兴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政治措施,对后秦政权的巩固和生存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姚兴“留心政事,包容广纳,一言之善,咸见礼异。”(《晋书·载记十七》)姚兴的措施主要有招抚流民,抑制豪强,整顿吏治,释放奴婢,强化汉儒文化,弘扬佛教等等。

这些措施,是为了建立适应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封建统治而实施的。释放奴婢,招抚流民,是为了解放劳动力,使其发挥出积极性,迅速恢复生产,促进国力发展。打击豪强,是因为自五胡时期起,各族内迁中原,聚众而居的现象十分突出,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奴隶制性质的部曲、营户制度,这不仅和郡县地方行政统治机构极不协调,与封建集权在根本上也是有冲突的。因此,姚兴打击豪强,一再迁徙其所属人口,强化吏治,加强地方政权,都是有针对性的,其作用也是积极的。同时姚兴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家学说,固然是为了在文化上巩固其统治,但是对羌族人子弟的汉化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外,姚兴还大力推崇佛教文化,并于弘始六年(404年),招龟兹名僧鸠摩罗什传播佛法。而且竭力支持鸠摩罗什和沙门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对佛教经典重新进行考校翻译,“其新文异旧者,皆会于理义。”(《晋书·载记十七》)通过此次校译,更全面、准确地表达了佛经的原义,前后共完成诸经并诸论三百余卷,成为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对于佛教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姚兴的败笔在于晚年未能处理好王位的传继问题,以致于诸子争位而导致内乱,致使后秦政权在外敌和内乱的夹攻之下,迅速灭亡了。

六、元昊(1003~1048年)

夏景宗名曰元昊,乃西夏开国皇帝(1038~1048年在位),党项族人。其祖上是唐代党项羌八大部落中的拓跋氏,唐朝时被赐姓为李,宋朝时又赐姓为赵。其父李德明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以兴州(今宁夏银川市)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李德明死,元昊继位。元昊是一个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君王。史载他“善骑射,骁智数”(《西夏书事》卷3),“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晓浮图学,通藩汉文字。”(《宋史·夏国上》)自执政以后,采取诸多重大的政治、军事措施,紧锣密鼓地进行正式立国的准备工作。他首先取消了唐朝和宋朝的赐姓,更名嵬名氏,号称“兀卒”(即皇帝)。他还下达秃发令,以求在风俗上突出本民族特色。同时他又效仿唐宋的吏治制度,结合本民族特点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官僚体制。并且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西夏文。在军事上,他一方面利用当时党项羌族人传统的原始军事民主制遗风,来为其对外战争服务。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每欲举兵,率豪酋以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见,择取所长。”他还善于团结各部,“抄掠所得,旋给其众”,以“收结人心”(《宋史·孙甫传》)。另一方面,在战争中,元昊明号令,严军纪,“以兵法勒诸部”(《宋史·夏国上》)。通过他接连对宋朝、吐蕃和回鹘等用兵,使西夏成为能够与北宋和契丹鼎足抗衡的力量。

元昊在建国的过程中,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收罗。《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的“智囊团”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其余皆汉人。重用张元、吴昊,更说明了元昊对汉族人才的重视。张元曾当过西夏的中书令,和元昊一起指挥了好水川战役。张、吴二人帮助元昊成就了一番事业,充分显示了汉族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军事方面的作用,也说明宋朝不重视知识分子人才的失策。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元昊裂土称帝,正式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改元大庆,开创了西夏立国一百九十年的基业。其领土包括了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大部分地区,陕西的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青海省的东北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部分地区。西夏王朝建立后,和宋朝时战时和,并且仿效汉制进一步进行改革,加速了党项羌族人的封建化进程。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较量,北宋和西夏缔结了“澶渊之盟”,双方妥协达成和平共处,西夏在表面上向北宋称臣,而北宋则承认西夏的实际地位并给予物资补给。元昊的“自帝中国”的局面就这样形成并保持下来。

元昊是一个大力发展西夏文化的皇帝。在西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佛教的传播和弘扬、本民族风俗的发扬和改革等方面,都有大刀阔斧地实施开创性措施的政绩。他既注重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注意从周边各民族吸收文化养分,并且能使其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和多元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阿巴白构

阿巴白构是羌族传说中的人物,源于羌族史诗《羌戈大战》。《羌戈大战》是当代羌族中流传甚广的民间叙事长诗,它描写了羌族人从西北高原向西,继而向南的迁徙过程,被羌族人民认为是关于祖宗来源的唱经。

羌族史诗《羌戈大战》(1)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羌族祖先怎么从“乐无边”的甘青草原,被迫翻越大雪山进入岷江河谷而转型为山地农耕的。最早羌族人生活在草原上,“牛群羊群多兴旺,羌族儿女乐无边”,可是“忽然魔兵从北来,烧杀抢掠逞凶焰;羌人集众往西行,找寻幸福新草原。”在战争中,“羌人弟兄九支人,魔兵冲散各逃生;战火滚滚染血腥,九支弟兄难见面”。在这种情况下,大哥阿巴白构,“率众奔向补尕山”,“遇到肥沃水草地,人畜一同把营安”仍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飘泊生活。接着,羌族人又和魔兵发生了残酷的战争,“尸骨堆满地,鲜血染草原”,羌族人好不容易冲出重围,向南翻越了三座大雪山,“千山万岭脚下过,来到热兹大草原”,即迁徙到今松潘县一带,并在那里安定下来,虽然仍旧从事游牧经济,但已开始砍伐木头、背石头,营建村寨,说明已从单纯的游牧,开始一定的农业生产。三年以后,“羌寨牲畜装满圈”。这时,从事游牧的羌族人又和更南边的农耕民族戈基人发生磨擦,“羌戈血战日补坝”。羌族人在神的帮助下,赢得了战争,“进驻格溜建家园”,势力扩大到今茂县一带的戈基人地域。“格溜本是戈人地,柴多水足广出产”。羌族人进一步适应自然环境的改变,安营扎寨,修房建屋,冶炼白铁,打制铁制工具。逐渐从游牧改为定居农业,并从“夷多”(成都)买回肥猪,用来祭祀和传种,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牛羊饲养。并且建立了更为严格的政治制度,“大小首领来议事,团团围坐火塘边”。

羌族人的势力进一步扩大,阿巴白构派九子进驻各地:大儿子渴巴住在格溜(茂县),二儿子昔查住在热兹(松潘),三儿子出扪住到夸渣(汶川),四儿子出主住到波洗(理县薛城),五儿子木勒住慈巴(黑水),六儿子日格住咯书(汶川绵篪),七儿子骨夷住到尾尼(茂县娘子岭),八儿子娃则住罗和(都江堰境内),九儿子尔国住到巨达(北川)。“羌人上下十八沟,沟沟人旺畜满山”,“凭了祖先的勇敢,尔玛人的子孙才居住在岷江两岸”。从此,羌族的子孙就遍布了岷江上游地区,并且扎下根来,繁衍至今。

这首史诗所描写的是羌族人迁移路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况,风俗信仰的由来,羌族人分布的地域等等,都可以和文献记载及现实存在情况相印证,因此具有极高的史学参考价值。“阿巴白构”是史诗中颂唱的这支羌族人部落的首领。这个人物虽然不能肯定是绝对真实的,但其形象本身却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他对当代羌族的形成和发展,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因而阿巴白构被当代羌族(即尔玛羌人)奉为始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