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暗恋桃花源》影评

《暗恋桃花源》影评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徐涛作为一部镜式文本,编创人员不仅以影片《暗恋桃花源》为镜,与现实、历史相对,呈现了台湾老一辈移民对文化、历史之根的追溯。同时,作为一部采用套层结构的影片,导演设置了《暗恋》与《桃花源》这两面相向而立之镜,它们彼此折射,彼此包容与说明,以另一互文本的形式构成同一文本叙事。尽管《暗恋桃花源》表达了贝尔托鲁奇“个人都是历史的人质”这一命题,但同时也如《罗生门》般在剧末给出了一点亮色,一点希望。

徐涛

作为一部镜式文本,编创人员不仅以影片《暗恋桃花源》为镜,与现实、历史相对,呈现了台湾老一辈移民对文化、历史之根的追溯。同时,作为一部采用套层结构的影片,导演设置了《暗恋》与《桃花源》这两面相向而立之镜,它们彼此折射,彼此包容与说明,以另一互文本的形式构成同一文本叙事。

《暗恋》这一文本若按普罗普的观点将故事的基本形式视为“寻找”的话,那么,这一“寻找”的动作便明确地界定为金士杰寻找林青霞。这出戏的第一个镜头便是由林青霞的脸部特写拉出;在第一次的排练中,更有一个镜头为林青霞的脸部特写入画,在随后给出的视点镜头中,我们得以指认诸多视点镜头的发出者即是金士杰,又是话剧导演的。就时空而言,“上海”指涉了“历史”,“台北”则指涉了“现实”。故事最后,金士杰在报刊上登的寻人启事证实了“寻找”的主题;由于时空的更替及林青霞事实上指称的历史,“寻找”的动作便可更明确地界定为现实对历史的寻找,也即常说的“记忆与忘却”的主题。在后景中时钟的设置和两人多次的看表强化了这一主题。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本带有“避世”之主题。影片对《桃花源记》的故事化改写既强化了“避世”这一主题,同时又引出了“寻求新生”这一主题。值得玩味的是,桃花源中的人们却是武陵人的后代,这便使得《桃花源记》与《暗恋》同样具有时空的相互对应:武陵—现实;桃花源—将来。

将这样的两则故事并置于同一舞台也即意味着将“寻找历史”与“寻求未来”这两个主题直接发生碰撞。于是我们发现,任何单纯的“寻找”或是“寻求”都是不可能的,现实总是被过去所干扰,“过去”的美好总被现实所打破。“未来”尽管美好,但毕竟是虚幻之物,一旦回到现实中来,一切又都是残酷的。戏末两者台词的交叉意味着两者主题的殊途同归,于是“时钟”出现在《桃花源》的背景中,“落英缤纷”又影响了《暗恋》。

同时,生活/现实与舞台/虚幻的疆界亦被打破。老导演终于坐在舞台上看完了排练;《暗恋》中的道具渔船被拖进了走廊;神秘女子寻找刘子季的行为既是对“寻找”主题的强化,又是对虚幻与真实疆界的质疑。

比之于大陆的艺术家,台湾的艺术工作者对文化与历史的反思更为深刻,更有切肤之痛,却也更有游戏意识。在经历了如李立群般的放逐后,他们在桃花源(台湾)对武陵(中国大陆)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以《桃花源》般嬉笑怒骂的形式出现,却也蕴含了《暗恋》般难以将往事忘却的痛苦。文化上的寻根一时影响了他们对自身现状的反思,尽管如《桃花源》般的寻求新生难免在“逃脱中落网”,却毕竟如戏末孩子的一声啼哭,预示着希望与未来。

尽管《暗恋桃花源》表达了贝尔托鲁奇“个人都是历史的人质”这一命题,但同时也如《罗生门》般在剧末给出了一点亮色,一点希望。这种希望的背后隐藏着令人难以忘却的心灵的痛楚,这一点,恐怕是大陆的文艺工作者所要学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