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桃花源是张掖吗?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桃花源是张掖吗?

时间:2022-01-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桃花源是张掖吗?《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约作于永初二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原诗如下: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现在《桃花源记》的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13岁母病逝。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桃花源是张掖吗?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桃花源记》全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原诗如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狮,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现在《桃花源记》的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桃花源记》的文体像小说,又像散文;像游记,又像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钩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www.guayunfan.com

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东晋汉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性,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13岁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子》《老子》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

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污,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先以威禁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刘裕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些事又让陶渊明对刘裕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他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陶渊明遂辞职,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

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粱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他,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平淡自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有关桃花源的原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人们更是众口异词,说法不一。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之多。

湖南武陵县桃花源 它是位于湖南省武陵县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在历史上这里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称,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

据《桃源县志》记载:这里的桃源洞,本名“乌头村”,后来才改名“桃源洞”。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再据《苗族简史》介绍,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早在晋朝前,就呈现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社会景象。

重庆酉阳桃花源 酉阳桃花源,原为大酉洞,在重庆酉阳城近郊不到500米,与《桃花源记》所记酷似。大酉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溯溪入洞,两岸墙立,半里许,豁然开朗,别有一天地。其中田十余亩,四周环山,皆峭壁,仿佛与世隔绝。清代《酉阳州志》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该志还载有一诗,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咸阳书生背着书籍,逃进武陵山区,将所负之书尽藏此洞中。清《四川通志》也说:“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惟晋永嘉之后,地没蛮僚;自宋及明,又世为土司地,名儒硕彦,游迹罕至,故文献无证,不能正名为桃源耳。”

江西庐山康王谷桃花源 康王谷,俗称庐山垅,是庐山第一长峡谷,位于星子县隘口镇庐山垄村,居住着陶、康等九姓千余村民,他们为陶公后代感到自豪,与昔日的陶公一样,享受着悠闲自得、自耕自给的田园生活。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连绵延伸,东靠着汉阳峰,西临于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康王谷中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渊明笔下“先世避秦时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

江苏连云港桃花源 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安徽桃花源 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有个叫桃花源长廊的风景区,位于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戏水飘荡,穿溪越滩。近看碧水浅滩、游鱼可数,彩石纷呈。远眺竹林叠翠、山花簇拥、桃园隐映。徽州古村落和居民掩映在古树群中,构成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桃花源山水长卷。一座又一座的徽州牌楼、古祠则如新安江源头百年图腾。

昭示着历史的深邃,生态的原始,民风的古朴……据说这里也是《桃花源记》最原始的写真。另外,位于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安徽、江西、湖北三省在此交界,长江、鄱阳湖、古雷水在此交汇,故有一日三省,一统江湖之说。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诗》中讲得很明白“淳薄既异源”,“淳薄”指的就是这里。陶渊明隐居地在桑落洲,桃花源的原型当然是以桑落洲为蓝本。

河南内乡县桃花源 位于河南南阳内乡夏馆镇青杠树村,是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个优秀景点,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组成。这里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密,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间盆地,现有十一户人家,三十多口人,千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未侵扰,居民纯朴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台湾桃花源 位于基隆河支流新寮溪溪谷中,由从前的野人谷风景游乐区、天云洞风景区和大华壶穴区组合而成。景区园内有翠谷瀑布、观音瀑布、迷魂洞瀑布、新寮瀑布、茵梦瀑布等,虽然这些瀑布不是特别壮观,但四周环境幽雅秀丽。

上列种种桃花源,恐怕还仅仅是被考证的部分“谜底”而已,正确与否,难以明断。

1936年,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发表论文《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公认的南方武陵说,于是他成了近代第一个南方武陵说怀疑者。他认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洛水上游一带。这篇论文传播开来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许多人争先恐后地抢着拜读,在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学术界对桃花源所在地的争议,先后有唐长孺先生的《读桃花源旁证质疑》、劳干先生的《桃花源偶记》,逯耀东先生的《何处是桃源》等。直到现在,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2006年,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张掖四中副校长黄岳年先生通过研究发现,张掖才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蓝本,并撰文《陶渊明与张掖》在媒体发表,文中称:

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有许多名胜古迹、奇闻轶事,但要说我国天才的田园诗人、“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到过这里,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但是,陶渊明确实到过张掖并留下了诗作,而且,他那个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辉煌位置,让中国人陶醉了一千五百年的理想国“桃花源”的蓝本,也正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张掖。

翻开《陶渊明集》,陶渊明悼国伤时追慕节义的诗章赫然在目: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拟古九首》之八

从本诗所述之志和《拟古九首》末章“种桑长江边,三年当望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的句子看来,前引诗作应写于元熙二年(420年)前后。宋武帝刘裕于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十二月幽禁晋安帝于东堂,立恭帝。恭帝元熙二年庚申(420年)六月,又逼恭帝禅位于自己。陶渊明是晋室大司马陶侃的后人,他发“山河改”之类的感慨是很自然的事。此时的陶渊明,已经五十六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晚年的陶渊明,虽已隐居多年,但显然仍在关心着时事,难以忘情于壮志满怀的青春岁月和自己的理想,关心着自己到过并且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张掖。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会到张掖来呢?原来,晋代自“八王之乱”以后,中原地区就已经被逐鹿争雄的统治者弄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了,正如当时民谣所唱的那样:“秦川中,血没腕。”可是,河西一带在西晋灭亡之后,却由于原西晋凉州刺使张轨的儿子张寔治理得力,子孙保有一方,成了西北中国唯一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许多中原大族、文人学士相继携家大批来此,百姓们也络绎不绝,奔向这块乐土,躲避战乱(即《桃花源记》所谓“避秦时乱”)。

河西的经济文化呈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兴旺景象:那个时候,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在这里进行;敦煌的莫高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张掖南部的马蹄寺石窟也都在那个时候开始营建;文化巨人、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也在那时钦驻张掖。“区区河右,而学才埒于中原”(《北史·文苑传》),“号为多士”(《资治通鉴》卷一二三)。

这些都标志着河西学术在当时的盛况。陈寅恪先生曾就此指出:“刘(渊)石(勒)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陶渊明的另一篇诗作《赠羊长史》证明,作为将门之后的青年陶渊明,从西归将士的口中听到过上述情形并流露了由衷的钦羡。

自然,“少时壮且厉”的陶渊明对于河西,就免不了怀有一份“心向往之”的激情了。于是,在尚游士风的影响下,一向追慕古人、称许过侠士荆轲的陶渊明,就随着西来的人流,仗着热血青年的豪气,“抚剑独行游”,欣然来到了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物候条件甲于河西的塞上明珠张掖。

对张掖的风土人情,陶渊明应该是十分熟悉而且喜爱的,张掖在西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醉人的。不然,晚年的陶渊明是不会念念不忘、赋诗以记并引为自豪的。

陶渊明来张掖的路线,是从丝绸南路经大斗拔谷(今民乐扁都口)到达张掖。因为这是当时中原通往河西的最佳路线。大斗拔谷横穿祁连山,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群峰争势,风景如画。入山则鸟语花香,树木葱茏;出山则一抹平畴,沃野千里,于峡口放眼张掖,但见“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与《桃花源记》所述内容极为相似。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29岁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41岁任彭泽令,此后挂冠去职,不为五斗米折腰,再未出仕。他到张掖来的时间,当在22岁至28岁之间(387年—393年)。此时,正是后凉吕光在位(386年—399年)时期,张掖属吕光所辖,河西相对安定。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感受了张掖人民安乐生活的陶渊明,面对中原一带饱受战乱的局面,时时想到张掖这个世外桃源般安定和平而又文明美丽的好地方,就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也就在写过《拟古九首》诗后的第二年,57岁的陶渊明又一次挥笔,以他所了解并印象深刻的张掖风土人情为原型材料,升华和勾画了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也为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理想国“桃花源”,并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桃花源诗并记》。

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的考证,桃花源材料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西征将佐归来后所谈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政的情况,而其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成分,亦与《拟古九首》所述事相似。可惜的是陈先生的考证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陈先生未明确指出“西北”即张掖,固然是由于他治学严谨的原因。但先生未能深究《拟古九首》,对张掖地况缺乏实际体察,也可能是一些重要的因素。

总的说来,陶渊明时代的张掖,即未受前秦灭前凉、吕氏建后凉的兵事大灾,那么在物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平畴沃野,阡陌纵横,富庶一方,便也是自然而然的。因而,历经战乱的陶公到达后把这里视作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也就不难想象了。至于后来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怀念张掖、艺术地再现张掖人民的生活并借以寄寓自己的理想,也就更可以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