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分裂半岛的再现

一个分裂半岛的再现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南联邦解体:一个分裂半岛的再现随着1989年东欧的剧变、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来显得很平静的巴尔干忽而又动荡起来,新的分裂又开始了!这4个国家的独立随即便引发了南斯拉夫人之间的第一场内战。1991年,阿族居民经过全民公决,宣布科索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科索沃虽宣布脱离南联盟而独立,但只得到一个阿尔巴尼亚的承认。经国际社会多方斡旋,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协议,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

六、南联邦解体:一个分裂半岛的再现

随着1989年东欧的剧变、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来显得很平静的巴尔干忽而又动荡起来,新的分裂又开始了!这种新的分裂是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的解体为标志的。经历过苏南分裂考验的南斯拉夫走上社会主义自治的道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住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然而终未能逃脱20世纪90年代初这场社会变革的大风暴。

自1990年4月起,南联邦的6个共和国均先后举行自由选举,结果除塞尔维亚社会党(原塞尔维亚共盟)和黑山共盟各自在自己的国家取胜外,其他4个共和国的政权均落入民族主义政党之手。到该年年底,南境内竟然涌现出248个政党,联邦政府对国内的局势已完全失控。

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同时宣布独立;同年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黑和马其顿也先后宣告独立。这4个国家的独立随即便引发了南斯拉夫人之间的第一场内战。在南斯拉夫人民军的支持下,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与克罗地亚武装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到该年年底虽相继宣布9次停火,但均未严格执行,形成旷日持久的打打停停的局面。直至1992年2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才最终平息了克罗地亚境内的战斗,但其七分之一的领土却在克拉伊纳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控制下,成为那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43)。近一年的内战给克罗地亚造成2万余人的死亡和3万多人的失踪,另有50多万人无家可归,物质损失则逾700亿美元(44)

虽说南斯拉夫境内的第一场内战总算过去了,但南斯拉夫的解体已成为不可避免之事。1992年1月15日,欧共体继德国和梵蒂冈之后也承认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独立,统一的南斯拉夫事实上已不存在。1992年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只得无可奈何地承认现实,宣布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从1918年以来曾有过的一个统一的南部斯拉夫人国家便从政治地图上消失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罗地亚境内的硝烟甫散,1992年4月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波黑内战。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面积总共不过5万余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人口约440万,其中43.7%为穆斯林,31.4%为塞尔维亚人,17.3%为克罗地亚人,长年来素为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所困扰,并不太平。南联邦的解体和各种矛盾的激化终于引发出一场大规模的兄弟相残的悲剧(45)。以塞族人为一方,以穆族和克族为另一方的内战因双方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不仅如此还很快便带上国际冲突的色彩。波黑塞族得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支持,而波黑穆族也得到国外大量的援助,其中沙特阿拉伯在1992年便提供了3700万美元,仅国王本人即捐献了800万美元,科威特艾米尔也慷慨解囊数百万美元。不仅如此,许多伊斯兰国家还向波黑派遣大批所谓“志愿兵”,1993年即达8000余人(46)

旷日持久且异常残酷的波黑内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1992年8月,联合国和欧共体组成南斯拉夫问题指导委员会,企图进行调解。1993年初,该委员会主席,即前美国国务卿万斯和英国外交大臣欧文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案,建议未来的波黑为一个分权制的共和国,共辖10个省,其中塞族得3个省,穆族得3个省,克族得1个省,此外穆族和克族还共得1个省,萨拉热窝也为1个省,属非军事开放省。在军事上占有优势的塞族坚决回绝了这一方案(47)。同年7月和11月,指导委员会和欧共体都曾提出过解决冲突的方案。随后联合国曾派出蓝盔部队,北约也进行过军事干预,但因交战各方均坚持己见,热衷于武力解决,因而均未有结果。

1994年初,俄罗斯在国内政局趋稳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也开始介入波黑内战的解决,曾一度发挥积极作用,促成塞族和克族在萨拉热窝停火(48)。随后俄罗斯又加入美、英、法、德等国的联络小组,在波黑内战中继续扮演一个调停者的角色。

1995年战场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4年的内战共造成20多万人的死亡,100多万人沦为难民和逾千亿美元的损失。不仅塞族,而且穆族和克族也都精力耗尽,无力再战。该年10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南联盟总统米洛什维奇、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和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经过20多天的艰苦谈判,终于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达成一项旨在结束波黑内战的和平协议。同年12月14日,三国总统又在巴黎正式签署了《波黑和平协议》,其主要内容为:占51%领土的穆克联邦和占49%领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波黑国家,由穆克联邦的两名代表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名代表组成中央执行主席团,三人轮流主持主席团工作,设有中央政府、宪法法院、中央银行,两个实体均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北约在波黑部署6万名的维和部队,以监督和平协议的执行。

1995年后,波黑局势渐趋平静,但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使巴尔干局势又骤然激烈动荡起来。科索沃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90年代时人口约200余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人。最初科索沃在南联邦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1990年被取消,引起阿族居民的强烈不满。1991年,阿族居民经过全民公决,宣布科索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科索沃虽宣布脱离南联盟而独立,但只得到一个阿尔巴尼亚的承认。

自1991年起,科索沃的阿族组成非法武装,不断进行恐怖活动,自1991年至1998年初共逾200余次。1998年春,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四出活动,燃起激烈的战火。南联盟政府遂调动2.6万名军警在重武器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在科索沃境内进行清剿,猛烈打击阿族非法武装,取得了一定的战果(49)

但此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采取偏袒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的政策,向南联盟政府施加粗暴的压力,直至无视南联盟的主权,在1999年初竟然提出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的要求,在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后于3月24日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经国际社会多方斡旋,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协议,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6月11日,联合国通过关于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一场大规模的流血战争至此才告一段落,南联盟蒙受重大损失:平民死1800人,伤6000人,军人阵亡500余人,物质损失2000亿美元(50)

经过克罗地亚、波黑、科索沃三场战争,巴尔干又分裂了,除原有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又出现了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5个国家。国家越变越多,而且还越变越小,出现了比阿尔巴尼亚还小的斯洛文尼亚,只有20251平方公里。

虽然三次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巴尔干的局势并未完全平静下来,动荡的潜流依然存在。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大批北约维和部队进驻,然而种族冲突却时有发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从1999年6月12日至2000年1月13日便发生阿族极端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3688起,造成684名塞族人和黑山人死亡,5万余间房屋被毁,同时还有15万塞族人和黑山人外逃(51)。以致法国的《新观察家》杂志指出,科索沃依然在进行种族清洗,不过角色变换了,现在是阿尔巴尼亚人在残杀塞尔维亚人(52)。而某些美国学者则指出,科索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停止对塞族人使用暴力,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科索沃也就永远不会有民主,不会有光明的前景(53)

尽管5年过去,大批维和部队仍驻扎在科索沃,但种族迫害仍继续存在。2004年3月,阿族极端分子杀害了12名塞族平民,另有4000名塞族人被驱逐出境,1000多座塞族居民住房和30多座东正教堂被毁。

2001年10月和2004年10月,科索沃已举行过两次议会选举,塞族居民绝大多数都采取抵制态度。第一次10万塞族居民中仅有1000人登记选举,而第二次塞族登记选民只占其总人口的0.35%。南联盟政府和塞、黑政府都不承认选举的结果。

在两次选举中获胜的民主联盟都宣布将全力争取科索沃的独立。西方大国虽口头上表示反对,但美国却在科索沃租借了一个名为邦德斯蒂尔的军事基地,可驻兵2000人,为期50年,看来准备在那里长期留下去,根本不考虑科索沃未来的地位如何(54)。再加上南联盟已在2002年6月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难道科索沃真还可能去和它们再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吗?但是,无论科索沃独立也好,还是和阿尔巴尼亚合并也好,都将给巴尔干带来很大的麻烦。

事实上,梦想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极端分子已经给巴尔干造成很大的威胁,因为他们曾在2001年把马其顿搞得天翻地覆,一时无法安宁。

马其顿在1991年独立时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200余万,其中马其顿人占67%,而阿族人则占23%,其余则为塞族人和吉普赛人,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平静,被人誉之为“巴尔干的绿洲”。但2001年夏,对马其顿人掌握治理国家大权素来心怀不满的阿族人在来自科索沃的阿族非法武装的支持下频频闹事,甚至多次制造流血冲突(55)。后在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北约的调解下,通过修改宪法扩大阿族人的权利的途径才使紧张的局势逐渐平息下来。然而马其顿人和阿族人的冲突仍时有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56)

阿尔巴尼亚人在科索沃和马其顿闹事,再加上阿尔巴尼亚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局势一直不稳,大批武器流入民间,走私和贩毒现象极为普遍,已成为匪帮的天堂,因此阿尔巴尼亚问题也更形突出(57)

科索沃战争后,南联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米洛什维奇在2000年9月的总统选举中失败下台,随后又于2001年被送往海牙去接受“前南战犯国际法庭”的审判,从而开创了一个国家将自己的国家元首送往国外受审的先例。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所施加的粗暴压力下进行的,严重地损害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然而面临最大的威胁则是新的分裂,也就是黑山要求独立的问题。黑山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余万,其中黑山人约38万,其余则为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和穆斯林,1992年与塞尔维亚共组南斯拉夫联盟。自1996年起,由久冈诺维奇领导的“黑山胜利”党要求黑山独立。1997年,久冈诺维奇当选为黑山总统,与塞尔维亚的关系急剧恶化(58)。此后黑山加速向西方靠拢,采用马克作为国家货币以取代南斯拉夫的第纳尔,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离心倾向进一步加强。

科什图尼察取代米洛什维奇出任南联盟总统后力图改善双方关系,表示两国关系既可以通过民主对话,也可以通过在两个共和国分别举行全民公决来加以解决,甚至宣称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黑山独立,因为必须尊重黑山人民的意志(59)

2002年3月14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签署了一个建立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松散联合国家的协议,它规定这两个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共和国将在国防和外交上分享权力,如将轮流向联合国派代表,同时保持经济、货币、海关的独立性,不仅如此,3年后双方都可组织全民公决,选择独立或退出。

这一协议固然缓解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也给未来增添了不少悬念。如果3年后黑山一旦通过全民公决决定退出,那么岂不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塞尔维亚。不仅如此,到那时,谁又能阻止匈牙利人群居的伏伊伏丁那也脱离塞尔维亚呢?无怪乎它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塞尔维亚激进党认为它是极其愚蠢的:“像这样一个畸形的国家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协议是在美国、北约、欧盟鼓动下才拿出来的”。而在黑山,久冈诺维奇则被自由党指责是“叛徒”(60)

塞尔维亚是个民族主义情绪很浓的国家,尽管在2000年发生了政权更迭,但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正如一位南斯拉夫政论家斯泰万诺维奇所言:“塞尔维亚人头脑中一直活跃着民族主义。许多人希望摆脱米洛什维奇是因为他没有成为他们所希望的救星。而他们现在衷心呼唤的是另一个救星。”(61)美国权威刊物《大西洋杂志》也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罪恶”的标题下指出,米洛什维奇被赶下台,并非因为他带领国家打了4场战争,而是因为他打输了这些战争(62)

塞尔维亚人真的开始迷惘和痛苦了,在2002年10月和12月的两次总统选举中,均因参加投票的选民未达登记注册选民的50%而宣告无效,而在12月的议会选举中,身在海牙受审的米洛什维奇却当选为议员。直到2004年6月,民主党的塔迪奇才当选为塞尔维亚总统,结束了这个国家长期无总统的历史

如果还要分裂,那么在巴尔干就会出现一个国土仅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最小国家。然而真如马其顿总统特拉依科夫斯基大声疾呼的那样:绝不能按种族的标准来建立越来越小的国家,如果这样巴尔干就无法作为一个地区再存在下去(63)

看来巴尔干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不能仅依靠该地区四分五裂的国家了。1999年6月10日,根据德国的倡议,在德国举行的巴尔干国际会议上通过了《东南欧稳定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通过在巴尔干地区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及建立地区性安全协作关系等措施来实现该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安全。该年7月30日,《东南欧稳定公约》首次首脑会议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除南联盟以外的巴尔干国家、欧盟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共45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筹委会主席、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耶拉维奇称,《东南欧稳定公约》将加快该地区所有国家加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加快该地区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和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的进程。南联盟在米洛什维奇下台后也加入了《东南欧稳定公约》(64)

目前,斯洛文尼亚已加入欧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已加入北约。此后还有更多的巴尔干国家将加入上述两个组织。看来,只有在这些组织里,巴尔干国家才能实行自己的联合。

欧洲有4个半岛,其中的亚平宁半岛只有一个意大利,在伊比利亚半岛有着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之间虽有纷争,但自进入近代以来一直和平相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存在着挪威、瑞典和芬兰3个国家,尽管它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彼此间却能友好相处,开展合作。二战后,在冷战和美苏对峙的复杂情况下,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仍顶住压力于1953年2月13日成立北欧理事会(芬兰在1955年10月加入),不仅在社会、经济、立法和文化方面展开紧密的合作,而且还在防务方面相互支持,从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65)

然而回顾巴尔干半岛近一个多世纪来的历史,我们却会发现一种迥然不同的情况。正如上述,尽管巴尔干国家也力图联合,建立某种地区性组织,开展合作,但结果却都失败了,人们所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半岛。在整个20世纪,巴尔干合在一起的时间少,而分的时间则长;合是相对的,而分则是绝对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民族杂居,民族概念混乱,民族关系复杂。巴尔干民族可分四大支:希腊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南部斯拉夫人。其中南部斯拉夫人又可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他们无论从血缘上还是文化上都是如此相近,以至于很难区分,于是塞尔维亚人把马其顿人称为南方的塞尔维亚人,把黑山人称为大山中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把斯洛文尼亚人称为阿尔卑斯山区的克罗地亚人,把塞尔维亚人称为信奉东正教的克罗地亚人……如此既紧密而又混乱的民族关系极易导致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

第二,宗教和文化的割裂。11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其影响波及巴尔干,以其中部为界,西部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受天主教和拉丁字母,落入西欧文化圈;而东部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则接受东正教和基里尔字母,归属东欧文化圈。随着土耳其人的来到,伊斯兰教也被引入,带来了东方文化。三种不同的宗教、三种不同的文化圈把巴尔干各国深深割裂开来,很难形成统一的局面。

第三,小国竞圆大国梦。巴尔干国家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但却都欲割据一方,称霸于半岛。自19世纪70年代起,大保加利亚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大克罗地亚主义、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先后显现,相互交替,引发出无穷无尽的领土之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争夺多布罗加,希腊和保加利亚争夺色雷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以及希腊争夺马其顿……往往为此而大动干戈,在此情况下何来联合?

第四,大国的争夺与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竞相争夺巴尔干。一战后,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取而代之,逐鹿于半岛。二战后,巴尔干又成为两大阵营较量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大国的阴影下,巴尔干四分五裂,无法长期形成一个联合的局面。

塞尔维亚和黑山是分是合?科索沃何去何从?一个分裂的巴尔干仍将给21世纪的世界带来极大的悬念!

原载《史与诗》:《世界诸文明的历史书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注释】

(1)伊利里亚(Illyria或Illyricum),古地名,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南邻伊庇鲁斯。居民称伊利里亚人。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占领。5—6世纪哥特人和斯拉夫人入据。

(2)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下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21—224页。

(3)B·杰拉维奇:《巴尔干史,18和19世纪》第1卷,英文版,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06—307页。

(4)C·A·尼基金:《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史》,俄文版,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58年,第218—219页。

(5)Ch和B·杰拉维奇:《巴尔干民族国家的建立,1804—1920》,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250—251页。

(6)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99页。

(7)B·M·涅基金娜:《苏联史》第2卷,俄文版,1954年,第622页。

(8)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卷,1956年第4期,第27页。

(9)里查德·C·霍尔:《巴尔干战争,1912—1913》,英文版,伦敦,2000年,第10页。

(10)斯坦利·乔治·埃文斯:《保加利亚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7—278页。

(11)B·A·热博克利茨基:《巴尔干战争前夜的保加利亚》,俄文版,基辅大学出版社,1960年,第150—151页。

(12)约翰·R·兰姆顿:《南斯拉夫史》,英文版,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93页。

(13)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54年第11期,第35—36页。

(14)Ch和B·杰拉维奇:《巴尔干民族国家的建立,1804—1920》,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217页。

(15)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38页。

(16)B·A·热博克利茨基:《巴尔干战争前夜的保加利亚》,俄文版,基辅大学出版社,1960年,第180页。

(17)里查德·C·霍尔:《巴尔干战争,1912—1913》,英文版,伦敦,2000年,第14—18页。

(18)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6页。

(19)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58页。

(20)维诺格拉多夫等:《罗马尼亚近现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84—286、301页。

(21)Ю·A·皮萨列夫:《奥匈境内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运动》,俄文版,莫斯科,1961年,第280—281页。

(22)Ch和B·杰拉维奇:《巴尔干民族国家的建立,1804—1920》,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252页。

(23)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6—157页。

(24)卡拉乔治维奇王朝,由塞尔维亚起义领袖卡拉乔治(Kara-dorde,1768—1817)建立的王朝,其子亚历山大乔治维奇和其孙佩塔尔·卡拉乔治维奇曾长期统治塞尔维亚。

(25)M·克尔诺本查:《充满戏剧性的南斯拉夫》,英文版,伦敦,1994年,第47页。

(26)A·A·雅斯科娃:《欧洲政策中的小协约国》,俄文版,莫斯科,1974年,第291—292页。

(27)E·康普斯:《小协约和巴尔干联盟》,英文版,布加勒斯特,1978年,第56页。

(28)安德烈·奥采特亚院士主编:《罗马尼亚人民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

(29)H·И·列别捷夫:《法西斯主义在罗马尼亚的崩溃》,俄文版,莫斯科,1983年,第62—63页。

(30)J-B·迪罗塞尔:《法国外交政策,衰落1932—1939》,法文版,巴黎,1979年,第104页。

(31)B·К·伏尔科夫:《慕尼黑阴谋和巴尔干诸国》,俄文版,莫斯科,1978年,第19页。

(32)古德曼:《苏联建立世界国家的计划》,英文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0年,第327页,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8》,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304页。

(33)阿诺德·托因比:《欧洲的重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578—579页。

(34)彼得·卡尔沃科雷西编著:《国际事务概览,1947—194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234—235页。

(35)米洛凡·杰拉斯(德热拉斯):《同斯大林的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36)杰吉耶尔(德迪耶尔):《铁托传》,三联书店,1977年,第112—120页。

(37)俄罗斯《近现代史》杂志,1996年第1期,第167页。

(38)彼得·卡尔沃科雷西编著:《国际事务概览,1949—195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342—355页。

(39)杜尚·比兰吉奇:《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6页。

(40)参见《国际条约集,1953—1955》,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6—11页。

(41)同上书,第222—225页。

(42)1968年布拉格之春时,有人问南外长尼凯苏奇,南斯拉夫人是否会运用巴尔干同盟来对付来自东方的威胁,后者笑答:“老的条约像老的将士一样,永垂不朽,但其影响却在悄然消失。”见《南斯拉夫的实验》,第62页注1。

(43)徐坤明:《南斯拉夫内战和解体》,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0—11页。

(44)辛夷等主编:《东欧剧变之后》,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2—123页。

(45)波格唐萨雅科夫斯基:《东欧、俄罗斯后继国家的冲突、争执和热点百科全书》,英文版,朗曼出版社,1993年,第50页。

(46)郝时运主编:《旷日持久的波黑内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4—136页。

(47)L·特罗比采娃:《后苏联时期的种族冲突》,英文版,纽约,1996年,第34页。

(48)R·E·卡纳等编著:《俄罗斯联邦的外交政策》,英文版,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97年,第89页。

(49)美国《时代周刊》杂志1998年10月5日,第40—41页。

(50)《国际形势年鉴(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51)《南斯拉夫研究杂志》,英文版,贝尔格莱德,1999年第4期,第143页。

(52)法国《新观察家》杂志2000年9月14日,第34页。

(53)美国《哈佛国际评论》杂志2002年夏季刊,第32页。

(54)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2000年5月18日,第7版。

(55)美国《当今史》杂志2001年第12期,第362页。

(56)美国《时代周刊》杂志2001年9月17日,第34—35页。

(57)美国《新闻周刊》2001年3月26日,第27—28页。

(58)罗伯特·托马斯:《米洛什维奇统治的塞尔维亚》,英文版,伦敦,1999年,第383页。

(59)俄罗斯《消息报》2001年4月10日,第7页。

(60)俄罗斯《消息报》2002年3月16日,第8页。

(61)法国《新观察家》杂志2000年9月21日,第32页。

(62)美国《大西洋》杂志2001年第2期,第42页。

(63)美国《外交事务》季刊2001年第1—2期,第155页。

(64)《国际形势年鉴(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

(65)《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