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阿里改革到英国占领

从阿里改革到英国占领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奥斯曼帝国政府进行改革的同时,处于北非的帝国属地埃及在总督阿里及其后继者的主持下也进行了改革,一度成为帝国版图内最有生气的部分。阿里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埃及显现出繁荣的景象。接着,阿里出兵攻占南方近邻苏丹。阿里的扩张野心与英国的霸权利益发生冲突。1881年,以阿拉比上校为首的一批埃及军官发动起义,宣布废除埃及总督、驱逐外国势力。埃及表面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但实际上被英国占领。

在奥斯曼帝国政府进行改革的同时,处于北非的帝国属地埃及在总督阿里及其后继者的主持下也进行了改革,一度成为帝国版图内最有生气的部分。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英国和法国的一个角逐对象。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在抗击入侵者的战争中,阿尔巴尼亚裔的土耳其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崭露头角。1805年,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土耳其皇帝被迫封他“帕夏”称号。

阿里先后击退入侵的英军和消灭了埃及原来的统治集团马木路克军团,建立了自己的专制统治,史称穆罕默德·阿里王朝。阿里在没收了马木路克的土地后,进而没收了伊斯兰教会掌握的全部土地,建立了更彻底的国有土地制度。

在抗法战争中,阿里认识到西方在军事上的优势。因此,他推行以军事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西化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废弃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建立了由法国教官训练、纪律严明、装备先进的“新军”,创建了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创办了一批官营兵工厂、造船厂以及纺织厂等,聘请外国技师,使用的工人达六七万之多;开设非宗教性的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农业学校、医药学校、语言学校等,聘请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为了获取资金,阿里大规模兴修水利,下令所有的农民种植新引进的长绒棉花,由国家低价统购,再高价出售给英国。在阿里统治下,民众的负担极其沉重。手工业者和农民被强征到工厂里做苦工;每年有40万农民被征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农民还被征召从军,长年作战。

阿里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埃及显现出繁荣的景象。埃及军队成为中近东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超过了它的宗主国——土耳其。

阿里怀有帝国之梦,极力扩张自己的版图。1811年,受土耳其苏丹之命,阿里出兵镇压阿拉伯半岛上的瓦哈比派。经过10年征战,阿拉伯半岛成为阿里的属地。接着,阿里出兵攻占南方近邻苏丹。1824年,苏丹以出让叙利亚和克里特岛为条件,诱使阿里参与镇压希腊革命的战争。希腊独立后,苏丹不愿兑现对阿里的承诺,阿里发动第一次土埃战争,逼迫苏丹屈服。至此,阿里实际上已经统治了一个横跨亚非的帝国。

阿里的扩张野心与英国的霸权利益发生冲突。英国政府表示,不能允许埃及成为工业品制造国,也不允许一个“励精图治的阿拉伯国王”占有通往印度的道路。1840年,在英国支持下,土耳其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1841年,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港大举登陆,埃及陆军全面溃败。阿里被迫交出埃及和苏丹以外的全部属地,还被迫接受了两个条件。一是把军队从13万人裁减到1.8万人;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埃及境内进行自由贸易。服务于军队的埃及工业体系因此而受到致命打击。到1849年阿里去世时,他所创办的工厂都不复存在了。

阿里的帝国梦破灭了,但是他的改革开辟了埃及的现代化之途。在短暂的停滞之后,赛义德(阿里的儿子,1854—1863年在位)重振改革事业。他废除了政府对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统制,允许农民成为他们耕种土地的主人。他还与法国人德莱塞普斯合作,开始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宏大工程。

伊斯梅尔(赛义德的侄子,1863—1879年在位)进一步推行欧化改革和实行经济开放方针。他曾声称:“我的国家不在非洲,我们现在是欧洲的一部分。”在他统治期间,埃及新开掘100多条运河,总长1.3万多公里,修筑480多公里的铁路,铺设8000公里长的电话线。他还下令在开罗旧城以西,仿照欧洲式样兴建备有供水、交通、街道照明等公共设施的新城。埃及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宗教小学从阿里时期的50所增加到4000多所;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有来自穆斯林世界各地的学生1.5万余人。

伊斯梅尔还推行政治改革,设立了协商代表委员会,议员由各地显贵选举产生。委员会没有立法权,只有咨询权,但实际上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伊斯梅尔统治时期最辉煌的时刻是1869年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欧洲许多王公出席了盛典。运河于1859 年动工,历经10年的艰辛,牺牲了12 万人的生命,终于竣工。运河之宏伟,令时人叹为观止。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欧亚航程。埃及也由此成为世界交通枢纽。

但是,埃及在经济上越来越受控于欧洲列强。埃及所有的经济部门主要服务于棉花的种植和出口,埃及由此成为依附于欧洲经济的单一产品出口国。政府财政也严重依赖西方的高息贷款。伊斯梅尔好大喜功,耗费靡巨,不惜饮鸩止渴,向西方银行高息举债,长期借款从300万英镑上升到6800万英镑。

由于埃及财政状况日益恶化,1875年,伊斯梅尔被迫把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卖给一直对其持有敌意的英国,接着宣布财政破产。英法两国趁机加强干涉,强迫埃及总督任命欧洲人管理和监督财政。

外国干涉和欧化教育促成了埃及民族主义的觉醒。1881年,以阿拉比上校为首的一批埃及军官发动起义,宣布废除埃及总督、驱逐外国势力。1882年,英国以恢复埃及总督权力的名义进行军事干涉,击败阿拉比。为了永久控制埃及,英国干涉军留驻不撤。埃及表面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但实际上被英国占领。1914年英国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变埃及为自己的正式保护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