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英镑到美元

从英镑到美元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那些远离欧洲战场、未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以及一些中美洲小国,能够兑现国际货币基金协议的相应承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实是一个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霸权货币秩序。[9]美国实际上公开放弃了其国际收支的平衡目标,以使整个货币秩序运行成为可能。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

霸权转移:从英镑到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的订立建立在一些共识的基础上,事实证明,这些乐观假设都出现了问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过渡阶段”,既不是那么短暂也不是如预期那么稳定。只有那些远离欧洲战场、未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以及一些中美洲小国,能够兑现国际货币基金协议的相应承诺。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一片废墟,出口能力完全被摧毁,进口需求极其巨大,实现货币可兑换的货币储备也几乎被耗光。尤其是欧洲各国和日本,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支付问题并不是一个小问题,不是随机而短暂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初始的流动性储备也远远不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两年,国际货币基金流动性的提供都倾向于欧洲各国了,以至于基金储备大大消耗。到1950年,整个基金几乎就停止了发放新的储备借贷,直到1956年大规模的借贷活动才开始恢复。而这一次焦点不再是英国,而是转向了另一个国家——美国。美国主导世界货币的稳定运行。[8]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建立的是新金汇兑本位制,但实际上就是美元—黄金本位制,黄金是国际货币的基础,美元几乎就是黄金的替代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增长,黄金产量增长明显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美元纸钞发行当然很容易,美元大量发行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使国际储备可以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美国很快就担当起了世界货币秩序的“管理者”,就像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一样。

美国为其他国家出口放开市场,通过“马歇尔计划”以及其他一系列援助计划重新开放纽约资本市场,大量长期美元借贷和捐赠都流向欧洲;当其他国家出现汇率危机时,一个相对自由的短期资本借贷市场也形成了。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储蓄明显不够,大量货币储备都以短期供给形式从美国流向世界其他地方,这样,美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大量赤字实际上就成为世界流动性供给的发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总存量的3/4,而新的黄金生产又明显受限于自然开采条件,所以其他国家基本没有什么黄金。世界其他各国都愿意积累美元来替代稀缺的黄金供给,美元不仅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计价、结算货币,而且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储备货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早期年代里,美国的大量赤字成为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运转的必备条件。

如果说1914年前的古典金本位被称为英镑本位还有欠准确的话,那么把“布雷顿森林体系”称为美元本位是不过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实是一个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霸权货币秩序。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多边支付的集体形式,但这个体系也像古典金本位一样,重心是高度集中化的。[9]

美国实际上公开放弃了其国际收支的平衡目标,以使整个货币秩序运行成为可能。其他国家都设定自己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而美国对对外金融政策的态度是有意忽视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不是布雷顿森林会议起初设想的多边合作,而是靠美国在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扮演一个被动角色的意愿,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政策协调的基础。

其他国家根据情况不停地重新设定其货币和美元、黄金兑换的钉住目标汇率,而美元和黄金以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比价保持固定不变。所以整个世界的流动性供给,就等于是由美国赤字规模来决定的,这些赤字按照顺差国偏好的资产形式,可以以黄金来结算也可以以美元来结算。像19世纪的英国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国也不是故意承担起世界货币管理的责任。要记得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都加入了各自为政的阵营,不同于英国的一点是,美国人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地位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美国态度非常积极。这是由美国自身的利益以及当时的时代格局所造成的。

美国思维历来具有战略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的货币管理者,符合美国成为西方盟国间新建立起来的领导者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冷战又开始了,在新任总统领导下“孤立主义”不再成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基调,美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介入世界事务,并开始充当西方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欧洲和日本都是冷战的前线,是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同盟阵线,帮助欧洲和日本同盟恢复经济并使美国在海外建立大规模的军事基地,符合美国利益。但这一切都需要花钱。

美国拥有赤字融资的特权,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国际收支平衡的限制,任意花钱来支持其认为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事。美国可以任意印刷国际储备、计价、结算货币,而不需要顾及海外美元持有者的利益,海外美元持有者也都默认了美国这一货币特权,因为这也有利于它们经济重新恢复。美国也默认了欧洲方面带有倾向性的贸易和支付安排,虽然这些政策对美国出口具有明显的内在歧视;在当时其他国家的市场还未对“日本制造”的产品放开时,美国已对日本出口商敞开了其内部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里,各民族国家都在暗地里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美国的同盟国家顺从了美国的特权,允许美国在“冷战”两极格局下追求美国单方面的海外利益;而美国,也默认了这些同盟国家在这样一个国际货币体系里谋取自己的经济繁荣,即使这有时甚至是以美国利益为代价的。

用Marina Whitman的话来讲:“美国有时愿意把自己短期的经济利益让位于自由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长期利益,而其他国家反过来也愿意默认美国的某些特权(主要是指印刷国际货币),以此作为维持非共产主义世界的经济稳定和军事安全的一个伴随责任。”[10]

货币本身就具有国家权力和利益的特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的协调也具有国家冲突的特征,因此国际货币体系一直充满了冲突和紧张。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对各个国家来说,经济学上的考虑和政治学上的打算,一直困惑着它们。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史当中,有时合作占了上风,有时竞争占了上风;在货币的秘密博弈中,有时实现了共赢,有时整个体系都陷入了僵局。货币权力是与军事权力相提并论的国家权力。货币是大国扩张的基础,而霸权又成了实现更大的货币和金融利益的后盾。国际货币体系常常受到一个由金融权力所构成的霸权体系的支配,大国在其中秘而不宣地激烈角逐。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

这一次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角将是美元,而不再是英镑了。[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