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国时代与百家争鸣

列国时代与百家争鸣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6—前4世纪的列国时代,次大陆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恒河流域。一系列小国互相争霸,据说有16国卷入战争。列国时代是印度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一特殊现象与列国时代的社会经济变化有关。以国王为代表的刹帝利不愿屈居婆罗门之下。

公元前6—前4世纪的列国时代,次大陆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恒河流域。一系列小国互相争霸,据说有16国卷入战争。混战中,位于恒河中游的摩羯陀异军突起,在国王频比沙罗(瓶沙王,公元前544—前493年在位)统治时先并吞邻国鸯加,然后又征服相邻小国,势力范围南推到孟加拉湾,成为恒河中南部一霸。他的儿子阿阇世(公元前493—前462年在位)杀父篡位后,继续推行扩张政策,灭伽尸、跋祗国。其后任执行同样政策,摩羯陀势头不可阻挡,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渐次把整个恒河流域及邻近地区收入自己囊中,首都迁至华氏城,即今天的巴特那市。它成为印度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为孔雀帝国统一次大陆奠定了基础。

摩羯陀能够在群雄竞争中脱颖而出,原因之一是经济繁荣、社会矛盾较少。其次是摩羯陀国王能够因势利导,适应婆罗门之下的各个种姓的需求,扶持已经兴起、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因而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支持,得人心者得天下。

列国时代是印度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一特殊现象与列国时代的社会经济变化有关。

印度次大陆形成种姓制、国家机器及与之配套的统治阶级的婆罗门教后,经济发展较快,一系列城市兴起,这意味手工业商业的进步,金属货币的出现是这方面进步的一个标志。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等级关系的变化。首先,吠舍中分离出一个商人高利贷集团,他们拥有巨额财产,佛经中提到居萨罗首都舍卫城有个吠舍商人,有黄金8万斤。但在种姓制下吠舍没有特权,他们因此提出有财富才是真正的人的主张。其次,刹帝利在列国争霸战争中日益强大与富有,君主专制开始形成。以国王为代表的刹帝利不愿屈居婆罗门之下。再次,首陀罗因苛捐杂税繁多,战争频仍,不满情绪增长。也有些善于经营的首陀罗富了起来,社会出现求变的思潮。列国的并立与竞争为各种思潮的提出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各阶级等级的代表人物便利用宗教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要求,产生众多与婆罗门教矛盾的派别,佛教是其中之一。佛教之外,还有“六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分别代表不同社会集团。百家新思潮的共同点是均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其中最突出的是顺世论派、耆那教与佛教。

顺世论的创始人是毗珂跋提,顺世意为顺行世间。这是与婆罗门教等唯心主义思想截然对立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它反对一切转世轮回说和杀生祭祀,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由“四大”构成,即地、水、火、风。生命源于“四大”,因此根本没有神灵,没有灵魂。在顺世论者看来,人的精神和肉体同时存在,灵魂与肉体可以分离的说法是一派胡言。其理论的杰出代表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精辟地指出,人只要身体死亡,就气断命绝,不复存在。另一杰出代表巴亚希则认为,因为没有来世,所以没有因果报应,没有生自父母以外的任何再生者。在这种认识基础上,顺世论派激烈抨击婆罗门教的杀生祭祀行为,反对穷人忍气吞声的苦行主义和束缚人肉体与精神的种姓制,认为人的现实感官快乐是人生真谛所在。他们鲜明地提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反映了平民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因此受到统治阶级宗教的围剿,其著作多已失传,一些断简残篇也是夹在佛教作品中作为批判对象才得以幸存。

耆那教总体上说是消极的宿命论,它的创始人大概是筏驮摩那。耆那教的中心思想是信命,这点与婆罗门教相似。所以它也重视业报轮回、灵魂解脱。但它反对婆罗门教经书“吠陀”的权威性,否定杀生祭祀,提倡肉体苦行、戒杀生、灭人欲、戒性欲、不偷盗的五律,以摆脱精神痛苦。就承认现成秩序这一点而言,耆那教为印度统治者所接受,世代相传,至今仍是印度次大陆的重要宗教之一。

在诸子百家当中,理论解说最庄严、最完整细密、博大诱人的派别是佛教。

传说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其生卒时间存疑。一说公元前563年,一说公元前557年。他年轻时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子。该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地区,首都迦毗罗卫城的位置尚无定论。释迦牟尼是佛祖后来的名号,意即“释迦族的圣哲”。由于缺乏实证史料,释迦牟尼其人与身世的虚实难以证实或证伪。

相传释迦牟尼的母亲在45岁时怀他,按当时风俗须回娘家生产,结果在回家途中于蓝比尼生下佛祖。他16岁结婚,29岁得子。生子后,感到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人世无常,人性无常,遂信奉苦行主义,出家修行。在苦行林苦修多日,亦即研究学问,寻找解释人生的思想体系。在35岁时悟道成佛。佛的意思是有觉悟的人,洞悟人世的一切。他随后四方传教,收纳弟子,建立佛教组织。80岁时在拘尸那辞世。他的弟子将他的骨灰分作八份,藏于各地。他的教义是他的学生在其去世后整理编纂的。成为经典则是在佛陀去世后二三百年的事。基本佛经是三藏:《律藏》,佛教徒行为规范的汇编;《经藏》,佛陀的言论汇编;《论藏》,对佛学哲理的解说。后来又编写出对三藏的注释,关于佛陀降生的故事《本生经》。

佛教的中心思想由三部分组成:缘起论,四谛与八正道,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涅槃。缘起论具有辩证的因素。佛陀认为万物依赖一定条件存在,条件就是缘。具备缘,事物就产生。没有缘,事物则消失。世间万物不断变化,任何缘都不能永恒存在,因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久保留。既然不能永久保留,人间万物就不值得留恋和追求。人应该抛弃万物,去寻求永恒的存在涅槃。从这一认识出发,佛陀总结出四谛,即四条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是一个因果关系联结的整体,如苦谛强调人生多苦的一面,忽视人生多乐的另一面。它指出凡人皆要受苦,人有八类从肉体到心灵的苦痛: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受阴。这些苦痛都与生俱来。集谛解释苦痛的来源。苦起于欲望,有欲望就要在身(行动)口(言语)意(思想)方面有所表现,这就是业。造业就有报应,有报应就有轮回,有轮回即有周而复始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灭谛提出解决办法,万念俱灭,就不再造业。不造业就不轮回,也无苦痛,达到佛教徒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道谛讲修行灭欲的途径,计八正道。包括正见、正身等道德要求。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蔑视人生与逃避现实,这无疑与婆罗门教的基本思想一致,也同大多数宗教的基本思想一致。因此,它是有利于社会优势人群,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是佛教能够得到印度统治者接受和长期支持的原因。

但佛教也有与婆罗门教明显不同的地方。佛教是所有种姓的宗教,不是婆罗门等特权等级的宗教。它不赞同神创四性说,用职业分工解释瓦尔纳现象,甚至不承认种姓不变说,认为“众生平等”,实际提出了生而平等的理念。虽然这种平等与顺世论的平等观还有很大区别,系指宗教领域的平等,但仍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个巨大进步,对低种姓民众具有巨大的魅力与慰藉。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任何种姓的信徒只要按照正道苦心修行,就能逐渐去恶积善,最终修成阿罗汉或成佛,得到解脱。而且这种博爱众生的思想不仅限于人类,还扩及其他动物,佛教对教徒提出了戒杀生与食素两个要求,这是一种普遍的慈悲与关怀。

由于佛教具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容易接受的特点,因而得到列国上层的慷慨赞助。如摩羯陀的国王频比沙罗、阿阇世,居萨罗国的国王都积极支持与推广过佛教。佛教同时也得到许多下层种姓的信任,很快成为列国时代影响最大的新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