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

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是七雄兼并、战乱不止的动荡时期。据《战国策》载,齐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各种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异彩纷呈,互相交流碰撞,发出耀眼夺目的火花,出现了盛况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

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

战乱不休与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是七雄兼并、战乱不止的动荡时期。除齐、楚、燕、赵、韩、魏、秦被称为“七雄”外,另有周、宋、鲁、滕、邹、中山等小国,周边地区还有许多被称为方国的少数民族部落。

战国也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一个主要的标志是铁器的广泛运用,出土的铁制农具有犁、锄、锸、镰、铧等多种,还有斧、凿、锛、锤、刀等铁制工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水利工程的连续兴建,如:魏惠王时(前335—前319)曾开大沟引河水入圃田泽(今河南中牟)直至大梁;魏襄王时(前318—前295),邺(今河北临漳)县令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妇”迷信,开群力治水之端,经前赴后继的努力,完成了引漳水灌溉工程,使临漳一带大片盐碱地变成良田;秦昭王时(前306—前251),蜀郡太守李冰在四川灌县兴修后名为都江堰的伟大水利工程,凿离堆,分江水为内外江,不仅解除了岷江水患,而且灌溉了成都平原,使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秦王政时(前246—前222),任用韩国水利工程师郑国,修筑了一条沟通泾河、渭河,长达300多里的郑国渠,使关中“八百里秦川”成为富裕的粮仓。

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战国时期的二百余年中,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城市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战国策》载,齐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即道路上车轮相碰,人肩相擦,还有各种文娱、体育、赌博活动,甚至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足球活动——“踏鞠”又称为“蹴鞠”。

国力的比拼,军力的兼并,经济的交往,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人才的流动,各国招贤纳士之风盛行,“朝为田舍郎,暮登相府堂”的情况屡见不鲜。各种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异彩纷呈,互相交流碰撞,发出耀眼夺目的火花,出现了盛况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