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出现了一个学术繁荣的历史时期。没有对中华文明在总体发展史上的准确认识,要想对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之,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总体角度上看问题,“百家争鸣”的本身,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重新恢复、发展、嬗变和历史性“遗忘”的重要历史阶段。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出现了一个学术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事实上是经过了夏、商、西周的“神道设教”愚民宣传之后,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此,史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科技、教育诸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更促成了其时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因此,正确地研究和认识这一段历史,科学地看待“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准确地评价它的历史本质,认真总结这其中的历史得失,对于我们正确地批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以有利于中华民族现在的文化建设,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对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特别是在具体人物思想的研究方面,成果颇丰,有很多的独到见解和比较透彻的分析。相比较而言,对于“百家争鸣”从中华文化源流的总体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并作出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历史评价方面,就显得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点。之所以如此,当然也是由于有着许许多多具体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造成的。其一,我们的史学研究,对周代以前的研究比较薄弱,充其量只是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对于原先怀疑“并不存在”的商代历史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此前的夏代历史还处于一种“探索”的状态之中,认识还不是很多,不很充分。而对于五帝时代的研究成果就更是少得可怜,并且还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认识和说法。特别是在思想史研究方面,对于夏代及其以前的五帝时期的认识,则几乎是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之中。如此,我们在对待中华文化方面,事实上是还处在一种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探源”之中。在不明其源的情况下,便难以对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有总体上比较准确的认知。没有对中华文明在总体发展史上的准确认识,要想对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二,无论是在史事研究、思想史研究、文化史研究等各个方面,我们还都受着“疑古”学风的严重影响,不论我们的学者承认与否,这个问题还是客观地存在着,并且严重地影响着我们对历史问题的正确研究与认识。比如,我们对于周代以前许多史事的不敢相信,对于已被《六韬》《管子》等书多有引用、《老子》亦作了抄袭、考古发现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黄帝经》的不敢相信,以至于连被大量考古研究证明了中华民族早在五帝时代以前,也就是距今5000多年以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事实,都不敢相信,就是例证。其三,崇信于某种洋“本本”之说的情况亦实际存在。研究中国的历史问题,不是从中国的历史事实中求其是,而是以某种西方的说法为框框去硬套中国的历史。如把五帝时代的选贤任能制度硬说成是野蛮时代的军事民主制的“选举”就是例子。选贤任能是一种上择下的用人机制,而选举是以下选上的推举制度,迷信于“本本”,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种很重要的区别。其四,充分运用天文、地理、自然、历史、考古、地名等多学科科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也是做得比较差的。这样,不仅对历史上、近现代所产生并流行的某些错误说法不能够纠正,同时,在研究问题上,亦极容易被某种个别现象所迷惑而作出不确切、乃至不正确的历史认知和解释。

这就是说,在对待历史研究问题上,是既有客观问题,又有主观问题存在的。在学术研究上,同样也有着一个需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实际问题有待于解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我们在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研究上,就事实上有将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错误地看成是某种思想文化之“源”的说法。如将李耳说成是什么“道”学的创始人,将孔子视作“儒”学的创始人,说管仲、子产是法家的先驱,“真正的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既说“伯阳父最早提出‘阴阳’范畴”,又言是邹衍创立了什么“阴阳家”学说……这些说法,都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因为,事实上提出“阴阳范畴”的不是伯阳父,提出法学理论的也不是管仲、子产,就连谈道学理论比李耳早2000多年、所谈道理比李耳精之又精的轩辕黄帝,都不是道学的创始人,大谈愚民哲学的李耳怎能算是道学的创始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不是中华文化之源,而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嬗变这个历史长链之中重要的历史环节之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所谓“百家争鸣”者,并非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一种“争鸣”性探讨,而是应社会政治变革之需的情况下,一种不同思想、不同政治主张、不同治国方略与推动社会变革之中各有所重的思想体现。它的发生、发展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现实需要以及一定的历史局限的。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与观点,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因此,在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上,有一些思想理论发展了,有一些哲学观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一些哲学理论则被歪曲了,还有一些极重要的哲学理论则被“有意地忽视”或者“无意地遗忘”了。总之,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总体角度上看问题,“百家争鸣”的本身,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重新恢复、发展、嬗变和历史性“遗忘”的重要历史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