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埃及帝国的兴衰

埃及帝国的兴衰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埃及帝国的兴衰约公元前2181—前2035年,埃及陷入社会大动乱,史称第一中间期,包括第七、第八两个王朝。这是国家治水的实例。埃及经过几代法老的大举扩张,东部并吞巴勒斯坦与叙利亚,南部直下第四瀑布,建成世界史上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法老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帝国的奠基人。在著名的卡叠石战役中,他击败叙利亚联军,把埃及帝国版图扩大到极限,迫使周边国家纷纷与埃及交好。新王国时期埃及国内最重大的事件是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帝国的兴衰

约公元前2181—前2035年,埃及陷入社会大动乱,史称第一中间期,包括第七、第八两个王朝。史书记载第七王朝有70位法老,总计统治70天,每天一位法老。这当然有文学的夸张,但反映出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局面。一些纸草文献披露多次爆发规模巨大的人民起义。进入第八王朝,形势趋于稳定,据说共27位法老,统治计146年。

至第九王朝,混乱初步结束,出现分久必合、南北对峙的态势。起初中北部势力较为强势,第九、第十两个王朝建在埃及中部的赫拉克列奥波里,控制了整个下埃及。法老阿赫托伊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写给太子美利卡拉的《教谕》一文中,提出法老应当有良好的道德,对人民实行仁政,关心弱势的人。

上埃及的势力以底比斯为中心建第十一王朝,在孟图赫特普二世在位时挥师南下,灭第十王朝,重新统一埃及,开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35—前1786年)。

中王国包括第十一王朝后半期与第十二王朝,这是古埃及史较平稳的新发展期,南北交通恢复,经济得到复苏,冶金术取得进步,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熔点较铜低,质地较铜坚硬,是制作工具与武器的良材,远胜先前的铜器与石器。根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与伊朗南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公元前3000—前2000年,青铜文化相继传至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7] 但在中王国时期,青铜器具还不普及,铜器石器还很流行。

此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进步。例如木把犁铧被装有横木把手的新犁取代,利于深耕;斧头样式有了改进,头部加大,斧把与头部的结合更加紧密。另外开发了新的土地,第十二王朝在三角洲地区修建水渠,中间安装水闸,使得尼罗河泛滥时,洪水可以疏导到法雍湖蓄水,枯水期可以引水灌溉。这是国家治水的实例。手工业中最大的成果是玻璃制造业的出现。造船、纺织业发展,对西奈半岛的铜矿与南部努比亚的金矿进行开采。商业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而活跃起来,出现了新城,如三角洲地区的卡呼恩城,有富人区、贫民区与手工业者居住区。埃及商人不仅同所有邻近地区通商,而且深入叙利亚和巴比伦尼亚,交换的商品包括石质雕像、象牙制品、陶器、香料等。

由于持续动乱,社会关系内部的结构有所调整。一些依附法老的旧贵族受到打击,沦落下去。一些平民涅杰斯在内战中崛起,成为新贵族,史称“强有力的涅杰斯”。此间奴隶人数增多,一些有关私人赠送奴隶的铭文动辄提到奴隶几十名,表明奴隶制可能因战乱与战俘的增多而得到发展。正是从中王国开始,奴隶开始按“头”来计算数量。

第十二王朝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埃及进入历史上的第二中间期,也是第二次大动乱时期,包括第十三王朝至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1786—前1567年)。用一位纸草作品《伊普味陈辞》作者的描述:“国家像陶轮一样翻转过来”,“国王已被暴徒废黜”,“人们起来反叛蛇标”(王权标志),“奴隶变成奴隶的所有者”,等等。

内乱是外敌入侵的最佳时机,亚洲的喜克索斯人在约公元前1700年轻易入主埃及,占领了埃及大部地区,建立第十五、第十六王朝。喜克索斯人的统治持续150年,接受了埃及宗教,为埃及引进了马匹。盘踞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法老起初向喜克索斯王朝纳贡,卡梅斯在位时,举兵将喜克索斯人赶出埃及。继任者雅赫莫斯建第十八王朝,开始埃及的极盛阶段——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

新王国涵盖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长达500多年。埃及经过几代法老的大举扩张,东部并吞巴勒斯坦与叙利亚,南部直下第四瀑布,建成世界史上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

法老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帝国的奠基人。他出兵西亚,与米坦尼王国争夺巴勒斯坦与叙利亚的控制权获胜,把埃及东北边界推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他挥兵南进,越过第三瀑布,并为巩固占领地,在第二瀑布以南设立军事要塞。

新王国法老中文治武功最强的是图特摩斯三世。他10岁继位,与同父异母的姊妹订婚。埃及王室奉行内婚制,兄弟姊妹可结为夫妻。图特摩斯三世继位时年幼,权力掌控在太后亦即他的继母与岳母哈特舍普苏特手中。哈特舍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最强大的女王,后来自称法老,效仿法老装束,把自己塑造成男性形象,曾权倾朝野。但她未剥夺女婿图特摩斯三世的法老称呼。为避免图特摩斯的威胁,她曾把图特摩斯安排到阿蒙神庙里当祭司。她任命两个阿蒙神庙的大祭司为主要幕僚。但阿蒙神庙祭司既不得罪哈特舍普苏特,又小心呵护少年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三世成人后夺回权力,将王后的雕像拆毁,铲除了铭文中的女王名,暗示他在一场宫廷斗争中是胜者。他亲政22余年,远征巴勒斯坦、叙利亚15次之多。在著名的卡叠石战役中,他击败叙利亚联军,把埃及帝国版图扩大到极限,迫使周边国家纷纷与埃及交好。

新王国是埃及奴隶制的繁盛期,原因是胜利的战争带来大量物质财富和奴隶,引起奴隶制的空前发展,表现为:(1)奴隶数量明显增多。仅图特摩斯三世几次征伐西亚,就带回数万名俘虏。史载他赠给一座神庙的奴隶多达1578“头”。不仅贵族家中奴隶众多,平民家中也可以拥有奴隶。如第十九王朝的一个手工业小领班有五个奴隶,一位书吏有一个奴隶。(2)使用奴隶劳动的范围扩大,除了王室农庄、神庙农庄和贵族农庄,采矿业、建筑业、制砖业甚至纺织业中也使用了奴隶。(3)剥削奴隶的方式复杂化,奴隶主除了直接使用自己的奴隶之外,有的还向他人出租奴隶。奴隶可以成为授产奴隶,独立经营田地,向主人缴纳租金,但奴隶身份未变。

新王国时期埃及国内最重大的事件是埃赫那吞改革。第十八王朝法老之一阿蒙荷特普四世为加强个人权力,摆脱都城底比斯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特别是阿蒙神庙僧侣势力对王权的掣肘,决定迁都,并废除阿蒙神,关闭阿蒙神庙,代之新的太阳神——阿吞神。他自称“阿吞之子”,改名埃赫那吞,意即“阿吞的光辉”。他在底比斯以北300公里营建新都阿玛尔纳,并大批提拔新人,包括一些平民,以保证自己的绝对治权。他的改革遭到旧贵族与僧侣贵族的强烈抵制。力量对比并不有利于埃赫那吞,因为仅阿蒙神庙一处便经济实力惊人,有劳动力86486人,牲畜42万多头,有广泛的人脉与信徒,连阿蒙荷特普四世的母亲和王后也反对改革。而法老的改革只是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广大自由民下层并未从改革中得到实利,反而因营造新都、新神庙而加重了负担。因此改革在埃赫那吞病亡后很快失败,首都迁回底比斯,新都逐渐成废墟。

随后埃及进入第十九王朝,历时145年左右,进入长期衰落期。外部小亚细亚兴起赫梯王国,夺走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退回非洲本土。外患伴随内忧,底比斯一度爆发手工业者起义。在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期间,曾有回光返照之势,他从赫梯手中夺回叙利亚治权,同赫梯签订和约,并娶赫梯公主为妻。在他之后,埃及一蹶不振。

至第二十王朝,衰败不可收拾。外部利比亚人从西部入侵,北部爱琴海和小亚细亚席卷过来一股“海上民族”浪潮,攻城略地。埃及法老兵源枯竭,只好雇佣希腊、叙利亚、利比亚雇佣兵苟延残喘。外籍雇佣兵对法老并无忠心,时常变为宫廷的操纵者,政变的主力军。公元前11世纪初,埃及陷入四分五裂,上下埃及都脱离了法老的控制,新王国阶段终结。

第二十一王朝至第二十五王朝是埃及新的动乱期,整个埃及处于分裂混乱状态,几个王朝互相分立重叠,且多是外族统治。公元前664年,下埃及舍易斯城统治者、利比亚人普萨姆提克曾短期统一埃及,建立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但埃及的威势已一去不返。公元前525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攻入尼罗河流域,把埃及变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之间虽有短暂独立,建立了几个王朝,如第二十八王朝至第三十王朝,但很快被波斯人所灭。第二十七王朝与第三十一王朝实际上是波斯人的统治。独立的埃及史至此不复再现。

公元前332年,波斯帝国被希腊马其顿王国推翻,埃及转变为新生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病亡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占据埃及,建立托勒密王国,延续的是古希腊史。公元前30年,地中海区域后起的罗马共和国灭掉由克莱奥帕特拉女王统治的托勒密王国,埃及陷入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埃及行省。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埃及隶属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公元642年,阿拉伯人西侵,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被彻底伊斯兰化,居民语言亦转变为阿拉伯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