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冷战展开的十年

冷战展开的十年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看到战后为制造更精密的核武器而展开激烈竞赛,由此更认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可想象的。而安全理事会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和平,由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五个大国和十个选举出来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其后数十年间经过非殖民化和其他各种变化,这个组织继续扩张,到 2005 年其成员国超过 190 席。另一方面,联合国从一开始就帮助调解地区冲突,并承担了维和的职责。

以往已经困扰着人类长达一个世纪的一些问题,在 20 世纪下半叶变得复杂、更加紧迫了。在此可以列出的三个问题是:科学的问题、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以及国家主权的问题。

原子弹原子弹鲜明地体现了科学方面的新问题。全世界都对广岛在一瞬间的毁灭不寒而栗。人们看到战后为制造更精密的核武器而展开激烈竞赛,由此更认识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现在获得了一种不仅能毁灭文明,而且能灭绝地球上整个人类的能力。对于一个将科学的发展设定为最高价值的世界而言,这种认识尤其令人震惊。

科学及其伴生的技术发明改变了工业也改变了战争,这种情形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科学已经征服了世界上很多致命的瘟疫和疾病。人们早已认识到,科学可以用建设性的方式加以利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后果。新近出现的破坏性后果的可能性是如此巨大,如今使得有识之士不禁忧心忡忡。在第一次原子弹爆炸之后,科学家自己也认定有必要寻求价值重建。他们坚持认为,科学是中立的,不应该为广岛和长崎的恐怖事件负责,问题不出在科学上,而是出在利用科学知识的方式之上。

工业社会的组织在 1945 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直到 1991 年解体为止),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它在外界被称为共产主义,因为这种社会主义通过革命而产生,并且通过专政加以维持。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战后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各部分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而政治事件和环境变迁也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而且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交互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就此而言,无疑大家都同处于一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又远不是同质性的。大家都赞美汽轮机,也都害怕核裂变,但是在物质层面之外,价值理念上却歧异丛生。谁也不想屈居他人之下,谁也不想服从于一个国际组织,甚至谁也不想在一个整齐划一的全球文明中丧失自己的生活方式。

联合国的成立是为了解决国际冲突和增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交流,但是联合国也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图为联合国早期的一次会议的照片,菲律宾代表佩德罗·洛佩兹正在号召世界各国确立和保护新闻自由。(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联合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建立起一个旨在防止未来战争的国际组织。1945 年全部反轴心国国家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建立了联合国,并拟定了《联合国宪章》。这个新的国际组织的目标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推动以合作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尽管大家都知道和平首先取决于大国,但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要有代表权。居于中心地位的是两个机构。其中联合国大会是一个协商机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平等的表决权。而安全理事会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和平,由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五个大国和十个选举出来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在 1945 年,除了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很难说究竟还有哪个国家是大国,但是常任理事国席位被授予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①

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有否决权。这样只有五大国一致时安理会才可能就重要事项采取行动。尽管受到广泛批评,否决权还是被认为不可缺少。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大国之间的协议对维护世界和平是必要的。苏联固然最直截了当地要求实行否决权,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保障美国也是不会加入的。无论大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制止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俱增。

成员国的增加联合国有 51 个创始成员国。为了彰显美国的重大义务(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初美国曾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联合国总部被设在纽约。《联合国宪章》规定要对新成员国予以准入,包括接纳前轴心国及其附庸国,以使之成为真正国际性的组织。从 1947 年到 1955 年,其他一些国家加入进来;在 1955 年,新增 16 个成员国。其后数十年间经过非殖民化和其他各种变化,这个组织继续扩张,到 2005 年其成员国超过 190 席。在 1948 年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代表埃莉诺·罗斯福的说服力,联合国采纳了一个广泛的《世界人权宣言》,但对实施这个宣言的手段却没有明示。

由于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联合国和安理会没有能够扮演战后初期被赋予的角色。尽管联合国还是可供美苏两国当面争论的少数几个场合之一,但它却无力制止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渐行渐远的趋势。另一方面,联合国从一开始就帮助调解地区冲突,并承担了维和的职责。随着后来联合国的扩张,第三世界(一个用以指称多数是前殖民地,不同于西方或者苏联阵营直接结盟的发展中国家的名词)被包纳进来,联合国大会成了一个争论的论坛,对西方富国持批评态度的发展中国家在此痛陈其在社会和经济上的怨愤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