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长需要理论

成长需要理论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所有研究生命个体需要的成果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广为流传的,笔者亦将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成长需要理论视角下的感恩教育主题划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具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性的动机理论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五大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点对应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四、成长需要理论

生命个体的感恩之情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往往基于其成长需要的不断满足,由此,从生命个体成长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感恩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成为一种可行的思路与视角。在所有研究生命个体需要的成果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广为流传的,笔者亦将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成长需要理论视角下的感恩教育主题划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具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性的动机理论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的需要特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相比,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架构能展现人的动机从初级到高级,从生存到发展、从基本物质需要到高级精神需要的需要发展过程与内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五大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是按照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前四个为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为生长性需要,只有缺失性需要适当满足,才能有更高级的生长性需要出来。尽管对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五个方面的需要基本上能够概括生命个体成长需要的全貌,同时,笔者认为,五个方面的需要都与感恩教育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任何一种需要浮现于人类的意识中的可能性,取决于优势需要的满足或者不满足状态。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人的生命发展也正是在需要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得到实现的。人的需要引发人的动机,进而引发人的行为。即人要先具有感恩的需要,那么产生感恩的行为便是“水到渠成”。单从这一点看,研究感恩心理的产生与作用机制就犹如“大厦之地基”,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教育者利用其作用特点、规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及行为才可能是有效的、不流于形式的[6]。下文之中,笔者将一一对照五大层次的需要模式逐步探究成长需要与感恩教育的天然关系。

(一)生理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青少年就不会对生命感恩

眼下我国青少年的生理需要似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从很多活生生的现实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丰富物质资源的满足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和感激,反而会使得他们感觉到束缚和压抑。这也是马斯洛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满足引起的病态。“现在我们面临一种新的、由心理富裕导致病态的可能。病的起因是由于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爱护、关怀、被宠爱。”[7]家长在极力满足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没有让他们体会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和父母为之所付出的艰辛;另外,一味的物质满足养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一旦遇到挫折,就对生活自暴自弃,可能产生报复心理,甚至轻易地放弃生命。再者,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需要时,没有注意到“度”的重要性。“单纯的基本需要满足是不够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必须去体验坚强、隐忍、挫折、约束、限制等感受。”生理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过分满足,青少年就会对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和过分依赖感,也不会认可父母、师长的养育之恩,不会对父母师长感恩。

(二)安全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青少年就不会对生活感恩

青少年的安全需要表现在他喜欢一个稳定的环境和一种安稳的生活节奏。“孩子需要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世界,而不是无组织、无结构的世界。”家庭内部的争吵、解体,父母对孩子的谩骂和体罚,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害怕失去父母之爱的表现,有些孩子还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而产生对他们的恨,“这样的孩子依附于仇视他们的父母似乎不是出于对爱的希望,而纯粹是为了求得安全和保护”。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要求过高,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过多的压力成了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重重的甲壳,这种过高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学生安全感难以得到满足的一种重要障碍[8]

(三)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青少年就不会为

爱而感恩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孩子的生命得以正常生长和发展,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爱的需要包括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倘若一个孩子从小在家长溺爱的环境中成长,同样会造成感恩意识的缺失,为什么呢?这样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曾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与生活的艰辛,体会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情和作为家庭成员的那种归属感,弱化了他承担起一部分家庭建设的责任感,所以像“为父母洗脚”这种很自然的感恩行为也需要大张旗鼓地做宣传活动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当孩子走上社会,因为上学、工作等会归属于某一个团体,来自同学、同事、师长以及领导的关心与接纳程度会影响他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的情感因素。”长期被排斥在团体之外或者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不曾感受过爱的付出与形式,没有被接纳的情感满足体验,便学不到如何去爱别人、去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拥有的一切,也便不会对自己得到的心存感激。这一点对应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四)尊重的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青少年就不会在理解尊重中感恩

孩子从小就是有独立意识的,渴望自由和成就感,有自己喜欢与讨厌的事物。而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了过高期望,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孩子的意愿便得不到宣泄,意志得不到尊重,使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可能形成感恩意识。此时,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意愿,使孩子正当的要求得到实现,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尊重是以自尊为基础,继而尊重他人、社会、自然,尊重知识,在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相互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中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挖掘、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在适当的时机下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或者适度的奖励,使他们尊重的需要得以满足。而当尊重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或受挫时,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无能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试问,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会爱别人?因此,满足孩子尊重的需要对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重要的。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青少年就不会为理想和社会而感恩

自我实现需要,是感恩需要中的推动力量。作为青少年一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成年个体都能够自我实现。由于次级需要被压抑,从而限制了自我实现的潜力,因此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的,仅为百分之一,而绝大多数人不能自我实现。“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这对应到感恩心理过程中,便是感恩的最后阶段——报恩。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凡大慈善家、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的父母,感谢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感谢这个社会。自我实现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关心人类的福祉”,而这种感恩的情怀无一不是源自和睦的家庭、友善的朋友以及对自己的悦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以此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各类成长需要的满足,都是在生命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不断互动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自然的馈赠,也有家长、教师、他人的帮助,既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世界变迁,也有文明进步带来的精神世界富足。由此,要满足人的需要,进而激发人的感恩之情,必须从上述诸多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地谋划与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