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需要层次理论怎么激发学习动力

需要层次理论怎么激发学习动力

时间:2022-04-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是人本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如图2—15所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人本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图2—15 马斯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不同,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或基本满足有助于高层次动机的出现。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且这些层次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如图2—16所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以下特点: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偶有例外。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5)一个地区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在不发达地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在发达地区,刚好相反。

(6)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

图2—16 需求层次理论

图2—17 罗杰斯

2.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如图2—17所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他的自我论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趋向。但他更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相信经过引导人能认识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这成为他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以及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认为学习分为无意义音节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取向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

(1)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自动自发: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物的意义。

(3)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

(4)自我评估:学习者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

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总之,“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成为完整的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评价

强调学习是人格的发展,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消除了精神分析的悲观论倾向,增强了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重视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重视意义学习与过程学习,有力地冲击了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消极影响,促进了当时的教育改革。

但是它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而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过度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忽视教育与教学的效能,忽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和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