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需求和目标层次理论

需求和目标层次理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者们在解释人类动机时普遍用到的一个模型,涉及人类对于特定需求和目标的追求。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要理解人是如何被调动与激励的,就必须首先理解人的需求和目标。关于需求和目标的很多讨论都预设了一个层级结构,如图1.1所示的模型是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实现到了何种程度,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到何种程度,尤其是对于最高层次的两个需求和目标更是如此。

研究者们在解释人类动机时普遍用到的一个模型,涉及人类对于特定需求和目标的追求。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认为一项活动或一个机会能满足和实现特定的需求和目标时,我们的热情才会被唤起。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要理解人是如何被调动与激励的,就必须首先理解人的需求和目标。

关于需求和目标的很多讨论都预设了一个层级结构,如图1.1所示的模型是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最初的理论中,这个层级结构有五层:(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归属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需求。后来的版本又增加了第六个层级:自我超越需求。这六个层级以金字塔结构自下而上地排列,因为如果无法满足较为低级的需求,就无法满足更为高级的需求。

图1-1.jpg

为了更好地理解需求与目标层次结构的本质,我们可以先考虑最上面的两个层次:自我超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个层次只有在更低级的层次得到充分满足后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这两个层次得到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马斯洛主要提到的是“需求”,而较少谈到“目标”,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具有同等的意义。尽管可能在介绍较低层次时用“需求”会更准确,而在介绍较高层次时用“目标”会更准确,但通常两个词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不同。

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实现到了何种程度,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到何种程度,尤其是对于最高层次的两个需求和目标更是如此。比如说,学生可能在某个情景中问自己以下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我们可以想象学生正坐在教室里。如果学生无法对层级一层级二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与生理、安全相关的需求,而不是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如果学生无法对层级三层级四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他们或许可以跟上课堂内容,但可能无法做到全力以赴。学校倾向于聚焦在与底部四个层级相关的事情,也就是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但是,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是发生在层级五层级六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见图1.2。

图1-2.jpg

在图1.2中可以看到,当一个情景能够满足最底层的四个层级需求时,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拥有一定的注意力。但是,只有当最顶层的两个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才可能在这个情景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换言之,学生只有对以上六个问题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够被真正调动起来,所以,有效激励学生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需求层次彻底理解的基础之上。这里,我们将对每个需求层次做简要的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