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

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精灵,他们的到来带给我们欣喜、快乐和感动,让我们赞叹生命的美好、原始的纯真。我们的努力,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特别是在孩子咿呀学语的阶段。询问之下,小磊得知,这个小姑娘比自己家的孩子只大一个月。孩子也用手摸了摸床单,然后发出了类似“花”的声音。在教孩子儿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妈妈的作用。

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精灵,他们的到来带给我们欣喜、快乐和感动,让我们赞叹生命的美好、原始的纯真。但是与此同时,家长必须付出爱和努力,才会让自己的小天使更好地成长。我们的努力,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特别是在孩子咿呀学语的阶段。

一、模仿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每一个新生婴儿的语言发育都会经历前语音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这三个阶段。

首先,就是模仿。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是孩子语言发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模仿听到的各种声音,在咿咿呀呀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模仿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让他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是最善于模仿的时期,抓住这转瞬即逝的宝贵时期,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我的邻居杨艳是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的妈妈,有一天她兴奋地对我说,我家的宝宝竟然能喊“妈”了,真是太开心了!她向我描述了那个让她无比兴奋的情景。

那天晚上,杨艳像平时一样逗引着孩子,嘴里还用不同的音调说着“妈、妈、妈、妈妈、妈”,过了一会儿,小宝宝自己就忽然发出了“妈”的声音。随后的一天,正巧电视上播放的电视剧中,女主角重复着说“不、不、不”,小宝宝一边用脚踢着挂在床上边的球,一边发出了“不”的声音。

孩子在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学语阶段,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呼唤妈妈,但是简单的几个“妈、妈、妈”这样的发声就可以让父母感受如同天籁一样的声音。这时候,如果再简单地教教宝宝如何用舌与唇发出笑声,微笑着赞许,并轻轻地模仿他的声音与他交流,他定会更加兴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脑、口、声带等都能够得到训练。

二、通过重复加深孩子的记忆

重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加深孩子的记忆,经常性的重复可以让孩子在不断的模仿中发出正确的读音。孩子有时候会把一些读音弄错,不要笑话他,经常性地对孩子予以肯定,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多给他一些鼓励,在赞许声中的孩子成长会比较快。如果只是觉得好玩而学孩子一样错误地发音,孩子会将错误认为是正确的,今后也会很难改正,那你一定会在将来后悔今天开的玩笑。

“带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我总是累得甚至都不想说话。”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抱怨着。

她是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一位母亲,叫方小磊。小磊性格平和,总是面带微笑,话很少,当然,平时也很少对宝宝说话。她家的宝宝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已经11个月了,很聪明,大人的意思基本都能明白,但却很少说话,顶多只用一个“啊”字代替所有的话,有什么意愿想表达的时候总是用手比画得更多一些。

有一次,小磊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指着玩具架上的玩具发出“啊!啊”的声音,意思是想要架上的玩具。小磊把玩具刚从货架上拿下来的时候,一位顾客带着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小姑娘一眼看见小磊手中的玩具,脱口而出:“光头强!”小磊很是惊讶,指着其他的玩具问这个小姑娘:

“这是什么呀?”

“恐龙!”

“那这个呢?是什么呀?”

“喜羊羊!”

小姑娘口齿伶俐,对答如流。询问之下,小磊得知,这个小姑娘比自己家的孩子只大一个月。看着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会说好多话,小磊在羡慕的同时,多了很多担心。她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语言发育得过晚,会不会对以后有影响。自己已经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可是为什么总是觉得什么地方还是有所欠缺呢?

的确,独自带孩子真的是很累人。但是作为母亲,除了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还应该更多地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学会和孩子交流,孩子的不爱说话与小磊平时和孩子共处时说话少有很大关系。我建议她经常和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不说,其实孩子从你的表情和语气中可以听懂你的意思,经常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张开嘴,多练习,才能逐渐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磊很信任我,采纳了我的意见,我们约好一个月后看效果。

一个月以后,我来到她的家,她和我说了这一个月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她还真是很不适应,总感觉像是自言自语,自己都觉得有点张不开嘴,好在她渐渐地适应了。有一次,她发现她把洗好的床单叠起来的时候,摸了摸床单上面的花,然后说:“多漂亮的花!宝贝,你看是不是?”孩子也用手摸了摸床单,然后发出了类似“花”的声音。

她欣喜地告诉我,现在,她的宝宝已经能说不少简单的字了。她也在和宝宝的交流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就忽视了和孩子的交流,其实孩子在你的表情和语气中可以听懂你的意思。经常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模仿中张开嘴,多练习,才能逐渐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不仅懂,更要会说。

三、用儿歌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

在孩子学语的过程中,多读儿歌不失为一种好选择。选择简单易读的短儿歌,经常性地重复教孩子,孩子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儿歌语句精练,通俗易懂,口语性强,结构简短,韵律优美,节奏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朗朗上口。儿歌天生是为孩子准备的,并且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孩子儿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妈妈的作用。宝宝对于妈妈的声音从胎儿时期就非常熟悉并且充满了依赖感,因此,妈妈说出的儿歌让宝宝更加觉得亲切,易于接受。

第二,利用场景配合儿歌,发挥儿歌的引导作用。比如,看到苹果,让孩子摸摸、看看、闻闻,同时可以唱儿歌:“大苹果,甜又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既可以深化孩子对苹果的认识,又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举两得。

第三,选择合适的作品。妈妈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儿歌作品,尽量选择篇幅简短、充满童趣的作品。

第四,帮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孩子在记忆知识的时候,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儿歌中的一些抽象的词语,家长要及时地予以解释。比如对于描述月亮的儿歌:初一一根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大团圆。孩子对于月亮的变化还没有感性的认识,可以带着孩子观察月亮的变化,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儿歌中的内容。

可爱的孩子,儿歌让他们更可爱;聪明的孩子,儿歌让他们更聪明。婴儿听儿歌,从优美的旋律中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幼儿说儿歌,帮助孩子认识世界,验证经验。儿歌简单明快的韵律能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提高他们的认知力。孩子还能在念儿歌的过程中矫正发音,认识事物,开发智力,引发想象力。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孩子认识社会的第一个启蒙者。

四、丢掉传统的“溺爱音”

孩子的语言是富有创造性的,但模仿是词汇累积的基础,因此,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内尽量模仿正规的语言,为以后的成长交流打下重要的基础。

孩子的接受能力超乎想象。孩子如同白纸一样,教他什么,他便接受什么。因此,家长应尽量使用正规语言,不用“奶话”。如果认为孩子说话就应该是“吃饭饭”、“坐车车”这样的说法,会影响孩子词汇的积累,语言的发展。在规范的语言环境下,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有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

葛壮壮今年3周岁半,妈妈是初中教师,爸爸是政府公务员。由于父母亲是双职工家庭,而爷爷奶奶离得又远,壮壮两周岁时候就被送去幼儿园。他很懂事,在幼儿园受到所有老师的喜爱。大家都喜欢叫他小葛,因为老师们认为他聪明又懂事,像个小大人。

壮壮在幼儿园会经常模仿老师的语气,教其他的小朋友吃饭之前要洗手,老师给盛饭的时候要说谢谢老师。就是因为壮壮很小时候就和幼儿园老师接触得比较多,老师在园中都用规范语言交流,所以给壮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自然就会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更加懂事。

孩子在听大人讲话的同时会模仿大人的语音、语调,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规范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起使用规范用语的能力。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壮壮问他的妈妈:“什么是成功啊?动画片里经常说“成功了,”是什么意思?”壮壮妈妈觉得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但还是说:“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是一种积极的感觉,是达到理想后的一种自信。”

看着壮壮迷茫的眼神,妈妈自己说完也苦笑了一下:孩子怎么可能听得懂呢?我说:“壮壮,你看,如果你想用积木搭一座高高的大房子,你最后搭好了,就是成功了;如果搭着搭着大房子倒了,就是失败。”

壮壮想了想说:“我要是想从地上跳到沙发上,然后一跳,跳上去了,是不是就是成功了?要是我掉下来了,就是失败了?”

我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你说得很对,真棒!”

对于一些大人们认为比较抽象的语言,只要经常在正确的语境下和孩子说,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通俗地解释,慢慢地孩子就会领悟,从而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