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华歆是奸臣吗

历史上的华歆是奸臣吗

时间:2022-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历史上的华歆是一位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好官。把历史人物和戏曲小说中的人物混为一谈,这是普遍的一个误区。在曹丕建魏过程中,华歆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曹操要杀伏皇后,命华歆和御史大夫郗虑去捉拿,华歆是奉命行事。伏皇后藏在墙壁的夹缝里,被华歆搜出。魏明帝曹叡上台后,70岁的华歆被拜为太尉。所以,历史上的华歆是一位清正廉洁、不爱钱财的好官,至于小说和戏曲把他塑造成一个奸臣,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受禅台》剧情:

《受禅台》又名《汉献让位》。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魏王。中郎将李伏与华歆、王朗等以天降祥瑞为名,逼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刘协悲叹祖先刘邦创业之艰难,自伤无能;华歆等逼迫汉献帝在受禅台上,献玉玺于曹丕,曹遂代汉。

看了这出戏,我们都觉得汉献帝可怜,曹丕可恶,而华歆则有些令人可恨了。事实上,历史上的华歆是一位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好官。《三国演义》等小说和戏曲为什么把他塑造成一个奸臣呢?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历史人物往往和戏曲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大差别,有的虽然名字一样,但此人物已非彼人物,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看待。比如说,北宋名将潘美,本来是一位忠臣良将,但在戏曲和小说中的潘仁美却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臣,使人们认为潘美就是一个奸臣。把历史人物和戏曲小说中的人物混为一谈,这是普遍的一个误区。

一些戏曲和小说为什么把华歆塑造成一个奸臣呢?恐怕有两个原因:第一,华歆是曹丕建魏的积极拥护者和实际参与者;第二,华歆亲自搜捕了汉献帝的皇后伏氏。

先说第一个原因。从正统的观念出发,曹丕建魏是不道德的、不光彩的,因为他逼迫汉献帝禅位,是奸臣所为。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曹丕取代汉朝建立魏国,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曹丕亲手埋葬了一个腐朽的王朝,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有什么不好?

在曹丕建魏过程中,华歆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但他并非巴结、谄媚曹丕,而是他早已看到汉朝气数已尽,名存实亡,再垂死挣扎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况且,腐朽的汉王朝已经失去治理天下的能力,反而造成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的事实就充分说明,汉王朝已经被天下百姓抛弃了,难道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任何一个王朝,当它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候,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让另一个王朝所替代。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否则,社会就会倒退。曹丕建魏,不仅仅是华歆支持,太尉贾诩、御史大夫王朗以及大部分大臣都积极支持,只有少数人反对。

所以,一些戏曲和小说把华歆写成奸臣,是站在汉王朝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如果站在魏国的立场上,那他就是大大的功臣。

再说第二个原因。曹操要杀伏皇后,命华歆和御史大夫郗虑去捉拿,华歆是奉命行事。伏皇后藏在墙壁的夹缝里,被华歆搜出。她不肯就范,华歆就抓住她的头发将她拖了出来,然后交给曹操。

伏皇后是汉献帝和曹操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的死令人同情。但是,连汉献帝都救不了她的命,谁又能救得了她?人们同情伏皇后,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把伏皇后的死归罪于华歆,那就太冤枉了,因为要杀伏皇后的不是华歆,而是曹操。曹操要杀她,派谁去捉拿,结果都一样。

跟三国的许多人物一样,华歆也有过几次跳槽的经历。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权,华歆被任命为尚书郎。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后,华歆不愿意去长安,所以请求出任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北部)令,但因病没有去成。后来,他到了南阳,被袁术收留。他劝袁术出兵攻打董卓,袁术不听,他就离开了袁术。不久,太傅马日 奉汉献帝之命,安抚天下诸侯,华歆做了他的属下。到达徐州后,华歆当了豫章太守。孙策攻打豫章,华歆又归顺了孙策。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借天子之名,征华歆回朝。当时孙权不想让他走,他对孙权说,这是天子的命令,不得不回。再说,你刚和曹操建立了友好关系,但这种关系很不牢靠,我到那边可以帮助你加强这种友好关系。这样,孙权就将华歆放走了。华歆在担任豫章太守时,为政清廉,不烦扰百 姓,深受当地百姓及部下爱戴。所以,华歆临走那天,他的好友以及百姓一千余人为他送行,华歆借机把大家以前送给他的礼物一一退回。回到北方后,曹操让华歆做了议郎,参司空军事(曹操时为司空)。后来,华歆入朝先后担任尚书、侍中、尚书令。实际上,这些官职都是曹操给的。

曹操死后,曹丕当了魏王、丞相,华歆被任命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受禅登基那天,文武百官脸上都洋溢着喜色,唯独华歆和尚书令陈群显得不高兴。曹丕看到后很恼火,将朝臣三公以下都进了爵位,只让华歆当了司徒(曹丕改相国为司徒),没有晋爵。过了好些天,曹丕忍不住问陈群,陈群的回答非常巧妙。他说,我俩曾经都是汉朝的臣子,陛下称帝,我俩心里虽然高兴,但不能跟其他人一样喜形于色。如果我俩也面带笑容,陛下反而会厌恶我俩。曹丕听了,觉得有道理,才没有再追究。

曹丕对华歆还是很赏识的,给他的赏赐也多,但华歆仍然过着很清苦的日子,他把这些赏赐都救济了亲朋好友和属下。曹丕知道后,就下诏说,司徒华歆是国家难得的长者,为国家操劳很多事务,深得民心。朝廷的官员都吃着美味佳肴,但华歆却吃着粗茶淡饭,心里也不计较,真是太不应该了!为此,他特地赏赐华歆御衣,还为华歆全家男女老少做了新衣服,又赐给奴婢50人。朝廷每每把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大臣们都理直气壮地笑纳了,但华歆却没有收留她们,而是让她们嫁人,或者回家。

明帝曹叡上台后,70岁的华歆被拜为太尉。他称病请求退休,准备把职位让给别人,但曹叡不同意。曹叡派曹真伐蜀的时候,华歆在病中上了一道《止战疏》,陈述了他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兵不得已而用之”。就是国家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强国富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发动战争。曹叡看了他的上疏,非常感动。正好赶上秋天大雨,曹叡就命令曹真班师了。

所以,历史上的华歆是一位清正廉洁、不爱钱财的好官,至于小说和戏曲把他塑造成一个奸臣,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说说曹丕这个人。

在人们的印象中,曹丕是一个篡取汉朝皇位的野心家、阴谋家,比他爸爸曹操更阴险、更狡诈,因而更令人可恶。但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曹丕,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众所周知,东汉王朝到了汉献帝手里,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如同一个烂了的苹果,是一直把它供在桌子上好呢?还是应该把它扔掉?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东汉王朝就是一个烂了的苹果,曹操虽然没有把他扔掉,但也没有把它供在桌子上,而是任凭它一直烂着,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曹操死后,曹丕果断地扔掉了这个烂苹果,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这难道不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吗?

再说,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他早已行使了皇帝的权力,汉献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而已。魏国的天下是曹操一手打下来的,他称不称帝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他看重的是实际效果。而曹丕则不同,他既看重效果,也看重形式,所以他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给东汉王朝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因此,曹丕建立魏国并不是篡位,而是“接班”。

根据史书的记载,曹丕的雄才大略确实不能跟曹操相提并论,再加上他在位时间仅有6年多,死的时候才40岁,所以他不可能建立什么惊世伟业。所以,他的政绩和军功远远比不上他父亲曹操。但他从谏如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而且重视文化,恢复了太学;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民生,发展生产,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开创了士族政治的先河;巩固了中央集权,限制了后党、宦官的权力等等,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更难能可贵的是,曹丕称帝后不仅没有杀害汉献帝,而且给汉献帝很多特权,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还把汉献帝的儿子封为列侯,一般皇帝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那么,历史上的曹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三国志》评价说,曹丕离古代贤明的君主只差那么几步。差在哪里呢?《三国志》里说,如果曹丕的胸怀再宽广一点,为政再公平诚实一点,志向再远大一点,把善心再推广一点,那么他离古代的贤明君主就不远了。虽然这个要求有些“苛刻”,但充分说明曹丕在历史上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按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马植杰(1922年—2006年)的观点,曹丕在我国封建帝王中属中等偏上者。

曹丕的胸怀有宽厚的一面,确实也有狭窄的一面。说到宽厚,他不仅能善待汉献帝,而且能善待一些老臣。比如,对待杨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杨彪是一位元老级人物,但因为曹操杀了他的儿子杨修,所以他对曹家心存怨恨,不愿意为曹家效力。曹丕称帝后,请杨彪出任太尉,但遭到杨彪的拒绝。曹丕没有勉强,更没有迫害他,照样给予他优厚待遇,还拜他为光禄大夫,这是非常难得的。

说到曹丕的心胸狭窄,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七步诗”的故事。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呢?这个典故没有出现在《三国志》里,也没有出现在《资治通鉴》里,而是出现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并非正史,所以“七步诗”的故事并不可信。

当然,曹丕在争夺接班人的过程中,确实采取了一些不光明的手段陷害过曹植。他当了皇帝以后,虽然曹植屡次上疏承认错误,但他依然对曹植采取了压制政策,致使曹植忧郁而死。曹植确实才华横溢,但也有自身的致命弱点。他几次违犯国法,曹丕也没有“名正言顺”地将他杀掉,所以,“七步诗”的故事是不靠谱的。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不仅杀了哥哥和弟弟,而且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也全部杀死。但是,李世民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代明君的美名,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称颂。曹丕没有杀害自己的弟弟,反而留下不好的名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总之,曹丕算不上一流的皇帝,但也决不是一个昏君,更不是一个暴君。马植杰先生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