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挣脱自由的枷锁

挣脱自由的枷锁

时间:2022-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学成才1712年,一位男婴降生在日内瓦的一个小市民家中,他就是日后震动欧洲文坛的卢梭。在自由的阅读中,卢梭的天性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展。1750年,论文评选结果出炉,卢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

他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在他背后是法国革命的惊涛骇浪,他被认为是现代民主自由的捍卫者,也被咒骂为现代极权主义的旗手。他活着的时候遭到误解、谩骂与迫害,他死去依然被误读,时而被当做先知供奉在祠堂,时而被当做恶魔打入地狱。他就是卢梭,一位留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人物。

自学成才

1712年,一位男婴降生在日内瓦的一个小市民家中,他就是日后震动欧洲文坛的卢梭。不幸的是,卢梭出生没多久,他的母亲便撒手人寰,因此母亲在卢梭的脑海中是模糊的。母亲去世之后,卢梭便由姑母抚养,是姑母给他带来了母爱。卢梭的父亲是个钟表匠,每天的收入仅够糊口。他不像其他手工业商人那样,每日为了赚钱而奋斗,而是沉湎于阅读之中,懒散且富于幻想,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卢梭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有他嗜书如命的癖好无不受父亲的影响。卢梭的父亲每天晚上都在灯下读书给卢梭听,等卢梭能够独立阅读的时候,便读书给父亲听。他们沉浸在希腊、罗马的世界中,而忘记了现实的一切。卢梭的外祖父有大量的藏书,可以不断地借给卢梭父子读。卢梭最喜欢读的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希腊人的理性、罗马人的严谨;希腊的自由、罗马的伟大无不印在卢梭幼小的心灵中。卢梭虽然没有像伏尔泰那样生在富裕之家,接受正规而严格的教育,但是他有一个善良、仁厚的父亲,父子二人都将读书视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在自由的阅读中,卢梭的天性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展。虽然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但是姑妈给了他无尽的关爱,姑妈是个能歌善舞的人,卢梭就是在姑妈的歌声中长大的,后来卢梭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就得益于姑妈的启蒙教育。

卢梭像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在10岁那年被打破了。他的父亲因为与瑞士的一个军官发生冲突,不得不离家出逃。卢梭被交给舅舅监护,就这样他来到了舅舅家。在舅舅家,卢梭接受了人生中唯一一段正规的学校教育,他学习拉丁文和其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无拘无束的乡村世界中,卢梭感受到了纯朴的乡风民俗,这种宁静单纯的乡村生活在卢梭的记忆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

卢梭平静的学习生活仅持续了两年,舅舅就给他找了个学徒的差事干,起初是给一个讼师当秘书,但是卢梭根本就无法适应这种充满阴谋诡计的生活,没过多久,这位讼师便把卢梭辞退了。后来卢梭到一个雕刻师傅那里当学徒,这次干的时间比较长,前后有三年的时间。雕刻店旁边是一家租书的铺子,卢梭闲暇时间总是喜欢跑到这个书店看书,常常惹得雕刻师傅大发雷霆,因为卢梭看着看着就把工作给忘记了。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卢梭将书店里的书几乎都看完了,他觉得再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1728年,16岁的卢梭便从雕刻师傅那里逃出来,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一夜成名

卢梭身无分文地跑到法国,四处流浪。为了填饱肚子,他什么工作都做过,直到遇到华伦夫人,他才过上了稍微安宁的生活。华伦夫人非常喜欢俊秀的卢梭,将其视为自己的孩子,为了让他能有所成,华伦夫人曾经将卢梭送到意大利的一个修道院,但是卢梭无法接受天主教的保守与专制,不到一年便回到了华伦夫人的身边。

卢梭和华伦夫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屋
16岁时,卢梭认识了美丽、优雅的华伦夫人。这位年长他的女子对他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相爱并在一起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卢梭在华伦夫人家当管家,渐渐地,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在华伦夫人家中的十年是卢梭奠定学识基础的十年,这期间卢梭的阅读面大大扩大了,他阅读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些趣味性强的读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等作家的作品成为他书桌上的常客

1740年卢梭从华伦夫人家出走,当时华伦夫人已经另有所爱,卢梭以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便只身来到巴黎这个文化之都。在巴黎,卢梭做过家庭教师,为别人抄过乐谱,还做过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更重要的是,他认识了与自己同样穷困潦倒的狄德罗,两个人都是天才一样的人物,同样对哲学、文学饱含热情。在狄德罗的介绍下,卢梭开始参加巴黎的沙龙。沙龙一般都是巴黎的贵族显宦组织的,那些贵族老爷和贵妇人们家财万贯,愿意豢养一些他们所欣赏的文人墨客。一个学术小子,如果不经过沙龙的洗礼、不得到沙龙的认可就难有出头之日。

卢梭从小没有接受过礼仪方面的教育,在华伦夫人家中却补上了这一课,在灯红酒绿的沙龙里,卢梭虽然可以勉强应对,但是却感到不自由。他更喜欢与狄德罗等人自由地讨论学术。后来,狄德罗因为发表有关法国当局的言论而被捕入狱,卢梭积极奔走呼号,写信给那些贵族和夫人希望他们施以援手,拯救身陷囹圄的狄德罗。后来,狄德罗从地牢转移到地面上的监狱,并且可以会见朋友。卢梭为了给狄德罗解闷,基本上隔一天去看望狄德罗一次。1749年,卢梭在去看望狄德罗的路上发现了一则征文启事,是第戎科学院的有奖征文,题目是《科学与艺术是否有利于敦化风俗》。卢梭看到之后,心潮澎湃,其实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而且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想法。他见到狄德罗之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狄德罗鼓励卢梭应征,而且提醒他要出其不意,只有这样才能获奖。两个人讨论了大半天,卢梭才回到自己的住所,开始构思和写作这篇文章。卢梭通宵达旦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论科学与艺术》一文正式出炉,在这篇论文中,卢梭一反常规,认为现代科学与艺术败坏了人类的天性,让人们的道德堕落,彼此之间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相反,古代的先民却生活在纯真自然的年代,彼此关爱、互相帮助。1750年,论文评选结果出炉,卢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之后,经过狄德罗的推荐,这篇获奖论文正式出版,卢梭从默默无闻的穷小子一夜之间成为人人瞩目的文化名人。

卢梭雕像

卢梭写了一本阐述对孩子因材施教思想的《爱弥儿》,这使法国人重新认识到了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性。

创作颇多

卢梭成名之后,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这让他自信起来。他不愿再出入巴黎奢华的沙龙,他认为奢侈本身就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他不善言辞,也不喜欢喧闹,而他的朋友狄德罗则口齿伶俐,在沙龙里面游刃有余。1752年,卢梭谱写的歌剧枫丹白露宫公演,获得巨大成功,第二天路易十五便要奖赏卢梭一份年金,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不过令狄德罗气愤的是,卢梭拒绝了国王的赏赐。卢梭说,我需要的是自由,如果接受年金,难免授人以柄。

狄德罗本来是出于好意,因为卢梭可以用这份年金来改善自己拮据的生活。可是卢梭讨厌任何枷锁,他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便断然拒绝了狄德罗的劝告,从此再不参加令他作呕的沙龙。这两位昔日的朋友就此决裂。

卢梭离开了喧闹的巴黎,隐居于一个森林的陋室之中,奋笔疾书。1762年,卢梭先后出版了三部著作:小说《新爱洛伊丝》、政治学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和教育学著作《爱弥儿》。这三部著作都透露出一个主题,那就是自由。在《新爱洛伊丝》一书中,卢梭批判封建的礼教,倡导建立平等自由的家庭伦理;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反对任何教权、皇权专制;在《爱弥儿》一书中,他总结了儿童教育的规律以及方法。

可是这三部著作没有给卢梭带来巨大的声誉,相反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无论是法国当局还是瑞士当局都下令追杀他这个思想的异端。卢梭的晚年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为了摆脱身上的重重枷锁,他吃尽了苦头,但是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却鼓励后人为了自由继续战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