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玛丽娅·特雷西改革

玛丽娅·特雷西改革

时间:2022-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不但让玛丽娅·特雷西快速成长起来,也让奥地利扬起了改革的风帆。入侵者的暴行让捷克人、匈牙利人慢慢向中央政府靠拢,这为玛丽娅·特雷西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基础。整军经武奥地利国内上上下下都意识到奥军与普军之间的差距,因此玛丽娅·特雷西的军事改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当时玛丽娅·特雷西并没有蛮干,她已经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在各个阶层之间进行调解。

她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危难之际登上奥地利帝国的王位;她知难而上、逆势改革,将岌岌可危的奥地利变成中欧大国。她就是玛丽娅· 特雷西,18 世纪欧洲最有权势的女人,但是她并不专权,早早地就让儿子约瑟夫参与政治、锻炼才能。正是他们母子二人为近代奥地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战火中登王位

玛丽娅·特雷西是在战火中登上王位的,在八年的战争中她从一个懵懂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成熟老练的政治家。玛丽娅·特雷西在位期间,奥地利经历了两次欧洲大战,即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有人说这是一场大战,因为两次战争中间只隔了七年,七年战争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延续。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不但让玛丽娅·特雷西快速成长起来,也让奥地利扬起了改革的风帆。特雷西的改革措施推行的比较顺利,道理很简单:不改革,奥地利就会成为各个强国刀板上的鱼肉。

玛丽娅·特雷西继承的帝国是由好几块领地拼凑起来的帝国(其中比利时还不与本土相连),这个帝国没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理想。虽然自马克西米连一世以来,历代奥地利君王都想将旗下的各个领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可以有效管理的国家,但是这仅仅是个梦想而已,因为各个领地在不同的等级会议和贵族会议的把持之下,君王的命令多数时候都只是一纸空文。

玛丽娅·特雷西画像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使帝国的各个领地开始向中央靠拢,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虽然他们讨厌哈布斯堡家族的玛丽娅·特雷西,但是相比周边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帝国政府还是值得信赖的。西里西亚的百姓在西里西亚被腓特烈二世侵占之初并没有做什么反抗,因为他们觉得无论是玛丽娅·特雷西统治西里西亚还是腓特烈二世统治西里西亚都没什么差别,他们甚至抗拒“解放”他们的奥军。等到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在西里西亚烧杀抢掠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在腓特烈二世眼中西里西亚不过是一块殖民地而已。入侵者的暴行让捷克人、匈牙利人慢慢向中央政府靠拢,这为玛丽娅·特雷西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基础。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在他统治时期,普鲁士军事快速发展,领土急剧扩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奥地利差点儿被法国和普鲁士吃掉,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集权程度非常高的中央政府,尤其是普鲁士,不但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还有一群谦恭能干的官僚。奥地利人正是要学习法兰西、普鲁士的长处,这种思潮为特雷西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整军经武

奥地利国内上上下下都意识到奥军与普军之间的差距,因此玛丽娅·特雷西的军事改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当时玛丽娅·特雷西并没有蛮干,她已经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在各个阶层之间进行调解。为了激发人们的改革热情和危机感,玛丽娅·特雷西到处宣扬下次战争迫在眉睫,如果不即刻进行军事改革,奥地利便有灭国之虞。玛丽娅·特雷西的判断并不是没有道理,普鲁士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但是欧洲的“无主土地”(并不是没有主人的土地,而是小国,在大国眼中,小国就是嘴边的肥肉)所剩无几,普鲁士的发展必然要与其他大国发生冲突。

玛丽娅·特雷西认为,腓特烈二世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既然他能够做出不宣而战占领西里西亚这种事情,那么下次他也会偷袭维也纳。所以,奥地利国内必须进行军事改革。

紫苜蓿革命

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奥地利农民 采取轮作制,将土地分成两部分,每年只耕种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置之不理,以此来恢复土壤中的钾肥。后来奥地利人发现,在休耕地上种植紫苜蓿一样可以起到休耕的效果,而且苜蓿可以用作牲口的草料。于是,奥地利政府便下令在全国的休耕地上种植紫苜蓿,此举被称作“紫苜蓿革命”。通过这项革命,非但没有降低粮食产量,还为牛羊提供了肥美的草料,可谓一举两得。

要进行军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兵员问题,在欧洲战场上雇佣兵曾经盛行一时,但是当各国建立起常备军之后,雇佣军就被淘汰出局。虽然自1649年起奥地利就开始实行征兵制,并且这些招募来的士兵构成了奥地利常备军的核心,但是人数太少,一旦发生战争,主帅用兵总是捉襟见肘。除这支常备军外,其余的士兵几乎都是从各个领地临时拼凑起来的,这些士兵几乎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其战斗力可想而知。特雷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军税”,每一块领地缴纳一定的税金之后,便不用再向国家提供军队。国家利用这笔税金招募士兵,补充装备,加强训练。在招募新兵时采取抽签的办法,除了贵族、地主、官僚、医生、牧师之外的适龄青年都有义务应征入伍。

为了提高军事指挥水平,玛丽娅·特雷西创办了特雷西陆军大学,这所军校为奥地利培养了大量年轻有为的军官。特雷西为了让儿子约瑟夫熟悉政治,便将军事改革的重任交给他处理。约瑟夫果然不负所托,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淘汰了在军队中混吃混喝的贵族军官,规定所有军官的选拔都必须按照才能和经验,无才无德、好吃懒做之辈不会得到升迁,更不会担任重要的职位。当时,军队中的一些年老军官在退役之前要将职位转让,以此获得养老金,约瑟夫严令禁止军职买卖,为了安抚那些年迈的军官,约瑟夫设立了退休金,军官退役之后便可以获得一笔养老金。

由于新招募的士兵多是贫苦农民和无业游民,为了提高兵员素质,约瑟夫还从商人、工厂主子弟中招收青年军官。约瑟夫一改以往对士兵的严厉管制,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但提高士兵衣食住行的标准,而且还减少那些华而不实的机械性操练;给予士兵适当的私人空间;士兵退役之后推荐到海关或者内地担任征税员。

经过特雷西和约瑟夫的苦心经营,奥地利军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等到七年战争的时候,腓特烈二世发现奥军已经不是当年的那支军队了。面对奥军的进攻,腓特烈二世数次要服毒自尽,由此可见,特雷西的军事改革效果非同一般。

发展实业

18世纪是个重商主义盛行的世纪,各国都努力发展经济、充实国库,君主在战场上厮杀依靠的不仅是钢枪,还有充足的金银。军队的司令官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一个财政部长为其筹集粮草。

特雷西深知经济发展对奥地利的意义,她大力发展工业、解放农民、开发边疆、修建道路、建立关税同盟。奥地利身处中欧地区,农奴制思想浓厚,缺少有技术的劳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雷西一方 面放宽地主对农民的限制,另一方面则鼓励移民。当时德意志南部地区较为贫困,但是这里的人几乎都能读能写,有一技之长,奥地利政府就帮助这些人口移民到奥地利。此外,犹太人也受到欢迎,犹太人在欧洲各国并不受欢迎,但是这些犹太人却是高超的管理者和精明的金融家,奥地利政府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对移民到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者不拒。

奥地利政府还选派大量的技术工人到国外学习,而那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则禁止移居国外,如此一来,奥地利的工业发展有了人才基础。工场手工业在奥地利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减少国内商品流通的成本,大量的国内关卡被取消,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奥地利与土耳其接壤,虽然屡次发生战争,但是贸易往来却没有中断。

与其他的重商主义国家一样,奥地利政府成立了专门管理和规划国内经济发展的部门,1752年成立的“宫廷商业委员会”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参谋部。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吸引到这个部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规划,将奥地利经济引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奥地利已经不再是东欧那个农奴庄园遍地的落后国家,工业、农业和贸易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玛丽娅·特雷西骑马雕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