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简介

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简介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前后四次前往玛丽玛萨人社区进行了调研。原生论强调从族群的客观属性出发定义民族或族群,认为族群的文化特征在族群认同的塑造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而建构论则认为,族群认同一定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它的边界不与地理文化边界必然重叠,而常与社会政治的利益形态相结合。原生论和建构论对“族群认同”的假定忽视了概念之外使其得以发生的历时过程、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族群内部可能不断分化的多元认同形态。

李志农 廖惟春

一、内容摘要

玛丽玛萨人是一个生活在我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的人口不足3000人的鲜为人知的族群,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中被识别为纳西族。笔者前后四次前往玛丽玛萨人社区(共计11个玛丽玛萨村寨)进行了调研。在对各村寨的族群认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这些历史上曾长期共享同一族群身份的村寨,其各自的“玛丽玛萨认同”在近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呈现为一个动态演变的历史过程和复杂多元的认同体系。其中,有的村寨延续了原有的族属脉络,完全认同且努力强化自身的玛丽玛萨身份,否认纳西族身份;有的村寨却根据现实生境的需要,决然否认了村寨的历史渊源,积极构建新的“纳西族”身份;而更多村寨的族群认同,则根据具体社会情境的需要来回游移于藏族、纳西族和玛丽玛萨人的多重族群身份之中。本文从11个玛丽玛萨人村寨中撷取了汝柯、格花、海尼3个村寨作为研究个案,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说明与分析,从中指出既有族群认同在解释我国族群现实时的局限和不足,并尝试建构新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模型。

二、主要创新

1.对既有族群认同理论进行了反思,讨论了既有的认同理论将“族群认同”作为单一的自变量或因变量代入现实,用以分析族群现象的研究思路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中西方族群研究中,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大致可分为“原生论”和“建构论”两种,后又派生出了边界论、情景论、资源竞争理论、工具论等有影响的次级流派。原生论强调从族群的客观属性出发定义民族或族群,认为族群的文化特征在族群认同的塑造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而建构论则认为,族群认同一定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它的边界不与地理文化边界必然重叠,而常与社会政治的利益形态相结合。

原生论和建构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族群认同的根源及属性,为理解族群现象提供了不同路径,但它们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却造成当下族群认同研究的思维固化与钳制。两种理论更为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它们过分地将关注焦点投掷在“族群认同”这一概念本身上,共同假设“族群认同”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单一的、孤立的、平面的变量。其中,原生论将它定义为一个自变量,只有自己改变并自我决定,不受外在因素干扰;而建构论则将之定义为一个“因变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随意变更,敏感于外在一切环境地变动。原生论和建构论对“族群认同”的假定忽视了概念之外使其得以发生的历时过程、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族群内部可能不断分化的多元认同形态。从而将“族群认同”简单理解为单向度的概念工具而非立体综合的认知体系。

本文认为,首先,“族群认同”并不是一个可以清晰辨认和容易测量的指标,将其作为单向度的自变量来分析现实时,往往会使研究者忽视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关系。其次,族群认同并非人们在情感或利益上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它的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最后,族群认同不是单一指标,而是一套程度和性质不同的多元构成的认知体系。

本文通过对同为玛丽玛萨人“同一族群的不同认同”的三个村落的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提出面对中国族群生态的新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日渐呈现的族群内部身份认同异质化倾向,我国的族群理论应当同时在历时与共时、向外与向内四个维度上对“族群认同”予以重新定义,力争从根源上超脱原生论和建构论对于这一概念的单向假定,以探求能在更为普遍的时空范围内更具解释力的分析路径和理论体系

2.对“族群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提出了族群认同的“连续统”理论。以玛丽玛萨同一族群的不同族群认同为案例,提出在对“族群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时,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上进行扩展,即共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历时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族群内部的多元一体形态,它们在理论上共同构成了族群认同的“连续统理论”。

“连续统理论”认为,在内涵上,“认同”并非一个单向度的自变量或因变量,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和认同体系。族群成员或族群内部各部分对于族群整体的认同实际是一段由许多代表不同认同状态的点构成的线段,它以“完全认同”和“宣布脱离”(放弃认同)作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在现实社会中,某一族群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的认同状况就处于这个“连续统”链条的不同位置上,并可能随着历史情境的改变而左右游移。而影响族群认同发生左右游移的外在动因是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新的利益考量机制的产生,内在动因则是各族群在“文化自觉”上对于族群身份意义的重新思考;在外延上,族群认同的“连续统理论”也包含了三个维度:即族群认同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同一族群内部不同部分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以及个体族群成员头脑中对于自身多重身份的认同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连续统。

总之,本文提出的族群认同的“连续统理论”,超越了原生论和建构论对族群认同根源和本质的过分关注,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族群认同背后的社会政治关系以及其历史过程上,同时放弃了以往研究中对于同一族群内部在情感和利益上“呼声一致”的顽固假设,指出了我国族群认同现状中普遍存在的“同一族群不同认同”的现实。期望通过对族群认同研究领域“族群内部分析”视角的引入,能为全面理解我国新时期的族群认同现状,提供可运用在更大范围内的、更具解释力的族群认同分析理论和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李志农,女,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廖惟春,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