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与圣西门

社会主义与圣西门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第二篇文献则是根据涂尔干专门讨论社会主义问题的讲义整理而成,为《社会主义与圣西门》;在最后一部分中,编选了涂尔干所发表的专论政治理论和政治问题的书评、笔记、论文和讨论等。按照安东尼·吉登斯的说法,对涂尔干而言,区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与区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编选说明

编选说明

本卷的主题为政治哲学,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第二篇文献则是根据涂尔干专门讨论社会主义问题的讲义整理而成,为《社会主义与圣西门》;在最后一部分中,编选了涂尔干所发表的专论政治理论和政治问题的书评、笔记、论文和讨论等。

《孟德斯鸠与卢梭》由两部分组成:《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最初是以拉丁文论文的形式于1892年发表的,题为“Quid Secundatus politicae scientiae instituendae contulerit”;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虽然发表的时间晚得多,但原讲义在涂尔干于波尔多大学任教时就已经形成了,只是在涂尔干过世后,由Xavier Léon整理而成,发表于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XXV(1918),pp.1—23,pp.129—161。在这两篇文献中,涂尔干的立论都试图在暗示,社会学的肇端应该追溯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关“法”的理论。在孟德斯鸠那里,“法”不仅意味着一种必然的秩序,而且与“类型”的概念有所牵连,这样的做法直接在“社会存在”的概念上确立了“社会形态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卢梭的学说来说,其中的关键意涵就是“自然状态”与“公民状态”之间的关系。涂尔干敏锐地觉察到了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到《社会契约论》一以贯之的论题。他认为,如果说自然状态是一种仅仅依赖于自然力的个体孤立状态,那么公民状态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然而,公民状态所依赖的是一种加在自然力之上的新的力量,即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普遍意志。如果说自然状态中的人自愿服从于自然力,自发采纳自然力加给他的方向,那么公民状态中的人,也自由地服从普遍意志,因为普遍意志就是他自身,服从普遍意志就等于服从自身。由此看来,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决定论与道德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在他对卢梭政治学说的诠释中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社会主义与圣西门》最初的题目叫做《论社会主义》(Le Socialisme:Sa Définition,ses debuts,la doctrine Saint-Simonienne),是根据涂尔干从1895年11月到1896年5月在波尔多大学所设课程的讲义(即“社会主义史”)整理而成的,其中,马塞尔·莫斯做了大量的编撰和校勘工作。概言之,本篇文献的核心论题就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基本差别,由这一差别可以引出两者在起源、样态、社会建构的形式和方向上的根本差别。按照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说法,对涂尔干而言,区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与区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学说是18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产物,或者说是基于“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建构,社会主义者“要求把商业和实业活动与指导性的社会机构联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学说,换言之,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特征,就是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为本,寻求协调经济关系、维护道德功能的社会改造。就此而言,本篇文献对于重新检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辨析各个社会思想流派在处理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差异都大有助益。当然,在本篇文献中,涂尔干是从学说史的角度来追察社会主义之理路的,这自然与之后社会主义经过百余年发展的景象有很大出入,所以敬请读者细加甄别,审慎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