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节点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节点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整体上来考察,自然科学自近代诞生以来已发生了四次科学革命。第四次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一次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_当代科学技术哲学

四、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

本节主要通过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和分析,集中阐述社会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的思想以及知识社会的走向。

1.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一般指自然科学前沿新发现和崭新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所导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飞跃,是在科学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的“科学范式”的转变。通常,当原有的科学理论体系遇到它无法解释和包容的一系列新的观察和实验现象而产生危机时,便爆发旨在变革旧的科学概念、观念和理论体系的科学革命。

从整体上来考察,自然科学自近代诞生以来已发生了四次科学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1543年N·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中经G·伽利略和J·开普勒的工作,到I·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构建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科学理论的第一次大综合为止。

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它由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所组成。特别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理论的建立)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的建立),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并被归之于自然的原因。

第三次科学革命发端于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即X射线、天然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发现,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标志。A·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建的狭义相对论和于1916年创建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之间、空间和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之间以及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统一性,扬弃了I·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观念。1925—1926年,W·K·海森堡、E·薛定谔等人建立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客体规律的微观客体规律,阐明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凸显了微观世界的概率随机性,确认了量子关联的实在性,说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四次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一次科学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末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创立,之后涌现出了分子生物学,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等自组织理论,以及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一系列在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具有根本变革性质的新学科、新理论。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感受到这场革命,并根据各自学科的发展情况来理解这场革命。

1954年,N·维纳提出,统计物理学是相当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另一次革命(28)。1968年,L·V·贝塔朗菲宣称,一般系统论标志着科学的“重新定向”(29)。1979年,钱学森提出:“从科学理论角度来看,20世纪上半叶的三大伟绩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控制论,也许可以称它们为三项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三大飞跃。”(30)1985年,他对这一提法作了修正,认为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等融会贯通,建立和发展一门系统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不亚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31)。1985年,I·普里戈金和G·尼科里斯指出,当代科学正经历着一个理论变革时期,并把这一变革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相提并论,认为在宏观层次上“物理学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转变”(32),这就是非平衡态系统理论。1987年,美国《纽约时报科技部主任J·格莱克综合表述了混沌理论工作者的一种普遍性看法:“20世纪的科学有三件事将被人们记住: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混沌是本世纪物理科学中第三次大革命。就像前两次革命一样,混沌割断了牛顿物理学的基本原则”(33)。混沌现象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复杂性问题的研究,逐渐认识到非线性因素,是这种复杂性问题的集中表现。中国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以混沌现象作为中心课题的非线性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会持久地影响自然科学的进程,成为继量子力学、相对论之后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34)

实际上,第四次科学革命不是发生在物理学一个领域,而是发生在差不多所有的科学领域。当前,人们已经发现,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内,各种系统有着共同的概念,非线性系统具有超越不同学科领域局限性的共同性质。由此启发人们突破不同学科领域的局限性,从而使非线性研究从范例的研究走向一个以探索复杂性为目标的,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前沿学科——非线性科学。

2.技术革命

所谓技术革命,是指包括技术原理、技术结构、技术功能、技术规范在内的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飞跃,是在技术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的主导技术或主导技术群的转换过程。回溯过去,近代技术史上已发生了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是以I·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革新(1733年英国的J·凯伊发明织布用的飞梭,1769年R·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0年J·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6年S·克隆普顿发明走绽纺纱机,1785年E·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布机等)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1765年,J·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形成了以蒸汽动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工业生产手工业到机械化的转变。这次技术革命使工业社会迅速建立起来,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动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35)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30年代,以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1829年美国的约瑟·亨利发明电动机,1832年法国的H·皮克希发明发电机)为开端,形成了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工业电气化,把人类从动力供给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和火花将取而代之。”(36)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核技术为开端,以包括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在内的电子技术为主导,以自动化为标志,使社会生产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自动化。

第四次技术革命,是目前还在进行着的一次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整体相关的技术群体形式出现,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群体,实现了生产的信息化。这次技术革命的实质与信息、知识密切联系着,力求使人脑得到延伸而减轻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以前几次技术革命的实质是人的体力的解放,那么这次技术革命的实质是人的智力的解放,人的智力和物化在产品中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和国家实力的关键因素。

3.产业革命

所谓产业革命,指的是“产业范式”(包括产业的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产业运行方式、产业规模等的总和)的变革。当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与运用,引起产业结构、产业运行方式、产业规模相应的变化,技术革命便转变为产业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及相随而来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导致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以及蒸汽机车、蒸汽轮船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

第二次技术革命及相随而来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生产过程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加上电气化,导致电子工业、电器工业、材料工业、电信工业、电加工工业以及以汽车、飞机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

第三次技术革命及相继而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生产过程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加上自动化,导致电子材料工业、电子器件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家用电器工业、机电一体化工业、计算机工业、医疗电子工业以及石油化工核电工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

第四次技术革命及相继而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使生产过程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又加上信息化,引发了诸如信息技术产业群、生物技术产业群、海洋开发产业群、宇宙开发产业群、“绿色”产业群、知识产业群等新型产业群的崛起。这次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意义之深远,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所远远不能比拟的。在它的推动之下,现代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空前的巨变。

4.社会革命

所谓社会革命,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指称,狭义的是指社会经济形态的飞跃、社会制度的变革;广义的是指包括社会制度变革在内的、社会思想与社会生活的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回溯历史,人类社会已发生过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发生于约250万年前的工具制造革命,它使人区别于动物,从此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原始社会。第二次是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它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开始了动物饲养和植物栽培,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第三次是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第四次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革命,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5.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相互关系

在上述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发现相邻的两次科学革命之间,总有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而且这次技术革命与相邻两次科学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有一个重叠期。这表明每一次技术革命即是它前面的那次科学革命成果的应用与检验,又是它后面的那次科学革命发生的源泉和基础。比如,第一次技术革命中所出现的蒸汽机,虽然到瓦特这里达到了普遍实用的程度,但是它的热效率很低。如何提高热效率,这是当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第一次科学革命所形成的经典力学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才导致了热力学理论的建立,最终爆发了科学史上第二次科学革命。而第二次科学革命又起到了推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作用,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对电磁波的预言,导致了50年后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的发明。由此可见,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实际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这四种革命中的任何一种革命的发生,都可能会引起另一种革命,并且其自身也要受到其他类型革命的影响。而对于社会革命来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社会革命的起点,产业革命是社会革命的中介,社会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把人类社会的变革和革命,单纯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自然而然的发展的结果。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革命的实现,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种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的要求时,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必然转变为先进阶级和人民群众变革旧制度的自觉的历史活动。也只有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斗争,这种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6.知识社会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

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是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社会的一种形态。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意识到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1966年罗伯特·E·莱恩最早提出“知识社会”这一概念。1969年,P·F·德鲁克在《不连续的时代》中将知识置于“我们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的地位(37)。1973年,D·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是后工业社会革新和变革的主要力量。“后工业社会”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社会不同,它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社会”。他还提出“中轴原理”、“中轴结构”的观点,力图在概念图式的范围内,以社会的某一因素及相应的组织结构为轴心,说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他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中轴转换的顺序是道德中轴、权势中轴、经济中轴和智力中轴。未来社会是以智力为中轴的“智力社会”。在智力社会里,科学技术知识是社会的轴心因素和支配力量;掌握着科学技术知识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是社会的中轴结构。智力社会也就是以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技术组织为核心的“知识社会”。1982年,J·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进一步概括了知识社会的四个特征:(a)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b)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c)人们注意和关心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将来;(d)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的社会。1985年,堺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工业社会的终结和知识价值社会的开始》一书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和产业组织发生了根本变革,世界将进入“知识价值社会”。其主要特点有下列方面:(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现象;(b)城市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核心阶层,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c)未来社会要求企业领导人对技术的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产品销售动向等有预见能力;(d)由于在未来社会里主要的财富是由社会的主观意识决定的“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因此,社会财富将呈现出抽象化的特点。1990年,A·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出,随着西方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他还对知识的含义进行了新的发展,包括事实、原理、观念和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P·F·德鲁克在他的新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类正进入知识社会。他认为,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教育的人成为社会的主流。尽管知识社会的理论还在探索中,但是知识社会即将到来已成为共识。

现代化,是指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一般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发生两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主要特征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其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创新化、智能化、个性化、分散化、多样化、生态化、学习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其典型特征是非工业化、非城市化(指城市居民向郊区和乡镇迁移)、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38)

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70年代世界现代化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图17-3)(39)。首先,工业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已经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入非工业化、非城市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继续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其次,工业化国家的基本内涵发生质变,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但也受到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世界现代化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img143

图17-3 世界现代化进程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