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国文学家劳伦斯

英国文学家劳伦斯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大上学后,劳伦斯开始显示自己的个性,就是决不循规蹈矩。劳伦斯,英国文学家、诗人,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诺丁汉大学建于1881年,是英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劳伦斯曾经在此就读。劳伦斯在诺丁汉大学就读的是两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书课程,1908年毕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劳伦斯等于是同时失去了母亲、妻子、情人、姐妹。她本人身材高挑,金发碧眼,丰满健壮,热情洋溢,充满了生命力,她与劳伦斯一见钟情。

恋母的男人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年9月12日生于英国的伊斯特伍德矿区。它是英格兰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煤矿城镇,到处是煤灰和烟尘,丑陋而肮脏。

劳伦斯生下来时体弱多病,四岁了还是个面色苍白的小娃娃,走路摇摇晃晃,成天像影子一样跟在母亲后头。长大上学后,劳伦斯开始显示自己的个性,就是决不循规蹈矩。由于他身体不壮,在男孩堆里占不了便宜,就明智地跑到了女孩堆里,他也的确讨她们的喜欢,甚至当起了女学生的头,带她们做游戏。

12岁时,劳伦斯获得了读诺丁汉高中的奖学金,但在中学里成绩不佳,尤其作文成绩不好。中学毕业后,通过哥哥的帮助,他在一家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差使,主要是翻译从德国和法国来的订货信件。但几个月后这份工作就结束了,因为他的家庭遭到了一个莫大的变故:他的哥哥威廉得肺炎去世了!

此前,劳伦斯的母亲一直把威廉当做心肝宝贝,对其余孩子则冷淡得多。现在,威廉去世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她慢慢把那种炽热的感情转移到了劳伦斯身上,这对劳伦斯一生及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母亲的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劳伦斯离开了第一个恋人杰西,这时候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些不正常了,就像他后来一封信中所言:“我们彼此爱着,几乎像丈夫与妻子那样爱着”。

1905年劳伦斯被诺丁汉大学录取,由于交不起学费,便作为一名临时教员在伊斯特伍德的一所学校工作了一年,凑齐了学费。这时候他已经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三个重要的女人露易丝·巴鲁斯。1906年9月他们一同进入了诺丁汉大学,她丰满性感,是第一个让他得到肉体满足的女人。在大学里,劳伦斯喜欢的课只有一门,就是年长他20岁的现代语言系主任威克利教授的课。现在劳伦斯已经将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写作了。1907年秋,他在《诺丁汉卫报》的一次圣诞短篇故事竞赛中得到了奖金3英镑。

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诗人,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诺丁汉大学建于1881年,是英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劳伦斯曾经在此就读。图为诺丁汉大学一景。

劳伦斯在诺丁汉大学就读的是两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书课程,1908年毕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年10月他在伦敦南部的戴维森学校找到了工作,这是一所只收男生的学校,年薪95镑。当老师时他又结识了不少女性,其中包括金发碧眼的爱丽丝·达克斯。达克斯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思想前卫。一天,劳伦斯在她家里写诗,苦思不能下笔,她便将他带到楼上,发生了性关系,事毕他立即下笔如有神了。

1909年夏天,《英语评论》发表了他的五首诗并刊登了他的照片,主编许弗还给劳伦斯去了信,表达了他对劳伦斯的赞赏,这是劳伦斯在文坛初试啼声。1910年,他的母亲得了癌症,匆匆而逝。对于劳伦斯等于是同时失去了母亲、妻子、情人、姐妹。第二年初,劳伦斯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白孔雀》。从第一部著作他就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他最在意的不是情节而是人物的内心,而且,这个内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描写,而是直指人物的内心深处那个也许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无意识的自我。更进一步地说,这个自我有类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本我”,是一个本能的、充满了里比多(原欲)——性之张力——的自我。

英国文坛很快对这部小说有了反应,《文学协会》、《伦敦学报》、《星期六评论》等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其中最中肯的应当是率先认识劳伦斯的《英语评论》,它说:“在D.H.劳伦斯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位新作家,一位肯定会得到人们重视的作家。”劳伦斯因此书得到了50英镑稿费,相当于他大半年的工资。

劳伦斯故居
劳伦斯生于英国诺丁汉,在其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作品,其中小说代表作有《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虹》等,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问题。不过,在劳伦斯生前,这些作品并不为大众所接受,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才引起世人的瞩目。

这年11月,劳伦斯得了肺炎,好不容易挺过来后,医生告诉他他的体质已经不适合教师这样的职业了,于是他辞去教职,到伯恩茅斯疗养去了。疗养过后,劳伦斯又对自己能否依靠写作谋生产生了疑虑,想找一个糊口的职业,于是他去拜访在诺丁汉大学时的老师威克利教授。这是1912年4月初的事。

这次拜访对劳伦斯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弗丽达。弗丽达是威克利的妻子,时年31岁,比威克利小15岁,出身德国普鲁士贵族家庭,父为男爵,亲戚中包括普鲁士外交大臣和国务大臣这样的高官。她本人身材高挑,金发碧眼,丰满健壮,热情洋溢,充满了生命力,她与劳伦斯一见钟情。

几次拜访密谋之后,劳伦斯就带着她私奔了。这时候弗丽达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将儿子留给了丈夫,将两个女儿送到了父母那里,自己则跟着劳伦斯远走高飞。她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不是我,是风》中如此描述这桩轰动一时的风流韵事:

他仿佛使我的身躯和灵魂摆脱了我过去的全部生活。这个26岁的年轻人掌握了我的全部命运,全部前途。而我们相识还不到六个星期。我无能为力,只得听任命运的安排。

1912年5月3日,劳伦斯和弗丽达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前往德国。他们在德国享受着蜜月般的生活,特别中意那些远离尘嚣的地方。这时候的劳伦斯文思如泉之涌,写出了大量作品。后来,劳伦斯离开了德国,来到了意大利,《儿子与情人》是在意大利最后完稿的。

《儿子与情人》的出版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其中有相当多的肉欲情节,出版社拒绝出版,不过几经删改之后于次年5月出版。《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其主题正如其名,描写了一对母子之间是母子又似情人的关系。不用说,是以劳伦斯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的。其中有这样的情节,母亲对儿子保罗说:“其实我从来没有——你知道,保罗——我从来没有过丈夫——实际上没有过——”他抚摸着母亲的头发,他的嘴唇贴在她的喉部。“呃,我并不爱她,母亲,”他喃喃道,同时可怜巴巴地低下头,把双眼埋在她的肩头。母亲给了他一个热烈的长吻。“我的孩子!”她发抖的声音里充满着激情。不知不觉地他轻轻地抚摸起她的脸来。

这描写的哪是正常的母子,而是正常的情人,不正常的母子,是弗洛伊德恋母情结的生动的文学表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虽然英国举国陷入战争狂潮,然而劳伦斯却狂怒地诅咒战争。甚至设计了一个理想国瑞奈宁(Rananim),要集合20来个人在欧洲之外找一小块移民区,大家在那里过着共产主义式的生活,永远没有战争的阴霾。为此他向那些著名的文人学者发出了一封又一封信件,号召他们支持他,然而基本上杳无回音,令他沮丧而愤怒。

1915年9月,《虹》出版了,《每日新闻》评论说它是“一部关于空洞概念的理论书籍”,不是“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全书主要是茫茫一片枯燥无味的生殖力崇拜的荒野”。《环球》杂志则说“整本书都是一次性的狂欢”。这些声讨导致当局对《虹》的查禁。这个后果又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更坏的后果:没有人再向劳伦斯约稿了,他日益阮囊羞涩。劳伦斯只好离开伦敦,跑到了偏远的康沃尔定居。这时候他的脾气更加急躁,喜怒无常,经常弄得来拜访他的朋友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这些朋友中包括与他最亲近的默里。

到1917年底,他更加贫困了,有时候吃饭都成问题,他在一封信中甚至说想去沿街乞讨。据这时候来看望他们的一位朋友描述,弗丽达穿着花花绿绿的非常廉价的棉布连衣裙,劳伦斯光着脚板穿了双破鞋,戴着顶破旧的巴拿马帽,他的衣服裤子由于穿得太久,洗得太多,已经短了许多,手腕和脚脖子都裸露在外。他还自嘲地说这是他唯一的裤子,他必须趁晚上的时候把它洗干净,等到早晨干了再穿。

斯陶尔山谷和泰德汉村
缓缓流动的河流、悠闲的牛群和羊群、零星散布的村庄,如此美丽的风景,怎能不孕育出劳伦斯这样的伟大作家。

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劳伦斯仍一样赤贫,几乎饭都吃不上了,弗丽达忍不住经常地哭泣,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他决定离开这个使他如此痛苦的祖国,到一个新国家开始新生活。他到了意大利都灵,口袋里只剩下9英镑。所幸得到了一个侨居意大利的英国人贝克尔的帮助,不过劳伦斯马上再次显示出他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缺点,与贝克尔发生了争执。他离开了贝克尔,此后在意大利各地犹如逃亡地到处流浪。

1920年2月底,他到了西西里岛。这时正值春天,阳光明媚的西西里令劳伦斯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他写下了许多诗篇,如《光秃秃的无花果树》、《木瑾和鼠尾草》等。此时一直受着贫穷折磨的劳伦斯也略为时来运转了,他的旧作如《恋爱中的女人》、《虹》等的销路好了起来,得到的版税大为增加,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这时他接到了一封信,是美国富婆梅布尔来的,她力邀劳伦斯去新墨西哥一个叫陶斯的地方,描写了那里极富特色的风俗与风光,甚至随信寄来了一些那里的土特产,像印第安人巫师的符咒之类。

梅布尔的信让劳伦斯大为动心。于是,1922年2月,劳伦斯夫妇乘上了英国邮船“奥斯特利”号,经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入印度洋,经锡兰往东,到了澳大利亚,8月份时抵达了美国旧金山。

梅布尔专程到旧金山来迎接劳伦斯夫妇,然后一起前往陶斯。陶斯位于高原之上,是印第安人保留区,景色壮丽。劳伦斯夫妇先住在梅布尔家,后来搬到了梅布尔专为他们准备的一座十分漂亮的用土砖砌成的房子里,铺着当地印第安人编制的地毯。但劳伦斯与梅布尔的关系很快出现了裂缝,也许是因为弗丽达与梅布尔合不来,于是劳伦斯离开了,搬到了附近牧场上的一栋木屋里。不久,两个丹麦画家,贫困而年轻,也来到了这里,劳伦斯接待了他们,四个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他还接待了专程来看望他的忠实的读者和朋友塞尔泽夫妇,据说塞尔泽甚至不让妻子在洗手前读劳伦斯的来信。

1923年3月,他离开陶斯,到了墨西哥城,在这里写下了名作之一《羽蛇》。在墨西哥的生活结束后,劳伦斯回到了美国。两人不久就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争吵,因为弗丽达要回欧洲,劳伦斯却不想。两人愤怒地分手了,劳伦斯留在美国,弗丽达回了欧洲。但他们的愤怒只是暂时的,弗丽达不断请求丈夫回到身边来,终于打动了劳伦斯,这年11月他动身返回欧洲。

回来时他一见到妻子就感觉不对劲,她是与朋友默里一起来迎接他的,他很快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普通的朋友那么简单,看样子弗丽达这段日子并不孤单,后来证明他的感觉是对的。这时已经是1924年了,梅布尔同劳伦斯重修旧好,她甚至送给劳伦斯一个叫弗林哈特的农场,于是劳伦斯夫妇又去美国了,生活在他的农场里。

1925年时,一位大夫检查了劳伦斯的身体后,告诉他他得了肺结核,最多只能活一两年了,于是弗丽达带着丈夫住进了自己的农场,这时候的劳伦斯已经是个典型的结核病患者了,瘦得皮包骨头。这年9月,劳伦斯回到了英国,此后在德国和意大利等地旅行。他们在热那亚附近租下了一座别墅,别墅的主人是一名军官,叫拉瓦格利,他与作家夫妇成了朋友,并且在25年后娶了劳伦斯的遗孀。在这里劳伦斯开始写他最著名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初交付出版。刚一出版,由于里面有许多赤裸裸的性描写,立即在英国和美国都遭到查禁。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如劳伦斯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所言:“这是一部宣传崇拜阳具的小说”。

1929年8月底,劳伦斯去了德国的巴伐利亚治疗他的肺结核,在病痛中度过了44岁生日。这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他死于1930年3月2日,弗丽达后来是这样回忆劳伦斯的最后时刻的:

这会儿,他的呼吸平稳多了。可突然,他又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生命之线在他起伏的胸膛里断了,他的脸变了颜色,面颊和下颚松垮了。死神已经俘虏了他。死神来了,劳伦斯死了,如此简单,只有细微的变化。然而,这又是决定性的、让人震惊的变化,他死了!

位于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风景如画,著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就是劳伦斯在此地创作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