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线上教学家长心理辅导

线上教学家长心理辅导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校园环境第三节 优化校园环境在一所乡村学校,有一个男生。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人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可以改善客观的自然因素,也可以在已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环境育人的宗旨,营造出优化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客观环境。

优化校园环境

第三节 优化校园环境

在一所乡村学校,有一个男生。男生的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习也不好,同学们经常嘲笑他,老师也因为他的不良表现训斥他,男生孤独又自卑。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男生用各种不同的办法来和老师、同学作对。他抓青蛙放进讲台上的粉笔盒里,吓唬老师。他向同学吹牛,当被同学揭穿时他就冲上去对同学拳脚相加。他的表现引起了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重视,与该男生进行个别交流后老师认为他并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接下来的干预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很重视该男生所在班级的集体建设,以各种活动的方式引导男生的参与,增加其在班级中的认同感的建立。一段时间之后,该男生的各方面的情况都有好转。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呢?

通过哪些方式能优化校园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

如何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来影响学生?

一、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档工作的开展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及建档工作,可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在这一块的工作还是空白。通过心理健康普查,不仅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学校也可以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

首先,开展新生心理测验。学校应力图从新生入学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不同形式和多种渠道,及时、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新生进校初期,以班级为单位,在全体新生中进行适合其年龄特征的标准化测试。其次,确定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本届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类型,为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高出常模一定标准的人群发邀请函来咨询室面谈,掌握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再将这类学生分出三类:一类学生为各类神经症、精神分裂倾向明显者;二类学生为存在一般心理问题者;三类学生为症状不明显或已解决者。将一类学生列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关怀对象。最后,通过发挥学生干部和班、团、学生会骨干作用,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心理情绪变化。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些自感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主动邀请他们进行进一步交流和咨询,认真做好个案记录,为他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心理援助,必要时还应辅以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药物治疗,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总的来说,学校可以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进行摸底调查,并将收集到的学生心理健康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然后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类型学生造册登记,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二、校园客观环境的优化

现在很多中小学在校园客观环境上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外部环境不佳,如学校选址不当、校园周边环境较差;学校内部环境过于拥挤,如生均占地面积偏小、教学楼设计不合理、校园绿化面积少或过于单一、运动场地或体育器材设施缺乏或破损严重;教室内部问题,如课桌椅设计不合理、教室内部环境布置过于简单。然而人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可以改善客观的自然因素,也可以在已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环境育人的宗旨,营造出优化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客观环境。

1.学校自然环境的优化

学校的办学经费本来就比较紧张,怎样才能将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的形成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注重个性化校园精神的融入。在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自然环境中,优化校园自然环境,既能体现出学校的历史传统、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又能充分展示学校办学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构成校园基本形态的建筑群最好沿袭学校的历史风格。室外围合空间、道路及管网设计则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实用性及人文性。广场和庭院是校园自然环境的核心象征,其特征往往成为校园的形象缩影,所以在设计中要突出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第三,校园的边缘环境也不可忽视。围墙、大门等不仅具有门户作用,还起着校园第一印象的作用,良好的首因效应将对中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最后,校园景物中蕴涵特有的精神内涵,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精神状态,促使成长中的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鞭策,走向成熟。让我们试想清晨,灿烂的阳光、宁静的校园、美丽的鲜花、挺拔的树木、清脆的鸟鸣,加上琅琅的读书声以及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良好的学校物理环境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能使学生感受美的文化气息,缓解因学习、生活紧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资源的优化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起步晚,工作开展经验不足,同时还存在经费、场所、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来看,首先,应成立由校领导、咨询中心主任、学生处、教务处、大队部、医疗室负责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为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其次,切实做到经费投入落实。专业活动经费、咨询员待遇、仪器购置、计算机、扫描仪、心理咨询用房、报刊书籍投入到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最后,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专职、兼职、外聘等多种形式,建设起一支以心理学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建立,使广大学生感受到精神饱满的教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升华,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的健康心理的塑造。

三、校园心理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优化是为了营造一种催人向上、净化心灵的轻松氛围,引导、培育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避免只求虚,不求实。

1.丰富校园文化来优化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平衡作用、充实作用和提高作用。校园文化包括两大部分,即文化观展部分和文化活动部分。校园文化的观展部分在学校中的具体形式有: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定期收听校园广播,各种壁报专栏,走廊悬挂的伟人画像,科学家的生平简介,名人名言录,英雄模范事迹展评,教室周围张贴的标语口号及启迪智慧的条幅,图书阅览室里的新书简介,毕业招生指南,考试指导,学习竞赛园地等。属于校园文化活动部分的内容有:学校有计划地举办的各种科学讲座,有组织的参观访问,各种知识竞赛和文体、艺术及科技活动等。在小学,每学期都可以进行自主自治、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有手脑协同、寓教于乐的文体科技活动;有不同层面、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有目标导向表彰奖励的竞赛评比活动;有传统节日活动,专题系列教育活动,开放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自理的“我做一日家庭主妇活动”,等等。诸如此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质的增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优化心理环境

校园也是个小社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矛盾。这既表现在师生之间,也表现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和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通过组织关系和教学关系,随着不断交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是主导的一方。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赖和纯洁的友谊。学生们的尊师往往是教师爱生的反应,学生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中,才能促使他们感到校园生活愉快,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自己学校、热爱人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会增强荣誉感和进取心。良好的教师群体内的关系,需要借助于学校管理者群体的政治素质、管理才干和民主作用,以及教师尊重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借助于良好的干群关系才能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和谐的“软环境”。

3.规范校风校纪来优化心理环境

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立的集体行为风尚,是校园里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依存于学校每个师生员工的心灵之中,同时又显现在学校的一切环境之中。一所办得好的学校,往往都表现在它那良好的校风上。优化良好的校风,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校纪,而良好校纪的建立,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长要对师生的思想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静有其规,动有其则。以严明的校纪,严整的校规,严密的管理机制,严谨的教学过程,严肃的考试制度,严格的班主任管理等,筑成较为完善的育人氛围,使学生置身于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气息之中。

四、通过家长学校优化家长素质

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长的成才观、言谈举止、教育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为子女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在于打造务实的家长学校,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优质的师资库的建立

目前,家长学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必须以讲师团为中心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师资培训,形成以分管领导、团队工作者及班主任为主体的师资网络,建立健全各级家长委员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由于家长学校的教学对象是成年人,他们的思想方法、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已基本定型,要教育他们,打动他们,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有相当的技巧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解决师资问题应该从讲师团抓起,讲师团应该突出研究、培训和示范功能。可聘请校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专家,作为家长心理学校的骨干教师。专家讲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广泛的信息及生动的事例,对家长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应聘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家庭心理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作为家长心理学校的特聘教师,这些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业务专长,又都关心教育,也有家庭心理教育的切身体会,他们讲的课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浓厚兴趣,有利于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热心家教工作的社会知名人士、退休教师和干部担任家长学校的特聘教师。讲师团成员应定时进行学术交流和集体备课。讲师团还应善于发现并吸引一批有志于家庭教育的青年教师和儿童工作者,形成梯队,以老带新,增强讲师团持续发展的后劲。

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家长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它既是业余学校,又担负着特殊的任务。教师要深入家庭,听取意见,有计划地组织家校联席会议,并形成活动制度。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及家长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举办父母效能训练活动、各种亲子活动,调动家长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活动,从实际出发,发动一切有关单位、部门办学,为家长广开学路,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分散、灵活。

3.教学内容要合适

教育者应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有关父母职责的教育。包括父母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父母职责、义务教育,家长心理健康调适,夫妻沟通方法指导。有些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低标准、宽要求,却常常抱怨孩子不成器。有些家长要孩子尊重父母,夫妻之间却互相攻击,导致孩子轻视父母。有些家长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偏激冲动,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等等。因此,家长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使他们知道为人父母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及其教育价值,指导他们过文明幸福的家庭生活,这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其次,亲子关系的教育。向家长讲授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品德、学业、身体及其他心理指标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会他们与孩子沟通的具体方法,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在享受天伦之乐的过程中实现家庭教育的理想。最后,教育理念技能指导。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历史性,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必须具备宏观的教育指导思想,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使命,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同时,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孩子适应性问题,品德、智能发展问题,身心健康、审美消费问题等等,都应给予具体指导,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克服盲目急躁、低效的被动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