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辞令超凡的公孙侨

辞令超凡的公孙侨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辞令超凡的公孙侨3.辞令超凡的公孙侨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公族,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后来,宰相子皮赏识他的才干,将大权移交给他,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连续执政二十六年,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他下令把田地划清疆界,承认土地私有。郑国为了报复,于第二年由子展和子产率领七百辆战车,夜袭陈国,一举攻下陈国都城。战争结束后,由子产带队到盟主晋国贡献战利品。

辞令超凡的公孙侨

3.辞令超凡的公孙侨

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公族,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后来,宰相子皮赏识他的才干,将大权移交给他,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连续执政二十六年,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他机警聪敏,沉毅果敢,博学多识,又善于辞令。

公元前543年,子产做了郑国的正卿(相当于宰相),开始实行社会改革。他下令把田地划清疆界,承认土地私有。他规定有战功的农民可以升任小官吏。他对贵族中比较俭朴的人予以嘉奖,对奢侈浪费的人加以惩罚,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他还允许百姓议论政治,注意听取大家的意见,在郑国大胆实行改革。

为了保障社会改革的进行,子产主持制订了一套国家法律——刑书。刑书先是写在竹木简上,由国家的官吏掌握施行。后来,子产下令把刑书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个鼎。这就是有名的刑鼎,让全国遵照执行。有人写信表示非议,他回信说:“如果像您说的,我实在不才,而且恐怕影响我的子孙承袭我的爵位。但我为的是拯救社会,就不能有别的顾忌了。尽管我不能接受您的意见,可是怎敢忘记您的一片好心呢?”实行新法不过几年,郑国大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为了发展生产,他还颁布了新的赋税制度。人们一开始不理解,不习惯,编出歌谣说:“计算我的财产而收费,丈量我的土地而征税。谁杀子产,我助他一臂之力。”有人将歌谣转告给子产,子产说:“怕什么?假如有利于国家,生死由它去。况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初衷,因此才能成功。百姓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法度是不能变更的。《诗经》中说:‘礼义上没有差错,何必顾虑别人的闲言烂语?’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过了三年,人们尝到了新的赋税制度的甜头,于是又编出歌谣说:“我有子弟,子产加以教诲;我有土地,子产让它多打粮食。如果子产死了,谁能继承他呢?”

他在政治上是比较开明的,善于发挥民众的智慧,广开言路。郑国人常到乡校中聚会,议论国家政治。有人对子产说:“禁止乡校议政之风,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早晚做完事情,到那里聚会谈论,评议一下政治上的得失,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就改正。这些评议就像我的老师,为什么要禁止呢?我听说用忠善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靠耍威风可以防止怨恨的。难道靠强硬手段不能制止议论吗?然而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这像防止河水一样:堤防如果发生大的决口,伤害的人必然要多,我们就无法补救了。因此,不如开个小口加以疏导,才不至于出现大的危害。对于民众的批评,不如听了之后把它做为苦口良药,用来治理政治上的弊端。”

外交场合,他常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识和思辩,取得外交上的胜利。

子产在做了正卿之后不久,陈国曾随同楚国攻打郑国。郑国为了报复,于第二年由子展和子产率领七百辆战车,夜袭陈国,一举攻下陈国都城。战争结束后,由子产带队到盟主晋国贡献战利品。

到了晋国,晋国派人首先质问陈国有什么过错。子产于是慷慨陈词,说:“当初(周代之初)虞阏父做周朝的陶正,以服事先王(指周武王。晋国和郑国与周人同宗,都是姬姓国家),先王赞赏他能制作陶器,并且是虞舜的后代,就把他封在陈地,又把长女太姬匹配给他的儿子胡公。因此,陈国是我周朝的后代,到今天还依赖于周朝。陈桓公死后,陈国发生动乱,是我们先君辅助五父做了陈君。一直到陈庄公、陈宣公,都是我们所立的。陈国后来有夏氏之乱,陈成公流离失所,又是我们帮助他回国的。这些是贵国君王所熟知的。现在陈国忘记了周朝的大德,无视郑国的恩惠,抛弃姻亲,倚仗楚国强大,攻打我国,仍贪心不足。因此,我国曾在去年请示攻打陈国,但是没有得到贵国的答复,于是发生了陈国帮助楚国攻打郑国的战役。在陈国军队经过的路上,填没水井,砍倒树木。敝国担心被削弱会给先祖太姬带来耻辱,幸而上天厌弃他们,使我们萌发了攻打陈国的想法。陈国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在我们这里得到了惩罚,因此我们敢于贡献战利品。”晋人又问:“为什么进攻小国?”子产回答:“先王曾命令,只要是罪过所在,就要分别给予惩罚。再说,从前天子的土地四边各一千里,诸侯的土地四边各一百里。现在大国的土地多到四边各几千里,如果不是侵占小国,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呢?”晋人不能再质问了,向执政者赵文子汇报。赵文子说:“子产的言辞合情合理,违背了情理是不好的。”于是接受了郑国的战利品。子产的言辞,可说是头头是道,冠冕堂皇,使人找不出破绽,从而完成了使命。晋国接受了郑国的战利品,也就意味着对郑国攻打陈国行为的默认。孔子后来对此事评论说:“古书上说:‘言辞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文采是用来完善言辞的。’不说话,谁知道你的意愿?说话没有文采,也不会行之有效。晋国是霸主,郑国攻入陈国,如果不是子产善于辞令,是行不通的。要慎重使用言辞啊!”

子产在执政的第二年,又辅佐郑伯(国君)到晋国朝聘(对上的拜访)。晋侯因为鲁国有丧事,没有及时接见他们。子产于是果断地让手下人把宾馆的围墙拆毁,以便将装载着财物的车辆进到院子里安置。晋侯听说后,便派大夫士文伯前来查问,说:“敝国法治不严,盗贼很多。敝国是诸侯的盟主,各国常来朝聘,因此加厚了围墙,以使宾客安全。你们今天却拆毁了围墙,让我们再如何接待宾客呢?我们君主因此派我来询问拆毁围墙是什么意思。”

子产早已胸有成竹,镇定地回答:“由于敝国弱小,处于大国威力之下。大国索要贡物的时间不固定,因此不敢疏忽,就带着全部收入前来朝聘。不巧赶上贵国执事(指晋侯)不得空,不能及时接见,又没有具体指示。我们不敢让财物放在露天地里让风吹雨淋,担心财物经一干一湿会毁败,从而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晋文公做盟主时,自己的寝宫虽然低小,但是却将接待诸侯的宾馆建筑得高大宽敞,如同现在贵国君主的寝宫一样。当时宾馆的库房和马厩也修缮得整整齐齐,道路整修得平平坦坦,接待宾客的人都尽职尽责。文公从来不让诸侯宾客滞留,但是该办的事也不废弃;体谅宾客的甘苦,有了麻烦就加以安抚;宾客不知道的加以诱导,缺少什么就给予周济。宾客到了宾馆就像在家一样,没有什么为难之处。不担心寇盗,也不担心风燥雨湿的事。可是现在晋国的铜鞍宫规模宏大,绵延数里。而诸侯来朝聘却住在奴隶才住的房舍里,大门连车都进不来,又不能越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传染病也不时发生。宾客进见没有准时候,又得不到具体指示。如果我们今天不拆毁围墙,就没办法安置满载财物的车辆,也就将加重我们的罪过。请转问贵国君王,对我们有什么指示。如果我们能够早日献上贡品,愿意将围墙修好再上路。这是晋君的恩惠,怎敢辞辛苦呢?”子产的这番话,可说是振振有词,天衣无缝。其中不失对盟主晋国的恭敬,然而不亢也不卑,柔中有刚,不仅申明了拆毁围墙的充分理由,还说了晋国一堆不是。士文伯无言以对,连忙向执政官赵文子汇报。赵文子听了,不无感慨地说:“子产的话确实有道理,我们实在是德行不足,竟然用奴隶才能住的房舍做宾馆来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失呀!”马上打发士文伯去向郑伯道歉。晋侯也及时接见了郑伯,礼仪隆重,还赠给郑伯很多礼物。郑伯走后,晋侯下令兴建了新的宾馆。赵文子事后说:“辞令是不能废弃的呀!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都因此借光。《诗经》中说:‘言辞热情,百姓就和睦;言辞动听,百姓就安心。’子产是明白言辞的重要性的呀!”

十几年之后,子产代表郑国参加诸侯的盟会,又来到晋国。会上讨论到各国进贡财物多少的次序,子产争道:“从前天子确定进贡财物的多少,是根据各国的地位(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不同等级)决定的。地位尊贵,进贡就多,这是周朝的传统惯例。郑国是男爵,如果让我们按公、侯的等级进贡,恐怕是不能如数供给的,谨请原谅。诸侯间立盟休兵,应该以友好为宗旨,可是摧交贡品的使者没有哪一个月不到的。贡品没有限度,小国难以满足,也就不免有所得罪。诸侯今天重温旧盟,是为了让小国得以幸存,可是纳贡无穷无尽,小国灭亡就指日可待了。决定小国存亡的贡赋制度,就看今天了。”争论从中午一直到夜晚,晋人虽然恼火,但最终也无可奈何,同意了子产的意见。子产不仅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也维护了其他小国的利益。后来孔子听说此事,便说:“子产此行,足以成为国家柱石了。《诗经》中说:‘君子快乐,他是国家的柱石。’子产,是君子中为国家求得快乐而自己也快乐的人。”

荀子曾说,君子在交际中,应是“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皇皇,意思是优雅而有气度。子产可称得上是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的君子了。

◆子产就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郑国处于众强环围之中,南有强楚,北有晋霸,界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成为二者争夺的对象,左右为难。但子产为了维护郑国的独立和尊严,在许多棘手的外交事件中,坚强地、不屈不挠地和晋楚等大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改变了郑国同各诸侯国交往中的被动局面。他精心治理国家,巧妙地与大国周旋,不仅使国力得到充实,也使郑国在诸侯间有了一定的威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