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

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第六章 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古代典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古籍是中国文明的历史标志。古籍出版整理是对前人文化成果的整理、开发、继承和利用的过程,是一项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工程。清乾隆38年,安徽学政朱筠上疏,建议将《永乐大典》中分散摘录的古有今佚之书辑录还原,恢复古籍本来面貌。乾隆帝当即采纳,并扩大古籍修纂范围,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着手编修丛书。

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

第六章 安徽古籍的开发利用

古代典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古籍是中国文明的历史标志。古籍出版整理是对前人文化成果的整理、开发、继承和利用的过程,是一项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古籍整理与开发工作历史悠久。秦朝廷焚书坑儒,国内所藏图书荡然无存。汉王朝建立后,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相国萧何在主持修建未央宫时,于殿北修了石渠、天禄、麒麟三座皇家藏书阁。其中“石渠”、“天禄”后来成为皇家藏书的别称。惠帝4年(前119),废止了秦朝私人不得藏书的禁令,使私人密藏图书陆续出现。文景时期“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武帝在位时,于元朔5年(前 124)“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这是历史上首次下令征集全国图书。于是藏书剧增,除使御史中丞兼图书管理之职外,又设太史令掌天下之书。汉成帝时,鉴于图书又有散亡,于河平3年(前26)派谒者陈农到各地搜求,一时“书积如丘山”,整理工作势在必行

汉成帝3年,“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并以刘向为领校。上列各负责人都有若干学者为助手。如刘向的助手除儿子刘歆外,还有杜参、王龚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体校书工作在长安天禄阁展开,史称河平校书。这项校书工程直至汉末才告完成。校书程序及方法大致为备众本,别异同,辨真伪,订脱误,去重复,增佚文,条篇目,定书名。每书校毕,抄成定本,并编写叙录一篇,介绍作者生平行事、作品旨意、学术价值与源流、校雠经过,附于本书奏上。后来刘向将叙录别抄成书,名曰《别录》。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详细的书目及提要,反映了刘向校书的成果。刘歆继承父业,继续主持校书,并以《别录》为基础,将3万多卷皇家藏书进行分类,编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七略》。《别录》、《七略》唐代以后已经亡佚,现在只能见到清代不完整的辑本。但《汉书·艺文志》是《七略》的删省与改编,基本保留了《七略》概貌。

两汉的古籍整理工作不仅保存了古代文献,产生了校勘、目录以及图书管理之学,而且全面推动了当时学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西汉组织学者分工合作,集体校书,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开创意义的一件大事,这种做法为后来历代王朝所仿效。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7月,谕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并对编纂宗旨、方法、内容及规模都作了明确说明。4年后书成,朱棣审查后仍觉欠圆满。再命修改。又历4年,告成。朱棣为书撰写序文,并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珍藏于南京文渊阁。永乐19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本书也移贮北京。由于这部书卷帙浩繁,当时未能刊刻。嘉靖41年(1562)朝廷命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主持重抄一部副本;约集百余名学者,5年告成。从此《永乐大典》有正副本两部。永乐正本藏北京文渊阁,嘉靖副本藏皇史宬。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于清雍正年间移藏翰林院,之后偶有零星散佚。清咸丰和光绪年间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浩劫后,大部分被毁,一部分流散国外。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方努力,至1959年搜集到原书副本215册,复制本730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永乐大典》是由朝廷组织编纂的大型类书。全书22877卷,另有目录、凡例60卷,合共22937卷,装成 11095册,约3.7亿字。收入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明代以前古籍7000多种。《永乐大典》集中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保存了大量的佚文珍籍,是一部包罗万象、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最大的百科全书式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

清乾隆38年(1773年),安徽学政朱筠上疏,建议将《永乐大典》中分散摘录的古有今佚之书辑录还原,恢复古籍本来面貌。乾隆帝当即采纳,并扩大古籍修纂范围,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着手编修丛书。鉴于唐玄宗曾在长安、洛阳两都建四库,分藏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图书,于是钦定这套丛书名为《四库全书》,以示承袭和光大古代帝王修书传统。并明示全书编排要沿用东晋李充编撰《晋元帝四部总目》以来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历经10年,乾隆47年(1782年)全书告成。计收入图书3461种,79309卷(另存目6793种,93551卷),计36078册。书成后,抄出正本7份,分藏内廷四阁:宫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奉天文溯阁和江浙三阁:杭州文澜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全书抄成后,屡遭兵火和劫掠,目前只存正本三部:文渊阁本藏于台湾,文津阁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藏于甘肃省图书馆。198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本全部影印出版,除正文外包括总目、简目、考证、索引,共1500册。

《四库全书》的编纂,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水平和成就,在目录学、校勘学及辑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学术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古籍出版事业快速发展,古籍整理出版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不断完善,古籍编目工作取得重要的进展,大型出版工程和重要古籍整理成果相继问世,各类大型出土文献和海外汉籍出版已成规模,古籍整理出版队伍不断壮大,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时值盛世,当前我国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抉择和艰巨的任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2007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基本方针。在古籍开发利用方面,安徽古籍工作者们做了大量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