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古籍保存环境

安徽古籍保存环境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籍的寿命与其存放环境关系密切,古籍保存环境对古籍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和调查安徽古籍保存环境,2008年,省图书馆对全省古籍存放环境做了一次调查。古籍书库单独设置是为了防止古籍的酸化,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

安徽古籍保存环境

第二节 安徽古籍保存环境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除人为损坏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坏外,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灰尘、光线、空气、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对古籍产生重要影响,结果是古籍纸张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成分,进而使古籍纸张受损。古籍的寿命与其存放环境关系密切,古籍保存环境对古籍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和调查安徽古籍保存环境,2008年,省图书馆对全省古籍存放环境做了一次调查。

一、书库设置

表2.1 书库位置、保护制度与保护措施情况

img8

1.书库位置

“书库位置”调查栏目设置了地下、半地下、地上和顶层4个项目。从反馈表来看,古籍书库放在“地下”和“半地下”的没有,但有10家单位把古籍放在顶层,其中包括一家很有影响的古籍收藏单位。

跟北方干燥凉爽的气候截然不同,安徽地处江淮之间,空气湿度较大,特别是每年6-7月间的梅雨季节,天气阴雨潮湿,是霉菌的高发期,特别要注意抑制虫菌的生长发育,跟北方干燥凉爽的气候截然不同因此古籍书库绝对不能放在地下。顶层书库隔热、保温、防水等效果都差,管理起来难度相对来说较大,《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古籍书库不应设置于建筑物顶层和上层”。因此,这些古籍书库放在顶层的单位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书库面积

古籍书库面积最大的单位为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有1500平方,其次为安徽省图书馆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分别为1300平方和590平方,再次为黄山学院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安庆市图书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图书馆、戴震纪念馆等,均在200平方以上,蚌埠市图书馆、无为县图书馆、桐城市图书馆、祁门县博物馆等单位古籍书库均在100平方以上。古籍书库面积在20—60平方的单位差不多在一半以上。

总体上看,书库面积与藏书量是成正比的,藏书量大,书库面积就大。从几个古籍大馆的现场考察情况来看,分编过的古籍都能整齐地平放在书柜上,使用和保护起来都比较方便。安庆市图书馆8万多册的古籍只有200平方的书库,虽然采用的是密集性书架,但还是显得拥挤,工作人员感觉到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该馆的书如果全部分编上架,书库面积必须增加。

3.书库是否单独设置

严格意义上的“单独设置”是指该库房除了古籍线装书之外没有其它类型的文献。反馈的调查表中也有26家单位填写“是”。但不少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单独设置,真实情况是:一是把民国期间出版的文献和古籍书混放在一起。这种情况比较多。根据笔者平时在工作中的了解,国内其它省甚至一些省级图书馆也存在这种情况。二是把一些影印古籍放在古籍库房。三是把一个大的书库空间简单地围割成几个小的空间,这里放古籍,那里放普通图书,那里放报刊等。

古籍书库单独设置是为了防止古籍的酸化,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古籍和其它文献混放、杂放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方便了工作,但对古籍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加速了古籍酸化的进程,不利于收藏单位把最主要精力集中在古籍管理上,不能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放在古籍上,人员频繁的进出也增加了对书库环境的污染

二、保护制度与保护措施

1.库房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没有严格的制度肯定不会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从反馈的调查表看,31家单位有《库房管理制度》,但只有5家是以上级或本单位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的(即有文件编号)。从这31家单位性质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系统都有,无一定的规律性。从单位情况看,是工作规范、业务基础较好、古籍收藏较多的单位。

2.灾害预防应急措施

有9个单位在古籍管理上有《灾害预防应急措施》。这些单位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和文物局(所)。

3.消毒杀虫措施

专门对古籍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入库前、库中和出库),安徽目前还没有一家单位做过这项工作。防虫杀虫方面,一是使用药物。有27家单位使用樟脑精(丸),投放周期一般是1-2年。二是樟木防虫。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使用樟木柜;安徽省图书馆在每层古籍书柜里镶嵌了厚约1cm的樟木板。从效果上说,樟木比樟脑精(丸)更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次投入永恒受益,而且没有刺鼻的味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但新建时费用高投入大。

4.函套保护

有9家单位反馈使用“函套保护”。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这些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有些古籍在入藏之前本身就有了函套,但并非所有的古籍都有函套,只有个别单位集中做了函套来加强保护。

5.防紫外线措施

各种光线中,紫外线对纸张的危害性最大最强。“特藏书库的照明或采光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的危害”,“自然采光的书库,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从《调查表》看,只有2家符合以上要求:安徽大学采用防紫外线窗帘,安徽省博物馆采用玻璃窗和灯罩。

三、保护设备与设施

表2.2 主要保护设备与设施情况

img9

1.温湿度控制范围

古籍书库的温湿度标准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45%~60%”。同时,“温度日较差不应大于2℃,相对湿度日较差不应大于5%”。严格来说,只有安徽省图书馆得到了这个标准要求,该单位采用的是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全年按照标准严格执行。

2.空调系统

从调查表看,有5家符合以上要求古籍书库配置了空调,除安徽省图书馆外,还有4家。这4家采用的是普通空调,温度能达标,但湿度条件就不能保证了。其它单位的古籍都处于自然状态之下,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即使库房是在建筑物顶层也没有通过空调设备来控制古籍所处环境的温度与湿度。

3.温湿度监测装置

4家单位配置了该设备: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和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从型号来看,只是普通的家用温湿度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温湿度监测装置。

4.报警设施

可靠的消防和安防报警设施是古籍安全的重要保证。关于监控报警系统:有11家单位配置了该项设备,其中有2家公共图书馆,2家高校图书馆,7家博物馆和文物局(所),说明文物系统所藏古籍保管条件的硬件整体来说比图书馆系统要好。关于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6家单位配置了该设备。这些单位一是基础条件较好的,一是新建或扩建的单位。关于自动灭火系统:全省只有3家有该项设备,分别为省图书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图书馆和黄山学院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