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贾谊过秦论上(《西汉文》)

贾谊过秦论上(《西汉文》)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贾谊过秦论上_古文观止全鉴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贾谊::洛阳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周称“黎民”,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贾谊写作此文,目的在于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鉴戒。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故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4〕,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5〕。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6〕。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7〕。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8〕。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9〕,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10〕。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11〕;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12〕,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3〕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1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15〕,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

〔1〕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2〕席卷:像卷席子全部卷走。包举:全部裹走。囊括:全部装走。八荒:八方极偏远处。

〔3〕连衡:即“连横”。秦国与太行山以东个别国家连接起来,分化六国。拱手:形容轻而易举。西河之外:当时魏国在黄河以西一带的土地。

〔4〕惠文、武、昭:秦惠文王、武王、昭王,三王在位共86年。

〔5〕合从:即“合纵”。南北为纵。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业西向抗秦。

〔6〕宋、卫、中山:都是战国时期的小国。宋、卫在今河南、中山在今河北。

〔7〕制其弊:控制其弱点。北:军败曰北。橹:大盾牌

〔8〕二周:东周王朝在最后分裂为东、西周。西周都洛(今河南洛阳市),东周都巩(今河南巩县),史称西周君、东周君。履:登上。至尊:指皇位。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指天下。敲扑:棍棒。长者曰敲,短者曰扑。

〔9〕蒙恬:秦将。藩篱:篱笆或围栅,比喻边境的屏障。

〔10〕燔:焚烧。黔首:平民。周称“黎民”,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隳:毁坏。鍉:同“镝”,箭头。

〔11〕陈涉(?—前208),前209年最先起义反秦。不久兵败被杀。瓮牖绳枢:用瓦瓮做窗户,用绳子缚着门枢,形容家里非常贫穷。氓隶;古代统治者对卑贱者的称呼。

〔12〕陶朱;即范蠡,本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大夫,后弃官到陶地(今山东定陶县)经商,成为巨富,自称陶朱公。猗顿;春秋时鲁人,因经营盐业成为巨富。

〔13〕俛起:崛起。俛:通“勉”。阡陌:田间小路。指田野。罢弊:疲惫困顿。罢,通“疲”,赢:担负。景从:如影随形。山东:殽山以东原来六国的广大地区。

〔14〕曩时:从前。

〔15〕八州:天下分为九州。秦居其一(雍州),因言八州,朝同列:使同等的诸侯朝拜。

〔16〕七庙:古代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美文共赏

过秦,就是批评秦朝的过失。文章前面大写秦国如何走向强盛,统一天下,轰轰烈烈;然后又写秦朝的土崩瓦解,竟是意外的轻而易举,由此总结出秦亡的教训,得出秦亡是由于“仁义不施”,不知“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写作此文,目的在于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鉴戒。

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故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

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本文中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句式一多,气势自然就充沛、豪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力量,有说服力,如长江巨浪,势不可挡。另外,文中也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全文处处都充满了论辩的力量。

本篇名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因为它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