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互不相容,只有通过西方文化的冲击,彻底摧毁传统秩序,才能建立起现代社会。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和作用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态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_现代社会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从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和理论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次大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三种基本的看法。[6]

1.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作用持否定或基本否定的态度

胡适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在1930年12月发表的《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写道:“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要拯救我们这个“又愚又懒”的“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心塌地的去学习西洋的近代文明”。

这种观点认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壤中的文化,是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紧密联系的文化,因此这种文化本质上是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不相容的。

这种观点还认为,人文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种人文思想是与君主专制政治并行发展的。专制政治常常以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这不是偶然的,它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与专制政治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现代民主社会相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系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秩序制度、风俗习惯等,都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它决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将不采取民族文化复兴的形式,而采取“被现代化”的形式。“被现代化”意味着需要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思想、观念和素质,因此,每前进一步,都将伴随着对旧传统的反省和批判。

有的学者指出了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冰炭不溶性:“西方信仰国家、法治、个人的权益,基督教和科学技术,以及使用战争来为进步服务”,而中国传统社会则“信仰经典的儒家教义和天子在整个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天子高居于一个和谐的存在着等级和名分的社会秩序之巅,以他的富有教导意义的道德行为的榜样来维系自己的统治。……道德行为准则凌驾于个人的情欲、物质利益和法律条文之上”。在中国人的旧秩序里面,“经典的教义只能容忍限于传统内部的变化”。总之,“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互不相容,只有通过西方文化的冲击,彻底摧毁传统秩序,才能建立起现代社会。[7]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和作用持否定或基本否定的态度。根据这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它只会成为现代化的阻力,因此它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下获得彻底的改造与新生,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2.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态度

梁漱溟是这种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中指出,未来的中国,不应效法西方,也不应效法印度,而应致力于自身文化的复兴。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文化具有多种类型。西方文化是向前看的,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物质利益,因此崇尚科学和民主。印度文化是向后看的,其特征为努力于解脱生活,以求得自我否定。中国文化是注重现实的,注重社会问题,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这种“互以对方为重”的思想是未来世界的前途,必将取代“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根据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和仍然基本上保持着东方文化的传统这一事实,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是完全可以相容的。工业文明应该是多元的,既有西方式的工业文明,也有东方式的工业文明,东方式的工业文明同样可以创造出经济奇迹来。日本学者提出了“儒教文化圈”和“儒教资本主义”这两个概念。如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岛岭雄指出,所谓“儒教文化圈”,是指过去一直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包括东亚和东南亚的华人社会。他认为,过去的理论都说儒教文化不适合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果这种学说正确的话,那么东亚“儒教文化圈”国家就不可能走上产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然而,如今的现实已突破了这一理论,日本和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地区正在迅速崛起。毋宁说,儒教文化在维持着亚洲的活力。在经济开始起飞的社会,拥有儒教文化传统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因素。[8]

有的学者指出,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刚健有为、崇德利用”的文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孔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像爱国主义、重视人才、非宗教的传统,道德方面的重义轻利、不以贫贱为耻的传统等等,即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传统仍然是有用的。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和作用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态度。根据这种观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可以相容的,中国完全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3.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持分析的和折中的态度

这种观点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不是从价值判断,而是从“存在”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的。

这种观点认为,对待传统文化,与其说是应不应该抛弃的问题,不如说是能不能抛弃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培育,已经融化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里,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只要到农村的老百姓中去看一看,他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和习惯,他们对待家庭、老人、子女、亲友、财产的态度,他们的风俗习惯等等,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因此,我们无法抛弃传统文化,而只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根据这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现代化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革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严重背离,否则改革将不能顺利进行;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全部发生变化。

另一类折中的观点,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具体分析。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包袱。像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它的两重性。它的优点和缺点、正面和负面,不是可以分别放置而能作简单的取舍的。它杂糅在一起,难分难解,它的缺点往往也就是它的优点。因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有盲目性。片面夸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会产生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倾向;片面夸大民族文化的消极面,则会降低民族自信心,产生民族自卑感。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根据这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与现代化的要求相吻合的一面,又有相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因此,社会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既应当与传统文化相协调,又要通过改革开放,改变传统文化中某些阻碍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东西,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适当调整,更好地与社会改革和现代化的要求相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