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献综述的撰写

文献综述的撰写

时间:2022-04-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综合。文献综述可以在分析、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献综述往往会指出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建议新的研究方向,读者由此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10.4 文献综述的撰写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4)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以此来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因而,文献综述应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研究的选题、开题和以后的研究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研究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作者具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研究水平的总体评价。

10.4.1 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对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做的努力进行系统的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具体而言:(5)

(1)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表明作者熟知某一知识领域,由此而建立起当前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通过文献综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作者熟知某一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使读者对作者的研究能力、研究背景产生信心,从而促使读者有信心阅读该研究论文。

(2)文献综述展示了前期相关研究与当前研究之间的关系。一篇好的文献综述通常会为读者勾勒出某一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将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展现在读者面前,将当前研究置于一个相关的大的研究背景之中。

(3)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有机地整合相关领域的不同的研究成果,通常会评价研究结果,指出这些研究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等。文献综述可以在分析、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4)通过撰写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向其他研究者学习从而激发新的思想和研究灵感。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很好地总结和整合了他人的研究成果,读者就会从中受益,得到启发。文献综述往往会指出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建议新的研究方向,读者由此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10.4.2 文献综述的种类

文献综述按照其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6)

1.背景式综述

背景式综述是文献综述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出现。背景式文献综述介绍某一研究问题的意义、背景情况,将该研究问题置于一个大的相关的研究背景下,让读者了解到该研究在整个相关的研究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和位置。读者可以从背景式综述中看到该研究问题与前期研究的相关性,并了解到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历史性综述

历史性综述是一种介绍性的综述,主要用于追溯某一思想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者们往往对某一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做历史性综述,其对介绍某一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读者通过阅读历史性综述,会对某一学科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3.理论式综述

理论式综述是对解释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论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不同理论,比较各理论的优势和劣势,并评价它们对该现象的解释力。当研究者需要整合两种理论或拓展某一理论时,往往会做理论式综述。

4.方法性综述

方法性综述是研究者对研究成果的方法部分进行综述,评价相关研究中研究方法使用是否正确、得当,指出不同的研究设计、不同的样本、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等。

5.整合式综述

整合式综述是研究者整合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为读者展现出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10.4.3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内容

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文体,文献综述有其特殊的格式和内容。

1.引言

引言也就是“问题提出”部分。这部分主要阐明综述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介绍其基本内容、性质、使用范围等。引言部分应力求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2.历史发展

这部分是以时间为主线叙述所研究问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特点,特别要指出重大进展阶段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其特点和意义是什么,以及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及效果。对课题进行回顾性的观察,其目的是探讨其发展变化的因果规律性,弄清已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遗留下来什么问题亟待解决。阐述时应说明前人对这一课题的不同看法、论点和研究成果。

3.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是对不同派别、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发展特点、取得的成效、现有水平、发展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客观地评价其优点和不足。论述时,应侧重它们之间的差异,全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明确提出现有的问题。

4.趋势预测

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根据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现状,以及其他专业、领域可能给予本专业、领域的影响,根据在纵横比较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预测所研究问题发展的某种可能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应力求客观、准确,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

5.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部分主要是根据上面的分析、评论和预测,参照有关研究情况,切合实际地提出今后应采取的发展途径、发展步骤、新的研究方案或设想,以及对其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6.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数量大是文献综述的一个特点。其目的在于列出综述撰写过程中所依据的资料,一方面便于他人进一步查找文献和核对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可以增强文献综述的可信程度。一般来讲,应将所有参考文献准确、齐全、无误地列在目录内。但有时因参考文献数量庞大,也可以只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

10.4.4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第一,搜集文献应当全面,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要通过各种方法,保证所搜集文献的质量和数量,使文献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对象问题的研究状况。对于在研究中可能用到的资料和数据,应仔细核实,力戒虚假数字、虚假事例。

第二,分析评论要以客观材料为基础,材料使用应适当。文献综述的写作必然要涉及对以前观点、理论、研究方法等的评价问题。应该依据客观材料,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而不能以个人好恶为导向。材料的使用应以准确说明问题为限,切忌材料堆砌。

第三,论述过程的详略,要根据综述的目的与实际需求来决定。

第四,要适当地采用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第五,要注意区别文献中的观点和文献综述者本人的观点。在历史发展部分可以比较、分析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在现状分析、趋势预测和改进建议部分可以充分发表文献综述者本人的观点。

第六,文献综述的重点是比较和评价,不是具体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因而不宜将自己的研究工作放在综述之中进行自我评价。即便提到自己的研究时,也应客观对待。

10.4.5 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7)

1.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联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与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新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也是在测试研究者的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的写作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台湾地区的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4.文献综述的第四步:建议

通常一个文献综述以比较性评论的方式分析两个以上不同的思想学派、议题或者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场。香港大学建议的模式,如表10-1所示。(8)可以看出,这个模式有三个选项:导论、主文与结论。

表10-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因而,文献综述的最后步骤是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根据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其他专业、领域可能给予本专业、领域的影响,根据在纵横对比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步骤和研究方案等,并说明成果的可能性等。

10.4.6 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在实践中,有些研究者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实际上,文献综述的“综”很重要,但“述”却是根本。要做好“述”,就必须以所要研究的公共管理问题为中心,收集和阅读文献,认真分析当前的研究状况。简单地罗列堆砌文章,不仅不能体现研究者对相关研究的熟悉程度,相反还暴露了研究者缺乏分析能力的弱点。

2.不要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发展出研究者自己对这一研究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因而,文献综述应具有批判性,应敢于对前人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批评。但是,在研究中,有的研究者放弃了研究批判的权利,在文献综述中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为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3.不要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以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读者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不要选择性地探讨文献

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为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