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献综述与评述

文献综述与评述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外延1.循环经济的起源随着全球经济扩张,人类社会正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对全球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开发破坏,超出了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循环经济主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减排而言,生物经济主要指向生态系统的恢复利用和发展。有的学者则认为循环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处于同等地位。

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1.循环经济的起源

随着全球经济扩张,人类社会正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对全球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开发破坏,超出了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崔兆杰等,2008)。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雷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敲响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危害资源和环境的警钟(吴季松,2008)。鲍尔丁(1966)提出,应当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而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这构成了循环经济理论的早期代表。Ehrenfeld(2004)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研究了由于企业间存在众多合作关系而被公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或“产业共生”的丹麦卡伦堡园区。Sagar和Frosch(1997)提出了产业生态理论,认为可以建立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工业生态系统,协调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物质闭路循环。朱红伟(2009,第1—14页)指出,从本质上说,作为一个极富有开创性的经济思想,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及其循环经济思想的核心,不在于提出了封闭的地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问题,而在于提出了物质、能量以及环境容量都有限的地球系统中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及其最终所能选择的实现途径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模式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出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提出正式开启了循环经济研究的序幕。

2.循环经济的内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多种表述。归纳起来,学者们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1)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如王如松(2005)和钟世洪、谢辉(2007)认为,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俗称,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崔兆杰、张凯(2008)和曲格平等(2003)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2)从物质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如赵亚凡、宋大明(2003)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曹凤中、周国梅(2002,第56—67页)和诸大建(2005)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将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陈德敏(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为保护环境、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循环体系的客观要求,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促进物质资源在生产与生活中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其中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

(3)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如吴季松(2006)认为,循环经济可定义为: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考虑社会与自然两种财富,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社会消费和生态修复等各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国民经济体系。李云燕(2007)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冯之浚(2008)认为,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董骁、冯肃伟(2009,第24—27页)在梳理了循环经济的相关定义后提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追求资源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减物质化经济发展模式。

国内不少学者解析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关系,但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循环经济从属于绿色经济或生态经济,是它们的具体运行方式。如夏光(2010)认为绿色经济与生态经济是同一的,它包含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是指那些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循环经济主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减排而言,生物经济主要指向生态系统的恢复利用和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等这些具体的经济运行方式。杨志、张洪国(2009)认为,循环经济是与低碳经济相并列的经济方式。如果说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暖最有效的经济方式,是高碳工业化时代最具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那么循环经济作为以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经济方式,就成为即便在低碳经济时代也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有的学者则认为循环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处于同等地位。如苏振锋(2010)认为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相同、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追求的目的相同,只不过研究的角度不同、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尤其是核心内容不同。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则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循环经济的特征

崔兆杰、张凯(2008)归纳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征和技术特征。发展特征可概括为:(1)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生态产业链;(2)循环经济发展的载体——生态工业园;(3)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清洁生产;(4)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物质资源减量化;(5)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技术特征可概括为:(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2)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3)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物资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4)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赵涛、徐凤君(2008)把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归纳为物质流动的多重循环性、科技的先导性、综合利益的一致性、全社会的参与和全人类的合作等。陈德敏(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科技性、系统性、统一性和能动性

4.循环经济的原则

学术界一般将“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作为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简称为“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就丢弃。这些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周宏春(2005)提出,循环经济应包含末端治理的内容,这是因为:其一,循环经济是环境污染的解决途径之一,但代替不了污染治理措施;其二,并非所有污染物都能达到“零排放”,因而需要处理和最终处置;其三,我国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相当严重,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靠“末端治理”;其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最初就是从垃圾或废弃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国外河流的污染也是靠治理才取得成功的。

吴季松(2008)在“3R”的基础上提出了“5R”原则,即再思考(Rethink)——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经济理论;减量化(Reduce)——建立与自然和谐的新价值观;再使用(Reuse)——建立优化配置的新资源观;再循环(Recycle)——建立生态工业循环的新产业观;再修复(Repair)——建立修复生态系统的新发展观。“5R”理论的创新在于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的新理念,并将“3R”的理念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原则进行继续拓展。刘会齐(2008)提出,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循环经济的含义不仅仅是“5R”,而应该是“8R”,也就是在吴季松提出的“5R”原则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再统筹(Replan as a whole)、再创造(Recreate)、再发展(Redevelop),从而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与时俱进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5.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

国内外一致认为,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吴季松,2008;齐建国等,2006;董骁、冯肃伟,2009)。这三种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循序渐进、由小及大、分层推进,从而构成从单体到系统的循环经济体系。

张录强(2005)从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入手,提出了“三循环”理论。三个循环即:(1)自然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循环净化和可更新资源的循环再生,这是自然行为,需要很好地加以维护和利用,才能持续地为人类造福;(2)经济系统中非更新、可回用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人类的社会行为,需要有组织推动、监督,才能顺利实现;(3)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子系统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循环的自然行为互为补充,并在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有机联系中实现统一和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在这三个循环中,自然循环是依托、是基础,经济循环是关键、是途径,复合循环是目标、是结果。

1.2.2 关于循环经济的学科理论基础

由于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不一,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学科理论基础也认识不一,众说纷纭。

1.哲学角度

周宏春、刘燕华(2005,第41—81页)提出,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循环经济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会消失而永恒存在;废物可以成为资源,取决于投入,物质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着其特定的使用价值,所谓废物,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促进物流,生态就是循环,应在转化过程中整合环境资源,理顺物质流关系,把一种资源转移为另一种资源。

2.系统哲学角度

冯之浚(2004,第36—88页)提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和协同理论。整体论的基本思想是“整体大于各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新特征、功能和行为,整体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它所具有的超过个体性能之和的性能就越多。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研究循环经济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分析。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客观世界中自组织现象的产生、演化等现象的理论,循环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组织形式。协同理论研究各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共同规律,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不仅要注重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而且还要研究系统组织的内部运行规律,为循环经济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3.自然科学角度

金涌(2005,第102页)认为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有五个方面,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理论、信息理论、质能关系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可行性;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投入资金;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说明必须引入负熵流,系统才能维持有序和发展;近代信息学的发展说明可以通过对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优化集成,使总体系的效益最优化增值;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将质量与能量有机地联系起来,物质因而可以被看作是高密度的能量,在人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最终成熟之前,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能量是循环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负熵流的主要来源,循环经济系统应当寻求对太阳能负熵流的深度开发利用。

4.生态学角度

吴季松(2003,第15—98页)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以系统论和生态学这两门新兴学科的理论重新审视的传统经济学。周宏春、刘燕华(2005)认为,循环经济要遵循生态规律,生态系统规律可总结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他们进而将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总结为:(1)整体观念协同的动态平衡;(2)相生相克的互为依存;(3)生生不息的循环演进;(4)自我调节的再生能力。上述诸多生态规律已被应用于循环经济实践中。

5.生态伦理学角度

彭锦屏(2002)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生态伦理观是将道德这一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延伸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类既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不能再急功近利、没有规划和毫无节制地掠夺大自然。人类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样人类自身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李建珊(2008)从“天人合一”出发,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探讨儒学与生态的关联,进而阐述了循环经济观念的生态伦理价值。

6.物质代谢规律角度

段宁(2005)提出了关于循环经济的物质代谢规律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是物质代谢与经济增长的四个基本规律:(1)“赶不上定理”,即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消耗所贡献的人均福利不受损害的充分条件是,物质强度下降的速度赶不上人均经济总量上升的速度;(2)“上升多峰原理”,即在人类发展史上,总的趋势是人均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人均物质代谢规模永远随其上升而上升,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两者之间不同程度的相对或绝对脱钩;(3)“物质减项定理”,即停止使用不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完全循环定理”,即人类使用的物质是完全循环的,这是人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1.2.3 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长期以来,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基本主题之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经济学各流派的全面介入,只有从不同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的、立体式的研究,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找到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在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的研究中,存在多种不同视角。戴利(Daly,1971,1978,1992)等学者立足于资源绝对稀缺,创立了恒态经济学。周宏春、刘燕华(2005)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角度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齐建国等(2006)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资源经济层面探究了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杨雪锋(2008)认为,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以生态学为主干的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以及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有能值分析、物质流分析和价值量分析。崔兆凯、张杰(2008)认为,经济学中包括许多应用专业对口学科,其中为循环经济学提供理论支撑的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杨志和郭路(2009,第109—116页)、张蕾蕾(2009,第117—145页)、杨志和张婵(2009,第146—156页)、毕秀水(2009)等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循环经济思想中挖掘出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李云燕(2007)研究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为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一方面,循环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从属于市场经济,受制于市场经济,即其经济活动受市场规则和市场体系的规范,其运行和发展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它丰富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弥补了传统市场经济对环境资源配置无效率的缺陷。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尽管其研究还停留在引证阶段,但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广阔前景。根据齐建国等(2004)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有数百处关于废物循环、环境等问题的论述;诞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关于物质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著述,但对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和能量转换、废物的再循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论述却相当丰富,在人们对环境问题普遍缺乏认识的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极其敏锐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刘玉珂等(2005)认为,《资本论》中暗含了许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如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自然物质,注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辩证发展,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注重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注重经济生态体系的自身循环等。

杨志、郭兆晖(2009,第12—34页)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系统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先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复杂系统中,考察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系,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交集区”,故要从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的视角考察循环经济,而不能将循环经济仅仅定位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在自然与社会交错的经济活动中,人类劳动不仅已经成为与自然资源相联系的“地质时间”,而且已经成为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相联系的“社会时间”,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真正构架于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之间的经济。

总之,这些学者认为,根据《资本论》的分析框架可以推论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循环经济的实质;循环经济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前最简洁的表述;人类社会生产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节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循环经济。

2.新古典经济学

有的学者以新古典经济学作为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不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须基于循环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一系列修正。周宏春、刘燕华(2005)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建立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关系,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新古典学派重视资源的配置,重视需求和效用,却忽略了对资源本身的研究,很少提及资源本身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直至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石油危机、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经济学家才开始讨论资源枯竭、资源市场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孙勇(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稀缺性的基本假设,主流经济学不考虑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假设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稀缺的只是人造资本;然而,循环经济理论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稀缺的基本对象存在拓展和变化,即资源能源也是稀缺的。因此必须改变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黄英娜等(2004)认为,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把“稀缺”和“效率”两大主题延伸到自然资源,就可以解决新古典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矛盾。以往人们认为大自然提供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无限的;事实上,资源环境与资本、劳动一样均具有稀缺性。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自然资源成为最稀缺要素,经济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自然资源要素投入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追求的效率目标要从传统经济学的效率含义扩展至生态效率,从而有助于现代社会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稀缺”和“效率”内涵的延伸为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提供了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彭秀丽(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在稀缺和效率的基础上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代际均衡和代际公平,稀缺要素转移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前提,经济效率最大化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目标,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

3.生态经济学

杨雪锋(2008)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生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是将经济系统视为地球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延伸了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涵盖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作用,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基于主观偏好的市场价格理论,强调以物质流分析和价值分析取代福利分析和均衡分析。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因此研究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即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就是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展开分析。生态经济学为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清洁生产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也是当今研究循环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齐建国等(2006,第90—104页)认为,生态经济学力求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现象的关系,寻求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而不像传统生态学和经济学将重点只放在平衡状态的研究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经济学为循环经济的应用性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4.产业生态学

杨雪锋(2008)认为,产业生态学也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产业生态学通过研究产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来寻找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因此其研究对象贯穿于从原材料的采掘、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和维护到产品废弃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崔兆杰、张凯(2008)认为,推进工业系统的演进,使之由低级生态系统向高级生态系统的转化,向生态可持续性经济模式的转化,是生态工业的主旨。工业系统的演进可体现在不同层次,小到工业共生体系,大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这种旨在推动工业体系演进的战略,被称为“生态结构重组”,即按生态学方式对工业系统进行重组,有的更泛指经济重组,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5.技术经济学

齐建国等(2006)认为,技术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体体现为通过生产组织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以环境污染零排放为理想目标。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支撑。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其主体必然要对成本和效益进行对比,只有效益大于成本,经济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持续进行这种活动。否则,循环经济就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按照技术经济学原理,只有当循环经济活动在市场机制的框架下具有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大于1,循环经济才是可持续的。因此,按照技术经济学原理,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市场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把环境的节约使用作为一种产出,并可以转化为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技术经济范式创新的经济动因。

6.资源环境经济学

齐建国等(2006)认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也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资源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和资源跨期配置理论,研究环境(资源)的最优污染(耗竭)问题。其对循环经济的主要贡献,一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理性人”提出了质疑,为循环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提出了新的参考思路;二是将环境成本纳入物品价格体系,为循环经济的整体产品概念,即外部效应内部化提供了研究参考。但是资源环境经济学只涉及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部分基础和经济手段的部分应用,它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只是传统经济学框架内的理论改进。从理论基础和基本分析方法来看,仍未脱离一般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7.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崔兆凯、张杰(2008)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之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学科,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及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动态平衡状态运行所需要的经济条件、经济机制及其综合效益的学科。它着重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过程所发生的,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和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关系、发展规律及其机理。其研究对象不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而是以此为范围在三维复合系统的总体上着重研究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即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总体上揭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Diamantini和Zanon(2000)指出,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极为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坚持公平性和持续性,追求目标多元化下的新价值观、整体性以及摒弃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和自然观念等。

8.恒态经济学(稳态经济学)

代明等(2009)认为,恒态经济学可与循环经济相融合。恒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利。这位曾任世界银行环境部高级经济学家、现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教授,先是针对“增长亢奋”(growthmania),分别于1971年和1974年提出“定态经济”(stationary-state economy)和“恒态经济”(steady-state economy)的概念,随后在其1978年发表的《恒态经济学:生理平衡与心理成长的经济学》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理论,是恒态经济学形成的标志。恒态经济学解释了人类为何必须从属于环境约束并补充了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1)非人类劳动产品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具有有限性、稀缺性和竞争性;(2)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的子系统(Daly,1971)。基于上述假设,恒态经济学通过其基本理论模型,重塑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地球生态系统依靠与宇宙系统交换物质和能量而存在,人类经济系统则依靠与地球生态系统交换物质和能量而维系;在地球生物圈中,物质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而熵的存在阻碍了物质的完全循环,且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量投入;人类向环境排放高熵的污染和废弃物与环境吸收它们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限制(Daly,1978;Daly,1992)。进入21世纪,一些学者试图对恒态经济作出新的诠释。如Czech(2000a,2000b)指出:经济列车的目的地并非增长或增长速度而是恒态经济,并赋予其极具生态学和伦理学特征的定义:恒态经济就是保持离“K”线亦即地球总承载力极限足够间距的经济,以便留给生物多样性必要的自然资本和生存空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广泛传播并达成全球共识,恒态经济学研究也逐渐转向和融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及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等学科。如今,恒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成果,包括集成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物理学、系统论的多学科研究方法,资源、环境具有稀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系统从属于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等,都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思潮和相关学科或流派的研究。

杨虎涛(2006)也认为,在循环经济从一种学术理念和一般实践转化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稳态经济观的许多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循环经济理论与稳态经济理论有很多相似点。在目的上,循环经济和稳态经济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个基本要求——代内关怀和代际关怀。在理念上,循环经济和稳态经济都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手段上,两者都看到了控制“流量”的重要性。

1.2.4 文献评述

综合上述关于循环经济及其经济学基础的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起源、内涵、特征、原则、实现路径等探讨比较充分,分歧意见较少,但在下列几个方面则争议较大,或解释乏力。

1.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位莫衷一是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深,针对如何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促使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新的经济发展理念,除了循环经济,还有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如何准确地定位循环经济,从横向来看,它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经济形态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不同经济形式的侧重点有何异同?从纵向来看,循环经济与历史上已有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经济形态究竟是何关系?不同的经济形式对应的是什么社会形态?对此,理论界或是探析不足,或是众说纷纭。显然,如果不能对循环经济正好名、定好位,就会言不顺、理不清。

2.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分歧较大

从上述学者探析的关于循环经济的学科理论基础来看,尽管循环经济的形成和运行隐含着深邃的哲学、系统哲学、自然科学、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物质代谢等理论内涵和方法纲领,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毕竟应归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应立足于从经济学视角去挖掘其本质特征及运行规律。而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的纷争,涉及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个;运用何种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解释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因、揭示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传统经济学中挖掘、修正、整合、拓展,还是应创建新的经济学基础?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无研究力作。

3.关于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解释乏力

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确定,故而在阐述循环经济具体而特殊的运行机理、机制、规律、趋势上,缺乏表里如一、贯穿始终、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系统性解说,更未归纳出如知识经济的“边际成本为零”“单边锁定”“赢者通吃”等特殊而又富有特色的规律性的东西。现有的研究或者侧重于循环链、循环圈的技术性衔接,或者借助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简单植入,或者照套照搬已有的经济学及分支学科。但由于缺乏经济学的逻辑过程,很难对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在实现机制上,缺乏内生化和自运行的动力,在操作模式上无法做到可持续性。

已有研究中所存在的上述几方面的不足,正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本书将从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扬弃与兼容入手,对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整合和创新,提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是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宏观基础的相关变量进行修正,对其相关模型在修正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分析循环经济的市场结构、价格形成、运行机制、微观基础和宏观政策,从而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