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营养代谢病

营养代谢病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动物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疾病。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道与消化道黏膜抵抗力下降,易诱发传染病。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蛋壳质量。维生素D3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3而导致钙、磷吸收和代谢障碍,从而引发骨骼、蛋壳形成等受阻,它是以雏鸡佝偻病与缺钙症状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患病鸡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于1周后衰竭死亡。

(四)营养代谢病

维生素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3、E、K3,水溶性维生素B1、B2、泛酸、烟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生物素、维生素C、胆碱等。大部分维生素在常规原料中的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因此维生素缺乏所产生的病症也比较多见,发生机理也比较复杂。

维生素缺乏症病因主要有:①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营养物质之间有转化、协同与拮抗的作用,营养物质平衡失调。②饲料饲喂不足或食欲不振引起营养物质摄入不足。③在特殊的生理阶段,在应激状态下,在患有胃肠道、寄生虫或慢性传染病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吸收不良。④不同的品种或在高生产性能情况下,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大。⑤饲料配方或原料的变化,饲喂方式和环境改变,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饲料存放时间过长等,皆可引发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缺乏症的特点是发病慢,病程较长,症状不甚明显,多为群体发生,但不发生接触传染。

1.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维持上皮细胞健康,增强家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促进视紫质的形成,维持正常视力,防止夜盲症,维护骨骼的正常生长与修补,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动物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疾病。

(1)病因:

①家禽摄入不足。家禽机体本身不能合成维生素A,必须从饲料中来获取。不同生理阶段的家禽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不同,全饲料配方设计如果未能满足家禽各生长发育及生产阶段的需要,则会引发严重的缺乏症。

②维生素A性质不稳定,极易失活,尤其是当维生素A生产工艺存在问题时。饲料贮存时间过长、饲料发霉、高温受潮等皆可造成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损坏,脂肪酸败变质也可加速其氧化分解。

③饲料中蛋白质与脂肪不足,不能合成足够的视黄醛结合蛋白质去运送维生素A,脂肪不足会影响维生素A在肠道中的溶解与吸收。

④胃肠道吸收障碍,发生腹泻,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肝胆疾病也会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及储藏。

(2)临床症状:雏鸡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一般在1~7周龄,如果1周龄内的雏鸡发生此病,应该与种母鸡缺乏维生素A有关。患病鸡往往出现厌食、衰弱、倦睡、消瘦,生长停滞,羽毛蓬乱,运动失调,瘫痪不能站立。黄羽鸡胫喙色素消退,冠与肉垂苍白。病程超过1周的鸡,鼻、眼流出黏性分泌物,眼睑发炎,出现黏连,不久便会肿胀,积有干酪样渗出物,眼角膜混浊不透明,严重者角膜软化或穿孔失明。口黏膜有白色的小结节或一层豆腐渣样薄膜,食道黏膜上皮增生和角质化。

成年鸡尤其是初开产的母鸡,一般呈慢性经过。其症状表现为厌食,消瘦,沉郁,运动无力,两腿瘫痪,偶有神经症状,运动不灵活,鼻、眼常有水样液体流出,眼睑常常黏合在一起,严重时眼内生成乳白干酪样物质,眼角膜发生软化和穿孔,最后失明。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下降,易诱发传染病。胫喙色素消退,冠白,母鸡产蛋率下降,种母鸡孵化率降低,种公鸡精液品质下降,导致受精率降低。轻度缺乏维生素A的鸡在生长、产蛋、种蛋孵化率及抗病力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但容易在实践中被忽视。

剖检时可见口腔、食管黏膜上皮角质化脱落,有小脓泡样病变,破溃后有小溃疡。支气管黏膜有时覆盖一层薄膜。鼻窦肿胀,内有黏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严重者肾脏呈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

(3)防治措施:

①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A数量必须足够,以纯品计,添加量为12 000单位/千克。

②在高温潮湿季节,在饲料中要添加抗氧化剂,防止在贮存期间的氧化损失。

③患病鸡群要使用治疗量,可按正常需要量的2倍以上添加,连喂约2周后即可恢复。

2.维生素D3缺乏症

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蛋壳质量。维生素D3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3而导致钙、磷吸收和代谢障碍,从而引发骨骼、蛋壳形成等受阻,它是以雏鸡佝偻病与缺钙症状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

(1)病因:

①体内合成量不足。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紫外线照射,但如今的家禽养殖一般皆是在饲养舍内进行,接受阳光照射较少或基本没有。所以维生素D的获取基本都是通过饲料。散养家禽因日光充足而不易发生缺乏病。

②机体吸收功能障碍。患有肾肝疾病的鸡会影响吸收,从而也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③饲料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饲料中维生素D添加量不能满足家禽的需要量。家禽的需要量一般是以纯品计,配合料中的添加量为3 500单位/千克。

(2)临床症状:雏鸡容易于1月龄左右发生该病,俗称佝偻病。发生的早晚和时间长短与饲料、种蛋有关系。患病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蓬乱无光泽,有时出现下痢。腿表现疲乏无力,步履蹒跚,喙、爪易弯曲,跗关节着地,常蹲坐,运动失去平衡。严重者骨骼柔软,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处可触摸到念珠状肿块。胸骨侧弯曲且正中内陷,致使胸腔变小。

产蛋母鸡开产后2~3个月开始表现缺钙症状。最初表现为软壳蛋增多,而后产蛋下降,严重者可停产。种鸡表现为种蛋孵化率下降,死胎多出现于入孵10~15天。患病鸡喙、爪、龙骨变软,龙骨弯曲。患病后期关节肿大,呈现身体坐于腿上的“企鹅”样姿势。长骨质脆,易骨折,骨骼钙化不良。

(3)防治措施:

①保证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充足,要根据育种公司推荐维生素需要标准予以添加。

②防止饲料的氧化与发霉,以免过多地破坏维生素D3,可添加抗氧化剂与防霉剂。

③已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的群体,饲料中应超量添加维生素D3或利用速溶多维饮水。

3.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E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家禽的正常生殖机能,防止肌肉萎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体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的生成,从而保护细胞膜不受损害。维生素E与硒有协同作用。维生素E缺乏症是以小脑软化、渗出性素质、白肌病与种禽繁殖障碍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

(1)病因:

①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不足。配方设计不当、加工过程失误。

②饲料中维生素E失效。因为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而破坏,如子实中的维生素E在一般条件下存放6个月即可损失30%~50%。饲料中其他成分也能对维生素E产生影响与破坏,诸如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对其的氧化,还有制粒过程中高温、高湿的破坏。

③维生素E与硒有协同作用。饲料中硒的缺乏会导致维生素需要量增加,从而引发与维生素E缺乏相似的症状。

(2)临床症状:维生素E缺乏症多发生于2~5周龄的雏鸡,主要表现症状为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与白肌病。

①如果维生素E缺乏,雏鸡一般于2~4周龄发生脑软化症,呈现雏鸡共济失调,头侧转、后仰、向下缩,两腿阵发式抽搐,站立不稳,跳跃式歪斜行走,最后痉挛而死亡。剖检可见小脑软化,出现水肿,有出血点,出现灰白色坏死灶。

②如果维生素E与硒同时缺乏,雏鸡通常于2~3周龄发生渗出性素质,一般6周龄达高峰,呈急性暴发式,发病率高达80%~90%。患病雏鸡站立难,呈叉状,颈、胸、翅、腹部等处皮下水肿,皮肤外表因血红蛋白变性而呈蓝绿色。严重者全身水肿,导致心包腔与腹腔积聚液体。患病鸡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于1周后衰竭死亡。剖检可见皮下水肿,腹部及腿内侧有浅绿色渗出液。

③如果维生素E与含硫氨基酸同时缺乏,雏鸡则患白肌病,通常见于4周龄的雏鸡。胸肌、腿肌苍白,变性或坏死,肌纤维溶解,肌肉有白色条纹,正常肌纹丧失,松弛无力,贫血,运动失调。剖检可见肌束上有白条纹,心肌色淡变白,肝脏肿大。

对成禽的损害主要是生殖能力方面,种禽表现出产蛋率下降,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入孵7天内死胚增加。剖检入孵蛋发现胎膜出现血液淤滞与出血。种公禽精子受精率下降,性欲降低,剖检发现睾丸退化,镜检发现精子形成不全。

(3)防治措施:

①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要充足,配合饲料中以纯品计要达到35单位/千克以上。对于种禽,近年来有大幅提高添加量的倾向,至少要60单位/千克才能满足其繁殖性能的需要。

②防止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与拮抗物质的破坏,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可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起到预防的作用,因为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③脑软化病、渗出性素质、白肌病常同时发生,极易造成急性死亡,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可以使用维生素E与硒复合制剂,也可以使用速溶多维饮水,同时立即对所用维生素E添加剂进行化验分析,确定原料是否存在问题。脑软化病可用维生素E油或胶囊治疗,每只鸡每次250~350单位。渗出性素质可每只肌注0.1%亚硒酸钙生理盐水0.05毫升。预防白肌病可于饲料中添加0.2毫克/千克亚硒酸钠,同时给予0.1%蛋氨酸饮水。

4.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脏的正常功能,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维持消化道内脂肪的吸收以及酶的活性,提高动物食欲,防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和神经系统病变,是以多发性神经炎为典型症状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①饲料中维生素B1含量不够。通常出现于配方设计失误,饲料加工过程中温度、湿度过高,饲料贮存时间过长或霉变引发的维生素B1分解损失。

②饲料中含有维生素B1的拮抗物质,如抗球虫药氨丙啉、硝胺、磺胺类等药物。

③饲料中动物性原料添加过多或品质过差,其中动物内脏类原料(如鱼粉、肉骨粉等)硫胺素酶活性太高,也可破坏维生素B1

(2)临床症状:家禽维生素B1缺乏症的典型症状是多发性神经炎。在种鸡繁殖过程中,一旦缺乏维生素B1,孵化中常会出现死胚或逾期不出壳,该病特征是外周神经发生麻痹或痉挛症状,表现为趾的屈肌发生麻痹,然后蔓延到颈、翅、腿的伸肌发生痉挛,进而瘫痪,角弓反张,坐于屈腿上,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后仰呈“观星状”。有的不能行走,倒地不起,抽搐死亡。有的雏鸡皮肤水肿。成年鸡一般在维生素B1缺乏3周后表现,症状与雏鸡相仿,食欲废绝,羽毛蓬乱,体重减轻,体弱无力,贫血下痢,鸡冠发蓝。剖检无特征性病变,胃肠道有炎症,种禽的睾丸与卵巢明显萎缩,心脏轻度萎缩。

(3)防治措施:

①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在配合料中一般要达3毫克/千克以上(以纯品计),种禽需要量要达5毫克/千克以上。

②防止饲料的霉变,严禁使用劣质动物性饲料,适当增加谷物类原料,尤其是麸皮类原料。

③控制嘧啶类和噻唑类药物的使用,疗程不宜过长。

5.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生长,提高孵化率及产蛋率,是参与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中某些酶系统的辅基组成成分,与其生长和组织修复有密切关系。

(1)病因:

①饲料中补充不足。常用谷类原料中核黄素比较缺乏,又容易被紫外线、碱、重金属破坏。

②药物的拮抗。如氯丙嗪等能影响维生素B2的利用。

③低温等的应激与胃肠道疾病等会影响核黄素的转化与吸收,从而使维生素B2的需要量增加。

④饲喂高脂肪与低蛋白饲料时需要更高水平的维生素B2

(2)临床症状:雏鸡缺乏症状表现为卷爪麻痹,趾爪向内蜷缩,两腿瘫痪,以飞节着地,展翅以维持身体平衡,运动失调,腿部肌肉萎缩或松弛,皮肤粗糙,眼睛发生结膜炎与角膜炎。另外生长缓慢,衰弱消瘦,背部羽毛脱落,贫血,有的出现下痢。后期两腿伸开,卧地不起,不能走动。

成年鸡表现产蛋量下降,蛋白稀薄。种鸡孵化率下降,胚胎于入孵12~14天大量死亡。孵出的鸡苗绒毛呈结节状,不伸展。病鸡爪向下弯曲,不愿走动。

剖检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胃肠道黏膜萎缩,有大量泡沫内容物,严重者坐骨神经、肱骨神经鞘明显肥大。其中坐骨神经变粗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典型症状。

(3)防治措施:

①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2要充足,在配合料中要达8毫克/千克以上,种禽需要量更高,要达15毫克/千克以上。另外因为维生素B2容易失效,要注意维生素B2的原料选择,要选择优秀生产商包被较好的添加剂产品。

②对患病鸡可于饲料中两倍需要量添加维生素B2,或者速溶多维饮水治疗。在孵化过程中发现缺乏维生素B症状时,要对种鸡群予以快速补充。

6.钙、磷缺乏症

钙、磷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维持家禽骨骼组成、神经系统、肌肉和心脏正常功能以及在血液酸碱平衡、促进血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钙、磷缺乏症是一种以雏禽佝偻病、成禽软骨病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

(1)病因:

①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家禽的生长发育对钙、磷需要较大,尤其是产蛋禽。如果对其补充不足,或者在配方计算中钙、磷设计有误,或者有效磷计算不准确,或者所使用的植酸酶在配合料中搅拌不均匀,皆会引发钙、磷缺乏症。

②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二者比例不当会影响钙、磷的吸收。生长禽钙与有效磷的比例约为2∶1,产蛋禽钙与有效磷的比例约为8∶1。

③维生素D3的缺乏。维生素D3的缺乏会影响钙、磷的吸收与代谢,一旦缺乏会引起钙、磷缺乏症的发生。

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植酸盐过多,会影响钙、磷的代谢与需要量。

⑤环境温度、较少运动、日照不足、生理应激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与代谢。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①雏禽的典型症状是佝偻病。一般1~4周发现症状,发病较快。早期表现为喜蹲伏,懒于走动,食欲不振,生长发育不好,羽毛生长不良。随后腿软,步态不稳。骨质软化,容易骨折,关节肿大,胸骨畸形,肋骨末端呈念珠状小结节,有时拉稀。

②成禽的典型症状是软骨症。主要出现在高产鸡的产蛋高峰期。表现为骨质疏松,骨硬度差,骨骼变形。腿软卧地,爪、喙、龙骨弯曲。产蛋量下降,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增多,孵化率下降。

剖检可见全身骨骼骨密质变薄,骨髓腔变大,易骨折,与脊柱相连处的肋骨局部有念珠状突起。肋骨弯曲增厚,雏鸡胫骨、股骨、头骨疏松。

(3)预防治疗:

①饲料中钙、磷添加量与比例要适当,维生素D3要满足家禽需要量。

②各种原料有效磷的确定要合理,对于所用原料要进行钙、磷含量的检测。使用植酸酶时要注意加工工艺对其的破坏程度。

③对于患病鸡群,要立即检测所用饲料中钙、磷的实际水平,将其调整到最佳水平。使用3倍需要量的维生素D3或使用复合维生素AD3粉,拌入饲料中予以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