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沼液在养殖业中的利用

沼液在养殖业中的利用

时间:2024-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系列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在猪饲料的营养成分能完全满足猪生长要求的情况下,添加沼液喂猪并无显著作用。据科研单位化验,沼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铜、铁、锌、钥等微量元素。习惯后,由少到多加喂沼液直到乐于食用。此外,沼气发酵对寄生虫卵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蛔虫卵、结节虫卵、鞭虫卵及球虫卵囊均未形成感染性虫卵。沼液和沼渣可轮换使用。沼液养鱼还可减少疾病的传染。

二、沼液在养殖业中的利用

(一)沼液喂猪

1.实践与结论

沼液喂猪是安徽省阜南县农民1987年在养猪实践中的新发现。该县由三户农民试用沼液喂猪10头开始,到1988年6月发展到1500户,共4000余头猪。通过两年的养猪实践,经国家农业部等18个单位20多名专家的评议,其鉴定意见是:“沼液喂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饲喂沼液的猪爱睡,背毛光泽好、皮肤光滑、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育肥期缩短,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养猪生产的发展;经抽样屠宰化验,肉质感官鉴定均达到了国家标准(GB2722-81)”。专家评语为:

(1)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

(2)粘度: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

(3)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4)气味:具有鲜猪肉的正常气味。

(5)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在表面,具有香味,无异味。

以上这些指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对猪肉、猪肝和猪肾的理化、卫生指标也进行了检验,其结果和对照组没有差异。

所谓沼液喂猪并不是用沼液替代猪饲料,而只是把沼液作为一种猪饲料的添加剂,起到加决生长、缩短育肥期和提高料肉比的目的。一系列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在猪饲料的营养成分能完全满足猪生长要求的情况下,添加沼液喂猪并无显著作用。但在我国农村.部分农民养猪的饲料多为自产的农副产品,因此饲料单一、营养不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添加沼液才能起到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沼液喂猪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为了确保猪肉的质量,一些养猪专业户在出售前一个多月即停止饲喂沼液。其效果不错,可以借鉴。

2.效果与认识

(1)经过科研单位多次试验和众多农民的实践表明,沼液喂猪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促进了猪的生长,育肥期缩短了l~2个月。

②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养猪成本,料肉比为3.6∶1。养一头同样体重的猪(100kg左右)可节约饲料80kg左右。

③体态发育良好。经宰后检验,各组织器官的色泽、硬度、大小、弹性均无异常,未查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月同体肌肉较为丰满,各项检验指标均符合部颁标准。

④简便易行,群众易于掌握应用。

(2)沼液为什么能喂猪?

人畜粪便和有机质人沼气池后,在密闭的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一些不易被吸收的粗蛋白、粗纤维和脂肪在厌氧环境中,经过多种微生物分解发酵,粗纤维分解成葡萄糖和粗蛋白分解成氨基酸。据科研单位化验,沼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铜、铁、锌、钥等微量元素。这些都是猪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

由于厌氧发酵,沼液中无寄生虫卵和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喂猪安全可靠;还具有防病、治病(如僵猪、猪丹毒和仔猪副伤寒等疾病)和杀虫(蛔虫等)的作用。所以,沼液是喂猪的优质饲料添加剂。

(3)沼液喂猪的方法:

①沼液的准备。必须取正常产气一个月以上的沼气池的沼液才能喂猪。先把沼气池出料口的沼液面上的浮沫撇开,取其液面下20~30cm处的清液,经纱布过滤后搅拌或放置1~2小时(让氨气跑掉),再添加入饲料中(必要时加入少量清水)拌成流质料喂猪。

②预试阶段(15天左右)。猪进圈后不宜立即在饲料中添加沼液,要有一个预试阶段。在圈中,用缸子盛一些沼液让猪先嗅闻沼液的气味,或让猪饿l~2顿再吃少量沼液拌喂猪。习惯后,由少到多加喂沼液直到乐于食用。

③饲喂方法与添加量一般从20kg猪开始饲喂,按饲料:沼液为10∶0.5~1.0。添加沼液;一个月后按5∶1添加沼液;50kg以上的猪按3~4∶1添加沼液。总之,掌握用量由少到多、随着猪的体重增加而增加,达到最高添加量时应稳定下来。添加方法:先用少量清水拌和猪饲料,再加入沼液拌匀即可;可直接用沼液拌料;可在猪进食前后单独喂沼液。

(4)注意事项:

沼液喂猪要注意猪的采食状况·以吃完不剩为适量。如果适口性差,吃有剩余应减量。

②沼液饲喂20kg以上的猪效果好。

③沼液不能代替饲料,不要减少每日饲料量。

①病态池的沼液不能喂猪,对猪有害。

⑤沼液的pH值以6.8~7.2最好,可用pH试纸检测。

⑥沼液喂猪要与加强沼气池管理结合起来,严禁有毒物质投放池内

⑦猪喂沼液后,通常有皮肤泛红、爱睡的现象,这是正常现象。若猪拉稀,说明沼液过量或一时肠胃不适应,可以减量或停1~2天后再喂,不治自愈;如果仍不见好转,需请兽医检查治疗,待猪身体正常后再逐步添加沼液饲喂

⑧仔猪不要喂沼液,胃肠不适应长得慢。母猪发情前喂,可提前发情,产仔多;发情后和怀孕后不能喂,容易堕胎和影响小猪生长;产后喂可以发乳和提高乳的质量。

(5)沼液喂猪的安全性:已有的研究和实地检测结果表明沼液喂猪是安全的。在沼液中加入致病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再将带菌沼液稀释后注入6只小白鼠体内。一周内5只小白鼠死亡,说明这些病菌致病力强。再将这几种病菌注入沼气发酵环境中一个月后,将混有病菌的沼液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全部存活,说明沼气池能有效杀灭这些致病菌。猪病源菌在沼液中存活时间,见表11-3。

表11-3 沼液中猪病源菌存活时间

img433

此外,沼气发酵对寄生虫卵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蛔虫卵、结节虫卵、鞭虫卵及球虫卵囊均未形成感染性虫卵。这几种虫卵都受到了沼气发酵的抑制,而不再具有感染能力。因此,从寄生虫角度看,沼液喂猪也是安全的。

(二)沼液养鱼

1.沼液养鱼的综合效益

养鱼用的沼液不必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所含的固形物比用于叶面喷洒的沼液多。沼液和沼渣可轮换使用。沼液放置3小时以上,使用效果会更好。鱼塘施用沼液,除部分直接作饵料外,主要是通过促进浮游生物(动、植物)的繁殖来饲养鱼类。其效果要比施用猪粪优越.见表11-4。

表11-4 沼液养鱼与常规方法浮游生物量比较

img434

沼液养鱼还可减少疾病的传染。从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调查的结果表明,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等由过去的60%~70%下降到5%。在投肥情况基木一致的条件下,沼肥鱼池和投放鲜猪粪的鱼池相比.有提高产量和质量的趋势。见表11-5。

沼液养鱼具有减少鱼病、节约化肥、饵料和产量有所增加等优点,因而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2.鱼塘沼液养鱼

江西省上高县沼气办公室提供的方法:采用隆氏盘法每两天测定一次水色透明度,并对池塘的浮游生物、溶氧、水质营养盐分等进行定期、定量、定性的分析试验,用以指导沼渣、沼液下塘的数量和时间。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表11-5 鱼产量的比较

img435

①4、5、10、11月水色透明度不低于20~25cm;6~9月水色透明度以l0~15cm为宜。为达到上述要求,沼肥下塘数量为液肥每次不超过200~3O0kg/亩,渣肥每次不超过100~150kg/亩。由于6~9月气温高,鱼类生长快,耗食量大,只要水色透明度变化不大(变幅不超过确定值的5cm以上),就可适当加施。保持渣、液肥比例为1∶2左右。

②沼肥宜在晴天施用,隔2天一次,采取浇泼方式,于池塘全方位进行。

③渣肥与液肥应轮换交替进行施用,而且取出后,每次稍搁置10~15分钟才可入池。

④当水色透明度低于10cm时.应严密观察塘内的鱼是否浮头。如一般在鱼出现后即沉人水底则为正常,如久久不入水底,则需适当灌水,防止泛塘。另外,按照沼肥营养丰富、养料齐全的优势,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达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为目的。可采取肥水鱼与吃食鱼并举的技术。即:放养滤食性的鳞鱼、编鱼占30%左右;放养杂食性的螂鱼、罗非鱼、鲤鱼占40%~50%;放养吃食性草鱼占20%~30%。按照这一方法,两年应用的结果是:在水面均深1.05m的池塘内,每年净产成鱼481.6kg/亩,较普通对照塘184.6kg/亩多297kg/亩;各类鱼的成活率较对照塘要高30%~51%;净盈利为1603.28元/亩,较对照塘819.46元/亩,要多783.82元/亩;鱼的增肉倍数为6.95倍。

3.稻田沼肥养鱼

四川省绵竹县农村能源局提供的方法如下:

(1)稻田整理成型:栽秧前,在田中每隔4~5m挖深为0.25m,宽0.3om的鱼沟,长度按田的大小而定。鱼沟成井字形,构成网状。并加高田埂,高度一般为0.40~0.60m。在鱼沟交接处挖鱼坑,供鱼生息,尺寸一般长lm,宽0.4om,深0.60~0.80m。挖好鱼坑后,施放沼渣750~1000kg/亩,以水色呈茶黄色能看清伸入水下。0.20m深处的手背为宜。

(2)鱼苗选配及投入数量:由于不同鱼种的生长特性、吃食饵料不同,因此沼肥稻田养鱼品种选配尤为重要。一般采取肥水鱼与吃食鱼搭配喂养,即以卿鱼为主,适当搭配鲤鱼。这样:一是充分利用沼肥的养料;二是利用水体和稻田中的天然饵料,促进鱼苗快速生长。稻田插秧后,将长4.5cm左右的鱼苗按每亩500~700尾投放稻田。若鱼苗长度小于3cm,应适当增加投放数量,一般为800~1000尾/亩。

(3)沼肥施用方法:沼渣主要作基肥,沼液作追肥施用较为理想。每隔5~7天施沼肥一次,每次200~350kg/亩。开始少施,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增加用量,同时应适当投放精料和青草。沼肥宜在晴天施用,水肥喷施,渣肥撒施,施肥时间以早上7~8点为最好。渣、液比是1∶4。施肥应分片进行,不宜满田撒泼,以免水体富含营养而缺氧。施肥后,水色的透明度应保持在4、5月不低于0.20~0.25m,6、7、8月以0.1~0.15m为宜。

(4)田间管理:水稻防治病虫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喷农药正确方法是:将喷嘴头朝上,使农药直接喷洒在稻叶和茎秆上(最好采用沼液浸种方法,这样可增强秧苗抗病虫害能力,减少施放药次数)。在稻田出、入水口加装遮拦,防止鱼苗流失以及鸭子下田吃鱼。为防治鱼烂鳃病,可用少量的大蒜将其捣碎拌和饵料喂养。

(5)注意事项:

①每次取出沼肥应放置10~15分钟再用。

②在投放鱼苗时应以浓度为3%的盐水将鱼苗放入3~5分钟,防止鱼生白头、白嘴、赤皮等病。

③7月中下旬晾秧时,若需继续喂养,稻田就不能干水。打完谷子后,向稻田内注水至0.30~0.50m深。由于水深和鱼逐渐长大,沼肥的用量也应增加,每次400~500kg/亩为宜,如辅助其他饲料效果更好。

4.沼肥养鳝鱼

沼肥养鳝鱼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收效快、管理简便等特点。具体作法是:

(l)建好鳝鱼池:池基选择向阳,靠近水源,能防洪冲击,不易渗漏,土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4~5m2为宜,大型的可达10~15m2,可以联片建成池组;池深lm左右,池底为平底;采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堤可用砖砌、用水泥板或三合土护坡。池堤以上应略向内倾斜。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以防鳝鱼打洞逃逸。

为适应鳝鱼穴居习性,挖好池坑后,从池底向上沿着池墙四周用直径约15~30cm大小的乱石安砌一道高45~60cm,宽15~30cm的巢穴埂。用田里的稀泥糊盖乱石的缝口,以便鳝鱼在巢穴埂的稀泥缝中打洞做穴。再将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后,均匀地铺在鳝鱼池内,厚度为45~60cm,作为鳝鱼的基本饲料和夜间活动场所。铺完料后就放水入池,池内水深20cm左右。并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芋头、菱瓜等,可以遮阳,净化水质,有利于鳝鱼潜伏在下面,还可改善鱼池环境。

(2)饲养管理:放水深度,冬、春天为15cm,夏天60cm,秋天30cm左右;北方寒冷季节应排干池水,盖上稻草保温。放养鳝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重量以20~25g/尾为宜。一般密度为60尾/m2左右,另可混养0.5~1kg/m2泥鳅。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如蝇蛆、蚯蚓、蚌肉、螺肉、鱼虾、螟虫、鲜蚕蛹、牲畜内脏以及麦熬、糠饼、菜叶等,以蚯蚓最好。现在也有喂混合配方颗粒饲料的。刚放鳝苗时,投饵宜在傍晚进行,以后逐渐提早到下午2时投饵。一般每天投一次,日投饵量为黄鳝体重的5%~10%。鳝鱼既耐饥又贪食,投饵时要注意适量和经常,不可过低或过高,过低影响黄鳝生长,过高易导致黄鳝胀死。投饵要全池遍撒,防止集中一处投饵,引起鳝鱼互相争食。5~9月为黄鳝生长的旺季,此时应保证提供质好量足的饵料,以促进黄鳝快速生长。5个月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向鳝鱼池内投放新鲜沼渣50kg/m2,左右,投沼渣后7~10天左右进行换水,以后每隔2~3天更换一次新水。因为鳝鱼消耗氧气较多,要求池水清澈,含氧量丰富,以保持池内良好的水质和适当的溶氧含量。换新水后,应适当加入沼液,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3)鱼病防治:平时要加强管理,发现鳝鱼缺氧浮头时,应立即换水。

①要注意防止鳝鱼生梅花斑状病(腐皮病)。如果发现鳝鱼背部出现黄豆或葫豆大小的黄色圆形病斑时,应及时治疗。此病传染较决,可以引起池鱼大批死亡。可在池内投放几只活癫蛤蟆。其身上的蟾酥有预防和治疗梅花斑状病的作用。平时应经常洗池换水。在无癫蛤蟆的情况下,用红霉素按25万单位/m3水全池泼洒;同时按每100kg鳝鱼用磺胺噻唑5g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次。

②烂尾病。此病于密集养殖与运输途中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之肌肉坏死腐烂,尾脊椎骨外露,病鳝头部伸出水面,反应迟钝,活动无力等。防治方法:一是,注意鳝池清洁卫生;二是,用0.22×10-6吠喃唑酮全池泼洒或用0.25单位/mL的金霉素浸洗消毒。

(4)苗种来源:目前主要是靠捞取自然受精鱼卵,或捕野生的小鳝鱼。每年立夏到端午节前为鳝鱼产卵繁殖的全盛期。根据鳝鱼的习性,可以在浅水湖泊、池塘、沟港和稻田的岸边,寻找鳝鱼的产卵鱼巢,就能捞取到受精鱼卵或鱼苗。一般在雷雨后的傍晚或凌晨,鳝鱼产卵前,先在居住的洞口吐泡沫筑成鱼巢,见到泡沫,说明产卵在即。然后产卵到里面,卵径一般4mm。卵膜半透明,呈淡黄色,内有油球。受精卵借泡沫的浮力,浮在水面上孵化。一经发现鳝卵,可用纱布做成的小纱网采集,置于面盆或木桶内孵化。盆(桶)中加水10cm深,水温在30℃左右,6~7天后,脱膜而出变成仔鱼。天然条件下,也是6~7天,而且刚孵的鳝苗是集中在一起的,在水中呈黑色一团。出膜后5~7天开食。开食饵料主要是丝蚯蚓。此时,即可放入育苗池培育。

幼鳝饲养池可选用2~5m2,的水泥池,池深50cm,池底铺田泥和沼渣各半的混合泥,厚10~20cm。预先用马粪、牛粪、猪粪、沼渣与泥土拌和在水中做成块状分布肥水区。先用肥水培育出丝蚯蚓。池面上遮荫,水深不超过10cm。开始几天,幼鳝主要是食丝蚯蚓,并且它能自动钻入这些肥水区觅食,此时可适当加入沼液,以后可投些蝇蛆。在繁殖池内加些丝瓜筋和柳树根等柔软多孔物,作为鳝鱼的隐蔽、栖息场所。这样到第二年长到20g左右即可作种鳝放养。

5.沼肥养泥鳅

泥鳅是一种高蛋白鱼类,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很高。日本人誉之为“水中人参”。泥鳅肉质细嫩,其营养价值高于鲤鱼、黄鱼、带鱼和虾等。泥鳅还是一味良药,有温中益气的功效,对治疗肝炎、盗汗、痔疮、跌打损伤、阳萎、早泄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中老年尤为适宜。它脂肪含量少,含胆固醇更少,且含有一种类似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种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

(1)鳅池建造:鳅池以面积1~100m2,池深0.7~1m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捶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以防泥鳅逃逸。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鳅苗不能逃逸为度;池底铺设20~30cm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因为泥鳅喜欢在水草下面活动。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加30~40cm,大小为鳅池的l/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鳅苗。

(2)饲养管理:

①泥鳅的繁殖。自然产卵,选择一小型产卵池(水泥池、土池均可),适当清整后注入新水。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0g化浆泼洒全池,待药性消失后,按雌、雄比例1∶2,投放雌鳅0.3kg/m2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即用棕片或者柳树根,水草扎成鱼巢分散放在池中。发现泥鳅产卵于巢上,应及时取出转入孵化池孵化。也可在原产卵池内孵化,但必须将雌鳅全部捕出,以免雌鳅大量吞鳅苗。

人工孵化,孵化池的水流量以翻动鳅苗为度,过小则鳅苗沉积池底窒息致死;过大则消耗鳅苗体力,导致鳅苗死亡。泥鳅卵在适宜水温(20~28℃)下,一般1~2天即可出膜孵出幼苗。为能及时掌握雌鳅发晴时间,将其捕出进行人工受精。即将泥鳅精、卵挤人盆中,用鹅毛搅拌,1分钟后,再徐徐加入适量滑石粉水(黄泥浆水也可)充分搅拌。受精卵失去粘性后,便可放入孵化缸或孵化槽中孵化。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孵化鳅卵50万粒左右。

②鳅苗的饲养管理。刚孵出的鳅苗必须专池培育,池内水深30~50cm,放养密度为800尾/m2左右。如能实行流水饲养,放养密度可加大到2000尾/m2。饲养初期投喂蛋黄、鱼粉、米糠等,尔后日投饵按鳅苗总重量的2%~5%投喂配合饵料和适量的沼液。沼液既可供鳅苗直接吞食,又可繁殖浮游生物,补充饵料。6~9月投饵逐渐提高到10%左右。沼液投入也适量增加,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沼液投入后,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保持池水呈浅绿色或茶褐色,这有利于吸收太阳的热能,提高池水的温度,促进泥鳅的生长。沼液应多次少量地投放,以喷洒为好。施投后要经常对鳅池进行检查,若溶氧量偏低,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8~9月水温增高,泥鳅生长快,耗食量大,可适当多施投。一般水的透明度应不低于20cm,高温季节以10cm为好。如透明度过低,就应进行换水。

③成鳅的饲养管理。成鳅池适宜水深为50cm左右。放养密度为0.1kg/m2(尾长5cm),投喂麦熬、米糠、米饭、菜籽饼粉、玉米粉、沼渣、沼液等,日投入量按泥鳅体重计算:3月为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11月至来年2月可不投饵。沼渣、沼液可交换投放,仍是次多量少,根据水质变化而定。刚投完沼肥不宜马上放水(除溶氧量太低外),这有利于泥鳅直接吞食和浮游生物的生长。酷暑季节,鳅池上方要搭设荫棚(最好栽葡萄或瓜果),并定期加注新水入池。冬季可在鳅池四角堆放沼渣、牛粪、猪粪,供泥鳅钻入保温。

(3)沼肥养泥鳅的好处:

①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沼肥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泥鳅可以直接吞食,也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增加饵料;不败坏水质,能提高池温,有利泥鳅的生长。

②减少泥鳅疾病。由于沼肥经过了厌氧发酵处理,细菌和寄生虫卵绝大部分已经沉降或杀灭,故用沼肥喂泥鳅,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大量事实证明:投喂沼肥对鱼类有免疫作用。所以,投喂沼肥后,不仅鱼长得快,死亡率低.而且产量高,成本低。

(4)泥鳅常见病防治:

①白身红斑病。主要症状为泥鳅体表和鳍条呈灰白色并出现红色环纹。发现此病后,应及时用(0.2~0.3)×10-6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治疗。

②红鳍病。因水质恶化和饲养不当所致。主要症状为病鳅腹部、肛门周围充血发炎,鳍条充血呈红色。防治方法:将收购和饲养的泥鳅苗种,用0.2×10-6的孔雀石绿浸泡消毒,然后用吠喃哇酮拌饵投喂。

③寄生虫病。鳅苗饲养阶段,常有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寄生,引起鳅苗体质下降而逐渐死亡。主要症状为:泥鳅体表粘液增多,离群独游,漂浮水面,食欲减退等。防治方法:用0·5×10-6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三)沼液喂鸡

沼液喂鸡:一种方法是将沼液拌和在鸡饲料中饲喂;另一种方法是与清水混合后供鸡饮用。

1.肉鸡的饲喂方法一般每只肉鸡每天采食1.12kg,沼液添加量为每只每天0.3kg。饲喂沼液90夭后,比不添加沼液的鸡重30%左右。

2.蛋鸡的饲喂方法经试验表明,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喂鸡的效果有一定差异。沼液喂来杭鸡,用牛粪作为发酵原料的沼液与清水的配比为3∶7,产蛋率可达到62.4%(不喂的为54.68%),提高8%左右;用鸡粪作为发酵原料的沼液与清水配比为3∶7,产蛋率提高9%;用猪粪作为发酵原料的沼液与清水配比为3∶7,产蛋率提高7%。

(四)沼液喂奶牛

根据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农村能源站提供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沼液与饲料拌和比例为1∶1.5~2喂奶牛时,平均每天增加产奶量2.3~2.4kg。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五)沼液喂兔

根据浙江省新昌县农村能源办等单位试验,每只兔每天中午喂70g精饲料(配合饲料)配50g沼液一次;早、晚照常饲喂季节性草料。试验结果,每只成年兔平均净增兔毛27.9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