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湿度及光照管理

温湿度及光照管理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后可进入正常的加温管理。温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不仅影响草莓的授粉受精过程,产生畸形果,而且将为病原生物的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特别要注意的是,如遇连续的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过大,外界气温又较低时,在保证草莓不受冻害和冷害的前提下,应选择优先降低棚内湿度的管理方法,以防灰霉等病害的大发生。更重要的是大水漫灌会增大棚室内的空气湿度,诱导“灰霉”等病害的大发生。

(三)温湿度及光照管理

1.温度管理

扣棚的温度管理,也应根据扣棚时草莓自身的生长发育状态决定,采用立即加温管理还是采用控温管理后再实施加温管理,这是生产管理中必须注意的,这里要介绍一下非正常扣棚的温度管理。所谓非正常扣棚是指按草莓生长发育状况本不该扣棚,但由于外界气温下降或出现霜冻危害草莓生长时被迫扣上大棚。不该扣棚是因为植株生长的太小或者生长过旺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如果正常加温就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正确的管理方法是先采用控温管理,也就是说白天温度应控制在15~21℃,夜间温度应在10℃左右,促进草莓营养体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控温管理的时间长短应根据草莓生长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后可进入正常的加温管理。

扣棚后,草莓对温度总的要求是前期高些,后期则稍低一些。从扣棚加温至草莓现蕾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6~29℃,夜间温度在10~12℃;从现蕾至开花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在10℃;开花期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4~26℃,夜间温度在8~10℃;花果及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花多果少时以23~25℃为宜,果多花少时以20~23℃为宜,夜间温度为6~8℃,此期夜间温度一定不能过高,过高的夜温会增强呼吸作用,从而耗损已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夜间低温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促进果实的膨大。室内的温度调控可通过开放风口和揭盖覆盖物来实现。

2.湿度的管理

湿度管理是温室大棚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扣棚后,温室内的湿度一般较室外的湿度要大,这是大棚膜阻断室内水分向室外蒸发的结果。温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不仅影响草莓的授粉受精过程,产生畸形果,而且将为病原生物的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一是实施地表全覆盖。除垄面覆严地膜外,垄沟也应覆地膜或稻草、麦秆等,减少土壤直接蒸发;二是实施膜下滴灌,禁止大水漫灌;三是适时通风降湿。要选择棚温较高时开放风口或打开抽气扇降湿。特别要注意的是,如遇连续的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过大,外界气温又较低时,在保证草莓不受冻害和冷害的前提下,应选择优先降低棚内湿度的管理方法,以防灰霉等病害的大发生。

草莓各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蕾前期空气相对湿度可控制60%~80%,花期湿度应控制在40%~60%,最好控制在50%,此时花药的开裂最高,花粉的发芽率亦最高,柱头的黏着度也较好,有利于草莓的授粉受精。果实膨大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也应控制在60%左右,以利果实的膨大。

3.人工补光

草莓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在相对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花芽,而在相对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和结果。温室大棚促成和半促成栽培草莓的开花结果,均在温度较低、日照时数偏短的冬季,虽说通过扣棚布等措施可解决大棚温度问题,但短日照条件对草莓的花和果实膨大都是不利的。采用人工补充光照时数不足,不仅可以起到调整草莓“生物钟”,防止草莓矮化,促进草莓生长的作用,而且在人工补光同时也提高了棚室的温度,因此人工补光是草莓温室大棚栽培的有效措施。

方法是用100瓦和60瓦的白炽灯补光,每亩用100瓦的可设25个,间隔4米左右;用60瓦的可安装35~40个,间隔3米,张挂高度以离垄面1.5米和距棚室前缘2.5~3米处。常用的补光方式有三种,一是延长光照时间,即从日落开始到22∶00结束;二是中断补光,即从22∶00到翌日2∶00;三是间歇式补光,即从日落到日出,每小时间歇照明10分钟,停50分钟。补光应在外界日照短时进行,一般可从扣棚加温开始到翌年的2月下旬结束。据研究,不同补光方式的效应有差异,延长补光可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防矮化作用;早晨补光有利于果实膨大;间歇式补光,可提早果实采收期,提高花粉的发育质量,畸形果的数量会明显降低。因此扣棚加温的前期以延长补光方式较为有利,果实膨大期则以采取中断补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采用间歇式补光方式。

4.肥水管理

与露地栽培相比,温室栽培的草莓生长周期较长,仅果实采收期就长达6个多月,要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的生产目标,就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工作。

水分的管理直接影响草莓的生理代谢过程和同化产物的积累,按草莓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特点供水,这是我们管理的目标。对缺乏水分亏缺检测手段的农户来说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早晨揭完大棚覆盖物后,看草莓植株叶缘是否有水珠——吐水,如果有吐水说明土壤不缺水,若此时不见吐水说明缺水,应该供水。供水方式应膜下滴灌,这种方式供水均衡且节水,还能有效地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提高,生产上切记不能大水漫灌,这样虽能解决草莓缺水问题,但大量浇水会大幅降低土壤温度,紧实土壤,破坏根系吸收环境,影响草莓的生长进程。更重要的是大水漫灌会增大棚室内的空气湿度,诱导“灰霉”等病害的大发生。草莓不同时期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草莓的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是需水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应供给充足水分。

温室大棚草莓的生长周期较长,扣棚加温后已分化的主花芽和腋花芽相继开花结果,而后又有腋花芽的继续分化和开花结果,如此往复。随着果实的成熟和采收,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被吸收转化,若不及时补充已耗损的养分,就会引起植株生长势的衰弱,从而引起减产。是否追肥补充营养以及追肥种类应根据土壤供肥情况、植株自身生长发育状态和草莓需肥特点综合确定。施肥种类一般为速效的氮、磷、钾肥料、中微量元素肥以及生物肥料和饼肥等肥料。常用的速效性基本肥料有:碳酸铵、磷酸氢铵、硫酸钾等。近年来,生产草莓专用复合肥料效果也较好,如“芭田”牌氮磷钾复合肥,经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组织试验,平均增产1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棚室内集中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均是需肥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应及时追肥加以补充。追肥方式有两个,一是根施,即将所施肥料施入根际周围的土壤里,可结合灌水将肥料溶解到灌溉水中随灌水一并施入,对一些不易溶解的无机肥料和一些有机肥,可进行穴施或沟施,施后应灌水,以提高肥效;二是根外追肥,即将选定肥料按要求比例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追肥方法,一般喷后3~5天即可见效,尤其是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时,根外追肥效果更好。

5.激素调控

激素调控是设施草莓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调控得当会起到促早、丰产、优质的目的,相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生产中发现有的种植户因过量应用赤霉素,引起花序徒长而导致减产70%以上,必须引起重视。草莓上应用的主要有促进剂(GA3)、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6BA)。抑制剂主要用在花芽形成前期和在半促成栽培中因低温休眠过足而引起徒长时应用,通常用江阴促控剂研究所生产的PBO,喷施浓度一般在300~600倍,效果也很好。

在草莓促成栽培中,适量适时喷施赤霉素(GA3),有打破休眠、防止植株矮化不长、促进叶柄伸长、花序抽生和提早成熟的作用。赤霉素的处理时间、用量和应用次数,各栽培区域不同,即使相同地区也要根据栽培品种类型、品种自身生长发育状况、扣棚时间的早晚以及棚室的温度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按统一模式操作,要探索和总结科学的应用方法。辽宁省丹东地区温室大棚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红颊、章姬、佐贺清香、丰香、枥乙女、幸香、宝交早生、甜查理等品种,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扣棚加温。对红颊和章姬原则上不用赤霉素,而佐贺清香、丰香、枥乙女、甜查理等品种只要在现蕾30%时用6毫克/升赤霉素处理一次,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幸香也可处理一次,但浓度应在8毫克/升左右;对一些休眠较深的品种要增大浓度和增加处理次数,如宝交早生一般应处理三次,第一次在加温后的3~5天,处理浓度为17毫克/升,7~10天后进行第二次处理,浓度为10毫克/升,第三次可在现蕾30%时再处理一次,浓度为5~6毫克/升,这样才能达到植株生长正常,花序抽生整齐一致。在管理正常情况下,若提早扣棚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应用浓度,而延迟加温则可适当降低应用浓度。喷施时要均匀一致,每株用液量5毫升。赤霉素应用效果与棚室温度有关,低温、阴雨天气喷施效果差,室温在22~25℃时效果好。

6.植株管理

草莓在整个的生长周期中,始终伴随着新叶片的不断抽生和衰老叶片的不断产生、新花序的抽生和采果后花序柄的枯萎等新陈代谢,要保证草莓始终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就必须及时整理植株,去除耗损植株营养积累的部分,这是植株管理的目的。

①摘枯、老、残、病叶片。植株上的枯叶、老叶、黄叶和因病虫危害的叶片会随栽培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出现,这些叶片是植株新陈代谢的产物,这些叶片的光合效能已严重衰退,不但不能参与同化过程制造有机物质,而且还会消耗已贮存的营养,必须及时去除。

②抹新茎。扣棚加温后,在植株的基部会出现新芽——新茎,在顶花芽未抽生之前,原则上要抹去新茎,否则新茎上将先抽生质差、花少的花序,影响优质顶花芽的抽生,当顶花芽抽生后,若仍有新茎抽生,可根据栽植密度选留1~2个方位好的粗壮的新茎,其余应及时去除,对顶花芽死亡的植株则应根据情况选留几个新茎开花结果。

③去匍匐茎。草莓的匍匐茎和花序是同源的,在草莓开花结果期大量抽生匍匐茎,会大量消耗植株养分,从而影响腋花芽的分化。因此,在整个棚室管理过程中都必须及时将已抽出的匍匐茎从基部去除。

④去残存花序。残存在植株上已采收过的花序,不但消耗养分而且还影响擗叶、疏花果和果实采收等农事过程,果实采完后应及时从花序基部去除,去除时要一手固定住植株,一手用力将其掰去,以免松动根系。

7.花期辅助授粉

草莓属自花授粉植物,露地常规栽培一般情况下不需额外进行辅助授粉,因为此时温湿度适宜,加之有微风的环境和许多蜂类昆虫,可提高草莓的授粉受精能力。与露地生产不同,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草莓,由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大、相对密闭和缺少昆虫传媒的情况,靠自然授粉出现座果率降低、畸形果增多实属正常。实践证明,实施辅助授粉对提高座果率、防治畸形果产生和增产、提高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温室大棚实施辅助授粉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草莓花期放蜂,利用蜜蜂沾花完成草莓的辅助授粉过程。温室大棚放蜂一是要注意放蜂时间,应在花前一周将蜂箱放入棚室内;要注意放箱位置和方位,蜂箱通常放在大棚的西边,蜂口朝东。据山东农业大学高东升教授等研究人员研究认为,蜜蜂的飞行半径为30米,若正向放置,由于飞行半径短,会撞死许多蜜蜂;注意放蜂量,一般每亩放一箱蜂,蜂量以每株一只蜂即可;放风口要有防蜂网,以防蜜蜂飞出棚外;放蜂期间禁止喷施和熏蒸对蜜蜂有害的药剂,必须喷施时应将蜂箱移到安全处。二是人工点授,可用软毛笔等材料在花粉扩散期进行人工沾授。另外,在花粉散放期用布扇扇风,或用机械间歇式吹微风,也可达到较好的授粉效果。

8.花果管理

(1)适时疏花

为实现温室大棚草莓持续、优质、高产、早熟、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强花果的管理。适时疏花蕾是花果管理的基础,疏花蕾要尽早进行,要在花蕾彼此分离期将聚伞花序上已形成的高级次花蕾疏除,因为高级次的花蕾质量较差,将来结的果也是小果或畸形果,尽早疏除可以减少耗损植株的营养,促进已留花蕾的生长发育进程,在生产上常会遇到因管理的原因使植株生长参差不齐,待扣棚加温后个别植株较小的却先抽蕾开花,任其生产结果,不仅果实小,而且会导致植株衰老、矮化,有的还会死亡。正确的做法就是将这类早期抽出的花序全部疏除,植株因此会很快恢复长大,待重新形成花芽并抽生花序时,再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确定适宜的留花果量。

(2)合理留果

在适时疏花的基础上,草莓将渐渐进入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草莓开花授粉后在能看清果实授粉情况时,尽早疏果,疏去授粉不良的畸形果、病虫危害果,在此基础上依据植株功能叶片多少和有效的叶面积情况结合供肥能力和栽培经验确定合理的留果量,一般每个花序留果量不超过5个,植株同时或间隔较短时间抽生2个以上花序,原则上每个花序的留果量也应相应减少,为提早成熟和生产优质果,有时每个花序只留3个果,这样的果实不但成熟期提前而且单果重增大明显,同时植株生长健壮,腋花芽连续抽生速度会加快,优质、高产、高效则是必然的。温室大棚栽培如果不注意疏果,不仅单果重下降、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由于同期果实负载量过大,会严重削弱植株的生长势,影响后续果实的生产。

9.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在二氧化碳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光合产物积累就会相应减少。草莓亦然,在露地自然情况下栽培的草莓,二氧化碳的浓度已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而温室大棚草莓是反季节生产,是在相对密封通风条件差的条件下进行的,室内所需的二氧化碳大多是通过土壤微生物腐熟分解时产生的,通过放风和开抽气扇也可改善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有规律的,一天中日出前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揭苫后随光合作用的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开始急剧下降,近中午已达到二氧化碳补偿点以下。盖草苫后又逐渐恢复,通过通风虽可补充一定的二氧化碳,但不能解决温室二氧化碳缺乏给草莓生长发育带来的障碍,因此,给温室大棚补充二氧化碳,是设施草莓栽培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经土壤微生物的缓慢分解会持续不断地向棚室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解决二氧化碳的不足;二是施用固体二氧化碳颗粒肥。据李学强介绍,每亩施用山东农业科学院研制的金福多元素肥料40千克,施后一周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连续释放二氧化碳40~50天,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1000毫克/升,释放气体后的残渣还含有氮、磷、钙元素,是很好的复合肥,沟施后覆土效果好;三是应用二氧化碳发生器释放二氧化碳,用的基本材料是碳酸氢铵和工业浓硫酸,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配套装置释放气体,此法在操作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四是放置干冰,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应用时可将其放入水中或施入土下2~3厘米处让其缓慢释放,应用干冰效果虽好,但成本太高,不易推广;五是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其原理就是植物秸秆在特制菌种和疫苗的作用使其腐熟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因发酵热效应可提高地温,有益生物种群在土壤中大量增殖,还有抑制土壤病原生物活性的作用。草莓生产上可以采用内置式和外置式,内、外置兼用效果显著。

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有效时期应在通风时间少的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期进行。随着气温的升高,温室大棚逐渐打开通气孔,与外界空气交流,也就不存在二氧化碳的缺乏问题。生产上通常在草莓开花1周左右开始施用,可促进叶片增大增厚,提高光合效能和早期产量,施用干冰或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提供肥源,应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9∶00~16∶00,在通风时要暂停施肥。

二氧化碳的施肥浓度,要与草莓光合作用需求结合,原则上接近二氧化碳饱和点的浓度是最合适的,国内目前对二氧化碳的施用浓度的研究还不具体。目前,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多以1000毫克/升作为二氧化碳的施肥标准,此时光合速率将达到最大值。随着通风量的增大,施肥浓度也应有所下调。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阴天、雨雪天气,草莓光合作用弱时应停止施用;二是需放风降温时应停止施用二氧化碳;三是增施二氧化碳本身会促进植株生长,此时缓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四是二氧化碳气肥应具有连续性,中断停用会加速植株提前早衰,产量也会因此下降;五是注意施用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