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鱼类发病原因和种类

鱼类发病原因和种类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鱼类发病的原因和病原体,对于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饲养鱼类的日常管理,增强鱼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控制病原,预防鱼病的发生,发展养鱼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鱼类是变温动物,因而水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对鱼类的生活、生长、繁殖具有特殊的作用。鱼类是变温动物,不同种类的鱼及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pH值小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性鱼病。

第九章 鱼病防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掌握鱼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了解水产药物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掌握鱼病的检查和诊断

技能目标

◎掌握各种清塘的方法

◎掌握检查和诊断鱼病的方法

◎通过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情况正确诊断鱼病

◎正确掌握鱼药的使用方法

鱼生活在水中,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多,如池塘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水质败坏;放养的鱼苗、鱼种未经消毒,带进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投喂的饲料不清洁,不新鲜;投喂饲料不定量,忽多忽少,使鱼饥饱不定;食场不消毒,残饵不捞除,造成腐败分解;鱼病流行季节前不注意用药物预防;病鱼和死鱼没有及时清除,到处乱扔;拉网、放养和运输鱼苗、鱼种过程中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使用带有病原的水桶、捞海、网具;鱼种密度放养过大,生长不匀;鱼苗下塘时,温差太大;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为病原体的感染或侵袭鱼体创造条件。

第一节 鱼类发病原因和种类

了解鱼类发病的原因和病原体,对于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饲养鱼类的日常管理,增强鱼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控制病原,预防鱼病的发生,发展养鱼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病鱼、鱼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鱼类是不能离开水而生存的。但是,水并不一定能保障鱼类的生命,因为鱼和所有的生物一样,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鱼的生活环境就是水体。鱼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殖水体,由于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其环境条件大多是由人为因素控制的,对养殖鱼类来说,具有强制性质,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不利于鱼类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影响到鱼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就为病原的侵害提供了可乘之机。

鱼病病原体主要为营寄生生活,它们是水生生物中的特殊成员,每一类病原体的生命周期中,均需经过繁殖、传播、侵袭、寄生、发育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与水环境发生关系。如若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体的繁衍或发育,疾病就难以发生。

还应当指出的是,养殖水域中,由于诊断、防治等均是以一个养殖单位,如鱼池、网箱等为衡量标准,也是以群体的发病率、防治率为依据,故鱼病发生的判断,是以一个养殖水体为单位的。但鱼病发生的原因还涉及养殖水体以外的环境,否则难以回答病原来自哪里,如何进入养殖水体等问题。

由此可见,鱼病发生是病原体、环境条件、鱼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了解鱼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助于我们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外部因素)

引起鱼病发生的外界环境因素通常被区分为理化因素、人为因素和生物因素三方面。但在生产实践中,这些因素常难以严格区分,例如水质的变化,既有自然的原因,也可由人为或生物的原因造成;饲养管理不当主要是人为因素,也包含部分气候原因与生物原因。为了便于根据养殖水体制定防治鱼病的方针措施,将环境条件按理化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因素和养殖水体的空间予以分别叙述。

(一)理化因素

鱼类是变温动物,因而水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对鱼类的生活、生长、繁殖具有特殊的作用。影响最大的是水温、机械损伤、透明度、溶解氧、酸碱度以及水中的化学成分、有毒物质和其含量的变化等。

1.物理因素

(1)水温。鱼类是变温动物,不同种类的鱼及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水温直接影响水中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大大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给浮游植物利用,制造新的有机物。使水中各种饵料生物都得以加速繁殖,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强度也随之提高。一般随着温度升高,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欢低温的病原体种类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竖鳞病病原)等。水温突变对幼鱼的影响更大,如初孵的鱼苗只能适应±2℃以内的温差,6 cm左右的小鱼种能适应±5℃以内的温差,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发病死亡

(2)透明度。不同的养殖阶段对透明度的要求也不同,鱼苗养殖阶段透明度要高一些,否则鱼苗易得气泡病,而成鱼阶段透明度要小一些,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吃食良好。

(3)机械损伤。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拉网、放鱼等操作不慎引起鱼体鳞片脱落、鱼体受伤,引起鱼继发性感染,比如水霉病、竖鳞病等。

2.化学因素

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解氧、pH值、非离子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

(1)溶解氧。水中溶解氧为鱼类生存所必需。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中浮游植物量的多少决定了溶解氧的多少。浮游植物因不同的种类而使水呈现不同的颜色,肉眼观察,浮游植物量大,则水色较浓。淡绿色、绿色、褐色、黄绿色的水,浮游植物量较大,一般不会缺氧;白色、灰色、灰黑色的水,浮游植物量较小,容易缺氧。一般情况下,溶解氧需在4 mg/L以上,鱼类才能正常生长。实践证明,溶解氧含量高,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高,饵料系数较低。当溶解氧低于2mg/L时,一般养殖鱼因缺氧而浮头,长期浮头的鱼食欲较差,生长不良,饵料系数较高,鱼体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烂鳃病;当溶解氧低于1 mg/L时,就会严重浮头,甚至泛塘。但溶解氧也不易过高,当达到饱和时,就会产生游离氧,易引起鱼苗、鱼种的气泡病。

(2)pH值。大多数鱼类对水的酸碱度有较大的适应能力,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pH值超出一定范围,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高限为9.5~10,低限为4~5。北方盐碱地水域pH较高,养殖鱼类有较大的耐碱性,但鱼苗培育受到较大影响,鱼苗成活率较低。pH值小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性鱼病。实践证明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也低,生长缓慢,体质瘦弱,极易发病,尤其易患打粉病。

(3)非离子氨。水质检测中的氨氮指标,是衡量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当氨溶于水,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水环境中非离子氨过高会抑制鱼体内代谢生成的氨向水体扩散排出,积累在鱼体内。非离子氨有相当高的脂溶性,能穿透细胞膜毒害细胞,最终可损害鳃、皮肤黏膜、肝等组织,因此,非离子氨对鱼虾有很强的毒性。轻者,养殖鱼类食欲较差,重者,引起烂鳃。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管理局2002年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水域执行Ⅱ类水标准;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执行Ⅲ类水标准。Ⅱ类水基本项目氨氮标准限值为0.5mg/L,Ⅲ类水基本项目氨氮标准限值为1.0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达到0.5 mg/L时就会引起鱼虾的慢性应激反应,达到1.0 mg/L时会引起鱼虾急性应激反应。非离子氨与pH值、水温的高低密切相关,pH值、水温越高毒性越大,高温季节,午后水温较高时,鱼出现摄食减少,即可检测水体氨氮指标。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虾蟹类甲壳动物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比鱼类要高得多。亚硝酸盐由鳃部、皮肤等黏膜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白,失去生物活性功能,出现组织缺氧,类似人体一氧化碳中毒,严重时导致死亡。亚硝酸盐中毒后的症状:厌食,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急速,经常上水面呼吸;体色变深,鳃丝呈暗红色。淡水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2mg/L以下。

(5)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物质,对鱼类有极强的毒性。同时,它的氧化还要消耗水中氧气,1mg硫化氢被氧化需消耗水中1.4mg的氧。因此,在产生硫化氢的水体中,溶氧量会迅速下降。

(二)生物因素

与鱼病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生物量过高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浮游植物生物量过高,到衰老期或大批死亡,会败坏水质,引起水体缺氧,并引发病原体的大量繁殖,鱼病的感染机会增加,鱼病的发生率提高。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关疾病(如桡足类会传播绦虫病)传播速度。

(三)人为因素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地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投喂人工饲料,机械性操作等,都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精养池塘的鱼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四)养殖水体的空间

养殖水体是鱼类的活动场所。每尾鱼所拥有的活动场所的大小,取决于水域的面积、水深以及放养鱼的密度、种类。俗话说:“宽水养大鱼。”即明确地表明了水体空间大小与鱼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空间小的池塘,直接影响鱼类的活动,减弱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抑制了其生长和发育,鱼类的体质显得瘦弱,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养鱼生产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在放养密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面积小或水较浅的鱼池较面积大、水较深的鱼池容易发生疾病。或者在水域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放养密度较大的水体比密度较小的易于发病。

三、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鱼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致病生物影响下,是否发病,与鱼群本身的易感性和抗病力有密切关系,鱼的品种和体质是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易感鱼群和体弱鱼的存在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实质上是缺乏免疫力所致。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鱼类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鱼病的发生率较低。鱼类体质也与饲料营养密切相关,当鱼类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鱼的体质较差,免疫力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背病、脂肪肝等。

四、鱼病的种类

(一)鱼病的种类

1.按病原划分

(1)由生物引起的疾病。

①微生物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②寄生虫病。包括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线虫、棘头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③有害生物引起的中毒。包括微囊藻、三毛金藻和赤潮等引起的中毒。

④生物敌害。包括水生昆虫、水螅、水蛇、水鸟、水鼠、凶猛鱼类、贝类等造成的危害。

(2)由非生物引起的疾病。

①机械损伤。如擦伤、碰伤等。

②物理刺激。如感冒、冻伤等。

③化学刺激。如农药、重金属盐中毒等。

④由水质不良引起的疾病。如泛池、气泡病、畸形等。

⑤由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如饥饿、营养不良等。

2.按养殖水体划分

(1)海水动物疾病。

(2)淡水动物疾病。

3.按养殖动物的不同划分

(1)鱼类的疾病。

(2)虾蟹类疾病。

(3)贝类疾病。

(4)两栖类疾病。

(5)爬行类疾病。

(6)棘皮动物疾病。

4.按感染的情况划分

(1)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其感染的病原体往往只有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

(2)混合感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草鱼烂鳃、赤皮、肠炎“老三病”并发症,是由柱状曲桡杆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三种病菌同时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3)原发性感染。病原体感染健康机体使之发病。如健康草鱼感染呼肠孤病毒而患病毒性出血病。

(4)继发性感染。已发病的机体,因抵抗力降低而再次感染另一种病原体。继发性感染是在原发性感染的基础上发生的。如水霉感染已受伤的机体。

(5)再感染。机体第一次患病痊愈后,被同一种病原体第二次感染患同样的疾病。如鱼苗患车轮虫病治好后,又被车轮虫感染而发病。

(6)重复感染。机体第一次病愈后,体内仍留有该病原体,仅是机体与病原体之间保持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又感染机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则又暴发原来的疾病。

5.根据症状划分

(1)局部性疾病。病理变化主要仅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者。常见的有皮肤病、鳃病、肠道病、眼病、肌肉病、肝病、肾病、胆囊病、鳔病等。

(2)全身性疾病。为该病影响到整个机体者,常见的有泛池、中毒、饥饿、营养不良、败血症等。

事实上,这两者是相对的,任何一种疾病都没有严格的局部性,整个机体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对它起反应的;而且大多数疾病开始时都往往表现为局部性,随着疾病的发展,全身性的症状就愈益明显。

6.按病程性质划分

(1)急性型。急性型的特征是病程短,来势凶猛,一般数天或者1~2周,机能调节从生理性很快转入病理性,甚至疾病症状还未表现出来,机体就死亡。如患急性鳃霉病的病鱼1~3天即死亡。

(2)亚急性型。病程稍长,一般2~6周出现主要症状。如患亚急性型鳃霉病的典型症状,即鳃坏死崩解,并呈石样化病变。

(3)慢性型。病程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症状维持时间长,但病情不剧烈,无明显的死亡高峰。如患慢性型鳃霉病的病鱼,仅出现小部分鳃坏死、苍白,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份。

(4)潜伏性型。指鱼类已感染病原体,但由于温度、体质等原因,外表不显露症状,一旦环境条件合适,病症即可发作。如草鱼出血病在24℃以下时,常表现为潜伏性型。

疾病特征的表现是一个具体的过程,病情的分型无严格的界线,并可在特定条件或人为的干涉下相互转化。例如,当温度上升到24℃以上时,潜伏性型的出血病可暴发,即转变为急性型;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鳃霉病因治疗不彻底而转变为慢性型。

(二)病程的分期

1.疾病的经过

病原作用于机体后,疾病并不是立刻就表现出来的,一般须有一个过程,根据疾病发展的阶段特征,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到出现症状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致,即使同一种疾病,也因病原的数量、毒力、入侵途径、机体的状况和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相差很大。如机械损伤就无潜伏期;剧烈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仅数分钟;而有些疾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天、数月。通常水温是决定潜伏期长短的关键因素。

(2)前驱期。从第一次出现一般症状到显示该病的典型症状前的阶段,称前驱期。其特点为仅出现一般鱼病所共有的一般性症状,如体色改变、鳍基充血,或表现为浮头、离群独游等症状。本期很短,有时仅1~2天,需特别注意观察。

(3)发展期。发展期为某种疾病的高潮阶段,出现该种疾病所特有的典型症状,机体常伴有明显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其持续时间因病而异,可为数天、数周以至数月。

2.疾病的结局

某种疾病经自然发展或采取医疗措施后,都会有一个最后结局,不外乎以下三种:

(1)完全恢复。是指机体内病原消除,症状消失,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

(2)不完全恢复。是指疾病的主要症状已消失,但机体的机能和代谢还遗留一定的障碍,或在形态上遗留持久的病理状态,机体的正常活动受一定限制。如白内障病引起的失明和眼球脱落,重金属离子中毒引起的脊柱弯曲等。

(3)死亡。是指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

第二节 鱼病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疾病预防是水产养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鱼类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由鱼类疾病的特点所决定的。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难以观察,一旦生病,很难对其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当发现有水生动物机体开始死亡时,病情已非常严重。其次,在针对鱼类疾病治疗时,给药困难,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的全池泼洒法和口服法等都是对养殖动物群体用药,而不是针对患病个体用药,因此效果较差。另外,鱼类患病后,大多食欲减退或失去食欲,更难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即使使用外用药物,较大水体很难实施。

因此,在鱼类疾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在预防措施上要积极开展健康养殖,注意控制和消灭病原,通过免疫预防和生物预防等综合措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一、改善生态环境

池塘及其他养殖水体是鱼类的栖息场所,水体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鱼体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环境的改良。

(一)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或排干池水后进行翻晒、冷冻

养殖池塘经过几年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鱼类排泄物、水中杂质等沉淀到鱼池底形成淤泥。淤泥不仅是病原体滋生的储场所,而且在分解时消耗大量的溶氧,在夏季容易引起泛池。在缺氧情况下,产生大量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有机酸、氨、硫化氢、亚硝酸盐等),使pH下降,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对水产养殖动物毒性增加。经过一个养殖周期,成鱼出塘后,不要急于加水放鱼,应排干池水后进行翻晒或冷冻,消灭有害微生物。池底淤泥大于20 cm的,应及时清淤。

(二)定期泼洒生石灰(pH偏低时),调节水的pH

对于淤泥较厚的老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能杀灭敌害生物,还能释放出淤泥中的N、P等营养元素,起到肥水、改善水质的作用,同时泼洒生石灰能吸附水体中有机物和杂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对于碱性较大的水体和一些石灰质底泥的池塘,要慎用生石灰或减少用量。

(三)定期加注新水及换水,保持水质肥、活、爽、嫩

在养殖周期中,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同时排出池底的老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并刺激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持水质肥、活、爽、嫩。

(四)在养殖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2~3个小时

将水体上层含溶氧高的水交换到水体下层,将池塘底层的有害气体排出,充分利用氧气,减少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五)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在养殖周期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分解池塘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六)在高温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二、加强饲养管理,养殖健康鱼类

从鱼苗到商品鱼的饲养周期较长,养殖中管理工作的好坏,对鱼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如果孤立去做鱼病防治工作,而忽视日常的饲养管理,也是难以避免鱼病发生的。因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养殖健康的鱼类,充分发挥鱼体内在的作用,提高抗病能力,是预防鱼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一)提早放养,提早开食

养殖鱼类越完冬后应尽早投喂,给鱼类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增强鱼体抗病菌能力,保证鱼类的良好生长,尤其是冬季得过气泡病的鱼池更要尽早投喂药饵,促进病鱼体表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其他鱼病。

(二)合理放养

根据当地的条件、技术水平及防病能力确定合理的放养品种和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鱼类容易接触病原体,使之相互传染。在有病原体的情况下,鱼类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池塘更容易发生鱼病。

(三)做好“四定”投饲

这项措施主要是通过饲养管理增强鱼体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抗病能力。定质是指投喂饲料新鲜、营养全面,并不含病原体或有毒物质。定量指每次投饲的数量要均匀适当,一般以3~4小时内消化完的量为适宜。草鱼养殖投喂草料,若有吃剩的残饵,应及时捞掉,不能任其在池内腐烂发酵,破坏水质。定位是指投饲要有固定的投喂点,使鱼类养成到固定的地点(食台或食场)吃食的习惯,以便于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检查池鱼吃食状况,又便于在鱼病流行季节进行药物预防工作。定时是指投饲要有一定时间,随水温不同,每日的投喂次数不同,由刚开始投喂时(水温10℃~15℃)的每日2次增加到3次(水温15℃~20℃)、4次(20℃以上),如宁夏地区渔农习惯每日投饲四次,即9:00、12:00、15:00、18:00。但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随季节、水温变化而调整。

总之,“四定”投饲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灵活掌握。

(四)加强日常管理

定时巡池,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密切注意池水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清除养殖动物的粪便、残饵及动物的尸体;清除杂草、螺等有害生物,防止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质的理化指标,作好应急措施的准备;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病原体抽样检查,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做好池塘记录。

(五)细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在水环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致病菌和寄生虫,鱼体一旦受伤,就会造成病菌或寄生虫的侵袭机会。因此,拉网分塘、转池、进箱运输时,操作应当认真仔细,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疾病。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控制和消灭病原体是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在养殖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消灭病原体,才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一)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

目前国际间和国内各地区间鱼类的移殖或交换日趋频繁,为防止病原体随鱼类的移植或交换而相互传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检疫,在养殖动物输入或输出时也应认真进行检疫。发现疫病时,首先采取隔离措施,对发病池或区域实行封闭,池内养殖动物不向其他池塘或地区转移,避免疾病的扩散;发病池使用的工具应专用,且及时消毒;病死动物的尸体应及时捞出并对其进行销毁或深埋;发病池的进、排水都应进行消毒。

(二)彻底清塘

清塘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清塘。

1.清整池塘

鱼池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淤泥逐渐堆积,如果淤泥过多,不但影响容水量,而且会影响水质,使病原体滋生、繁衍。近年来,由于不少养殖场及养鱼户忽视了淤泥的清除工作,鱼病蔓延迅速,造成较大损失。目前排除淤泥的方法,通常有人力挖挑和运用机械排除。一般均在秋冬季进行,先将池水排干,然后再进行清除。排淤后的池塘不必急于注水,最好让日光曝晒、严寒冰冻一段时期,以利于杀灭越冬病原。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围栏养鱼或网箱养鱼的区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也能定期做一些清淤工作。至少每年对围栏和网箱区进行一次清污工作。

2.药物清塘

塘底是很多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温床,所以药物清塘是清除野杂鱼和消灭病原体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上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有:

(1)生石灰清塘。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池清塘,另一种是带水清塘。

干池清塘:先将塘水排干或在池底留有5~10 cm的水,并在池底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待生石灰溶化后向四周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50~60 kg。清塘后一般经7~10天药力消失,即可放鱼。生石灰清塘后,经数小时能杀灭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椎实螺、病菌、寄生虫及虫卵等。

带水清塘:将生石灰在水中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可避免清塘后加水时又将病原体及有害生物随水带入池中,效果较好,更适合于水源较缺乏的养殖池塘。带水清塘法,生石灰的用量较大,一般水深1 m用量为每亩130~150 kg。清池后7~10天药性消失后即可放入养殖鱼类。生石灰清塘不仅可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还能释放底泥中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池塘环境和增肥的作用。

注意事项:一是选择块状、较轻的生石灰,效果较好;潮解、粉末状或未烧透的生石灰效果较差。一次未用完的生石灰要用塑料包严,防治潮解失效。二是无论干塘或带水清塘,生石灰必须溶化后全池泼洒,既保证有效地杀死池塘内病菌,又避免生石灰聚堆、不溶解。否则不但起不到杀菌作用,而且在抽水拉网时生石灰在小水体中溶解,短时间内pH值上升,损伤、致死鱼类。三是碱度较高或碱性石灰底质的湖底池塘,慎用生石灰清塘。

(2)漂白粉清塘。用适量的水将漂白粉(有效氯30%)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平均1m水深用量为每亩12~15 kg。清池后3~4天药性消失,即可放入养殖鱼类。漂白粉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的效果与生石灰相似,而且有用药量少、药性消失快等优点,但没有改良水质和增肥的效果。

注意事项:漂白粉潮解后会失效。

总之,药物清塘后的鱼池,在放鱼前特别要注意,无论使用哪一种药物清塘消毒的鱼池,在鱼苗、鱼种下塘前,都应先放“试水鱼”,即在施药的池塘放入几条小鱼,24小时后,试水鱼安全了,方可放鱼。做到安全生产,防止发生死鱼事故。

(三)鱼体消毒

病原体无处不在,传播性很强。即使健壮的苗种、亲本,也难免有一些病原体,因此消毒后的池塘,如放入未经消毒处理的鱼类苗种或亲本,就又把病原体带入,一旦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而引发疾病。从预防为主出发,切断传染途径,在分塘换池及放养前都应该进行鱼体消毒,预防疾病发生。鱼体消毒采用药浴和药液全池泼洒。针对病原体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有:

1.高锰酸钾药浴

浓度为10 g/m3~20 g/m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和单殖吸虫等。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应现配现用,且药浴用水应选择有机质较少的清水(否则药液浓度提高),背光进行。鲢、鳙鱼尽量避免使用高锰酸钾药浴,因鲢、鳙鱼的鳃对高锰酸钾刺激耐受性较差,高浓度浸浴后容易损伤。

2.食盐水消毒

食盐水是较方便、安全的鱼体消毒药物,既可杀菌,又可杀虫。淡水鱼类用2%~3%盐水药浴5~1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

3.硫酸铜或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药浴

浓度8 g/m3水体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

此外,用敌百虫、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药浴,也可杀灭有关病原体。

药浴的注意事项:一是每次药浴的鱼类数量不宜过多。二是使用时,要准确计算用量。三是药浴时间长短与水温、水质及鱼类的种类有关,要灵活掌握,第一次使用时最好先小批量地试一下,既要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又要保证鱼类的安全。四是药水配制后只能药浴一批动物,否则药液稀释,影响效果。五是不能用金属容器。

(四)饲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能随饵料带入,投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最好能经过消毒处理。颗粒饲料一般不进行消毒。一般植物性饲料,如水草应选用6 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动物性饲料,如螺蛳等一般活的或新鲜的洗净即可;肥料,如粪肥500 kg,用120 g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投放鱼池。

(五)工具消毒

养殖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发病池塘所用工具,应与其他池塘使用的工具分开,避免将病原体从一个池塘带入另一个池塘。如工具缺乏,应将发病池用过的工具消毒处理后再使用。一般网具可用10 ppm的硫酸铜水溶液、50 ppm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5%的食盐水等浸泡0.5小时,木制或塑料工具可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使用。

(六)食场消毒

食场内常有残余饵料,腐败后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在水温较高、疾病流行季节最易发生。在疾病流行季节,除了注意投饵量适当,每天捞除剩饲及清洗食场外,定期在食场周围遍洒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等进行杀菌、杀虫。用量根据食场的大小、水深及当时的水质和水温而定。

(七)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疾病在4~10月份流行。因此,掌握发病规律,及时有计划地在疾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有效措施。

1.体外疾病的药物预防

疾病流行季节采取投料台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虫药、杀菌药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细菌性鱼病。投料台挂袋适用于大水面养殖、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全池泼洒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池塘。

投料台挂袋法: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中,悬挂于食场周围,使其在水中缓缓溶解,达到消毒目的。目前可用于投料台挂袋的药物主要有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三种。悬挂的容器有竹篓、布袋、塑料袋、泡沫塑料块等。塑料袋装药后,需用针在周围扎小孔,孔的大小和数目灵活掌握,以药物能在5小时以上溶解完,而且在悬挂周围达到一定浓度为依据。泡沫塑料块法即将药物溶解后,以泡沫塑料吸附后挂入食场,或将两块泡沫塑料的一面中央剪去一块后,在中间放置药物,再用绳将两塑料块捆扎后挂入食场中。投料台挂袋法通常在喂食时应用,悬挂的数量可视鱼是否愿意进入食场为度。

投料台挂袋消毒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用药量少,不会出事故,副作用较小,并可用于疾病早期防治。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又不能影响鱼类摄食。

(2)食场周围的药物的浓度应保持4小时以上。

(3)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5~6天。

(4)为保证鱼类在挂药时来吃食,在挂药前应停止投饲一天,使鱼处于饥饿状态,并在挂药期间选择鱼类最喜吃的饲料,投饲量比平时略少些,以保证第二天仍来吃食。

2.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

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一般采用口服法,将药物拌在饵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用药的种类随各种疾病而不同,尽量多用中药,以免产生耐药性。药饵的制作法有下列几种:

(1)颗粒药饵。将药物、鱼饵(商品饵料)以及黏合剂(面粉、榆树粉等)按比例混合,用手工或机械制成药面或颗粒饵料。药饵的大小应根据鱼体大小确定。

(2)拌和药饵。在商品饵料中,均匀地拌入药物,然后加水调和成适口性饵料,直接放在食台上。

(3)药物草料。将药物混合在已调稀的黏合剂中使呈糊状,涂洒在草料上,略干后投喂。

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有各种商品渔药、大蒜素、大黄粉等。不论何种药物,在发病季节,应每10~20天投喂药饵一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

用药注意事项:

(1)饲料必须选择鱼类喜吃、营养全面的。

(2)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能在水中1小时左右不散开,而鱼类摄入后又能很快消化吸收。

(3)药饵的大小适口。

(4)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粒饲料的鱼类体重都算入。

(5)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二至三成,以保证天天能来吃药饵,一般连续投喂3~5天。

(八)控制或消灭其他有害生物

有些病原体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其寄主可能有几个,水产养殖动物仅是其中的一个,控制或消灭其他的寄主,切断生活史,也可控制病原体的繁殖,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鱼病的宏观控制及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养殖渔业的迅速发展,各省、各地区之间鱼种的交换、运输日益频繁。养殖技术的发展,使湖泊、水库、河道与池塘之间的关系也愈益密切。因而鱼病的传播、蔓延十分迅速,流行规模也愈来愈大。某些鱼病单靠各户、各场的防病措施是很难控制住其流行的,如何开展宏观控制等问题,已经十分迫切地摆在了各地水产工作者的面前。

(一)建立鱼病防治组织

建立鱼病防治组织是从宏观方面预防鱼病流行的重要保证。几十年来,我国水产业并未像医学、畜牧、农业那样建立有相应的病害防治组织,因而使鱼病防治工作缺少系统的领导,始终未能形成一批鱼病防治的专业队伍,也就难以制订防治计划。这种缺少组织领导的情况必须予以改变。

(二)确定防病重点,实施协同作战

由于各省、市、地区及县、乡等养殖条件、养殖对象、养殖方式或习惯等的差别,鱼病发生与流行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基层每年应作好总结,并会同专家确定第二年的防病重点,针对疾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鱼及疾病发生的规律等制定防病措施,动员所有生产单位与生产者协同作战。近年来,宁夏地区以“暴发性流行病”作为重点,根据引起鱼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清整池塘、组织药源、制备药饵、定期下药等措施,通过培训班进行技术辅导,在短期内控制鱼病危害,将鱼病防治纳入宏观管理。各基层鱼病防治组织,每年应向一级或中心组织报告鱼病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效果、经验,以利于中心掌握全局,及时与行政、科研及产品部门联系,制定范围更大的防病工作措施,动员国内力量开展科研、推广,形成大的协同作战系统。

(三)鱼病检疫与监测

由于地区间鱼苗、鱼种的运输日益频繁,病原体的传播、疾病的蔓延就十分迅速。目前国内的鱼病检疫工作几乎没有实施,因而给鱼病防治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对大多数寄生虫病的检疫,经过适当培训后,并不难实施,而对某些传染性鱼病的检查,则尚需科研单位的配合。因此,各地网络组织应逐步建立检疫制度,以利于防病工作。

鱼类进入养殖期后,实施地区的鱼病监测,是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方针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组织一定的力量,定期进行病原体检查,做好病原体消长的记录,制作重要的病原体的消长曲线图,并据此制定最佳施药预防时间,也可根据周年消长曲线,为第二年生产中制定养殖鱼类的种类、密度做依据。

(四)隔离控制

鱼病一旦发生,不论何种疾病,首先要采取隔离措施,以免传播、蔓延,既害人又害己。实施隔离,首先要禁止已发病池塘中的鱼向其他地方转移,不要动网拖鱼,使用的工具要严格分开。禁止随意捞取濒死或已死鱼,管理人员要勤于捞除死鱼,并予以掩埋和销毁。病鱼池及周围迅速用消毒剂处理,同时取出病鱼(未死或刚死鱼)做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

第三节 水产药物的基本知识

一、常用无公害药物及使用方法

防治鱼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为了便于选用,将其分为以下若干类。

(一)环境改良剂与消毒药

环境改良剂是指为改善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使用的药剂,通常将改善水质的药物称为水质改良剂,将改善养殖水体和底质环境的药物称为底质改良剂。消毒药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药物。

1.漂白粉(含氯石灰)

(1)性状。白色粉末,有氯臭,能溶于水,稳定性差,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

(2)作用与用途。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其溶于水后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释放的活性氯和初生态氧对细菌、病毒、真菌孢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3)用法与用量。

①养殖水体消毒为1~1.5 ppm,网箱养鱼(或网箱囤鱼)按网箱的水体2~3 g全箱遍洒。

②浸洗消毒鱼体:用量为10~20 ppm,浸洗10~20分钟。

③带水清塘的用量为20 ppm。

(4)注意事项。

①漂白粉易潮解失效,光照也易分解,故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存放在干燥、阴暗处。

②市售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在25%~32%,若低15%则不能使用。

③斑点叉尾对本品敏感,15 ppm浸洗会导致中毒。

2.漂粉精

(1)性状。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氯臭,易溶于水,遇光分解放出氯气和氧气。有效氯含量60%~65%。

(2)作用与用途。与漂白粉相同,但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高,对致病菌的杀灭作用更好。

(3)用法与用量。

①养殖水体消毒:0.2~0.4 ppm;预防和治疗常见细菌病:0.4~0.8 ppm。

②带水清塘:池水药物浓度为10 ppm。

(4)注意事项。同漂白粉。

3.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1)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浓厚的氯味,有效氯含量60%左右,稳定性好,易溶于水,溶于水中产生次氯酸。

(2)作用与用途。广谱杀菌消毒药,对细菌、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等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池塘水体和工具消毒,并可防治多种细菌病。

(3)用法与用量。

①清塘:带水清塘,使池水药物浓度为6~10 ppm。

②工具消毒:用0.5%的药液浸泡。

③养殖水体消毒:0.3~0.6 ppm防治细菌性疾病。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水温升高时,毒性增强,高温季节应控制在有效浓度的低限。

③鱼苗对该药敏感,应控制在低限。

4.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鱼安)

(1)性状。白色粉末,有微氯臭,其水溶液呈酸性,有效氯含量85%以上。

(2)作用与用途。同优氯净。

(3)用法与用量。

①带水清塘:5~10 ppm,5天后可放养鱼苗、鱼种。

②水体消毒:0.2~0.4 ppm,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2次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

③工具消毒:用0.5%的药液浸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高温季节,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要精确计算药量。

③鱼苗对该药敏感,应控制在低限。

在水温25℃时对草鱼和胡子鲶等(全长2.5~2.7 cm)96小时的半致死量为0.6 ppm;水温升高,毒性增强,对白鲢鱼种96小时的半致死量为0.58 ppm。

5.二氧化氯(ClO2

(1)性状。常温下为黄色气体,用水溶解可制成无色、无味、无臭和不挥发的稳定性液体。

(2)作用与用途。为广谱杀菌消毒剂,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达到灭菌的目的。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原虫和藻类。

(3)用法与用量。水体消毒:0.1~0.3 ppm全池泼洒。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其他消毒药混合使用。

②其杀菌效力随温度降低而减弱。

6.氯溴异氰酸

(1)性状。为氯胺类新型消毒药,具有有效氯含量高、杀菌作用强等优点。

(2)作用与用途。广谱杀菌消毒剂,主要用于养殖水体消毒。

(3)用法与用量。

①工具消毒:0.5%~1.0%的药液浸洗30分钟。

②水体消毒:0.2 ppm,可连用2次。

(4)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或有机物药物混用。

7.食盐

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不但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廉价。

用法与用量:一般采用浸洗法。

(1)用3%~5%的浓度浸洗病鱼10~20分钟,可防治水霉病。

(2)1%的浓度浸洗鱼卵10~20分钟,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3)3%~4%的浓度浸洗鱼种5~15分钟,可防治竖鳞病、赤皮病、烂鳃病、鞭毛虫病和线虫病等。

8.生石灰

常用于清塘、消毒及治疗各种生物因素引起的鱼病。

用法与用量:

(1)清塘。

①干塘清塘每亩用生石粉50~75 kg。

②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m用生石粉125~150 kg。

(2)泼洒。鱼病流行季节,每亩水深1m用15~20 kg全池泼洒。预防时,每半月泼洒一次,治疗则隔天1次,连续2次,对传染性鱼病有较好的效果。

(二)抗菌素药

1.青霉素

(1)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吸湿性,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溶于水、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室温中效价很快降低。

(2)作用与用途。青霉素G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常用于产后亲鱼预防继发感染以及鲤鱼、草鱼、鲢、鳙、中华鳖等的细菌性败血病、疖疮和皮肤创伤等感染。亦可用于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的水质的恶化。

(3)用法与用量。产后亲鱼肌肉注射:5万~20万国际单位/公斤鱼体重,一般与链霉素合用。用于鱼类长途运输防止水质恶化时的使用剂量为5万~10万国际单位/升,链霉素合用。

(4)注意事项。注射溶液应新鲜配制,贮放于冷处,当日用完。

2.链霉素

(1)性状。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无臭,味苦,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易潮解。

(2)作用与用途。链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疖疮病、打印病、竖鳞病、弧菌病、产后感染,海水鱼类的类结节症,鳖的赤斑病、红脖子病和疖疮病,罗非鱼的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牛蛙细菌性疾病,对虾丝状细菌病和肠道细菌病等。与青霉素连用,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水质恶化。

(3)用法与用量。

①口服:50毫克/公斤鱼体重~70毫克/公斤鱼体重,连用10天。

②药浴:鳖腐皮病可用10mg/kg药浴48小时。

③全池泼洒:对虾为4 g/m3。

④亲鱼产后预防继发感染的用量为5毫克/公斤体重~20毫克/公斤体重。

⑤防止水质恶化,使用剂量一般为5~20 ppm。

3.庆大霉素

(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吸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氯仿中不溶。

(2)作用与用途。可用于治疗常见鱼类的烂鳃病、穿孔病、赤皮病、肠炎、疖疮病及牛蛙红腿病、烂皮病等细菌性疾病和鳖的细菌性疾病、白板病等。

(3)用法与用量。

①口服:每日50毫克/公斤体重~6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5天。

②注射:鳖用10毫克/公斤体重~20毫克/公斤体重,轻者注射1次,重者注射2~3次。

③药浴:30~60 ppm,每次3~6小时,每日一次,连用2~3天,用于治疗牛蛙细菌性疾病。

(4)注意事项。

①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受pH值的影响较大,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庆大霉素在pH值8.5时的抗菌效力比pH值5.0时约强100倍。

②本品与两性霉素B、肝素钠、邻氯青霉素等配伍合用时,易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4.四环素

(1)性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

(2)作用与用途。可用于防治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

(3)用法与用量。鱼类,每天75毫克/公斤鱼体重~100毫克/公斤鱼体重,拌饵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10~14天;虾蟹等甲壳动物,120毫克/公斤鱼体重~150毫克/公斤鱼体重,拌饵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4~6天;鳖,100毫克/公斤鱼体重~150毫克/公斤鱼体重,每天2次,连喂7~14天。

(4)注意事项。

①Al3+、Mg2+离子可和四环素形成螯合物而影响吸收。

②卤素类、碳酸氢钠可影响本品吸收。

③与青霉素一起应用,可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5.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首先在水产上使用。抗菌谱似氯霉素,而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可防治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打印病,鱼、真鲷、罗非鱼的类结节病和链球菌病,银大马哈鱼和虹鳟的弧菌病、疖疮病,香鱼弧菌病,鳗鱼的爱德华氏菌病等疾病。

(3)用法与用量。

①鱼类口服用量为7毫克/公斤·日~15毫克/公斤·日;虾蟹,15毫克/公斤·日~20毫克/公斤·日,分2次投喂,连用4~6天。

②浸浴:使水体中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浓度为4 g/m3~8 g/m3,每次2~4小时,每日一次,连用2~3次。

(4)注意事项。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但有胚胎毒性。

6.磺胺嘧啶

(1)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见光色渐变深,在水中几乎不溶,略溶于乙醇。

(2)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中效磺胺,属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3)用法与用量。第一日用80毫克/公斤鱼体重~200毫克/公斤鱼体重,第2~6日用50毫克/公斤鱼体重,分2次拌饲投喂,连用2~6天。

7.磺胺甲基异噁唑(新诺明)

(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氢氧化钠试液或氨试液中易溶。

(2)作用与用途。抗菌作用较磺胺嘧啶强,如与抗菌增效剂TMP合用,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疗效近似氯霉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用于防治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3)用法与用量。鱼,150毫克/公斤体重~200毫克/公斤体重,拌饲投喂,连用5~7天;虾蟹,150mg/kg~200mg/kg,连用5~7天;龟鳖,200毫克/公斤体重~300毫克/公斤体重,连用5~7天。

(4)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与酸性药物同服,如维生素C等,可在使用该药物后补充维生素C。大剂量应用时宜与碳酸氢钠同服。

8.氟哌酸(诺氟沙星)

(1)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

(2)作用与用途。属第三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多种细菌性疾病,如弧菌病、爱德华氏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牛蛙红腿病等。

(3)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20毫克/公斤鱼体重~40毫克/公斤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 g,分2次投喂,连续投喂3~5天。浸浴浓度为4g/m3,浸浴0.5~1小时,每日一次,连用2~3次。

9.恩诺沙星

(1)性状。微黄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水、甲醇中微溶。

(2)作用与用途。为畜禽和水产专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防治各种鱼类细菌性疾病,如黄鳝出血病、鲟鱼肠炎病、鳗赤鳍病、肠炎病、赤皮病、烂尾病、打印病等。

(3)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20毫克/公斤鱼体重~40毫克/公斤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 g,分2次投喂,连用3~5天。浸浴浓度为4 g/m3,浸浴0.5~1小时,每日一次,连用2~3次。龟鳖肌肉注射用量为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一次,连用2~3次。

10.氧氟沙星

(1)性状。黄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冰醋酸中,微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为第三代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与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对耐氟卡青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吡哌酸、萘啶酸和氟哌酸的菌株仍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厌氧杆菌的活性比氟哌酸强2~16倍。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

(3)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药,10毫克/公斤鱼体重~50毫克/公斤鱼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0.5~1 g,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5天。鳖用药为50毫克/公斤体重或每千克饲料加2~4 g,连续投喂5~7天。

11.灰黄霉素

(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细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二甲替甲酰胺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2)作用与用途。为抗浅表真菌药,对各种皮肤癣菌、水霉、鳃霉都有治疗作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水霉病和鳃霉病。

(3)用法与用量。

①内服:鱼类每日15毫克/公斤体重~30毫克/公斤体重,中华绒毛蟹、中华鳖每日20毫克/公斤体重~4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6天。

②浸洗:用灰黄霉素与1%食盐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合剂(1∶1)配成8 g/m3浓度的溶液浸浴鱼和鱼卵10分钟左右。

12.克霉唑

(1)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本品在甲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2)作用与用途。本品低浓度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对水霉、绵霉、鳃霉、鱼醉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和浅部真菌病如肤霉病、鳃霉病等。

(3)用法与用量。

①内服:鱼类每日15毫克/公斤体重~30毫克/公斤体重,中华绒螯蟹、中华鳖每日20毫克/公斤体重~4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6天。

②浸洗:用克霉唑与1%食盐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合剂(1∶1)配成8 g/m3浓度的溶液浸浴鱼和鱼卵10分钟左右。

(三)抗病毒药

1.碘

(1)性状。灰黑色或蓝黑色、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或块状物,质重而脆,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碘化钠或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溶解。

(2)作用与用途。本品作为消毒剂,用于杀灭附着在水生动物体表或受精卵上的芽孢和病毒,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病。此外,还常用于驱杀寄生在鱼类体内的艾美尔球虫和用于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3)用法与用量。用0.1%的碘酊浸泡鱼类受精卵1~2小时,再用紫外线杀菌后的水饲养幼鱼,能有效地防治虹鳟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发生。每100 kg鱼用碘24 g拌料投喂,连用4天可防治艾美尔球虫病;治疗鲤嗜子宫线虫,可用2%的碘酊涂搽病鱼患处,即可杀死虫体。

2.吗啉胍

(1)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本品对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病、斑点叉尾病毒病、真鲷虹彩病毒病等。

(3)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类每天使用本品10~30mg,拌饲料投喂。

(4)注意事项。采用本品防治鱼类的疾病时,可以同时采用抗生素防治病原菌的继发性感染。

3.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1)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等。

(2)作用与用途。为一种新型广谱抗病毒药,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鲤鱼痘疮病,斑点叉尾病毒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症、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症,真鲷虹彩病毒病,河蟹抖抖病等。

(3)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类每天使用本品10~20mg,拌饲料投喂。

(4)注意事项。本品有致癌与致突变的作用,怀卵亲鱼禁用。

(四)抗寄生虫药

1.硫酸铜

(1)性状。蓝色透明结晶,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沉淀变性,同时铜离子还可使虫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酶失活,阻碍虫体的代谢,而杀灭寄生虫。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原虫。

(3)用法与用量。

①浸洗:8mg浸洗20~30分钟。

②泼洒:一般采用0.5 g/m3的硫酸铜和0.2 g/m3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4)注意事项。

①其毒性与水温成正比,因此应在天气晴好的清晨,而鱼未出现浮头时使用。

②无鳞鱼对其敏感,应控制在0.4 g/m3以下。

③治疗小瓜虫不选用该药。

2.硫酸亚铁

又称绿矾,易溶于水,本品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以提高药物渗透能力,从而增强药效。

3.亚甲蓝

(1)性状。深绿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可用于防治鱼类的多种寄生虫病,如小瓜虫、斜管虫、三代虫、指环虫等。

(3)用法与用量。

①2~5 g/m3全池泼洒防治小瓜虫病。

②0.5~1.0 g/m3全池泼洒防治淡水鱼类原虫病和三代虫病。

③10 g/m3浸洗10~20分钟防治淡水鱼类原虫病和三代虫病。

4.高锰酸钾

(1)性状。黑紫色结晶颗粒,与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有强烈的氧化作用,杀菌能力强,能杀灭多种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

(3)用法与用量。

①浸洗鱼体用10 g/m3~20 g/m3 15~30分钟,可防治淡水鱼类因车轮虫、斜管虫、鱼波豆虫寄生所致的原虫病;杀死锚头鳋和一些孢子虫。

②20 g/m3浸洗15~30分钟治疗三代虫和指环虫病。

(4)注意事项。虹鳟对其敏感,应慎用。

5.敌百虫

(1)性状。白色结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在碱性或高温条件下易水解,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加。

(2)作用与用途。为广谱、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药,其杀虫机理主要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虫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虫体组织功能的改变及神经失常而死亡。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防治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等。

(3)用法与用量。

①全池泼洒,0.5 g/m3可防治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

②投喂,0.2克/公斤鱼体重~0.5克/公斤鱼体重连续投喂4~6天,可驱除体内寄生虫。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②鳜鱼、加州鲈鱼、淡水白鲳对其极为敏感,使用时应注意。

6.左旋咪唑

(1)性状。其盐酸盐呈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

(2)作用与用途。为广谱驱虫药,可用于驱除鱼类肠道内的线虫、孢子虫、单极虫等。

(3)用法与用量。每天4毫克/公斤鱼体重~10毫克/公斤鱼体重拌料投喂,连用5~7天。

(4)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宜与碱性药物混用。

②在龟的养殖中应慎用。

7.吡喹酮

(1)性状。白色结晶粉末,味苦,在水中不溶,在乙醇中溶解。

(2)作用与用途。广谱驱虫药,可驱除体内线虫、绦虫、棘头虫等。

(3)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鱼投喂48mg,分两次投喂,每次间隔3~4天。

8.伊维菌素

(1)性状。为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

(2)作用与用途。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可用于驱除体内线虫、吸虫、绦虫和体外的甲壳类寄生虫。

(3)用法与用量。每天0.1毫克/公斤鱼体重~0.2毫克/公斤鱼体重,连用3~5天。

(4)注意事项。龟对其敏感,不宜使用。

(五)常用中草药

1.大黄

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用以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和白嘴病,对草鱼出血病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和用量。(1)泼洒。2.5 g/m3~3.75 g/m3

(2)内服。5克/公斤鱼体重~10克/公斤鱼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

2.五倍子

五倍子含有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2 g/m3~4 g/m3全池泼洒,用于防治粘细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

3.大蒜和大蒜素

大蒜有效成分为大蒜素,是一种植物杀菌素。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

用法和用量。(1)每100 kg鱼用大蒜0.5~1 kg拌料投喂,6天一个疗程,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疗效。用于预防烂鳃病和肠炎病。

(2)10 mg/100 kg鱼伴料投喂,连用3天。

(3)10 g/L~30 g/L的大蒜素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死锚头鳋。

4.苦楝

又名楝树,含川楝素,有杀虫作用,药用其根、茎、叶能杀死原生动物和驱除肠道寄生虫。枝叶煎汁全池泼洒。

用法和用量:每亩水深1m,可用60 kg枝叶,分几处在池中堆沤,或用枝叶30~40 kg煎汁后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病、隐鞭虫病等。

5.槟榔

药用槟榔的种子。槟榔含有生物碱,以槟榔碱为主,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具有强大的驱绦虫作用,常用于防治头槽绦虫病。

用法和用量:内服一次量为2克/公斤鱼体重~4克/公斤鱼体重,每天1次,连用3~5天。

二、禁用渔药

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病害防治中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停药期的掌握、所用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最终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农业部从2001年4月开始在全国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并实现无公害化生产。渔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1051-2001)。

(一)氯霉素

氯霉素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

(二)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残留会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病。

(三)锥虫胂胺

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以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锥虫胂胺具有较强的毒性。

(四)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

汞对人体有较大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

(五)五氯酚钠

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它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黏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六)孔雀石绿

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七)杀虫脒、双甲脒

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

(八)林丹、毒杀芬

林丹、毒杀芬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有生物富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

(九)甲基睾丸酮、乙烯雌酚

甲基睾丸酮、己烯雌酚属于激素类药物,在鱼类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对人类造成危害。

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痛、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己烯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损害肝脏和肾脏,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十)酒石酸锑钾

酒石酸锑钾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物,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大,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该药还可使肝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现黄痘,并发展成中毒性肝炎。

(十一)喹乙醇

喹乙醇主要作为一种化学促生长剂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已发现此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水产养殖动物肝脏肿大、腹水,造成鱼类死亡。如果长期使用该类药,则会造成耐药性,导致肠球菌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三、用药方法

鱼类疾病防治中体外用药一般是主要发挥局部作用的用药方法,体内用药除驱肠虫及治疗细菌性肠炎外,主要是发挥吸收作用的用药方法。鱼池施药应根据鱼的病情、品种、饲养方式、施药目的(是治疗还是预防鱼病)来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法。

(一)体外用药

1.挂袋、挂篓法

在投饵台前2~5 m呈半圆形区域悬挂药袋4~6个,内装药量以1天之内溶解、不影响鱼前来吃食为原则。可用粗布缝制药袋或直接将装药品的小塑料袋包装扎上小眼悬挂使用。该方法优点是用药量少,方法简便,适用于预防及早期治疗;缺点是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2.全池泼洒法

全池泼洒法是池塘防治鱼病的最常用方法,能在短时间内使池水达到一定的浓度,杀灭鱼体体表和鳃上及水体中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见效快且使用方便。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泼洒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2时,对光敏感药物宜在傍晚进行泼洒。

(2)雨天和雷雨低气压时不宜泼药,鱼发生浮头在水面时不宜泼药。

(3)有风时应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洒。

(4)对人畜有毒性的药物,如敌百虫等应注意安全,一般须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5)正确测量池水体积,准确计算用药量。对于安全浓度低的药物,如硫酸铜等,可采用一半剂量使用法,即第一天泼药量的50%,第二天再泼50%,同时注意现场观察。

该方法优点是杀灭病原体彻底,预防、治疗均可使用;缺点是用药量大。

3.浸洗法

又称洗浴法或药浴法。将鱼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此方法多在鱼种分池、转塘时使用。常用药物有食盐、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该方法优点是用药量少,且用量准确;缺点是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

4.涂抹法

在鱼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以杀灭病原体。该方法优点是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小,适用于亲鱼及个别外伤或局部炎症的治疗;缺点是费时、费力。

5.浸沤法

此法只适用于中草药防治鱼病,将中草药捆成小束,放在食场附近(上风口或池塘进水处)浸泡,利用浸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二)体内用药

1.投喂法

将药物按饲料的一定比例加入粉料中混合,并拌以黏合剂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用于治疗鱼类的内脏病、出血病、竖鳞病等。常用药物有抗生素、磺胺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等。药量根据鱼总体重计算,以3~6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停药1~3天,视病情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该方法优点是不需要把动物捞起就可以给药,适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缺点是对食欲丧失的患病动物无效。

2.注射法

此法适用于亲鱼或名贵鱼类、观赏鱼。常用方法:

(1)肌肉注射。鱼类一般在背鳍基部,与鱼体呈30~40度的角度,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射深度应根据鱼体的大小不到达脊椎骨为度。

(2)腹腔注射。将针头沿腹鳍斜向胸鳍方向进入,深度依鱼体的大小而定。

该方法优点是较口服法进入机体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完全,疗效确实;缺点是费时、费工、费力。

四、药物防治鱼病的基本原则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1.给药方法选择的原则

药物固然是有效的,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同样难以达到用药的预期目的,甚至对患病动物增加危害。给药方法选择的原则性:

(1)有效的给药途径。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投喂药物饵料(口服)是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其特点是安全、方便,但主要用于尚未失去摄食能力的轻症和慢性病的治疗。不宜用于已失去摄食能力的患病鱼虾类。其次,药饵经摄食后,在胃肠中吸收的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胃肠液、消化酶系、胃肠蠕动功能等因素,药饵中所含药物成分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其分散剂、增溶剂等也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剂量可以同时决定药物对宿主(养殖鱼虾类)和病原体作用的强度,换句话说,药物的剂量是要保障宿主安全、健康,并抑制和消灭病原体。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的浓度愈高,作用愈强;反之,作用亦小。通常,药物的剂量分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治疗量)、极度量、中毒量。剂量的选择范围一般是在最小有效量以上,极度量以下的药量称之为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不能发挥充分疗效,容易延误病情,而极度量则往往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宿主的安全。

(3)科学的用药时间和次数。用药的疗程要考虑两层意思,一是给药的间隔时间,即一种养殖动物经确诊疾病后,每日用药一次或每日用药两次或更多,或隔日用药一次;二是总共应当用药多少次和多少天。

用药的间隔时间和疗程是根据具体药物的半衰期,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出的过程,即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对病原体的作用力确定的。养殖者和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严格用药次数和全程用药量,切勿随意增减。

2.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给药方法,提出下列注意事项。

(1)在全池泼洒药物时首先应正确测量水体;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溶解后,均匀地全池泼洒。

(2)泼洒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因为用药后便于观察。光敏感药物则在傍晚进行。

(3)泼药时一般不投喂饲料,最好先喂饲后泼药;泼药应从上风处逐渐向下风处泼,以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4)池塘缺氧、鱼类浮头时不应泼药,因为容易引起死鱼事故;如鱼池设有增氧机,泼药后最好适时开动增氧机。

(5)鱼塘泼药后一般不应再人为干扰,如拉网操作、增放苗种等,宜等病情好转并稳定后进行。

(6)投喂药物饵料和悬挂法用药前应停食1~2天,使养殖动物处于饥饿状态,使其急于摄食药饵或进入药物悬挂区内摄食。

(7)投喂药物饵料时,每次的投喂量应考虑同水体中可能摄食饵料的混养品种,但投饲量要适中,避免剩余。

(8)浸洗法用药,捕捞患病动物应谨慎操作,尽可能避免患病动物受伤,浸洗时间应视水温、患病动物体忍受程度等灵活掌握。

(9)注射用药,应先配制好注射药物和消毒剂,注射用具也应有尽有,预先消毒,注射药物要准确、快速,勿使病鱼受伤。

(10)在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人、鱼中毒。

以上是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时应注意的一些方面,不是全部,更应注意的是在生产现场实施用药时,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病原体的确定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病原体中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由于对所有的病原体均能显效的药物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选择治疗方法这前,需先确定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的病病。

对病毒而言,用于治疗的药物较少,目前为了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也用抗菌药物做辅助治疗。

用于治疗细菌病的有效药物很多,但感部位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疖疮病、肠炎病等是由于病原体侵入局部和肠道后,通过血液到全身,则选择口服为好;而细菌性烂鳃、真菌性水霉病,其患部局限于鳃和体表,则以药浴效果为好。又如寄生虫病,对体表寄生的原虫类、吸虫病、甲壳类等应先用药浴;对消化道等体内寄生的各类寄生虫,选用药饵经口投喂的治疗方法。

2.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治疗方法

药物作用是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表现,因此药物与机体两方面的各种情况,都能影响到药物的作用。药物的药理性质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药理性质是药物理化性质在生活机体上的反映。如水溶性或在少量溶媒中能溶解的药剂,不仅可以口投喂,也可做药浴剂用。不溶的药物可内服则不能药浴。但也有些药物不能经肠道吸收,而可经鳃部吸收。

3.根据鱼的体质选择治疗方法

已患病的鱼离群独游,摄食能力减退或不摄食,所以口服往往不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摄食过少的鱼,其体内药物浓度不够,又发挥不了治病的效果,反而使病原体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摄食能力的有无,在决定是否选择经口投喂的治疗方法是需要考虑的。但对非经口投喂方能达到治疗的多种疾病,建议在鱼发病初期——病鱼的摄食的能力尚未明显减弱时,即开始用药饵经口投喂治疗,这样即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治疗效果的判定

1.死亡数

投药后3~5天,死亡数减少,表明有效,治疗后经过5天以上,死亡数没有变化,表明无效。

2.游泳行动

健康鱼成群游动,而病鱼是离群独游,也有的在池底呆滞。这种症状的鱼已不能摄食,如不治疗就会死亡。使用药浴或内服方法,症状轻的能治愈。当用药后,游泳情况应该有所改善。

3.摄食量

投药后摄食能力恢复,说明有效。

总之,渔药的疗效效果的判定是一个复杂问题,尤其是渔药,除受到与陆地动物相同的制约因素外,还需受水质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才能最后得出治疗效果的正确判定。

(四)治疗的用药原则

1.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同防治人类和禽畜的疾病一样,一种药物必然对疾病的病因、病原有针对性,不可能有防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必须强调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科学地选用渔药。

有时同一养殖水体中同时出现几种病,即通常所说的并发病。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首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使用药物,使该种病好转或痊愈后,再针对其余的疾病进行用药。因为在治疗不同疾病的各种药物中,不仅有它们本身的理化性状,同时也有对不同鱼体的安全性。如果在同一发病水体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便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拮抗作用——作用互相抵消或减弱,对要治疗的某种疾病根本无效或效果差。

(2)协同作用——作用相加或相乘,使药效大大增强,有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3)无关系——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各自的药效不受影响,对所需治疗的疾病仍有通常的疗效,但这种用药方法通常很少应用。

2.了解药物性能,掌握使用方法

当今,养殖业上常用的渔药,除了一些生物制品以外,基本上采用了医药、兽药、农药中已经应用的化学合成药和中草药,各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理化特性。因此,在选择使用、管理和配制等方面都必须注意其特性。在使用一种药物防治一种疾病时,可能药物是对症的,使用方法也正确,但如果不注意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就可能出现异常或失效。例如漂白粉,当保管不善时,由于在空气中易潮解而失去有效氯,如再按常规使用,就会对疾病无治疗效果。又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只能现用现配。

对于同一水体中养殖几个不同的种类,即所谓混养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时不仅要注意选用对患病种类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选择的药物对未患病种类是否安全。如鱼类与虾或蟹混养,当鱼患寄生甲壳动物病时,便不能用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全池遍泼,应选用其他药物或将鱼捕起用浸浴法。如用敌百虫全池遍泼,就会造成虾、蟹中毒而死。

3.了解养殖环境,合理施放药量

防治疾病,一般以一个池塘、网箱作为水体单位。池塘理化因子,例如pH、溶解氧、盐度、硬度、水温等;生物因子,例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数量和密度等,以及池塘的面积、形状、水的深浅和底质状况等等,都对药物的作用有一定影响。施药量正确与否,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之一,药量少了,就达不到防治目的,药量多了,容易导致池鱼中毒死亡。因此,必须在了解养殖环境的基础上,正确测量池塘面积和水深,计算出全池遍洒的药量,或比较正确地估计池中放养种类的数量和体重,计算出投喂药物饵料的量,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4.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

近些年来除养殖草、青、鲢、鳙、鲤、鲫、鳊等传统淡水鱼类外,虾、蟹及名、特、珍稀动物养殖发展迅速,新的种类不断增加,有的从国外移植或引种。这些养殖种类和品种在养殖过程或人工苗种生产期也常发生疾病。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时,必须考虑是否适用和使用多大的剂量。不同养殖种类和品种,对药物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养殖种类和品种,在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也是有差异的。例如鲈鱼、淡水白鲳、鳜鱼等比鲤科鱼类对敌百虫敏感,虾蟹类幼体比其成体对孔雀石绿敏感。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各种药物单独使用于机体可起到各自的药理效应,但当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使用,或在刚使用过一种药物不久,其效应尚未消退,接着又使用第二种药物时,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药效加强或毒副作用减轻,也可能出现药效减弱或毒副作用增强。由于渔药是近些年来才从化学药物、医药、兽药中筛选使用于渔业的,而且所有的“鱼”的特性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许多药理、药效都缺少研究,因此必须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其配伍禁忌应注意两方面:

(1)避免药理性禁忌,即配伍的疗效降低,甚至相互抵消或增加其毒性。如在刚使用环境保护剂沸石的鱼池,不应在短期内(1~2天)使用其他药物,因为沸石的吸附性易使药效降低。又如在刚施放生石灰的池塘不宜马上使用敌百虫,因为二者在水中作用后,可以提高毒性。

(2)理化性禁忌,主要应注意酸碱药物的配伍问题,如四环素族(盐酸盐)与青霉素钠(钾)的配伍,可使后者分解,生成青霉素酸析出。

6.防止滥用药物,注意不良反应和蓄积中毒

治疗用药,一定不能滥用。滥用药物不仅造成物质上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会给养殖动物带来药害。水产养殖动物的防治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不当很容易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例如,孔雀石绿具有致畸、致癌作用,但目前都还作为控制鱼类水霉病的药物,而且还经常作为一种消毒剂来使用,汞制剂、有机氯杀虫剂等毒性很大,半衰期长,可引起二次污染的蓄积中毒。

7.注意观察效果,不断总结用药经验

养殖池施放药物后,必须注意观察。在下药24小时内,要随时注意养殖动物动态,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严重时,应立即注水抢救;若无不正常情况,则需观察并记录罹病动物死亡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总结出防治鱼病的经验,不断提高防治技术,减少因疾病死亡而造成的损失。

五、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渔药的管理和规范使用

(一)渔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毒性作用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水平通常都很低,除极少数能发生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药物残留,在人类长期摄入这种水产品后,药物会不断在体内蓄积,当浓度达到一定量时,通常就会对人体产生慢性、蓄积毒性作用。如磺胺类可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析出结晶后损害肾脏;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等。

2.产生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

有些药物具有抗原性,当这些药物残留于水产品并被人摄入后,能使部分敏感人群致敏,刺激机体形成抗体,当再接触这些药物或用于治疗时,这些药物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短时期内出现血压降低、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如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呋喃类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表现在周围神经炎、药热、噬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磺胺类药的过敏反应表现在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等。

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严重者表现为致死性过敏性休克。四环素的变态反应比青霉素少,但四环素药物可引起过敏和荨麻疹。

3.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由于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并通过有药残的水产品在体内诱导某些耐药性菌株的产生,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耐药菌株感染往往会延误正常的治疗过程。至今,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通过动物性食品移生到人体内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4.导致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各种菌群是与人体的机能相互适应的,但是残留药物的影响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造成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长期的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

5.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残留药物会不断在体内蓄积,当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便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对人类会产生较强的“三致”作用的药物有孔雀石绿、双甲脒等。

6.激素作用

一些激素及其类似物,主要包括鱼类同化激素和非鱼类同化激素,在肝、肾和注射或埋植部位常有大量同化激素残留存在,人们一旦食用含有其残留的水产品,可产生一系列激素样作用,造成人类生理功能紊乱,如潜在发育毒性(儿童早熟)及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现象。

(二)建立渔药监控和规范用药机制

在我国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网络,其中最主要的是残留监控实验室网络的建设,它包括国家级渔药残留监控基准实验室、区域性检测实验室、省级实验室以及监控检测点(站)等。基准实验室应该是该网络的中枢,它主要负责检测方法的确定与验证、检测实验室间的协调、争议的仲裁、检测数据的最终判定以及与国际相应组织的联系与交涉;区域性的检测实验室负责对省级实验室的检查和指导、检验人员的培训,对区域内有影响的对象进行监测;省级实验室以及监控检测点(站)是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实施监控的末端。

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明文规定,2005年以前全国兽药生产行业必须达到GMP标准。企业必须按农业部制定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如原料、辅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生产质量要求,出厂前经过质量检验,附产品合格证。

一般每两年对生产企业做一次常规的以及特别项目的抽查监测,对质量投诉案件派人员到企业调查监测,并出具公开的报告,接受公众监督。

严禁“三无”渔药的生产,杜绝假冒劣质渔药的生产。

销售管理上,严格“渔(兽)药经营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渔药、“三无”渔药。加强渔药市场的监管和指导,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市场上的渔药质量进行抽查监督,让用户能买到优质药、放心药,切断禁用药物在渔药市场上的流通渠道。

第四节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宁夏地区常见的细菌性鱼病

(一)春季由气泡病继发感染的细菌性鱼病

主要在春季3~5月比较流行,都是由于冬季气泡病或春季鱼种分塘过程中造成鱼体损伤,细菌由鱼体损伤部位感染所致,死亡率比较高。主要危害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等品种,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发生。主要症状有:鱼体溃烂,体表有伤口,鱼鳍末端缺失,同时伴有竖鳞、疥疮、水霉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在春季鱼种分塘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并进行鱼种消毒

2.对于冬季得过气泡病、水质较肥的鱼池进行换水,以降低池水肥度,改善水环境

3.用含三氯异氰尿酸或其他一些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4.投喂药饵,药物选择新诺明或其他一些抗菌素药物,药物用量要以鱼体重为计算依据,这样才能满足治病所需

春季一些常见鱼病如竖鳞、疥疮等鱼病防治方法与此相同。

(二)细菌性烂鳃病

此病主要在6~9月比较流行,死亡率高,高温季节发病率高,低温季节少见,在连续阴雨天过后容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鲤鱼、草鱼,病鱼常离群独游,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小窗,鱼体特别是头部发黑,草鱼有时还伴有赤皮、肠炎等症状。

防治方法:

1.主养草鱼池塘要选择草鱼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2.发病池塘要控制投饵量,一般在正常采食量的50%~70%

3.用喹诺酮类药物和多维做成药饵进行投喂,药量要根据鱼体重进行计算,一般3~5天即可治愈

4.投喂药饵的同时要进行水体消毒,药物可选用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药物

(三)细菌性出血病

主要在6~9月比较流行,发病快,死亡率高。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花白鲢等品种。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部及鱼体两侧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肝脏有时也有充血现象并伴有花肝、脂肪肝,肠道充血并有黏液,有时腹腔有积水。病鱼有散游现象,逐步死亡。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加强池塘管理,选择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2.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应根据自身条件、技术水平及防病能力而定

3.投喂抗菌素药饵3~5天,药饵中配伍一些含有护肝和Vk3的药物,药量要依据鱼体重来计算,药饵要集中投喂,保证病鱼能吃到足够的药饵

4.在投喂药饵的同时进行水体消毒,药物选择聚维酮碘、二氧化氯、苯扎溴铵等,对水环境破坏严重的药物不宜选用

5.在停止死鱼后并在最后一次消毒3天后用微生态制剂调解水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6.对死鱼要采取深埋措施,不要随意丢弃造成其他池塘感染,工具也要进行消毒

(四)疖疮病

1.病原体

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

2.症状

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出现脓疮,用手摸之,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脓汁和大量细菌。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病情严重的鱼,肠道也充血发炎。

3.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鲤鱼、团头鲂、鲢、鳙也有发生。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发生,一般为散发性的。

4.预防措施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种放养前可用3%~4%的食盐浸5~15分钟或5~8 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洗20~30分钟。药溶时间的长短视水温和鱼体忍受力而灵活掌握。

(2)可用治疗烂鳃病的任何一种外用药全池遍洒一次和投喂内服药3天。

5.治疗方法

(1)氟哌酸。每千克鱼每天用药10~30mg,投入饵料中内服,3~5天为一个疗程。

(2)四环素。每千克鱼每天用药40~80mg,拌入饵料中内服,连用3~5天。

(3)磺胺嘧啶饲料投喂,第一天用量是每千克鱼用药100mg,以后每天用药50mg,连喂一周。方法是把磺胺嘧啶拌在适量的面糊内,然后和草料拌和,稍干一下投喂草鱼。青鱼可拌在米糠或豆饼中投喂。

(五)打印病

1.病原体

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症状

此病的主要病变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斑、肌肉发炎,接着开始逐渐腐烂,好似在鱼的体表盖上红色印章,故俗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坏死的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病灶轮廓,严重时病灶逐渐扩大和加深,形成溃疡,更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病鱼食欲减退,终因衰竭而死亡。

3.流行情况

近年来,此病已发展成为主要鱼病之一,主要危害鲢、鳙、团头鲂等,在各个发育生长阶段中都可发病,尤其对鲢、鳙、团头鲂的亲鱼危害最大。严重时,鱼池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此病在华中、华北较为流行,夏秋两季流行最盛。

4.预防措施

同疖疮病。

5.治疗方法

全池泼洒外用消毒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聚维酮碘溶液等,药量按药品说明使用,15天1次。

(六)竖鳞病

1.病原体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

2.症状

病鱼体表用手摸去有粗糙感。鱼体后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向上,持续2~3天,即陆续死亡。

3.流行情况

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池塘水质污浊及鱼体表受伤时可经皮肤感染致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金鱼,草鱼、鲢鱼有时也会感染此病。各年龄段鱼体均可感染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22℃,有时越冬后期也有发生。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养鱼地区常有发生,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养殖中较少发生此病。该病发病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甚至100%死亡,鲤鱼亲鱼死亡率可高达85%。宁夏地区开春常见。

4.预防措施

(1)鱼体表受伤是引起本病的可能原因之一,因此在拉网、运输、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发病初期冲注新水,可使病情停止蔓延。

(3)以浓度为5 g/m3的硫酸铜、2 g/m3的硫酸亚铁和10 g/m3的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体5~10分钟。

(4)将病原菌制成灭活菌苗,通过注射菌苗,可获得对该病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因此,可以采用免疫的方法进行预防。

(5)全池泼洒外用消毒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聚维酮碘溶液等,药量按药品说明使用,15天1次。

5.治疗方法

(1)内服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每千克鱼每天用100~200mg,连用3~5天。

(2)内服吡哌酸,每千克鱼每天用30~50mg,连用3~5天。

(3)内服氟哌酸,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 g,连用3~5天。

(4)每50 kg水加入捣烂的大蒜250 g,浸洗病鱼数次。

(5)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用2%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10分钟。

(6)鲤亲鱼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15毫克/千克鱼~20毫克/千克鱼;轻轻压破鳞囊的水肿泡,勿使鳞片脱落,用10%温盐水擦洗,再涂抹碘酊,同时,肌肉注射碘胺嘧啶钠2 ml,有明显效果。

(七)细菌性肠炎

1.病原体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

2.症状

病鱼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直至完全不吃食。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疾病早期解剖检查,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积液较多;发病后期可见全肠呈红色,肠壁的弹性较差,肠内没有食物,只有淡黄色积液,肛门红肿突出。患病严重时表现出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腹壁上有红斑,整个肠壁因淤血而呈紫红色,肠管内积液很多,将病鱼的头部拎起,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3.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也有少量发生。草鱼、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期。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由于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较为普遍,因饲料质量问题而常引发肠炎病,该病已成为我国饲养鱼类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4.预防措施

(1)同细菌性烂鳃病预防。

(2)加强饲养管理,掌握好投饲的质和量,定期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及全池遍洒生石灰,使池水保持弱碱性、溶氧充足、水质肥爽清新。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在夏季加深水层,使水温变化较小,水温不过高。

(3)大蒜(用时捣烂),或大蒜素、食盐,一次量,每千克饲料5 g或0.02 g、0.5 g拌饲投喂,一天2次,连用3天。

(4)发病季节,每月投喂下列任一种中草药1~2个疗程。

①每100 kg鱼每天用大蒜头(用时捣烂)500 g(或大蒜素2 g)、食盐200 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

②每100 kg鱼每天用干的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草或辣蓼(合用或单用均可)500 g(打成粉)、食盐200 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如用新鲜的,地锦草、马齿苋为2500 g,铁苋草、辣蓼为2000 g。

③每100 kg鱼每天用干的穿心莲2 kg或新鲜的穿心莲3 kg打成浆,再加盐200 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

5.治疗方法

(1)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治疗外用药。

(2)内服药。可任选下列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用时捣烂)5 g或大蒜素0.02 g、食盐0.5 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

②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草或辣蓼(合用或单用均可)各5 g(打成粉)、食盐0.5 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天。如用新鲜的,则地锦草、马齿苋为25 g,铁苋草、辣蓼为20 g。

③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穿心莲20 g或新鲜的穿心莲30 g打成浆,再加盐0.5 g拌饲料,分上、下午二次投喂,连喂3天。

④投喂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每千克鱼重第一天用药100 mg,第二天起每天50mg,连喂一周。

⑤每千克鱼每天用鱼用庆大霉素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天。

⑥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天。

(八)主养草鱼以烂鳃、肠炎、赤皮为主要症状营养性鱼病

1.主要症状

主要发生在1龄草鱼进行成鱼养殖阶段,规格在150~500 g,2龄鱼种进行成鱼养殖时很少发病,以烂鳃、肠炎、赤皮为主要症状,发病池塘死亡周期长,死亡率高,有的池塘甚至会全军覆没。

2.流行情况

每年6~8月比较流行,主要危害1龄草鱼(2龄草鱼发病较低),死亡率高,高温季节比较流行,9月份以后死亡率逐渐减少。

3.病因分析

(1)草鱼在此阶段(体重150~500 g)免疫力较差,抗病力较低,这是由草鱼的自身特性所决定。

(2)草鱼全价配合饲料营养配比合理性。目前市面上草鱼配合饲料很多,各种营养水平不一,价格差别也较大,但笔者在近几年的服务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草鱼也需要高蛋白的饲料,粗蛋白应在32%~35%,而且微量元素要求相对较高,在高温季节应定期添加有保肝、护肝成分的营养性添加剂,确保草鱼在高密度快速生长的前提下肝脏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3)水环境的因素。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在投饵高峰期,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积累,导致鱼类生长环境恶化,容易引起养殖鱼类大量发病。

(4)寄生虫的因素。车轮虫对主养草鱼危害较大,寄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草鱼的大量死亡。

4.解决措施

(1)选择优质的草鱼全价饲料进行投喂。市面上的草鱼饲料很多,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草鱼饲料,更不要用鲤鱼全价饲料来饲喂草鱼,鲤鱼饲料喂养草鱼长势会很快,但是会导致草鱼营养性疾病,一旦死鱼很难治愈。

(2)对已发病池塘要控制投饵量,一般控制在正常量的1/3~1/2,发病池塘不要喂得太饱。

(3)投喂抗菌素药饵(药量要按体重计算,集中在一到二顿投喂),药物可选择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等药物,药饵可再配伍一些护肝药物和VC。

(4)同时进行水体消毒。

(5)草鱼全程养殖过程中注意水环境的改良,水源方便地方要勤换水,通过换水来改善养殖水环境,并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

(6)草鱼养殖过程中注意车轮虫病的防治,选择有效的杀车轮虫药物定期进行杀灭,防止车轮虫在草鱼体寄生数量过多。

(7)饥饿疗法。对久治难愈的池塘可采用停食措施,一般停食5~7天,草鱼停止死亡。

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建议:在主养鲤鱼池中进行套养时,要控制套养草鱼的密度,一般不要高于100尾/亩。主养草鱼最好分三年养殖:鱼种养殖阶段、2龄鱼种养殖阶段、成鱼养殖阶段。

二、宁夏地区常见的由真菌引起的鱼病

(一)水霉病

一般3~5月比较流行,宁夏地区的养殖品种都有感染,受感染鱼类死亡率高,水温超过20℃则很少发生,从鱼卵到成鱼都有感染。病鱼身体局部长有灰白色水霉菌丝,游动迟缓,逐步衰弱死亡。

防治方法:

1.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

2.放养操作时要仔细,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的发生

3.对于冬季得过气泡病的池塘,要尽早投喂药饵,并进行水体消毒促进伤口愈合防治感染水霉

4.发病池塘可以用水霉克星、二氧化氯、硫醚沙星,或苯扎溴铵进行水体消毒

(二)鳃霉病

1.病原体

本病病原为鳃霉菌,通过孢子与鳃直接接触而感染。主要在热天(夏秋季)流行,水质恶化时易暴发此病。该病出现往往是急性型的,如条件合适,一两天内即可大量繁殖,鱼苗即出现暴发性急性死亡。

2.症状

发病初期吃食鱼逐渐减少,偶见病鱼在池边缓慢游动,受惊则沉入水底。后期可见病鱼增多,游动缓慢,厌食,严重时浮于水面,呼吸困难,肉眼可见鳃丝发黑,失去正常的鲜红色,鳃出血、淤血或失血,鳃瓣点状出血。鳃上黏液较多且粘有污物,严重时可见鳃丝发白甚至腐烂,可导致成批死亡,尤其以夏花鱼种阶段为最严重。

3.病理变化

鳃霉通过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鳃接触后就附着上去,发育成为菌丝,菌丝向内不断伸展,经一再分支,贯穿在组织中。它沿着鳃丝血管分支生长或穿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血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而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鳃小片肿大粘连,并充血、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鳃器官发生破坏,呼吸机能发生障碍,有时菌丝和孢子还可以带到心脏、脾脏。

4.流行情况

敏感的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其中鲤鱼夏花到成鱼阶段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到50%,死亡率达到80%,主要流行于5~7月。

5.防治方法

(1)秋冬季节鱼类停食前应在鱼饲料中添加多维和保肝药,增强鱼的体质和抗病力,减少发病机会。

(2)经常保持池水的清洁,防止池水老化,池中有机质过多时,可适时加注新水,也能减少发病机会。

(3)采用生石灰清塘,可预防鳃霉病的发生。

(4)发生鳃鱼病的鱼池,迅速加注新水,泼洒适量的增氧剂或者打开增氧机,增加池水中的氧气含量,也能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5)治疗方法。第一天用水霉克星全池泼洒,鳃霉严重的第二天再洒一次水霉克星,第三天泼洒碘制剂,同时投喂内服药VC和保肝药,连续投喂3~5天。第七天左右再洒一次水霉克星防止鳃霉复发。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即鳃霉病引起综合病时,须先杀真菌后再处理细菌,如果先处理细菌,则真菌生长空间更大,生长更快,鳃受破坏更严重,所以,由此病而引起综合败血症时,前几天慎单用抗生素治疗。

加水方便的池塘先排水至少三分之一,然后加注新水,用水霉克星和碘制剂全池泼洒,同时内服维生素和保肝药;第二天用同样药同种剂量再泼洒一次;第三天排水三分之一,加注新水;第七天再用水霉克星全池泼洒,次日加注新水。

三、宁夏地区常见的寄生虫引起的鱼病

宁夏地区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车病、指环虫病,寄生在体表的锚头鳋病,肠道寄生的绦虫病。

(一)车轮虫病

1.症状

寄生在体表和鳃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寄生于鱼体表的车轮虫在鱼体表来回滑动,剥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做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2.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多种鱼类的鱼苗、鱼种阶段,流行的高峰季节为5~8月,水温20℃~28℃。

3.防治方法

(1)通过镜检判断车轮虫数量,每个视野(5×10倍)在3~5个,可以不用采取杀灭措施,主要来调控水质,改善水环境来促进鱼类摄食。数量在5个以上时再采取措施杀灭。

(2)传统用药以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0.7 ppm全池泼洒,但硫酸铜对水环境破坏较大,对鱼类毒性也较大,现在这种方法已很少使用,而是用其他一些药物交替使用,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二)指环虫病

1.病原

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寄生虫性鳃病。我国饲养鱼类中常见的指环虫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环鳃指坏虫等。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

2.症状

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3.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鲢、鳙、草鱼危害最大。以5~9月最为流行,但在冬季也有发生,各养殖品种从夏花到成鱼都有寄生。

4.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药液浓度是20 ppm,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2)水温20℃~30°C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池水用药0.2~0.5 ppm,效果较好。

(3)每立方米池水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 g全池遍洒,疗效也很好,成本比晶体敌百虫低些。

(4)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每立方米池水用合剂0.1~0.24 g,效果很好。

(5)可以选用甲苯咪唑、阿维菌素或其他一些杀虫药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止反复发作。

(三)绦虫病

每年从5月份开始出现,6~9月份比较流行,主要危害鲤鱼、草鱼、鲫鱼等。有零星死鱼现象,死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并且有些肛门有洞,不呈闭合状。因这些症状,养殖户往往与其他一些细菌性鱼病相混淆。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灭虫卵

2.发病池塘用哒唑类药物加工成药饵进行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间隔3天后再重复一次,以后每隔一个月投喂一次,连喂3天。同时水体泼洒一遍杀虫药,杀灭水体枝角类或剑水蚤,切断绦虫生活史,防止再次发病

3.对于得过绦虫病的池塘,每年5月份以后都要进行预防措施,每月投喂一次药饵,在整个养殖周期都要坚持,才能保证不发作

(四)孢子虫病

1.流行情况

前几年在宁夏地区比较少见,但近几年随着外调鱼苗的数量不断扩大,发病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死亡率较高且难以治愈。发病季节为5~9月,暴发期为7~9月,病鱼体质较差并伴随有烂鳃症状,不耐低氧浮头即死,在养殖中后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2.症状

小于200 g的鱼种主要寄生在体表,鱼鳃、鳍条、体表均能看到小米粒大小的白色包囊,其中尾部寄生最多。病鱼表现为吃食不安,集群狂游。大于250 g的鱼种或成鱼主要表现为肠道寄生,在肠壁可以看到黄豆般大小的包囊。严重时营养体阻塞肠道,肠壁变薄发炎,体腔充满淡色液体,病鱼腹部膨大脊背尖瘦如刀背,浮头即死。

有些地区已发现在肌肉中寄生,进而会影响到鱼的商品价值和食品安全。

3.防治方法

孢子虫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以预防为主,主要方法如下:

(1)发过病的鱼池要彻底冻塘、清塘。

(2)鱼池定期进行轮养(鲤-草、鱼种-成鱼),选择检疫合格的外调鱼苗。

(3)主要外用药物有20%环烷酸铜(50毫克/亩)+0.2 ppm硫酸亚铁、0.5%阿维菌素+0.2 ppm硫酸亚铁、三合剂等。

(4)主要内服药有0.5%地克珠利预混剂、80%盐酸氯苯胍+20%左旋咪唑+10%大蒜素(60 g+20 g+200 g/100 kg饲料),另外还有一些内服中药制剂。

鱼类的绦虫和孢子虫的治疗要树立长期防治的理念,防治过程贯穿整个养殖周期,不要等到已经发病死鱼时才采取措施,这样会给防病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一点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五)锚头鳋病

1.病原

此病又叫针虫病、铁锚虫病、蓑衣病,是由锚头鳋侵入鱼体而引起,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鱼体初被虫体侵入时,表现不安,食欲不好,继而身体瘦弱,游动缓慢。

2.症状

在病鱼体表肉眼可见虫体。虫体寄生在鱼体各部位,呈白线头状,随鱼游动。虫体寄生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这种害虫凶猛贪食,寄生处会出现不规整的深孔,虫的头部钻到鱼体肌肉里,用口器吸取血液,也噬食鳞片和肌肉,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分泌物溶解腐蚀成不规整形缺口,又给水霉菌、车轮虫等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被锚头鳋寄生的病鱼,往往会并发其他疾病。

3.防治方法

(1)坚持清塘杀死病原体。

(2)发病池塘可用敌百虫或其他一些菊酯类杀虫药全池泼洒2~3遍,每次用药后间隔3天再用一次。

(3)杀虫后投喂药饵或进行水体消毒促进病鱼体表伤口的愈合。

四、由环境因素引发的鱼病

由环境因素引发的鱼病在宁夏地区主要有气泡病。

鱼类气泡病,在鱼苗、鱼种阶段均能发生,尤其对鱼苗危害最大,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应重视该病预防。

(一)发病原因

1.鱼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池底经分解消耗水中氧气,放出甲烷、硫化氢等小气泡

2.鱼池水生植物过于旺盛,经光合作用产出大量氧气而引起氧气过饱和

3.鱼苗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引起溶解气体过饱和

4.水中氨气含量过饱和,也会引发此病

气体进入鱼体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鱼苗误将气泡当食物,直接吞入。二是气体通过鱼体鳃、皮肤、黏膜等处进入血液,当水温陡升,血液里过剩的气体游离积蓄成气泡,引起栓塞致鱼死亡。

(二)主要症状

病鱼体表、鳍条及鳃丝上附有许多小气泡,有的肠内含数量较多的白色气泡。鱼体呈无力状游动,随着气泡的增加,体力消耗,鱼体失动平衡,浮于水面,难以下沉,有时做挣扎状时游时停,有时头朝下尾朝上,如不急救,会引起大批死亡。

(三)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于春末夏初,鱼苗、鱼种均能发生。鱼越小越敏感,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

(四)预防措施

1.鱼池不施放未发酵的肥料

2.掌握合理的投饵量和施肥量,保持水质新鲜,控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3.加强越冬管理,老化池塘在加冬水前要多换水,要换去池塘老水的2/3左右,有条件的可进行二次换水

4.冬季要勤打冰眼观察水质,防止水体过肥,溶氧控制在20mg/L以内

5.人工孵化用水,不用含气泡多的水体

6.鱼苗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水源的含氧量,不要进行急剧的充气

(五)治疗方法

1.发现此病,迅速注入新水,能治愈此病

2.水深0.8 m每亩用1~1.5 ppm食盐水,均匀泼洒

3.鱼苗培育过程中,加工豆浆时,加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

4.对于发病池塘要采取换水措施,换不上水的池塘要用增氧机或水泵曝气,同时冲入食盐,或用三氯异氰尿酸等消毒剂进行冰下消毒,同时能够降低水体肥度

5.在封冰前得气泡病的池塘要用增氧机、水泵或其他工具将冰层强行破开,使气泡快速逸出

6.得过气泡病的池塘开春要尽早投喂饲料并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其他鱼病

五、由藻类引起的鱼病

(一)三毛金藻引起的鱼病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可使鱼类和水生生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对其极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宁夏地区是盐碱地带,水质碱性大,pH值高,是小三毛金藻高发地区。

1.发病原因

三毛金藻病“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宁夏发现的主要是小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前端有三根鞭毛,鞭毛基部附近有一个伸缩泡,两侧有2个金黄色叶状色素,白糖素位于后端,在细胞的中部有许多微粒状小粒,细胞个体很小,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内部结构。

三毛金藻为广盐性藻类,在盐度0.6~70水中均能生长,最适盐度为3~5。水温零下2℃时仍可生长,并能对鱼类产生危害,30℃以上生长不正常,但在高盐度(盐度30)的水中,即使高温也能很好地生长。三毛金藻最适生长的pH值为8.0~9.0,当pH 值6.5时仍能生存。因此,凡碱度高、盐度高、透明度大、有机质含量少、缺磷的池塘在冬、春的低温季节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三毛金藻怕阳光,故在表层水中比0.4m以下水域中要少得多。当水中有大量三毛金藻时水呈棕褐色,透明度大于50 cm,溶氧丰富,水体的含氧量大都在8mg/L~12mg/L。

三毛金藻的活体分泌毒素,但这些毒素不能直接毒死鱼类,一旦毒素被水中的钙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不仅能毒死鱼类而且对用鳃呼吸的其他水生动物(蚌、蝌蚪等)也产生毒性。因此,鱼类的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注入部分地下水或下雨后。三毛金藻毒素引起中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夏季水温高,水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可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因此很少发生。冬季和早春水温较低,其他藻类繁殖缓慢,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所以易形成优势种群,造成危害。

三毛金藻的毒素被阳离子激活后,在pH值9.0时毒性最强,pH值7.5以下毒性迅速降低,当pH6.0时,毒性消失。但在数天之内毒性的变化是可逆的,所以三毛金藻毒素引起中毒一般发生在偏碱性水中。

2.发病症状

三毛金藻的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是一种麻痹性中毒,初期鱼类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快,游动急促,方向不定。经过短时间后就渐渐平静下来,中毒的鱼反应迟钝,鳃分泌大量黏液,鳍基部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浅,呼吸缓慢,鱼向池塘的背风浅水处集中,排列不规则,受到惊扰能较快地游到深水处,不久又返回池边。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鱼布满鱼池的四角及浅水池边,大部分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也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毫无反应。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活动,但鱼体不能前进,呼吸极为困难而微弱,鳃盖、眼眶周围、下颌及体表充血,但也有体表不充血的,最后失去平衡而死。有的鱼死后鳃盖张开,鱼的死亡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

3.正确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镜检水中有大量三毛金藻可做出诊断,诊断时要注意与泛池、氨氮中毒区别,以免耽误正确治疗。三毛金藻中毒不呈现浮头现象,而是在水面下静止不动,并且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透明度较大,镜检水体有大量的三毛金藻。

4.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欲从根本上消除三毛金藻的危害,只有从预防入手,如果发病很难治愈,损失很大。尤其是冬季和早春保持池水适当的肥度是预防三毛金藻毒素引起中毒的最好方法。水质肥则有益藻类繁殖快,可抑制三毛金藻的繁生,免其危害。若越冬前期透明度较大,可适当补施一些专用生物鱼肥,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降低pH值也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措施,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关键。

(2)治疗方法。当发生三毛金藻中毒症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损失。

①若发现刚有三毛金藻中毒症状时,可将鱼类转移到未发病的肥水池塘中,鱼的中毒症状可以缓解,减少损失。

②立即注入水质较肥的河水或邻近池塘的肥水,注水后中毒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要彻底治愈还要继续大量换水,然后重新培育池水。

③若无以上条件,可使用0.7 g/m3~1.0 g/m3硫酸铜全池泼洒,第二天再大量泼洒沸石粉,利用其颗粒的特性吸附毒素,可以大大缓解鱼的中毒症状。

④当发现水中的三毛金藻数量较多时,可全池泼洒硫酸铵20 g/m3或尿素12 g/m3,使水中的氨离子达0.06mg/L-0.1mg/L,以杀死三毛金藻,但对氨敏感的鱼苗、鱼种要慎重使用,为了防止氨氮中毒,根据笔者的经验,第一天先用硫酸铵7.5千克/亩+尿素3千克/亩全池泼洒,第二天镜检看看小三毛金藻是否死亡,顺便测一下氨氮的浓度,根据具体情况次日可以再补充硫酸铵3千克/亩~4千克/亩,小三毛金藻死亡后立即全池泼洒绿水安(一种有机酸)解毒,次日使用生物鱼肥来培肥水质,用有益藻类来抑制三毛金藻的数量。

(二)膝口藻引起的一些水质问题

膝口藻目前分类还不明确,李永函《淡水生物学》附在绿藻门绿胞藻纲进行了描述。在宁夏地区每年从6月份开始出现,10月份结束,对养殖生产影响较大。

1.池塘膝口藻大量繁殖的危害

膝口藻在养殖水体和其他藻类同时存在时,水体颜色正常,对养殖生产没有影响,该种水质也是养殖好水。但膝口藻一旦在水体中单一存在,明显呈优势种群时对养殖生产影响较大。当膝口藻在水中的数量不是太大时,鱼类吃食正常,随着膝口藻的大量繁殖,这时水色发暗,透明度下降,有益浮游植物越来越少,镜检发现其中部分藻类死亡,另外一部分藻类活力差,别的有益藻类很少,原生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鱼类摄食量明显下降,鱼类开始浮头。

这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遇到阴雨天等极端天气,膝口藻大批死亡造成水中溶氧急剧下降,鱼类提前浮头,如果不及时开动增氧机,就会造成泛塘死鱼,有时开动增氧机鱼类都不到增氧机周围,反而在水面四处游动几天都不下去,这时慢慢就会出现死鱼。严重时全军覆没。

2.池塘膝口藻大量繁殖造成危害的原因

(1)膝口藻个体较大,到了生长后期个体老化,产氧能力下降,夜间大量消耗氧气,遇上阴雨天产氧能力差,再加上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耗氧增加,鱼类会提前浮头。

(2)池塘老化、淤泥厚,底层溶氧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等有害物质,再加上膝口藻大量死亡会释放有害物质,造成鱼类中毒,这时候鱼类不到增氧机周围,在水面上浮头不下去,有时候持续几天,陆续出现死鱼。

(3)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单一,膝口藻个体较大,属于鞭毛藻类。白天产氧能力强,夜间耗氧能力也强,造成水质极不稳定,使鱼产生应激,造成机体下降,容易感染烂鳃、肠炎、赤皮等细菌性疾病。

(4)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消毒药和杀虫药破坏池塘的生物链,造成池塘物质循环受阻,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的繁殖。

(5)遇上连续阴雨天、大风等极端天气会造成大批藻类死亡,大量消耗水体的氧气,导致池塘极度缺氧,同时藻类死亡释放毒素,这样会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3.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①彻底清塘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然后用药物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②晴天中午及时开启增氧机,有利于池塘物质循环及早偿还氧债,并经常挪动增氧机,可以改变淤泥的活性,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③定期向池塘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

④在使用杀菌、杀虫药时,一定注意用量和当时池塘水质情况,避免用量过大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物链。

⑤定期向池塘中撒底安、鱼虾蟹救星,改良底质。

⑥定期搅动底泥,要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同时开动增氧机。

(2)处理方法。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水源不方便,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①全池撒底安和粒粒氧,及时开动增氧机,白天1次,晚上12点左右一次。

②第二天上午(晴天)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同时开动增氧机并撒粒粒氧,下午2~3点全池泼洒培水金或者氨基酸肥水素。

③第三天继续撒底安和粒粒氧。

④第四天继续泼洒芽孢杆菌和培水金或氨基酸肥水素。

⑤当鱼吃食正常后,泼洒一次芽孢杆菌或者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稳定水质。

第二种情况是水源方便,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①在上午用原虫净或者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同时撒粒粒氧。下午在下风口抽出20 cm地层水,然后加注新水或者池塘的富含浮游植物的好水,在晚上要开动增氧机一直到天亮,同时也可以撒1~2次粒粒氧。

②第二天全池撒底安和绿水安或者鱼虾舒乐,中午全池泼洒培水金或者氨基酸肥水素,晚上继续开动增氧机和撒粒粒氧。

③第三天再撒一次底安和粒粒氧。

④第四天再泼洒一次培水金或者氨基酸肥水素。

⑤当鱼吃食正常后,泼洒一次芽孢杆菌或者光合细菌来稳定水质。

六、浮游动物引起的水质问题及其对策

淡水生物中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轮虫、枝角类是鱼苗下塘后的天然饲料,在鱼苗养殖过程中一向是人们培养的对象,同时也是花鲢的天然饲料,在渔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成鱼养殖中,由于宁夏地区目前水资源匮乏,水体盐碱度高,池塘老化严重,往往在4~9月加注新水后出现浮游动物的过量繁殖,导致水体过瘦,引起鱼类缺氧浮头甚至泛塘事故。

(一)轮虫、枝角类过度繁殖发病特征

一般都在有机质含量多的水体中,午后突然水色变淡,发白,水体透明度增大,鱼摄食减弱甚至不摄食,有时甚至导致上半夜浮头,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死鱼事故。

另外淤泥过厚的池塘,阴雨天过后或加注新水后导致轮虫、枝角类的大量繁殖。

一般发病池塘过一段时间极易再次出现轮虫、枝角类的危机。因为一般药物只能杀死一部分原生动物和轮虫成体,而由于这些药物刺激形成了轮虫休眠卵及原生动物胞囊,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即形成具有抗药性的轮虫、枝角类,再次用药则表现出无效。

(二)造成轮虫、枝角类过度繁殖的原因

轮虫、枝角类是以浮游生活为主的水生动物,主要以细菌、有机碎屑、浮游植物及其他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繁殖力强。环境条件好时,或受到外界刺激,在水体形成优势种群,导致水体浮游植物大量减少,并且它们自身耗氧,致使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环境条件不好时形成休眠卵,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基本上不能将其杀灭。

影响轮虫、枝角类种类、数量变动的原因很多,温度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最适温度9℃~33℃,其次还有pH值,银川地区池塘水体pH较高,常见轮虫有臂尾轮虫、晶囊轮虫等,枝角类主要是大型蚤、角突网纹蚤和一些小型枝角类,个体比轮虫稍大。

分析轮虫、枝角类过度繁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地池塘多为连年进行主养鲤鱼的老化池塘,底质淤泥厚,泥中轮虫和枝角类休眠卵较多,一旦遇上阴雨天或加注新水后休眠卵受到刺激而过度繁殖形成优势种群。

轮虫、枝角过度繁殖不能及时控制,会使鱼长时间浮头、体质虚弱,或连续用药超过了鱼所能承受的应激强度,加上多次用药造成的水质恶化,极易造成死鱼事故,这一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解决措施及对策

1.轮虫过度繁殖

轮虫较难杀灭,敌百虫等有机磷杀虫剂没有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将本池塘水体抽出一部分,补入附近池塘老水,然后施入一定量的二铵和尿素或其他一些肥水产品培肥水质,增加水体浮游植物数量,提高水体溶氧。

(2)用一些专用杀轮虫的药物进行杀灭,此类药物比较特殊且杀虫比较单一,所以在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且用药以后要多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连续浮头池塘泼洒大剂量的有机酸类肥水产品,使用后浮头鱼会在1~2个小时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以上三种方法可结合使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枝角类的过度繁殖

枝角类对敌百虫较为敏感,可直接用敌百虫杀灭,但一些小型枝角类例外,可用一些菊酯类或阿维菌素杀虫剂进行杀灭,具体水质调控措施同上。

3.原生动物的过度繁殖

原生动物种类比较多,在水体过度繁殖的情况也很常见,一般用硫酸铜或其他杀虫药进行杀灭后肥水,措施基本同上。

另外,对于一些老化池塘,如果有条件改造清淤,或使用一些水质调节剂,能在一定条件下缓解这些问题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杀虫一般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虫体在鱼池的四周,药物撒在鱼池四周两米宽的边,利用高浓度短时间把虫杀灭;如果是傍晚撒药,一定要向鱼池撒粒粒氧,3小时后开启增氧机防止缺氧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第五节 鱼病检查与诊断

鱼病的诊断工作是鱼病防治工作的关键,鱼发病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体色和吃食等几方面,健康的鱼体色正常,通常群游,动作灵活自如,食欲旺盛,而病鱼则相反。由于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做出正确判断就必须对饲养管理、有关环境因子以及发病情况等进行调查和访问,对病鱼进行检查,根据情况进行综合做出诊断。

一、发病现场观察

病鱼在水中表现出各种异常现象,如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活动缓慢,甚至停留在水面不游,或在气候等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摄食量突然急剧下降等。

鱼病发生往往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鱼病,一般在体色、外观和体质上与正常鱼差别不大,仅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急剧上升。慢性型鱼病,则往往体质消瘦、活动缓慢、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死亡率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

鱼类受到寄生虫侵袭时,往往出现焦躁不安。如鱼鲺侵袭,鱼的体色等变化不大,但出现上蹿下跳,阵性狂游。当农药或工业污水排放造成鱼类中毒时,鱼会出现跳跃和冲撞现象,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就转入麻痹甚至死亡。由寄生虫引起的死亡,一般是缓慢的逐渐增加,除集约化养殖发现指环虫、三代虫的侵袭在短时期内造成大批死亡外,池塘养鱼死亡率一般不会太大。可是若遇鱼类中毒,则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大批量鱼类死亡,而且不分品种,四大家鱼、野杂鱼、泥鳅都毫无例外地死亡。因此,及时到现场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对鱼病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发病情况调查

调查采用问诊和检测方法,对鱼病发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收集,从中分析鱼病发生的可能原因。调查的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发病情况调查

发病季节、时间,发病鱼的品种、来源、数量、范围、规格、潜伏期和病程长短,主要症状,发病率,死亡率,病史,本次发病前后的防疫措施,尤其用药种类、方式、计量及效果。

(二)养殖环境因素调查

主要调查养殖池塘的大小、位置、水源、进排水设施、水深、水温、水色、溶氧、透明度、pH值、底质状况,水中混养水产动物种类、大小、密度,水中浮游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周围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等。

水温与鱼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各种病原体都有其繁殖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水温25℃~28℃时,毒力最大,水温在32℃以上和18℃以下时,则毒力减弱,使病情减弱或停止。斜管虫适宜在水温12℃~15℃时大量繁殖。小瓜虫生长和繁殖的水温,一般在15℃~25℃,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26℃时,则停止发育。

观察水的颜色,对水质情况也可做大致了解。水中腐殖质多时,水呈褐色;水中含钙质多时,呈现天蓝色;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水呈铜绿色。当水源被污染时,因污水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水中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化物等与鱼病的流行关系密切。有的鱼池数年不清塘,有的网箱长年摆设于一个地方,鱼的粪便和残饵大量沉淀,当水底溶解氧减少时,厌气微生物发酵分解产生硫化氢,不仅容易使鱼类中毒,而且更加剧了溶氧的缺乏,造成鱼类浮头或窒息死亡。目前,网箱养鱼在寒冷的冬季常发生大批死鱼,多数是因水温高于气温,底层水温高于表层水温,养殖区域存在上下水对流,造成缺氧。

有机质多而水质发臭的水,一般都适宜鳃霉的大量繁殖,引起鳃霉病的流行。酸性水常引起嗜酸性卵甲藻病的暴发。氯化物和硬度高,则会促使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了解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源或流行病的传播源,鱼池周围的环境卫生,家畜、家禽、螺蚌及其敌害动物在渔场内的数量和活动情况等,特别对一些急剧的大量死鱼现象,尤其需要了解附近农田施药情况和附近厂矿排放污水情况。在工业污水和农药中,尤其以酚、重金属盐类、氰化物、酸、碱、有机磷农药、有机砷等对鱼类危害较大。一旦确诊为中毒死亡,应迅速了解施药的种类或污水中的主要致死化学成分,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三)饲养管理情况调查

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年发病情况等应做详细了解。投喂酸败饲料和腐败变质的饲料,容易引发鱼的瘦背病和死亡。放养密度过大,鱼摄食不足,体质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也容易引起疾病。施肥量过大,在池中直接沤肥,投饵量过多等,都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形成缺氧,影响鱼的生长,同时给病原体和水蜈蚣等敌害生物创造了条件,引起鱼的大批死亡。拉网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容易引起水霉病或其他一些细菌性鱼病。

三、病鱼的检查

一般常见鱼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体表、鳃和肠道。必须取将死或死了不久的新鲜病鱼来检查。否则,病鱼组织腐烂、炎症消退、病原解体,就难以诊断了。

(一)检查的步骤

鱼病的检查一般先体外后体内,重点检查体表、鳃、肠等处。

(二)目检

目检就是用肉眼检查。目前,我国农村养殖场和养鱼户,主要是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眼睛所能看到的寄生虫检查鱼病。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腐烂、脓肿、蛀鳍、竖鳞等病症。鱼类致病病毒和致病菌的确定,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和专业技术的人员鉴定。同时,致病菌的培养和鉴定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生产实际中,通常是排除寄生虫类鱼病后,根据病鱼表现出的症状,大致确定为某种类型的鱼病。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常表现出黏液过多、出血、羽点状或块状的胞囊等,根据寄生部位和所引起的症状不同,有的凭肉眼即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1.体表

将捞出的活病鱼或刚死不久的病鱼置于白搪瓷盘中,对头部、嘴、鳃部、鳞片、鳍条进行仔细观察。看是否有水霉、线虫、锚头鳋、鱼鲺、钩介幼虫等大型病原体。对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型病原体,就根据患病部位的症状来辨别,并把观察到的症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如鱼体发黑、口腔充血、背部肌肉发红、剥皮肌肉发红、鳍基充血、肛门红肿,为病毒性出血病或肠炎;头部乌黑,鳃盖骨腐蚀成小洞或鳃丝发白腐烂,为烂鳃病;鳞片脱落、鳍条断折、体表出血、发炎,为赤皮病;尾柄及腹部两侧出现腐烂指印状红斑,由外部烂入,为打印病;病变部位发炎、脓肿,有浮肿感觉,溃疡部由肌肉内部烂出,表皮完好,为疥疮病;生有旧棉絮状白色或土色物,为水霉;表现出眼睛混浊,有白内障,为复口吸虫病;病变部位发白,为白皮病;部分鳞片发炎红肿,呈红点,有针状虫体,为锚头鳋病;形似臭虫状的虫体则为鱼鲺;2龄青鱼腹部膨大、鳃丝发白、贫血,为球虫病;鱼体表被白色黏液包裹着,为小瓜虫病或裸甲藻病;鳙鱼腹部膨大、眼睛突出,为血居吸虫病;鱼下唇突出,无其他症状,为缺氧浮头而死;眼球突出,鳞片松立,一般为池水有毒所致。

2.鳃

鳃部的检查,重点是鳃丝。先看鳃盖是否张开,然后用剪刀小心把鳃盖剪掉,观察鳃片上鳃丝是否肿大或腐烂,鳃的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增多等。如果是细菌性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严重的病鱼鳃盖内中间部分的内膜常腐蚀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小窗”;若是鳃霉病,则鳃片颜色发白,略带微红色小点;若是车轮虫、斜管虫、鳃隐鞭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鳃片上则会有较多黏液;若是中华鳋、双身虫、狭腹鳋、粘孢子虫包囊等寄生虫,则常表现为鳃丝肿大、鳃盖张开等症状;小瓜虫、孢子虫大量寄生时,肉眼即可见大量的白点,因此常被称为“白点病”。

3.内脏

检查内脏时,应先把一边的腹壁剪掉,剪腹壁时注意不要损伤内脏。先观察是否有腹水或肉眼可见的较大型的寄生虫。其次是观察内脏的外表,如肝脏的颜色、胆囊是否肿大以及肠道是否正常,然后将靠近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近肛门部位的后肠剪断,取出内脏后,把肝(肝胰脏)、肠、鳔、胆等分开,再把肠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段,轻轻去掉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然后进行观察。绦虫、吸虫、线虫等比较大的寄生虫,很容易就能看到;如果是肠炎,则会发现肠壁发炎、充血;如果是球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则肠道中一般有较大型的瘤状物,切开瘤状物有乳白色浆液或者肠壁上有成片或稀散的小白点。

总之,目检要以症状为依据,但往往有这种情况:一种病有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出来,如肠炎病,有鳍条基部充血、烂鳍、肛门红肿、肠壁充血等症状;另一种情况为一种症状在好几种病中都同时出现,如体色变黑、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等,这些症状是细菌性赤皮病、疥疮、烂鳃病、肠炎病等共有的。因此,在目检中,应做到认真检查,全面分析,做好记录,为诊断鱼病提供正确的依据,也为以后的诊断工作积累资料。

(三)镜检

当肉眼不能正确诊断或鱼病症状不明显时,一般要用显微镜或解剖镜对病鱼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鱼病情况错综复杂,有时出现几种病并发,要诊断其中哪种病是主要的,单凭目检是不够的,也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检一般先在目检所确定下的病变部位进行,然后在进行全面检查,着重检查黏液、鳍条、鳃、肠道、肝脏几部分。

1.黏液、鳍条

在鱼的体表黏液中、鳍条上,除了肉眼可见的较大型的寄生虫和病症外,往往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如颤动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以及吸虫囊蚴等,粘孢子虫和小瓜虫的胞囊肉眼也不易区分。在检查时,先用解剖刀刮取鱼体表的黏液,然后按照镜检方法将黏液放到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

2.鳃

检查鳃,可先用剪刀剪取一小片鳃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入适量的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刮取鳃片上的黏液或可疑物,同样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查。鱼鳃是特别容易被病原体侵袭寄生的部位,细菌或寄生虫性烂鳃、鳃霉、鳃隐鞭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肤孢虫、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舌杯虫、毛管虫等原生动物,指环虫、三代虫、双身虫等单殖吸虫,复殖吸虫囊蚴,软体动物的幼虫以及鳋类等,在鳃上往往都会寄生。为了检查的准确性,每边的鳃至少要检查两片以上,取鳃组织时,最好从每一边鳃的第一片鳃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一小块,寄生虫大多在鳃小片的这两个位置上有寄生。

3.肠道

检查肠道,首先应把肠道外壁上所有的脂肪组织尽量去除干净,否则在检查时,脂肪进入肠道内的检查物,不易进行观察。脂肪去除后,一般是将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段,分别进行检查。肠道也是最容易受细菌和寄生虫侵袭的地方。除了引起肠炎的细菌外,其他很多寄生虫如鞭毛虫、变形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球虫等原生动物以及复殖吸虫、线虫、棘头虫、绦虫等都可经常发现,有时数量还相当大。复殖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通常寄生在前肠(胃)或中肠;六鞭毛虫、变形虫、肠袋虫等,一般寄生在后肠近肛门3~6 cm的地方。检查时除了注意发现较大型的寄生虫和在肠液中生活的寄生虫外,还应注意肠内壁上有无白色点状物或瘤状物,有无溃烂发红发紫的现象。如果有小白点,压破其孢囊,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粘孢子虫,有时也会是微孢子虫。青鱼肠里溃烂或有白色瘤状物,往往是球虫的大量寄生。如果发红发紫,则一般是细菌性肠炎。

4.肝脏

检查肝脏,从肝上取少许组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平,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通常在病鱼肝脏上可发现粘孢子虫等的孢子或孢囊,有时还有吸虫的囊蚴。

5.镜检方法

(1)载玻片法。适用于低倍镜或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是取下一小块病灶组织或一小滴内含物,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入一小滴清水或食盐水,盖上盖玻片,轻轻地压平,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分辨不清或可疑的,可再用高倍镜检查。

(2)玻片压缩法。用一片厚度为3~4mm、大小6 cm×12 cm的玻片,先将要检查的组织或者器官的一部分以及黏液等,放在玻片上,滴上适量的清水或盐水(注意体表部分或黏液用普通水,体内器官或组织用0.7%~0.9%的生理盐水),用盖玻片将其压成透明的薄层,即可放到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6.镜检注意事项

(1)检查的鱼体和取出的各器官要保持湿润。

(2)检查器官用过的解剖工具,需洗净后再用。

(3)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后再转高倍显微镜检查。

(4)确定病原体后计数小型寄生虫数量,可以按量在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发现1~10个虫体记“+”,10~20个记“++”,20个以上记“+++”。

(5)检查病鱼的尾数与肉眼检查相同。

四、鱼病的诊断

鱼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在现场调查、目检、镜检的基础上,对鱼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往往才能做出最后的准确诊断。在判明鱼病的原因时,除了症状很明显的外,一般还应注意是由单一病因引起的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若是单纯感染,则病因明确;若是混合感染,则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数量、部位等确定主要病因,只有找出了主要病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鱼病的治疗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相似病症的诊断

(一)病毒性出血与细菌性肠炎及鲩内变形虫病

病鱼肠管均呈红色,但病毒引起的还兼有口腔、肌肉、鳃盖、鳍条等充血现象,肠黏膜、皮肤一般不腐烂脱落,而细菌性肠炎口腔、肌肉没有充血现象,但肠黏膜往往溃烂化脓,乳黄色的腹水很多;鲩内变形虫病症状与细菌性肠炎相似,但一般表现于后肠。

(二)具白点症状的鱼病

包括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及微孢子虫病。后两种的主要区别是:病鱼死后2~3小时,观察其发病部位,仍有白点的是由微孢子虫引起的,没有则是小瓜虫引起的。前两种病的区别是: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但随着病情的加剧,白点数目不断增多,最终白点遍及全身,使整个体表似擦了一层白色粉末,这是打粉病;而白皮病白点只出现于背鳍基部或尾柄处,病情发展也只是白点本身的面积扩大,最终表现为以背鳍至臀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寄生于体表的小瓜虫与打粉病白点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细看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

(三)鳃盖常开状鱼病

包括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等。前者有典型的“白头白嘴”、鳃丝鲜红等症状,后者则鳃丝呈暗蓝色,鳃部显著浮肿。

(四)肠壁膨大状鱼病

如球虫病、许氏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病、刺棘吻虫病、新棘吻虫病及鲤棘吻虫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肠壁膨大或肠道堵塞等症状。侧殖吸虫病和九江头槽绦虫病分别有闭口不吃食和口常张开不吃食的显著症状,以与其他病相区别。球虫主要寄生于青鱼。许氏绦虫和鲤鱼长棘吻虫均寄生于鲤鱼,但后者一般寄生于前肠,严重时肠管发炎、肿胀、溃疡、肠壁穿孔。刺棘吻虫主要危害草鱼。

(五)鳞片隆起症状病

包括竖鳞病和鲤嗜子宫线虫病。前者鳞片隆起的程度大,以鳞片竖起像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呈半透明的小囊状,挤则出水。后者用放大镜观察鳞片可见红色线虫。

(六)急躁不安、狂游、跳跃现象的鱼病

包括疯狂病、中华鳋病、鲺病、锚头鳋病及复口吸虫病。疯狂病和鲢中华鳋病均是危害鲢、鳙鱼的疾病。但前者病鱼脊柱向背部弯曲,整个尾部极度上翘而露出水面,呈波浪形旋转运动,时而沉入水底,时而露出水面。后者脊柱上弯,尾鳍仅上叶露出水面(又称翘尾病),病鱼仅在水体表面打转或狂游。大中华鳋病与鲢中华鳋病的主要区别:前者只寄生于草鱼、青鱼的鳃部,而后者只寄生于鲢鱼、鳙鱼鳃部;前者病鱼有跳跃不安现象,后者病鱼一般不跳跃。大中华鳋病、鲺病均有跳跃现象,但只要掀开鳃盖观察,就可发现前者鳃丝末端挂有许多白色的小蛆,因此,又称“鳃蛆病”,后者鳃上没有这种现象。另外锚头鳋病与复口吸虫病鱼也呈现急躁不安现象,前者一般肉眼可见呈“Y”形(寄生于鲤鱼)、“T”形(寄生于鲢鱼、鳙鱼)或“H”形(寄生于草鱼)的虫体挂于体表。大量寄生时,鱼像穿了蓑衣一样。因此,该病又称“蓑衣病”或“针虫病”。复口吸虫病不仅表现为不安地挣扎,还有头朝下、尾朝上的显著症状,易于判断。

(七)鱼在池边聚集周游或撞岸边

这可能是跑马病、泛池或由三毛金藻引起的鱼类中毒。前者仅是绕池周游,驱之难散;而后两者一般发生在清晨,一般有头向岸边、静止不动的现象,但泛池往往还有大部分鱼类狂游乱窜,或横卧水面,呈现奄奄一息状态。三毛金藻中毒一般是鱼游四隅集中,驱之即散,有时还窜到岸上。

(八)乌头瘟

包括青鱼、草鱼肠炎和细菌性烂鳃病。其共同症状是体色发黑,头部特别乌黑。前者病鱼腹部常肿胀且有红斑,手摸有柔软感,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乳黄色的黏液流出;后者鳃盖内表皮往往充血。这两种病常常在同一鱼体上并发。

复习题

1.简述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如何进行池塘环境的改良?

3.在疾病的流行季节如何进行体内、体外疾病的防治?

4.国家禁用的渔药有哪些?

5.进行鱼病防治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6.简述竖鳞病、赤皮病、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7.简述细菌性出血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8.简述水霉病和鳃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9.简述小三毛金藻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10.简述膝口藻对鱼类的危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11.简述车轮虫的防治方法。

12.简述指环虫的防治方法。

13.鱼药残留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4.发病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15.简述镜检方法及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