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见鳜鱼病发生的原因

常见鳜鱼病发生的原因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的高温或低温使鳜鱼食欲下降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从鱼病发生规律来看,不同温度范围与有其相应的鱼病流行。若池水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鱼类只能存活极短的时间。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造成的,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体称为病原体。根据目前的资料,鱼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粘细菌、藻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瘦小的鱼,极易患病而死亡。

(一)常见鳜鱼病发生的原因

1.引起鱼疾病的外界因素

(1)物理因素。

①水温: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体温随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水温突然剧变,鱼类难以适应,就会死亡。一般而言,鱼苗生活的水体水温剧变不得超过2℃,鱼种生活的水体,水温剧变不得超过5℃。鳜鱼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的剧变适应力不同。如在胚胎发育以及刚脱膜的胚后发育,对水温变化十分敏感,遇到寒潮往往全部死亡;幼鱼则因水温变化过大生长减慢或大量死亡。长期的高温或低温使鳜鱼食欲下降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水温高,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水生生物呼吸旺盛,会消耗大量溶氧。一旦天气闷热,气压降低,若溶氧补充不及,鳜鱼就会先于饵料鱼因缺氧引起窒息而死,在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从鱼病发生规律来看,不同温度范围与有其相应的鱼病流行。比如,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病毒性出血病在25℃以上最为流行。

机械损伤:在拉网捕鱼、鱼种运输、人工授精时如操作不当,常会使鱼体受伤,易为致病细菌、水霉菌所感染。

(2)化学因素。

①溶氧: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溶氧较缺乏的水中,鳜鱼的摄食率下降,甚至停止摄食,体质变弱,溶氧低到每升水含2.2毫克氧时鳜鱼就会浮头、窒息。溶氧过饱和,则又会使鱼苗和鱼种患上气泡病。

②酸碱度:鱼类对池水酸度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以pH值为7~8.5为宜。若池水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鱼类只能存活极短的时间。

③水中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池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周围环境、水源、生物活动(鱼类、浮游生物、微生物等的活动)及池底底质等有关。如鱼池长期不清塘,池底腐殖质过多,并堆积大量的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如鱼粪、死鱼、剩余饵料等),就会消耗池水中大量溶氧,同时还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对鱼体有毒害作用。有些地方的鱼池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当年鱼种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引起弯体病。由于工厂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和水库,给有些水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废水中有各种有毒物质,富集于饵料鱼体内,鳜鱼捕食后再一次富集,导致鱼肉变味,甚至导致鱼类死亡。

(3)生物因素。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造成的,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体称为病原体。根据目前的资料,鱼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粘细菌、藻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其中病毒、细菌、藻菌、藻类等都属于植物性的病原体,在习惯上称它们为微生物,它们所引起的鱼病,称为传染性鱼病。其中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都是动物性的病原体,简称寄生虫,它们所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或寄生性鱼病。

另外,还有一些生物直接吞食或间接危害着鳜鱼,如水鼠、水鸟、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蛭、清泥苔、水网藻等,统称为鱼类的敌害。

(4)人为因素。大量的人工因素引起饵料鱼疾病表现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合理。放养过密,就必然造成缺氧和食料利用率降低,从而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均,大小悬殊。瘦小的鱼,极易患病而死亡。各种鱼类食性虽不一致,如混养比例不当,就不利于鱼的生长。例如将同样数量和大小的鲢和鳙鱼种混养在一起,由于鳙鱼性情温和,抢食不及鲢鱼,因而生长不好,身瘦萎瘪。

第二,养殖管理不当。如投喂不清洁或变质的饲料(如腐败的水草、螺蛳等)或人工投饵不匀,时投时停,使鱼时饱时饥就会导致鱼类发病。在高温季节,如不保持水质清洁,剩草渣残不及时捞掉,也易使鱼生病。

鳜鱼种和饵料鱼种越冬,若在整个冬季不投饵,越冬鱼处于无食可摄的状态,鱼体内的积累物质大量消耗,到了春季,鱼体极度消瘦、贫血,容易发病,引起死亡。是因为原来处于低温时不繁殖或毒力减弱的病原体,到了春天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繁殖能力和毒力不断增强,而鱼体质一时还难以恢复过来,自身的防御机能还非常低,二者的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越冬后的鱼种易患病致死。

2.引起鱼类疾病的内在因素

鱼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致病菌的侵袭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仅有环境的变化和病原体的致病因素,还不一定能使鱼生病。鱼是否生病,还要看鱼体本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如何,即鱼体免疫力的强弱。鳜鱼也不例外。在一定条件下鱼类对疾病具有不同的免疫力,某种流行病发生,在同一池塘中的同种类、同年龄的鱼,有的严重患病而死亡,有的患病较轻而逐渐自行痊愈,有的则丝毫没有感染。鱼体免疫力表现在抗体的产生、白血球的数量以及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因此,考虑鱼病的发生,不应孤立地考虑单一的因素,而要把外界环境和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了解鱼类生病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