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环境科技

生态环境科技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是2008年自治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生态环境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重点开展了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生态环境科技

自治区科技厅

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是2008年自治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生态环境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重点开展了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现将主要进展汇报如下:

1.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科技支撑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半干旱黄土丘陵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经过两年的实施,系统集成创新生态建设中的各项成熟技术,围绕“生态”、“经济”两条主线,对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尚未解决和亟待进一步解决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下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目前已建立、完善示范区2个,总面积达到2050公顷,示范区植被盖度超过50%,其中彭阳中庄示范区达到52.4%,原州区河川示范区达到53.1%,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18.9%。辐射面积达到4000公顷,推广面积10000公顷,初步集成出了5类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按照不同立地条件构建了5个可操作性强的模式。

2.以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针对河套地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以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盐碱地改良利用及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一年的实施,初步形成利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的5个技术集成模式,位于前进农场、红寺堡开发区、惠农区三地的3个不同类型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完成试验示范面积2230亩,辐射推广3万多亩,资源化处理脱硫废弃物6万吨。

3.开展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及培植技术研究,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宁夏)种植基地建设,构建起了种质研究与种子种苗生产、规范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检测、野生资源调查监测与修复培植、技术信息服务与市场销售网络四大药材基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了六盘山区、中部风沙区、引黄灌区三个特色鲜明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将中药材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注意“生态”与“经济”的统一。积极培育中药材生态产业,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植被功能,将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培植技术与脆弱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围栏封育、自然修复、定向抚育、人工补植、林药间作等中药材资源修复技术。保护盘贝、秦艽、铁棒锤等野生资源30万亩,在六盘山区建立林药间作8.3万亩,野生药材资源修复5.5万亩。为实现中药材资源最大限度的原生态保护、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以及中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针对宁夏多种气候类型的实际,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在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中英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暨全球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影响及适应性措施研究》于今年10月顺利结题。该项目使宁夏成为全国唯一的适应气候变化省域试验区,通过中英两国专家三年的研究与合作,在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的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对宁夏农民生计的影响分析、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框架以及宁夏农业领域适应气候的战略建议等方面取得预期成果,为宁夏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对策,对于全国其他省区开展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区培养了一批从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专门人才,提高了我区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能力。

2008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