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集装箱进入码头后,码头就要对集装箱负有保管责任,要及时跟踪和掌握集装箱在堆场的每一次搬移与动向,因此堆场管理与箱务管理密不可分。为了便于箱区的集装箱管理,码头通常还规定了堆场箱位的表示方法。集装箱码头通常在装船前3d开始受理出口重箱进场作业。又如将大批量同一货主的集装箱转移一部分至其他箱区,以减少集装箱卡车排队等候时间。

子任务三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

集装箱进入码头后,码头就要对集装箱负有保管责任,要及时跟踪和掌握集装箱在堆场的每一次搬移与动向,因此堆场管理与箱务管理密不可分。箱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堆场管理。

堆场管理是集装箱码头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堆场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码头的堆场利用率、翻箱率,同时也影响到装卸船作业效率和船期。

一、堆场的堆箱规则

堆场的堆箱规则主要取决于装卸工艺系统。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集装箱码头采用的是装卸桥轮胎式龙门吊装卸工艺系统,与该工艺系统相应的是六列加一通道堆箱规则,即每个箱区的宽度为6列箱宽再加上一条集装箱卡车车道的宽度;堆高层数视龙门吊的作业高度而定,有堆三过四的,也有堆四过五或堆五过六的,国外有的集装箱码头最大堆高层数已达九层。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基本采用堆四过五的堆箱规则。

二、堆场箱位号

1.堆场箱位号的划分

为了便于箱区的集装箱管理,码头通常还规定了堆场箱位的表示方法。堆场箱位的表示方法目前尚不统一,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堆场箱位编号方法:整个堆场,按“区”划分。一般按照泊位顺序,每个泊位对应一个区。

如:1号泊位对应A区(或1区)

2号泊位对应B区(或2区)

3号泊位对应C区(或3区)

每区又划分“块”。

如:A区共分10块,分别为01、02、…、10。编号:一般从海侧(码头)到陆侧(堆场)顺序。宽度:6列加1车道,约24米。

每块又划分“贝”。有人叫BAY,与船箱位的BAY相对应;有人叫ROW,国外常用。

(1)用奇数表示20ft、偶数表示40ft。

(2)示意:

物理贝:1 2 3 4 5 6 7 8

逻辑贝:

20ft:01 03 05 07 09 11 13 15

40ft:02 04 06 08 10 12 14

(俗称:低位数叫“小号头”高位数叫“大号头”)

每贝又划分“列”。COL

(1)1贝宽为6列

(2)列的编号:从1到6,或从A到F。

(3)靠近车道的为1或A,依次排之。

每列又分层,TIER

(1)一般为6层,根据机械作业高度而定。

(2)编号:从底往上,依次为1、2、3、4、5、6。

2.堆场的分区

(1)按堆场的前后位置,可分为前方堆场和后方堆场。

(2)按进口和出口业务,可分为进口箱区和出口箱区。

(3)按不同的箱型可分为普通箱区、特种箱区、冷藏箱区和危险品箱区。

(4)按集装箱的空重,可分为空箱区和重箱区。

(5)按中转类型,可分为国际中转箱区和国内中转箱区。

上述堆场分区一般应根据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容量、作业方式和码头的集装箱容量综合加以应用,例如堆场面积不足的则不分前方堆场和后方堆场,无中转箱业务的则不划分中转箱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冷藏箱区和危险箱区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安排专职人员,以保证集装箱的安全操作和安全堆存。

三、集装箱码头箱务管理内容

1.出口箱的堆放

集装箱码头通常在装船前3d开始受理出口重箱进场作业。由于货主重箱进场的随机性与船舶稳性及吃水差既定性的矛盾,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出口重箱进场,力求提高堆场利用率,减少翻箱率,保证船舶规范要求和船期。

在安排出口重箱进场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根据船舶计划的靠泊位置和作业路线,安排进口箱时要尽可能靠近船舶靠泊的泊位,避免各路作业的线路交叉、道路拥挤、机械过于集中等不利因素。

(2)根据船舶稳性、吃水差规范要求和沿线船舶靠港作业要求,将不同卸港、不同吨级、不同箱型和不同尺寸的集装箱分开堆放,以便装船作业时按配载图顺次发箱,减少堆场翻箱找箱。

(3)集装箱码头生产任务繁忙,特别是多船装卸作业与大量进口箱的提箱作业同时进行时,更要从整个码头的作业效率出发统筹兼顾:箱区的安排分配要与船舶泊位、作业路线、作业量以及机械分配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力求最佳的动态平衡。

2.进口重箱的堆放

进口重箱自卸船后7d内要按不同的收货人发箱提运,因此进口重箱的堆放要兼顾船舶的卸船作业和货主的提箱作业。

(1)根据船舶计划的靠泊位置和作业路线选择合适的箱区,提高卸船作业效率。

(2)不同箱子分开堆放。重箱与空箱分开堆放、不同尺寸箱子分开堆放、不同箱型分开堆放、好箱与坏箱污箱分开堆放。严格做到中转箱堆放于海关确认的中转箱区,冷藏箱堆放于冷藏箱区,特种箱堆放于特种箱区,危险品箱堆放于危险品箱区。此外,对大票箱尽量相对集中堆放,以便在货主提货时充分发挥堆场机械发箱作业效率,对空箱还应按不同持箱人堆放,以便空箱发放或调运。

3.集装箱在堆场的搬移

为了方便堆场作业,提高堆场利用率和机械作业效率,集装箱码头要对堆场上的集装箱进行必要的搬移。

(1)装船结束后退关箱的搬移。出口箱进入码头后,由于报关或船舶超载等原因,会有一些集装箱不能装船出运,造成退关。退关箱稀疏地滞留在原来的出口箱区内会影响其他船舶出口箱的进场,因此装船结束后必须将这些退关箱及时核实和处理,或相对集中堆放于原箱区内,或转移到其他箱区。

(2)进口箱集中提运前的搬移。如进口箱堆场安排欠妥或在卸船时无法兼顾,当集装箱码头受理提箱作业后,应将进口箱作适当的搬移,以方便货主提箱,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又可充分发挥场堆机械的作业效率。例如将受理提箱的集装箱移入一个单独的箱区,以方便发箱。又如将大批量同一货主的集装箱转移一部分至其他箱区,以减少集装箱卡车排队等候时间。

(3)进口箱提箱。作业基本结束后的搬移。收货人在办妥进口清关手续后,通常会在相对集中的几天时间内到码头提运进口重箱。当这一提箱高峰过后,由于少数货主不能及时提箱,使一些集装箱零星地分散在进口箱区中,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搬移归并。

(4)空箱的搬移。主要是收货人拆箱后的还空箱,CFS条款拆箱后的空箱及时转入空箱区以及为满足发货人提空箱而对空箱进行必要的搬移。

(5)装船需要的搬移。因船舶稳性、吃水差、卸港顺序等船舶装运的需要,同时为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保证班轮船期,而对一些不适合的集装箱进行必要的搬移。

4.空箱管理

(1)空箱进场管理

空箱进入集装箱码头有两条途径,一是空箱进场,包括收货人拆箱后的还空箱和船公司出口调运的空箱;二是进口空箱卸船进场。空箱进场经过码头检查口时,集装箱卡车司机与检查口人员必须共同检验箱体,如实批注或不批注,双方在设备交接单上签字以划分港内外的责任。进口空箱卸船时,码头检箱员必须与外理员共同检验箱体,如有异常,首先分清原残与工残,如为工残则填制设备交接单或残损报告,双方签字确认。空箱进场时,应按不同的箱型、尺寸分开堆放,同时,对拆箱后还空箱的,一般还要按不同持箱人分开堆放,对船公司调运的空箱,一般还要按船名航次堆放。

(2)空箱出场管理

空箱出场也分检查口出场和装船出口两条途径,与空箱进场业务一样,空箱出场的交接双方也必须共同检验箱体,并在设备交接单签字确认。

对船公司装船出口的空箱,必须先取得船公司或船代的指令(如出口装船用箱指令或工作联系单、空箱装船清单)和场站收据,并按指令的箱量、箱型、尺寸配载后装船发运。

对发货人出口装货而提运空箱,在提运空箱经过检查口时,双方应进行箱体检验和交接。

对船公司提空箱到场外堆场,必须有船公司或船代的指令(空箱提运联系单),然后组织发放空箱。对因检验、清洗、熏蒸、修理等原因的空箱提运,应根据船公司或船代的工作联系单和设备交接单发放空箱并进行箱体检验和交接。

5.冷藏箱管理

冷藏箱因所装载货物的不同而设有指定的温度,在冷藏箱存放在集装箱码头的整个时间内,必须保证其指定温度要求,从而保证货物不受损坏。

(1)出口冷藏箱管理

出口冷藏箱进入码头检查口时,检查口人员除认真检查箱体和对冷冻机设备进行交接外,还要认真检查冷藏箱设定的温度,保证装箱单指定的温度、冷藏箱设定的温度和冷藏箱记录的温度一致无误。冷藏箱应堆放于冷藏箱区,并由专人负责,在码头堆放期间应使冷冻机按规定温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冷藏箱装船前应检查温度状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切断电源,并卷好电源线和插头,然后按配载图装船出运。

(2)进口冷藏箱管理

卸船前先检查冷藏箱制冷温度和箱体状况,如一切正常则切断电源,并卷好电源线和插头,进行卸船。冷藏箱进入冷藏箱区后,接通电源启动开关,使冷冻机按规定温度进入工作状态。冷藏箱出场前应检查温度状况后切断电源,并卷好电源线和插头,然后发箱装车。

6.危险品箱管理

危险品是指国际危规中列明的危险货物。集装箱码头装卸危险品箱必须事先取得船公司或船代经海事局核准签发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码头凭船申报中列明的危险货物的不同类别实施装卸。同时对属于烈性危险货物的(如国际危规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7类放射性物品),通常采取直装直卸方法。

(1)出口危险品箱的管理

出口危险品箱进入码头检查口时,集装箱卡车司机除递交装箱单、设备交接单外,还应递交经海关局核准签发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证明书,双方认真检验箱体和危标,做好交接手续。危险品箱应堆放于危险品专用箱区,并由专职人员管理。危险品箱区要有明显的替告标志,并有与其他箱区的隔离设施以及防护设备。对进入该箱区的危险品箱,还应按国际危规的隔离要求堆放,并做好有关记录。危险品箱装运时,装卸机械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并有适当的功率储备,然后按配载图或船方要求谨慎装船。

(2)进口危险品箱管理

进口危险品箱管理与出口业务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业务流程与其相反。需要强调的是,集装箱码头应根据本身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危险品箱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无论装还是卸危险品箱,必须事先取得船申报单证,否则不能擅自装卸。

7.特种箱管理

对于开顶箱、框架箱、平台箱、峨装箱、通风箱等特种箱必须堆放于特种箱区。对四超箱(超高、超长、超宽、超重)通常限于堆放一层高,并采用相应的特种箱操作工艺作业,如高架排装卸工艺、钢丝绳底角件吊装工艺、货物拆箱分体装卸工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