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

概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低碳生态城市也发展的十分迅猛。因此,必须明确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重点,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可信的依据。二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缺乏整体性,缺少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融入现行或即将制定的专项规划中,缺乏有效工具和手段,导致规划制定到实践环节脱节。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减少碳排放为规划目标,以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城市规划。

【摘要】本文在对目前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有关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框架体系。从发展、规划等方面,针对当前很多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实际上并未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和要素,与传统城市规划并无两样,以及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缺乏整体性等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原则,并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不同规划编制层面对低碳生态规划的要点和发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考虑的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战略

1 引言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也在迅速普及,因此带来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能源短缺、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这些严峻的城市问题迫使人们必须思考并转变以往城市发展的固有模式,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低碳生态环保城市发展模式。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如日中天,欧盟组织、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乃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积极加入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列中。我国低碳生态城市也发展的十分迅猛。截至2012年7月,我国9成以上的城市和8成以上的县级城市均已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或生态型城市的目标,这对于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面临新的挑战,要在低碳生态的指导下进行城市规划。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实践来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很多“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和要素,与传统城市规划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必须明确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重点,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可信的依据。二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缺乏整体性,缺少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融入现行或即将制定的专项规划中,缺乏有效工具和手段,导致规划制定到实践环节脱节。

2 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指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建设保持较低水平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城市的道路、广场、办公区域、家庭、公园。家庭可以采用节能的抽水马桶,街道采用太阳能照明,旅馆、酒店采用太阳能加电辅助热水系统、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应用等。

气候组织的一项报告认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在2008年初,中国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上海和保定两个城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之后低碳城市理念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大陆城市自“花园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最宜居城市”……低碳理念已成为最热门城市发展目标,该目标有着长期的特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著名学者林辉称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正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并且具有全民的参与性、持续性,能够做到共建共享。

2009年1月14日气候组织声明,将在中国规划发展15至20个“低碳城市”,气候组织发展“低碳城市”项目的目标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外,大部分将是中国的二、三级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发展空间更大。在这些低碳城市探索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2011年3月28日,专注于打造低碳领导力的国际NGO气候组织,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再设计”项目。“中国再设计”项目应中国“十二五”期间低碳转型和绿色增长的迫切需求,集权威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等特点于一身,携手具备领先意识的地方政府、国际和国内的顶级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方、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致力于地方绿色发展的实践和地方低碳领导力的提升。该项目以助力城市实现低碳发展为行动目标,以“城市低碳解决方案孵化器”作为其运作模式,通过对优质资源的“整合”,对具体实践项目的“优化”,从政策、技术、投融资、市场多维角度探索城市低碳实践路径。

3 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从我国国情的角度出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趋势性要求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现实矛盾与挑战,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从2007年~2020年主要在城市尺度充分挖掘节能潜力,通过关停并转,发展和推广节能技术,实现间接减排效果,提高综合能效。第二阶段:2021年~2035年要以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替代能源为重点,合理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向无碳或低碳能源倾斜,优化我国城市能源结构,推进经济去碳化的配套政策。第三阶段:2036年~2050年以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实施和推广相关的战略、政策及技术,探索一条通向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区域层面开展模式应用推广,逐步实现中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整体实现。

4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减少碳排放为规划目标,以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它的主旨是引领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不是某类专项规划,其编制内容服从现有城乡规划法体系的相关规定。具体到技术层面,是将“低碳”、“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编制的不同层次,且兼具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的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

4.1 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

4.2 规划调控目标从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4.3 规划调控和管理的范围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甚至是建成区大到城乡一体化的视角;

4.4 规划的空间形态从追求严格分区和秩序性空间转向兼顾生态优化和功能混合的多样性空间。

5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5.1 朴素原则。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汲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智慧,传承“朴素的生态主义”理念与设计手法。尤其针对城市生态增量成本,规划中应增加项目的经济分析与测算,谨慎应对高投入、复杂化的规划方案,尽量采用本地化、低成本的技术。

5.2 人文原则。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发挥其规划和监督作用,构建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

5.3 紧凑原则。高效地配置空间资源。引导旧城区生态营建与有机更新,避免盲目的“新城运动”,避免低效的土地开发。针对现状城镇化发展中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审慎考虑新城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避免过于频繁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和大规模迁移式的城市改造开发。

5.4 弹性原则。城市规划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突出对(生态)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又要对城市的未来有足够的预见性,尤其是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5.5 平衡原则。城市规划要平衡社会资源的配置、对城市进行物质形态的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

6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

低碳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编制要注重减碳,要从源头上降低碳的来源,从过程中消减碳的排放。具体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达到上述低碳发展目标。如通过土地有效混合使用减少交通出行,降低碳来源;通过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私人交通工具使用,减少碳排放量;通过构建生态单元与城市绿地系统,加强碳捕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不同规划编制层面,需要把握不同的工作重点。

6.1 区域规划层面

增加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设施规划布局、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充分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考虑资源和环境对产业结构、城镇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把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一个由必需的城市绿色廊道组成的广域框架,作为城市永久性的开放空间,发挥生态功能,有效控制城镇边缘区的无序蔓延。发展区域公共交通,引导区域公共交通导向下的发展模式,以城乡客运一体化取代单一考虑公路交通的城乡交通发展模式。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应配合就业、居住规划,提高职住平衡率。对新建生态城合理选址,选址需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在尽量少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新城建设应以保护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为原则。

6.2 总体规划层面

低碳建设大纲阶段,有别于GDP导向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针对城市土地、水和能源条件等资源本应分析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市低碳发展关键指标,建构低碳发展评估系统。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要重点关注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生物多样性以及绿色交通方面,同时拒绝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项目。此外,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要点因素。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阶段,倡导“职住平衡”理念,选择集约化、紧凑型的空间开发模式,实施合理的城市开发强度。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尤其需要针对大城市近郊产业、公共设施等经济空间建设迟滞于居住等生活空间建设的现况,引导就业及人口的相对均衡分布,减少城市全社会通勤时间。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及专项规划阶段,理清“经济高速增长与碳排放增长之间的关系制衡”、“生态服务功能损益”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据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制定一套定性与定量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并有针对性开展“区域能源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等某些前沿领域的专题研究。

6.3 详细规划层面

聚焦于低碳生态城市核心指标分解与控规指标的衔接,对低碳生态等增量成本分析(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针对低碳生态城市核心指标在一级土地市场及二级土地市场开发中的实质落实,选择一定尺度的启动区,提出空间管控图则。在传统的控规图则中加入生态控制指标及生态设计导引的要求,实现“三图合一”。提出低碳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与开发实施细则,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导则、绿地与景观生态营建技术导则、绿色基础设施与市政工程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导则、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导则、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导则等。

7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领域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的重点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信息化建设和能力保障等多个方面,每个领域都有其重点规划方向。

7.1 土地资源

影响土地资源的因素主要有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空间管制策略、空间形态、空间增长特点。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方向上要把城市看作有机的整体,不过分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紧凑型、集约型的空间布局,生态适宜性分区,土地适度混合利用、住宅多样化、土地紧凑开发、垂直集约开发。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和建设用地碳减排、构建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7.2 社会经济

影响社会经济主要因素分别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经济环境、社会收入水平差异。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就业,扩大内需、减少外贸依存度,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

7.3 交通

影响交通主要因素包括职住平衡、公共交通、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私人机动车、城市道路。发展的方向应以公交优先,公交导向开发,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构建区域交通网络,控制私人机动车使用,加强道路网规划建设,倡导职住平衡以减少通勤交通量。

7.4 建筑

城市设计引导、地块控制、建筑布局、建设标准是影响建筑的主要几个方面。合理的建筑布局、体量和形式,绿色建筑及绿建标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能耗监测,热、风、声环境监测及评估是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7.5 水资源利用

影响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水系统规划、水环境规划、相关工程规划、再生水利用。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合理规划及管理,雨洪综合利用,用水标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质达标率、中水回用。

7.6 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区域能源规划、新能源利用。发展方向应以低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煤的清洁燃烧为重点,提高能源的输配效率,系统节能与优化,工业废热余热利用,能源监测评估的能力与水平。

7.7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市政、建筑垃圾及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发展方向应以垃圾减量、垃圾回收、垃圾分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入手。

7.8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也是未来生态低碳城市管理的主要措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方向以“数字城市”公共平台、公共信息管理综合平台、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决策系统、城市生态信息管理系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监管系统、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为重点。

7.9 能力保障

能力保障是维护生态低碳城市的重要一步,主要包涵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公众参与、管理协调、实施监督、政绩考核、低碳生态宣教及能力建设,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政策管理体制,建立监督及考评机制。

8 结束语

低碳生态城市围绕能源消耗、经济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主旨是引领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并不是某类专项规划,而是在现有城乡规划法体系中,将“低碳”、“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编制的不同层次。这就要求城市在由传统发展方式向低碳生态转型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的编制者要从顶层设计上掌握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内涵,明确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融入到专项规划中,使规划与实施能够紧密结合,扎实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注:原文发表在2014年第7期《房地产导刊》2014年12月《华中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