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童心呼唤自然游戏活动的复归

童心呼唤自然游戏活动的复归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然游戏活动过程中,儿童的感官和运动机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将自然的游戏还给儿童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自然游戏则是儿童实践社会角色的最好途径。
童心呼唤自然游戏活动的复归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三、童心呼唤自然游戏活动的复归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各种游戏活动既是儿童表现和释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获得生活体验的重要方式。自然化的游戏活动与程序化的游戏活动相比,自然游戏活动虽然不具备网络程序化游戏活动的感官刺激性,但却能够给儿童提供完整的游戏活动环境。在自然游戏活动过程中,儿童的感官和运动机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然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不仅为儿童提供着丰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儿童在自然游戏活动中通过亲自参与,与周围环境实现着互动,特别是儿童自主的想象与角色扮演,有效地实现了儿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从而不断扩展和深化了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同时,在自然游戏活动过程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儿童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心理品质,儿童的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得以启蒙。

将自然的游戏还给儿童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从社会学的视野看,必须形成儿童进行自然游戏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包括家长对儿童游戏重要性的认识、家庭结构、同龄群体以及社会对儿童游戏场所的重视等。

●社会和家庭应当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儿童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自然游戏则是儿童实践社会角色的最好途径。在自然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并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如何与周围人交往、合作,亲身体验着挫折、困难,而这一切都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正因为自然游戏是儿童童年生活快乐的源泉,是儿童生命的一种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着儿童游戏的问题。早在1993年,国内有关大学曾与美国迈阿密大学就“中美大学生关于游戏记忆的比较”进行合作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儿童游戏的年龄阶段在上小学前,而美国的儿童在10岁仍然有游戏。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家法伊弗对儿童游戏进过精彩的论述,法伊弗在儿童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描述了儿童的游戏,证明游戏属于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潜意识的形式,与梦、幻想倒错和口误等具有同等地位。游戏就像梦一样,用于想象的欲望满足。[7]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已经改变了儿童的游戏方式。目前,我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的游戏方式已经面临着整体消失困境。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家庭居住环境的变化,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使儿童的游戏活动越来越呈现出“独立化、个体化”的特点。儿童游戏活动的独立化和个性化,虽然有助于儿童独立活动能力的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儿童的游戏活动丧失很多内在的意义。

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成年人如何重新认识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儿童游戏,如何正确理解现代众多的游戏形式对于儿童成长的不同意义。我们除了要将儿童的游戏还给儿童以外,还应当根据时代变迁和当今儿童游戏的载体的变化,还原儿童自身的游戏内容和形式。

现在的儿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地变化,伴随我国社会面貌、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面对未来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的现实,社会和家庭应当对游戏活动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克服把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对立起来的认识误区,要留给儿童足够的游戏时间,家庭、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自然游戏在儿童童年生活中的价值,自然游戏活动中不但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而且还可以收到单纯的学习活动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儿童只有充分地参与各种自然游戏活动,才能初步养成探究事物的兴趣,并在游戏活动中形成各种感觉和知觉以及心理体验。自然游戏活动能够给儿童提供机体运动的、情绪情感的、认知的、社会交往的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所构成的完整生活。在各种自然游戏活动中,儿童既能够形成对游戏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形成基本的社会交往与沟通技能,有助于儿童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的发展。所以,自然游戏活动充分体现着儿童生活的客观世界、现实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完美整合。在自然游戏活动中,既有儿童对客观知识与规律的探索与发现,也有对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的模拟与实践,也有通过游戏活动所形成的美的心理体验。总之,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特征来看,如果儿童的童年时代缺乏必要的自然游戏活动,儿童的童年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童年。

●社会和家庭应该为儿童创设一定的游戏机会和游戏场所

儿童童年的游戏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取决于一系列社会条件,既与游戏活动的场所、时间和游戏载体有关,也与整个社会以及儿童父母对游戏意义的认知和态度有关,更与儿童所在家庭的居住条件等因素有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渗透,现代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充足的闲暇时间不再仅仅是休息、放松身体的条件,而且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现代成年人已经认识到了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游戏娱乐活动在人的身心修养、兴趣爱好的满足、特长的发挥,以及自我完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目前,我国社会、学校、家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户外游戏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各个方面为儿童提供的户外游戏机会、场所和时间还十分有限,户外游戏场所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进行。相当一部分儿童还没有足够的户外游戏的机会和场所。为此,社会各个方面首先应为儿童提供户外游戏的场所,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设施的作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资源。其次,在儿童家庭居住环境的周围,也应该为儿童游戏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儿童有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场所;最后,家庭应当为儿童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现代儿童的父母应当认识到,现代的家庭居住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游戏、玩耍的空间。应当根据家庭居住环境的特和有利条件,为儿童创造与同龄群体交往和游戏的条件,以保持童年游戏的完整意义。

●家庭和父母要主动帮助儿童发展游戏伙伴

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伙伴对儿童的游戏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儿童的游戏活动及其形式是随着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在游戏活动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同龄伙伴对参与游戏活动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现在大多数成年人也许还对自己孩提时代与众多的同龄伙伴在一起游戏、戏耍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还会对那种在大自然怀抱中自由自在的放野的欢乐场面激动不已。然而现如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一代成年人曾经的在自然环境中戏闹撒野的场景,如今却已经远离了儿童的童年生活。在现代社会,缺乏游戏伙伴已经成了大多数儿童游戏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伴随着现代社会居住环境格局的改变,大多数儿童居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儿童除了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有一定的交往和联系以外,普遍缺少与居住在周围的其他同龄伙伴交往和游戏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儿童的游戏伙伴越来越少。因此,父母不应该限制儿童的玩耍以及与同龄伙伴的游戏,同龄伙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不但是培养儿童们意志、体格、品质、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儿童在与同伙伴交往和游戏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是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语言,游戏不但丰富着儿童的词汇,而且也锻炼着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应当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创造儿童与同龄伙伴进行游戏活动的机会,尽量放手让儿童与周围小朋友一起游戏和戏耍,只有在同伴游戏中,儿童的社会性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同伴游戏和戏耍的过程中,儿童才会形成理解、互助的心理品质。成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的游戏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在儿童他们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游戏形式

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是儿童童年生活丰富多彩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从儿童成长的年龄阶段特征看,儿童的游戏活动一般遵循着从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最后再到合作游戏的基本阶段,这种阶段性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需要的层次性特征。婴儿阶段的游戏活动大多属于感觉运动性的游戏活动,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模仿性游戏开始成为游戏活动的基本形式。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到了学龄阶段,规则性游戏活动就成为儿童游戏活动的重要形式。规则性游戏活动是融角色责任于一体的游戏活动,也是成年人的游戏形式。在规则性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把社会现象向游戏内容的转换,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不同的游戏形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应根据儿童游戏需要和形式的变化,不断为儿童营造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环境。当前应当充分发挥户外游戏、同龄伙伴之间的互动性游戏的作用,尽量为儿童提供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场所和时间,以减少儿童接触网络游戏、电子玩具的机会,使儿童的游戏活动逐渐摆脱程式化。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悲伤、满足、失望等情感,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注释】

[1]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3期。

[3]孙宏艳、关颖主编: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来自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报告〔M〕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4]范珊珊:追寻童年的游戏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30日第4版。

[5]黄全愈、刘亮:会玩才能成大器〔J〕青少年科学探索,2002年第1期。

[6]转引自丁海东:论儿童生活与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7]王国芳: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0年12月8卷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