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幼儿游戏活动

解读幼儿游戏活动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游戏能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感、愉悦感,使他们喜欢游戏并乐此不疲。等信息,而游戏活动则是幼儿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予以再现的过程。《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充分肯定了游戏在人的童年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幼儿园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的要求,保证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解读幼儿游戏活动

一、试着想一想,什么样的活动是游戏活动?

如果你想到游戏就是“玩”,那是对的。玩是一件很开心、愉快的事情,对吧?再想想,还有什么是必要的?很多人、有些必要的材料(例如扑克、球、手机),对。玩起来还得有顺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叫“玩法”。还要有些约束是吗?对,这叫“规则”。所以概括一下,什么是游戏?游戏是人们自愿参与的,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快乐活动。

二、幼儿的游戏和成人的游戏一样吗?

有些地方是一样的:比如好玩,令人愉快,有一定顺序、规则,需要一定的材料。

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成人的游戏目的直接而明确,就是要“赢”,游戏的对抗性特点特别突出,玩什么都要决出胜负和输赢;而幼儿的游戏在早期的目的性是极弱的,很可能因为他们喜欢一个玩具就产生了游戏活动,对玩具的操作和想象就能满足他们的游戏愿望,因此吸引他们的主要是游戏的过程、有趣的玩具和丰富的想象。到了大班,幼儿才逐渐开始喜欢对抗性的游戏,重视游戏的结果,这时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想办法赢得比赛的胜利。

三、幼儿游戏有哪些典型的特点?

第一,幼儿游戏是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有趣、好玩、充满乐趣。幼儿游戏能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感、愉悦感,使他们喜欢游戏并乐此不疲。

第二,幼儿游戏是游戏者(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游戏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材料、与谁一起玩,这一切均可由自己选择,不受时间、场地、材料、参加人员的年龄等限制。

第三,幼儿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它是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再现和操作。如幼儿有了超市购物的经验后才可能开展“娃娃超市”游戏,购物、付费、进货、收银等活动就是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再现和操作。

第四,幼儿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它起于兴趣和情感,不受任务和结果的制约。如幼儿照料娃娃,是因为乐于模仿妈妈的行为,而不是为了完成“当妈妈”的任务。

第五,幼儿游戏是依靠假想来完成的。游戏中,幼儿扮演的人物是假装的,如男孩可以假装爸爸、警察、经理;使用的材料是替代性的,如纸条可以替代面条;时间是可以指定的,如白天可以说成是夜晚;场景是可以虚拟的,如活动室地板上放几条蓝色皱纹纸就变成大海……所以,幼儿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它是在幼儿的假想中完成的,满足了幼儿渴望成人生活的心理需求。

四、幼儿的探索活动和游戏活动有区别吗?

有。根本区别就在于探索活动是由陌生对象引起的,而游戏活动反映的则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和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从本质上说,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的学习活动,如幼儿拿到闹钟,首先要摸摸、听听、拧拧,甚至拆开看看,目的是想获得“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响?”“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等信息,而游戏活动则是幼儿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予以再现的过程。

五、你知道幼儿游戏是如何分类的吗?

皮亚杰以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为依据,将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帕顿以幼儿在游戏中结成的人际关系的不同类型为依据,提出了游戏的社会性分类,将游戏分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

加维根据游戏活动的材料或内容把游戏分成以身体运动为材料的游戏、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以语言为材料的游戏、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

前苏联学前教育学将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建筑造型游戏、表演游戏等,是幼儿的“创造性游戏”;第二类游戏则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编制的,用于作业教学(在我国称之为“上课”),可称为“教学游戏”。

我国的幼儿园游戏分类,包括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教学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

六、幼儿游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游戏既是幼儿的社会性活动,又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游戏既受生产力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地域差异,同时又是幼儿主体独立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是不同的,因此幼儿游戏具有个体差异的特点。

七、在原始社会,幼儿游戏有怎样的特点?

在原始社会,儿童是和成人一起游戏的。他们的游戏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游戏内容往往取自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随着劳动工具的发展,儿童不再能直接参加劳动。为了满足孩子的劳动欲望,成人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进行各种练习,并为孩子制作玩具,在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也让游戏成为传授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的方式。

八、在奴隶社会,幼儿游戏有怎样的特点?

在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游戏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只有奴隶主的子女才有权进行游戏。同时,游戏的功利性目的有所转变,幼儿游戏演变成以娱乐为目的的自由活动。

九、在封建社会,幼儿游戏有怎样的特点?

在封建社会早期,儿童的自由游戏活动得以延续,内容极其丰富。唐代路德延的《小儿诗五十韵》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寻蟋穷屋瓦,采雀遍楼椽。夜分围榾柮,朝聚打秋千。”宋朝以后,受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儿童游戏,包括幼儿游戏,特别是能够充分舒展其活泼性情的娱乐游戏遭到禁锢,幼儿游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十、近代以来,幼儿游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和追求财富的需要,新兴资产阶级视工作为神圣,视游戏为邪恶。他们设立法规,禁止人们游戏,导致人们对游戏采取否定的、消极的态度。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口号,产生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游戏作为儿童出于本性的要求得到肯定。

20世纪前半期,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以“幼儿园运动”的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播推广。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了幼儿早期智能教育浪潮,幼儿教育中出现了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认识到幼儿期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潜能,但这些潜力并不是在教学计划中产生的,而是在游戏中获得,在生活中成长的。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幼儿教育“养护与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是教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001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充分肯定了游戏在人的童年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幼儿园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的要求,保证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十一、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是什么?它对幼儿游戏发展有何贡献?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和美国的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游戏是受愉快原则支配的,表现为游戏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它是满足的源泉。幼儿通过游戏模仿成人的活动,扮演成人的角色,使自己想当成人、想做成人的事的愿望得到满足。如幼儿玩“娃娃家”,扮演爸爸、妈妈、娃娃;开“水果超市”,当老板、售货员。同时,游戏还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幼儿从现实的强制和约束下解放出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或发泄愤怒和不满。如幼儿通过给布娃娃“打针”,消除因害怕疼痛而带来的紧张和不愉快的体验;通过摔打泥土,发泄愿望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满情绪等。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认为游戏具有满足欲望、发泄愤怒、减少焦虑、抒发情感、缓解紧张、发展自我的功能。但它将游戏的本质归于幼儿的本能活动,强调个体的生物性而忽视了社会性,缺乏对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应有的重视。

十二、什么是同化?什么叫顺应?它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何在?

同化,是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动作。同化并不要求改变已有图式结构,只是去丰富它。如幼儿学会抛球动作后,他就试着去抛手中任何东西,把抛其他东西的动作也纳入自己的抛物动作图式中。

顺应,是主体改变自己的原有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幼儿要拿到一块积木,必须先移开一个障碍物,这就要求幼儿在做出抓握积木的动作以前先要改变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抓握),改做移动动作,否则就拿不到积木。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活动中,同化和顺应比例不同便产生不同活动:同化大于顺应,产生游戏活动;顺应大于同化,产生模仿活动;顺应与同化平衡,产生学习活动。

十三、什么是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它的贡献是什么?

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只是智力活动的变形或衍生物,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它依赖于智力发展,而不促进智力发展。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他认为,学前期儿童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因而往往不能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而表现为模仿和游戏,所以模仿和游戏是幼儿智力活动的重要形式。而游戏的发展阶段是和智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产生练习性游戏(机能性游戏,0~2岁)。在这一阶段,幼儿主要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件来进行游戏。

2.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产生象征性游戏(2~7岁)。儿童已能把熟悉的动作图式用于新的客体,即儿童已经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面前的事物,可以用语言而不是用整个身体进行游戏。

3.象征性游戏的结束阶段:产生规则、结构性游戏(7~12岁)。此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其游戏的目的是自由自在地满足自己的需要,避免被迫顺应现实世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对以往的游戏本能论提出了挑战,大胆提出了游戏阶段论。其不足是过于强调认知和智力作用,忽视了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十四、什么是活动性游戏理论?它的贡献是什么?

活动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艾里康宁等。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游戏无论是就其内容还是就其结构来说,都具有社会历史起源,而不是生物学起源。

维果茨基认为,在学前期,游戏,尤其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的日常表现,他似乎在试图超越他现有的行为水平。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维果茨基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法,成人的干预是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

活动游戏理论揭示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它肯定游戏在儿童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强调成人对游戏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游戏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它的不足之处是只注重主题角色游戏的研究,限制了游戏内容的丰富性。由于强调有目的地开展幼儿游戏,该理论还导致在实践中成人过度干预游戏,使游戏作为幼儿自发自由活动的价值实现成为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