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昆明水利回顾与展望

昆明水利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过去单纯的为农村水利服务,还是转型为城市水利服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环境由乡村进入了城市,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为水利服务、为水利基本建设作贡献的宗旨不变。改革开放30年来,昆明市水利建设的大多数水利骨干工程以中、小型水库的续建、改扩建、除险加固、新建为主。

昆明水利回顾与展望

刘元月

(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摘要: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业务范围由单一的农村水利,向城市化水利、多元化水利转变。不断壮大专业技术队伍,致力于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的事业,促进和推动了昆明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水利 技术 发展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所走过的历程,展望水利的未来,对进一步推动水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由最初的水利工作队,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发展到拥有多项勘测设计资质,业务范围由单一的农村水利,向城市化水利、多元化水利转变。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其成果又推动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

一、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相关

(一)水利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事业

水利工作涵盖了水资源利用、供水、给水、节水、防洪、排涝等方方面面,是城乡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基础事业。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建于20世纪50年代,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承担了昆明市水利建设中大多数中、小型水利骨干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滇池治理、城市供水、城市防洪等工程项目,例如滇池污水资源化工程、’99世界园艺博览会供水工程、“2258”调水工程等项目。并且作为为数不多的地级水利设计院,积极配合国家发展计划的战略部署,承担了多项水利规划。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作技术支撑,为抗洪抗旱抢险发挥了作用。作为水利人,服从国家对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除了谋求企业生存外,不计得失,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尽到了社会责任,成为昆明市水利行业的骨干单位。无论是过去单纯的为农村水利服务,还是转型为城市水利服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环境由乡村进入了城市,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为水利服务、为水利基本建设作贡献的宗旨不变。发展历程,见证了昆明水利改革发展的历程,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技术队伍,正致力于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的事业,努力造福于社会,促进和推动昆明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水利勘测设计院改革发展是形势所迫、市场所迫,三十年来,基于深入的对“水”这一有限的社会资源的思考,我们面对着不同体制的碰撞,一方面“水资源”有限,也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而承担着水资源利用、供水、节水、防洪、排涝社会职责的单位却要从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困扰着设计院的发展,但设计院的干部职工却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正确态度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处理着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设计院改革发展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水利行业的发展要探索从制度上建立起公益控管和市场经营的双轨制才能极大地解放和调动生产力。

(二)高素质科技专业队伍是保障

服务于昆明市的水利水电科技队伍主要以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为主力,配之于各县区基层水勘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市设计院的规模还仅仅是水利工作队,主要业务是为市辖区的农田水利服务,其人员维持40余人(职称多为初级人员),由农田水利、小水电相关的中等专业和少数本科专业人员构成。

20世纪80年代随“文革”结束后科学春天的到来,这批队伍人员结构开始发生着变化,专业配置通过大中专生分配及外系统专业人员的调入,补充了水工建筑、工程地质、物探、水文、工程测量等水利发展所需专业,其人员多以专科、大学学历者为主,业务水平有了提升。职称评聘正常化后,20世纪80年代末中级职称占15%、高级职称占5%。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将水利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基础产业的定位,以及设计院为满足城乡快速发展建设的需求,设计院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技术人员队伍壮大,专业配置随业务需求、资质管理的要求更全面地覆盖了水利水电建设行业的需要,专业配置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引调水、水库枢纽、河道治理、灌溉排涝、城市防洪、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昆明市的水利科技队伍有了新的发展和提升,中级职称占42%、高级职称占24%、初级职称占34%;各类具备国家注册管理资格专业技术人员十余人。

多年来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许多项目获省市奖励,专业技术队伍也得到了锻炼提高,涌现出一批科技带头人,受到地、省、部级表彰:20世纪90年代获市级劳动模范1人、国家特殊津贴1人;2000年以来获水利部先进个人1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市突出贡献优秀技术人员1人、市级特级劳动模范1人。

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保障,而科技水平的高低,就是高水平人才的体现。事业、团队、个人相辅相成,成就了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顺应改革促行业发展是必然

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是形势所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有更完善的机制,更合理的措施,更能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好基础产业,促进社会发展。

但由于水利行业业务性质的特殊性,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对项目储备前期工作经费的筹集、拨付予以倾斜。针对同行业、同地区改革步伐不一致,存在严重不平衡,勘测设计市场还不够完善的现状,对行业专业骨干队伍重点扶持。

重视行业厅局全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以提高行政执行力。重视县区基层水勘队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避免队伍萎缩趋势,使其着力于水利项目建设期和建后管理,改变重建轻管带来的隐患。

二、昆明水利建设骨干工程的技术发展

(一)昆明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行各业都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状况,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大抓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农业方面,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水利被提高到农业的命脉的高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干快上了一批水利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但也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资金条件的限制,工程没有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产生提高效益。改革开放30年来,昆明市水利建设的大多数水利骨干工程以中、小型水库的续建、改扩建、除险加固、新建为主。我们院的工作围绕水库骨干工程、大型灌区展开,又逐步扩大到市政工程、引调水工程,其中西园隧洞工程、滇池水域分隔工程、“2258”引水工程,清水海引水工程、高海公路西岸截污治污工程、采莲河整治、宝象河整治等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项目,以及水资源规划、给水规划、防洪规划等,对滇池治理、城市水资源保障、城市防洪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昆明水利建设的技术发展

随着昆明水利建设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在不断地推陈出新,针对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采取适宜的技术方案,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特点。

最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建设技术发展为水库骨干工程——枢纽大坝。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70年代,多采用当地土料填筑,而且对土料的料性也比较缺乏研究,土的不均匀性也是造成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后期有所认识和提高,土坝也从单一的均质坝发展到心墙坝、斜墙坝、分区坝、石碴料坝、堆石面板坝等。90年代以后,在一些新建水库大坝选型上,充分考虑了当地建筑材料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建设了一些重力坝、拱坝等刚性坝,筑坝材料有砌石、混凝土。这些枢纽工程的建成,发挥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除水库枢纽大坝外,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堤岸支护形式、材料上,也由单一浆砌石支护,发展到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桩护壁、桩间挂板等。多元化的护壁形式非常适用,突出了生态和环境保护,在保证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还引入了三维土工网等新型材料,强调植物对河岸的加固,实现河道的生态防洪。

昆明水利建设的技术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是需要永远不断学习、深入研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