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这个原则是象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历史唯物论之中。历史唯物论必须研究上述诸问题,才能发见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必然没落的法则。所以历史唯物论实是现代最进步的阶级即无产阶级能动的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学说。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_社会学大纲

二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这个原则是象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历史唯物论之中。社会发展的理论是社会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法则之正确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不是可以靠研究室的研究所能得到的,而是要在人类的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的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的。社会发展的理论的命题,在单只停顿在学究的理论的范围中,它只是根据于一种或数种事实而成立的原则。反之,各种理论的命题,如果移到于现实生活方面,并且根据它来改造现实生活之时,我们就把这种命题从特殊性或个别性移到普遍性。这样,在社会的实践中,社会的理论就消失了那学究的性质,它不但有普遍性的价值,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在另一方面,社会的实践如果离开社会的理论,它是盲目的,是愚笨的。社会的实践是人们要变更社会的客观现实性而使它适合于自己的目的的种种有计划的行动。人们如果不去研究社会的现实性的法则,不理解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就不能改造社会,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着。社会的理论中有社会的实践的成分;社会的实践中有社会的理论的成分。社会的理论由社会的实践而获得;社会的实践由社会的理论而贯彻。没有社会的实践的那种社会的理论,只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社会的理论的那种社会的实践,只是盲目的实践。但是社会的实践,比较社会的理论,占居优位。社会的实践所以比较社会的理论占居优位的理由,可以分为四点:第一,社会的实践是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的出发点;第二,社会的实践是一切社会的认识之规准,是社会的理论的真理性之规准;第三,社会的实践是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两者间所必要的联结的规定者;第四,社会的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价值,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

由历史的必然到历史的自由

哲学的任务不是各色各样的解释世界,而是变革世界;同样,历史唯物论的任务不是各色各样的解释社会,而是变革社会。

“理论是解答实践的活动所提起的问题的”。理论从实践产生,又能指导实践。社会发展的理论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法则。基于被反映了的社会的发展法则,人们就得到关于社会现象的预见的可能性。但是社会学的预见,不从社会现实分离,不从社会的实践分离。只有在理论与实践之有机的统一上,历史唯物论才能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法则,才能预见社会的将来。因此,人们才能有计划的从事于社会的实践,而从历史的必然的领域进到历史的自由的领域。

依历史的必然与自由之正确关系来说,历史上的自由,即是历史的必然之认识。“自由是必然的洞察”,“只有在必然未经理解之时,必然是盲目的”,“自由并不存在于如一般所梦想的离自然法则独立的处所,而是存在于自然法则的认识之上,存在于与这法则一同发生而有计划的把它适用于一定目的的可能性之上”。所以自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我们知道,水火风雷等大自然力,当人类还没有认识并处理它们的时候,它们作用于人类,完全是盲目的,是强制的,是破坏的。往往一场大水能够把人口牲畜田园屋宇都破灭,一场大火能够把人畜屋宇粮食都烧毁,一场大风能够把房屋农作都败坏,一场大雷能够把动物植物屋宇都打倒。这些都好像自然界的不可抗力,但当人类认识并处理了它们之时,就能够防卫它们,利用它们,而转祸为福了。我们现在不但知道疏水导河以治水,并且知道利用水力以造水碓水磨水车,现在还用来发电;不但知道防避火灾,并且利用火力以发动蒸汽机关;不但知道避风,并且知道利用风力以造出风车,行驶帆船;不但知道避雷,而且知道利用电力以应用于种种事业。于是这些大自然力,便由倔强的恶魔一变而成为忠顺的奴仆了。同样,生产力这种大社会力,当我们没有认识它并处理它的时候,它作用于人类,正和大自然力一样,完全是盲目的,是强制的,是破坏的。一次经济的恐慌,往往能够夺掉数百千万人的饭碗,损失若干万万的财产;一次帝国主义战争,至于把数百千万的穷苦人民化成少数帝国主义者的炮灰,把全世界的经济生活都陷在不可名状的混乱。这种大生产力,在现在好像也是一种不可抗的大自然力,向人类作用着。假若我们能够认识它,理解它的作用、它的方向和它的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渐渐的使它服从于我们的意志,而容易达到我们的目的。假使我们一旦了解了它的性质并依其本性而加以处理之时,它就会和在电信机中起作用的电力一样,就有益而无害了。即是说,假如我们能依着生产力的本性,把它放在协力的生产者手中,变生产手段之私人的所有为社会的所有,而生产依照社会的必要而被组织之时,人就会变为自然和自己的主人。到了这时候,人类就会以充分的自觉造出自己的历史;人类自己所发动的社会的诸原因,就会生产出自己所希望的结果。这即是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

“各个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行动,产生出他们所不能预料不能预见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与全社会有关系的,即是作用于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总体的。所以人们从自由的王国转移到必然的王国。但是由人们之个人的行为产生而未经他们所意识的社会的结果,一旦引起社会组织的变革,就在人们的面前,产生出新的个人的目的。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必然的使面目一新。人们就再从必然的王国转移到自由的王国”。所以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从必然到自由的历史。

历史唯物论在研究现代社会时,必须说明下述诸问题:现代社会是从怎样的社会发展的,并且循着怎样的发展途径?现代社会从它出生之时起到现在为止,经过了怎样的阶段?现代社会将转变为怎样的新社会,而这种转变的可能性如何推移于现实性,并受怎样的物质的客观条件所规定?又,担负改造现代社会为新社会的使命的主体,为什么必须是无产阶级?历史唯物论必须研究上述诸问题,才能发见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必然没落的法则。而现代社会的这种特殊发展法则,又是一切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法则之具体的形态。所以历史唯物论实是现代最进步的阶级即无产阶级能动的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学说。

“人类的最高问题,在于把握一般根本路程上的经济的进化(社会的存在之进化)之客观的理论,而尽可能的、明白的、显著的、批判的、使人类之社会的意识和一切现代国家进步的诸阶级之意识与它(上述客观的理论)相适合。

当作理论、方法及实践指导看的历史唯物论

综合以上的说明,历史唯物论的意义,可作如下的概括:

敌对社会的领域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研究,是在于暴露特定历史的生产方法中的内在矛盾、阶级的对立。但如上所述,历史唯物论并不单是这种矛盾之“客观的”证明。历史唯物论在特定社会形态的机能及发展法则本身中,阐明这社会形态的必然没落的法则,指出新社会制度起而代替它的必然性的根据。历史唯物论指出超过这特定社会形态而前进的路线,预见它的将来,在社会的实践上,说明前进的社会阶级的任务。简单的说,历史唯物论又必须是社会实践的指导。

历史唯物论是上述诸契机的统一,即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发展的理论,是社会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的实践的南针。

【注释】

[1]这段引文与列宁的原意有出入,应改为“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0页)——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